第200章
若是提出自己想要见李父这个开方人,不免显得自己是那小人行径,好像是要找这个半路截了自己病人的医师麻烦似的。
所以,梁老医师才说是对诊出房承先中毒的李三娘好奇,才会想要进行拜访。
因着内心里隐约的猜测,梁老医师在这次去拜访李家要准备的上门礼上就十分看重,特意叫了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小弟子过来叮嘱:“定是要上好的,之前有个商户送来的那老参,拿出一支来。”
“师傅,那老参的年份可不小了。
你可真舍得!
我倒是没想到,师傅你老来老去,竟是想要再收个弟子了!
不是说了,我是您老人家的关门弟子了么?”
梁老医师让这小徒弟的几句话说得,内里里那股子难以言喻的不安感都少了几分。
“你这孩子,咱们是上门请教的,哪里能够失礼。”
……
过了两日,十九来接李三娘和秋香归家的路上,就同李三娘说起了他临出门时,被房承先带着上李家门拜访的梁老医师和他的关门弟子的事儿。
“房郎君倒是一如既往,还给露珠儿带了不少糖果子来。
那老者看着也是一派慈和的样子,只那个十四五岁的小郎君有些傲气。
看着就像三娘子你说的那个词,啊,对,就是傲娇。”
“哈哈,那倒是有意思了。路上,咱们快着些,可不好让梁老医师等太久。”
紧赶慢赶的到了家,李三娘刚一进门,小伙计李贵就上前说了:“三娘子,我瞧那小子来者不善,要是一会子有什么事儿,三娘子尽管喊人。”
李三娘不禁笑了笑,这梁老医师带来的弟子,到底是如何傲娇,竟让李贵发出了如此感慨。
进了内里,露珠儿跑着过来抱李三娘的大腿。
李三娘一把把露珠儿抱了起来,鼻子对鼻子的问:“珠儿今儿在家,可是有想阿娘?”
鼻尖带来的柔软触感,让露珠儿痒痒的,但还是回了李三娘的问话:“珠儿想了的,阿娘想珠儿了么?”
“自是想了的,阿娘不仅想珠儿了,还给珠儿买了果子!”
从身后十九的手里接过一个梨子的李三娘,拿着梨子逗露珠儿。
李大嫂从一旁上前,接过露珠儿和梨子,对着李三娘说:“我带露珠儿去洗手吃梨子,你快洗洗去正堂吧,梁老医师可等了不短的时间了。”
等李三娘收拾利索了,到了正堂门口,一抬眼先看见的却是个个子不高,约莫只比李三娘自己高上大半个头的样子的少年郎,这少年郎此时是眉眼恭顺的站在头发斑驳的梁老医师身后。
个子是不高,但长得倒是唇红齿白,一副翩翩少年郎的姿态。
“三娘,快来给梁老医师见礼。”
李父出声,李三娘自然是老老实实的上前见礼,梁老医师受了这一礼后,也让自家这小弟子,名叫邵阳的小郎君上前施礼。
“李医师,安好。”
“邵阳郎君,安好。”
等着一通寒暄过后,梁老医师倒是没先提出想要了解房承先中毒的事,反而是扯起了李三娘的师承问题来。
中途,四小只也下学归家了,自是又耗费一刻钟的时间来互相介绍见礼。
说着说着,自是到了晚食时间,李母和李大嫂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席面。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孩子们又是一桌。
得亏李家的正堂够大,不然还真放不下三张桌子。
李三娘给露珠儿把鱼刺挑出,就听见身旁的秋香低声说了一句:“这梁医师怕不是有其他事上门。”
李大嫂也说:“那定是了,之前三娘没回来的时候,也多是问的阿耶的事儿呢。”
李母说:“他要真想问,自然就说了,别管了,好好吃饭。这道鱼留个尾巴,万一大郎今夜回来呢。”
李大嫂就上前把中间那道鱼折了尾巴肉,单独放在盘子里,放到厨房笼屉上温着,以防李大兄今夜归家没得吃。
待吃完饭食,都一一坐在正堂里喝着又甜又暖的饮子的时候,这梁老医师还是没有谈到正题上,别说李家人了,就是房承先都觉出不对来了。
“承先还吃着药呢,必得早睡的,就不打扰诸位了。烦请李大郎带承先去安置。”
房承先带走了李大郎,李大郎就送他去隔壁住下了。
李母一看这架势,就也打发了李二郎他们,李二嫂就带着露珠儿和小五郎回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李大嫂瞧这样子,也端了茶盘去厨房了。
如此,正堂之中,就只有李父李母、李二兄、李三娘和梁老医师以及那个叫邵阳的小郎君在了。
李三娘不想继续陪着兜圈子了,这自己明日还得去当值呢,哪里能耗得起?
李三娘起身,对着梁老医师行了一礼后道:“梁老医师,有话您直说,若是有什么三娘能帮得上,自是不会推脱。”
第251章 过往
李三娘这话一出,别说梁老医师被噎了一下子,就是李父自己都觉得李三娘这话说的有些不近人情。
“三娘,不得无礼。”
梁老医师出言:“李医师不必呵斥三娘子,实在是我不知这话要如何说的好,才一直说不出口来。”
站在梁老医师身后的邵阳微瞪了双眼,看向从昨儿起就有几分不对劲儿的师傅,心里想着,这是怎么了?到底突然登门李家是所谓何事?
李父他们几人,听了这话,心中却是有了一些眉目。
毕竟这傍晚时分登门的梁老医师,那话里话外一直在围绕着李三娘的师承、李父的师承来回打转儿。
这要是再不清楚是毒阎王的事儿,李父他们可就真的是装傻了。
然后,梁老医师带着几分唏嘘在李家正堂讲了个故事。
原来,梁老医师的师祖是高宗(李治)时的太医署名医,一生收了三弟子,大弟子也就是梁老医师的师傅,二弟子命不好,年轻之时死于宫廷秘事,而那个小弟子却是个有胆子的。
小弟子是街边的流浪乞儿,被师祖收下后,就直接丢给了二弟子带着。
所以小弟子与二弟子,这差了十多岁的师兄弟,感情甚笃。
小弟子在二弟子逝世后,一直在暗地里调查了二弟子到底是被谁陷害,然后他计谋深算,给一连五六个参与冤枉二弟子的官员都下了毒。
剧毒,非是见血封喉,而是会缠绵病榻,受尽苦楚后还是救治不得直至痛苦死去。
因着当初二弟子的尸身被送还的时候,虽然被换了身儿干净的衣裳,可衣衫内里浑身上下根本就没一块儿好皮肉在了。
小弟子犯下了此等祸事,自是在这些人中毒后就被曝光了的,近卫军自然是要抓人的,然后小弟子连夜逃出了长安城,连个信儿都没给师祖与大师兄留下。
在二弟子身死,小弟子下毒杀人叛逃后,师祖不过挺了几年,就因心中郁郁,没了生存意志,逝世了。
梁老医师的师傅(大弟子)就辞官离开了宫廷,然后高宗后期,梁老医师从基层做起,才一步步的一直做到太医署署正。
可在这其中,梁老医师也没忘记要追查自家那叛门而逃的小师叔。
哪成想,几十年下来,竟是一点儿消息也没得着。
倒是现在,在看了李父给房承先开的解毒方子上发现了一些端倪。
对的,梁老医师怀疑毒阎王就是自家的小师叔。
因此,梁老医师才央着房承先给牵线搭桥,下了帖子带着重礼和关门弟子上门拜访,其实是想一探究竟,到底李家的师承是否就是自家那小师叔。
听完了梁老医师的故事,李家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李三娘听着这和自己现下还在学习的毒术相关,心里就不知道要怎么办好了。
是认下此事,然后归还毒阎王的毒医书?
还是装瞎子,就是不承认,咬定了不知道呢?
李二兄与李三娘对视一眼,觉得这种事,涉及到上一辈的恩怨是非里头,就不该是他们这种小辈该管能管的了,二人一致闭口不言。
李父在上首坐着,紧皱眉头,着实没想到快要过去二十年了,竟然因着这点子开方子的习惯,让人机缘巧合揪着这点儿蛛丝马迹找上门来。
李父觉得既然自己当初接了毒阎王的传承,虽说自己并不认同使用毒术害人,但毕竟当初确实有被毒阎王教导过,也是李父给他埋尸立碑,每年都会在忌日时去扫墓的。
要知道医毒不分家,只看你自己开不开窍,是否钻研的了。
毒阎王没教李父毒术,医术却是没少教导,最后他引以为豪的毒术也是写了下来交给了李父的。
现下那本毒术册子还在李三娘手里呢。
李父面对梁老医师那探寻的目光,心里觉得应当告知人家一声,但又怕说了之后给自家惹下麻烦。
只能说,当初机缘巧合救了毒阎王后,就已经预示了今天会被人找上门来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