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武帝动都没动,还对着挡在她身前的王大珰说:“大珰,挡着朕看戏了。”
王大珰眼看着另一女也被暗卫制服后,才转身对着武帝低头躬身,然后回到了武帝身后站好。
不过申时三刻,太阳还在上空散发着热量呢,坐在末位的安南使者吓得满头大汗,这场面他着实是有些招架不住。
不过他倒是比上午在京郊大营那个便溺的同僚胆子大些,至少他只是被吓的一直流汗,并未让自己散发骚臭味儿。
满场鸦雀无声,剩下的七位舞女也被这场面吓的丢掉了手中剑,挤在一块儿瑟瑟发抖,连嘤嘤嘤都不敢。
“哈哈,哈哈。”武帝这两声轻狂的笑声在寂静无声的大厅之中显得声音格外大。
“噗通”一声,是礼部尚书一膝盖跪在地上的动静。
礼部尚书跪地叩首,连话都不敢说一句,心里想着“完了完了,我完了。”
此时,众人这才听到殿外传来喊声,一股子桐油燃烧带来的难闻气味也传了过来。
不过一会子,在武帝自饮自酌第三杯时,薛耀穿着那一身儿黑色劲装带着一股子浓重的血腥味儿走了进来。
一进殿,就能看到薛耀走过的路都带着血印子。
文官们一个字儿也没说,有人心里就在想着“乖乖,这是杀了多少人啊。”
薛耀到了武帝跟前单膝跪下,低头拱手道:“秉圣人,叛乱贼子已尽数伏诛。”
未等武帝答话,带着破空声而来的箭就冲着武帝这个方向而来。
“噗”一声箭支入肉的动静。
“砰、砰”两声,就见两支被砍断的箭羽落地了。
“大家!”
“圣人!”
“阿娘!”
……
李三娘现下已经抱着露珠儿,在西市最大的耍戏团的场子里坐下了。
李三娘他们到的时候,沈秋娘和图瓦就正好在场子外面招呼人呢。
李三娘瞧着沈秋娘的面色,她就知道图瓦待沈秋娘甚好。
沈秋娘的脸上洋溢着白里透红的幸福,是有人疼有人爱的样子。
在被沈秋娘拽住,非要给安排个好位置的时候,李三娘顺势给沈秋娘把了脉,果然身体的气血补得不错,李三娘悄声与其说:“可以试试要孩子了。”
红晕在沈秋娘幸福的脸上绽开,随后李家就被安排了场中虽不是最中央,但也是视野很棒的位置。
李母一向是舍得花钱的,出门前专门拿了荷包,到了场子特意数了二两银子出来,让李二兄带着李大郎去买些小食回来。
“上回那蜜瓜和石榴吃着就好,瞧瞧要是有,多买几个,等着带回家给你大兄尝尝。”
这回图瓦所在的耍戏团的门票钱可是最差的位置都涨价了十个铜板,那最中央的七八排好位置,最好的那处就要一两银子咧。
不过在这现场看了三分之一后,李三娘觉着这价格还很是合适的。
毕竟这回子,除了那骇人的大老虎,竟还弄来了棕熊。
虽然是一头还未长大的幼兽,憨态可掬确实是讨人喜欢。
可还是无法掩盖,那是一头食肉的猛兽啊。
李二兄还在一旁与李父说:“没想到这种猛兽,他们也能弄来,估计是在北边那儿不知哪儿怎么弄来的呢。”
“这《日华子本草》中有说,熊掌也是一味性平,味甘辛,可御风寒,益气力的良药啊。”
李父却是想起来药书中所说的,这熊掌可是一味难得的药材了。
小四郎对于这些都不感兴趣,只觉今儿个实在是太有意思,坐在自家阿耶怀中的小四郎抬头打断李二兄同李父的谈话,问李二兄:“阿耶,咱们晚上去不去看烟火啊?若是不去,咱们去放河灯可好?儿想去。”
李二兄低头问:“你在何处知晓会有烟火?”
小四郎指着前排另一个与他差不多岁数的小郎说:“他告诉我的。”
第218章 欢喜
武帝她毫发无伤,中箭的是薛耀。
当时那破空而来的连珠三箭,第一箭被反应极快,正好就在武帝跟前的薛耀起身挡住了。
薛耀也是高手,当时就找好了角度,虽然箭支穿肉而入,但其实取下箭支后,伤势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严重。
至于紧跟而来的剩余两箭,在破空声来时,武帝就直接起身从腰间拔出唐刀,极快的左右两下挥舞刀身,就砍断了朝她正面射来的箭支。
正好贴着箭簇(zu)尾端砍下,让箭镞尖端撞击在刀身上。
武帝常年习武,不过一瞬间,左右各两下,就挡下了这两支瞅准了要要她的命的箭。
一切发生的太快,等王大珰反应过来时,薛耀已经中箭了,武帝也收起了刀身,刀尖指地。
薛耀双膝跪下:“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武帝面目严肃,眼睛在全场来回看着,与其有眼神接触的人纷纷低头。
“查。”
“是。”
薛耀看着武帝的八大暗卫已经从暗处走了出来,来到了武帝身边后,这才起身,抽刀砍断肩头的箭羽,转身走了出去。
至此,这宫宴也就只能草草结束了。
武帝被八大暗卫护送着,身后跟着王大珰一起离开了太极宫,往大明宫回了。
大殿之中的其他人,包括相王、太平公主在内的百人,低头躬身等着武帝离开后,才在宫人的引导下一一离开。
礼部尚书还是在年轻宫人的帮助下,才能从地上爬起来。
他双腿无力,勉强靠在宫人身上才能站着,他抬手擦擦额头上的汗,心里庆幸“还好,看来自己这条命是能保住了。”
众人出了大殿前的广场,那股子血腥味儿和桐油燃烧的气味儿就冲着鼻子来了。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太极宫的偏殿竟然着火了!
看着金吾卫的兵士们正有序的从太平缸里舀水救火。
相王先把太平公主送回后宫里她自己的寝殿了,才回了宫外自己的府邸。
临出宫前,他远远的看见金吾卫抬着几具尸身往天牢去,想必那些就是逆贼吧。
相王在自己的府邸内,把酒盅内的酒一饮而尽,脑海里回想着之前在宫宴上武帝在面对暗箭之时,那利落的拔刀挡箭的身手。
“她都五十岁的人,身手竟还能如此之快,怕不是还能活上二三十年啊。”
……
皇城内太极宫里发生的一切,都与长安城里的黎民毫无瓜葛,一丁点儿也没影响到黎民对于今夜无宵禁的喜爱。
李家人看完了耍戏,从前排的小郎君口中得知了,今夜戌时(19:00~21:00)皇城内会放烟火后,就决定今夜玩的晚一些再家去。
李大嫂倒是有些担心:“你不是明日要去当值么?”
“无妨的大嫂,咱们玩的再晚,也不过是往日在家时,吃完晚食一起闲话的时辰罢了,不耽搁什么的。”
西市上,今日可真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各地方言应有尽有。
并且,在西市上,李三娘竟然发现了卖红果的小摊贩。
就是之前李三娘在汤饼馆子里,同李逵和王贵出的那个点子,让他们把红果子洗净串成串儿,学着香桂记做糖果子,裹上糖液拿来卖。
上前问了,三铜板两串,不算贵也不便宜。
李三娘要了不少,一人分了一串,还剩一串,小贩十分贴心地给了油纸包了起来,好留着回去给李大兄尝尝。
“这不是三娘拿回家的那一大筐果子做的?”
李大嫂刚拿到手,就看出来了,这不就是那日李三娘拿回家的一筐山果子。
“嘿嘿,大嫂,正是呢。
估计他们是分散开来,在长安城热闹的地方叫卖的。
这定价倒是比我预想的还要低些,也不知赚不赚得钱。”
李大郎接话:“小姑,必是赚的,你看那人笑的开心咧。”
李三娘回头看到那卖果子的男子,确实是咧嘴笑的十分开心,毕竟他胸前那一兜布里装的可都是铜板,瞧着就沉甸甸的,得有不少。
“赚钱就好,要不然费这么大劲儿,还不赚钱,可真的就不值当的了。”
众人又在西市逛了小半圈,热闹实在太多,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这天色眼瞅着就夕阳西下了。
因此,众人就找了一家酒楼,在酒楼大堂拼了两张桌子,这才让一行十多个人都坐下了。
李大郎小心的把手里提着的蜜瓜放到脚边,这是专门在西市上买了,好带回家给李大兄留着吃的。
“早知该拿着车厢里那两个小箩筐了,这买的东西也好有地儿放。”
李大嫂瞅着李大郎放到地上的蜜瓜,李二郎抱着的的几个大石榴,以及李三郎手里拿着的一串糖果子说。
“阿娘,儿一会儿子去车马铺里找见咱家的车放下就是了,不耽搁什么。”
小厮上来询问要点些什么,李母指了指李大嫂说:“我家媳妇做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