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露珠儿满脸红润的穿着淡粉色的小襦裙,头上李三娘给扎了两个小揪揪,绑了丝带,着实可爱的不行。
  磨磨蹭蹭,快到巳时末了,李母就催着李三娘赶紧的。
  李三娘这才不情不愿的蹲下身与露珠儿说:“露珠儿,阿娘和你大舅还有你大兄带露珠儿去露珠儿的阿耶家吃中秋团圆饭。”
  露珠儿瞪着有神的大眼睛,明晃晃显示着阿耶是谁?吃什么团圆饭?
  与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儿是没办法讲通这个问题的,但该说的得说。
  本来李二兄也想跟着一起去的,李二兄的原话是“大兄哪里会说场面话,去了王家,生起气来怕不是和三娘一起掀桌子了。”
  最后,李母拍板,除了李大兄同去,再加上李大郎,爷俩一块儿陪着李三娘和露珠儿去,既能保证安全,还可以让李大郎这个李家长子长孙作为缓和剂,尽量别让李大兄和李三娘在王家掀人家桌子的好。
  临出门,李二郎在旁边小小声和李三郎说:“阿婆这步棋可是走错了,大兄在外确实是通情达理,但要是遇到自家人的事儿,尤其是咱们小乖乖露珠儿,怕不是大兄才是第一个掀桌子的人。”
  拎着礼盒,放到已经停到李家门口的驴车上。
  诶,这车把式还是熟人咧。
  就是那夜送了黝黑汉子和高烧昏迷的小女娘来的老者。
  当时第二日,那小女娘退了烧,在李家吃了一碗咸粥后才被这老车把式送回家去。
  李家也没要钱,看那黝黑汉子的穿着,该是在商铺给人当力工的,衣裳不算干净还有补丁,尤其是那小女娘明明是十岁出头的年纪,营养不良的像七八岁。
  最后李家不仅没要钱,还送了几贴药,让他们回家熬了吃好再巩固一番。
  黝黑汉子应是不愿欠人人情的性子,但为了自己的女娃娃,羞红着脸,还是收了。
  只是斩钉截铁的对李二兄道:“李医师,以后有用得上俺铁柱的,只管言语。”
  还有一件事儿,其实今天也到了房承先来李家泡药澡的时间了。
  但之前房承先着小厮来说,房家当日有宴席,他来不了,问到推迟一日行不行。
  李父给回了话,那自是可行的。
  等到驴车慢悠悠的来到崇业坊,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之后的事儿了。
  这回王大郎和王二郎倒都在门口等着了,比上次李大兄李大嫂进了门也没看见王二郎那回好上不少。
  几人互相见礼问好,李三娘蹲身教着露珠儿对着王二郎叫阿耶。
  露珠儿乖巧,让叫就叫,没一丝打磕巴的。
  估计露珠儿以为王二郎就和李家隔壁周老爷的长子周大郎是一样的陌生存在吧。
  自然再让露珠儿叫王大郎大伯父,也是乖巧的叫了出来的。
  难为最近才刚刚说话口齿清晰起来的露珠儿了。
  王大郎面上带笑,亲亲热热的样子,虽然王二郎面上也是带笑,但李三娘先入为主的认为王二郎那就是皮笑肉不笑,没安好心。
  等着众人来到正堂,终于与等在此处的王婆子,以及挺着小腹满脸得意,穿金戴银一身儿大红色齐胸襦裙,也就是王二郎新娶的外家表妹她们碰面了。
  互相见礼,都坐下,小丫头也上了茶,就听王二郎的新妇说:“哎哟,怎么光上茶?薄荷,再拿些茶点来。”
  说完,一手摸肚子,一面用手绢擦拭嘴角,一脸不好意思的看向李三娘道:“这上了月份,一时不垫吧点儿吧,就犯恶心。”
  未等李三娘对这表妹的表现作出反应,上首坐着的王婆子就着急忙慌的转头对着表妹说:“是我的大孙子饿了!我就说,你一天天的吃猫食呢?可不是饿着我大孙子了。薄荷,多拿些,”王婆子的目光划过露珠儿后继续说:“再拿些好克化的给她吃。”
  露珠儿自然是不清楚这个她是指她自己的,乖乖的坐在李三娘怀中的露珠儿,只是挣着大眼睛新奇的看着别人家的家具摆设。
  如此,李三娘也就懒得搭理这表妹的挑衅了,雌竟多没意思啊,还是赶紧寒暄完,吃了饭,带着回礼赶紧回家去的好。
  李父李母可是说了,待李三娘他们回来,就一家子一块儿去西市逛逛的。
  第131章 花好月圆人团聚(一)
  正堂中,倒是没有冷场。
  李三娘不惜的搭理表妹,不接话,只作倾听状,不附和也不反驳,一副左耳进右耳出油盐不进的样子。
  李大兄倒也没有为难王二郎,王二郎还是怕这个做了金吾卫,身高马大的前大舅兄的。
  只王大郎言笑晏晏的每一个人不落的都问候到了,李大兄回的言简意赅:“我家都挺好的。露珠儿养的小黄也长的好。”
  这话回的,让王大郎都愣了一下,梗的不知道再怎么说的好。
  上次王家两兄弟去李家了,自然是知道小黄是一只狗。
  露珠儿听到自己和小黄的名字出现了,疑惑的看向李大兄,见李大兄不说话只对着她笑,她也回了一个笑脸,继续拿着点心吃。
  这时候,李大郎就出场了。
  还真别说,李大郎这缓和剂做的可以了,与王大郎俩你来我往的废话,啊,不是,是交流沟通了小半个时辰。
  这期间,表妹一直想拉着李三娘说话,不过就是她的肚子争气,定会是一举得男,给王二郎生下嗣子之类的。
  李三娘笑笑不说话,若是一个女娘这辈子只有给男人生儿子这么一个价值的话,那真的很可笑。
  见过星辰大海的人,如何能忍受一直困在深井之中?
  中午这顿饭吃的,好不容易熬了过去,可算是到了寒暄下次正旦日再见的时候了。
  要说,午食饭桌上还是发生了点儿波澜的。
  团圆饭,虽不如年夜饭讲究最后一道菜是鱼吧,这席面上还是有一道鱼汤的。
  这早孕反应确实是会有孕吐,闻着或油腻或腥味儿就会让孕妇恶心作呕,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可就表妹这应是有四五个月大的肚子,要是再孕吐岂不奇怪?
  当然了,不是没有孕妇会一直吐到四五个月的,可表妹那样子明显就是装的嘛。
  然后,在饭桌上,表妹真真的,在这道鱼丸汤一上来,小丫头刚放下就用手帕捂着口鼻作出恶心想要呕吐的样子了。
  然后,王二郎倒还不错,在一旁真诚询问,还亲自端了温水与表妹呢。
  不过,李三娘倒是没言语,只是再次盛了一碗这鲜美的鱼丸汤喝了起来。
  对于表妹想要在她面前表现自己有孕也好,还是表现王二郎对她照顾体贴也罢,李三娘浑不在意。
  李三娘心想,真是好生奇怪,作何表妹一直要吸引她的注意?
  难道是希望看到她脸上出现痛苦、难过、伤心的表情,表妹就心里高兴,觉得自己暗地里勾搭到的这个男人是对的没错的?
  突然,一道闪光在李三娘脑海里蹦出,难不成现下表妹真切的和王二郎开始过日子后,才发现王二郎是如此不堪?
  靠着父兄被王婆子溺爱没上进心一事无成,如此年纪除了一张脸一无是处,是个真真的的败家子,表妹怕不是知道了这个真相了?
  所以,表妹这是后悔了?
  越是后悔,越不想承认,越想要在李三娘面前展现自己过得好的一面?
  这其中内情,谁知道呢?
  人心最是难测。
  李大郎手里拎着王家给的回礼,李三娘也教露珠儿与王大郎、王二郎他们行礼告辞。
  等他们回到李家,都已经是未时末了。
  一到家,李母就给了露珠儿一个饼子,是胡饼改良过来的,内里加了馅料,现在应该叫月饼的一种点心。
  虽然露珠儿午食也没少吃,但李母给的这块饼子不大,不过成人半个手掌大小,露珠儿高兴的拿着啃吃起来。
  众人赶紧收拾了一番,一家子锁好了门,分了两车,一起往西市去。
  路上人很多,呜呜嚷嚷的,时不时的就能看到年轻的小女娘们成群结伴的在一起经过,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越靠近西市,街面上做小生意的人越多,每逢节日,都是小商贩多赚点铜板的时候。
  再是精打细算的人,到了这过节的时候,也是舍得给孩子买上个糖人甜甜嘴的。
  还未到西市,这路就挤得不行了。
  要知道长安城里坊与坊之间的路可是很宽的,估计是因着过节的缘故,这城外的百姓也都来到了长安城内,城内的人也都出了门与家人一起,像李家那样全家出门游玩,才造成如此拥堵的状况。
  李家人都下了驴车,李三娘也把露珠儿抱在了怀里,这摩肩接踵的,可得看紧了孩子。
  虽然每逢节日,长安城内的金吾卫、巡街都挺多的,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自己的崽还是自己看着才放心。
  李大嫂给了李大郎一个钱袋,就和他说:“好了,你带着他们去玩儿吧,我们到戏团那里等着你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