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其实武帝也没有多么大的兴趣知道文武百官会给她上什么寿礼,因为你要是从青年一下子变成中老年,就算是有十年时间去适应,你照样无法接受这么一副躯体的,更不想庆贺自己逝去的年华。
这次武帝的五十岁整寿,本来武帝自己是不想办的过于隆重的,但是宰相娄师德认为,武帝的这次整寿着实该大办,不仅仅是为了给武帝庆贺,也是震慑依附大唐的从北到南诸多小国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更能彰显大唐之强盛,长大唐百姓之底气。
因此,才在上半年放出风声,说是武帝要大办整寿,称之为万寿节。
这密折的最后两页,是近卫密探上报的关于大唐境内三个月内有一些异常的奇异人士的总结。
人数不多,十几个人而已,而在这其中,排在末尾,倒数第三个,写的正是长安城长寿坊内李家李三娘。
李明芳,长安城长寿坊本草堂李华林医师之三女,通医术,因前郎胥有二心遂带女和离归家,在和离前曾撞见前郎胥与外家寡居表妹苟且,惊怒中小产。
在家人帮助下成功和离,立女户,后展露非一般的医术,救大理寺卿钱修然之二子的独子,意外救凉国公府契苾雅彤女娘。
通过无偿传授新奇医术技法,现已通过长安医药联盟考核,成为其下第一个女医师。
第127章 夜话
对于密折最后这十几个人的信息,武帝仅仅是看了一遍后就搁下了。
“还是重点关注杜清晖,他的信息列为最高级,若有异样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朕。邢家那个商人就继续监视着吧,另外若是那十几个观察对象有什么动向再和朕汇报就是了。”
“诺。”
“关于相王,最近密探有什么消息?”
“回圣人,吾等在……”
深夜,长寿坊,李家。
李二兄烫了脚,擦干了水渍,对着还在灯下缝补的李二嫂说:“好了,仔细伤了眼睛。”
李二嫂没反驳,听话的放下了手中给小五郎做的衣裳,别好针线,收起来放好,就想去给李二兄倒洗脚水。
“你快躺下,我自己就去了。”
李二嫂也没争抢,只是把床边的烛台剪的更亮了一些。
待得二人吹灭烛火躺下,现下已听不到院子里的蝉鸣,倒是可以听清其他虫鸣的声音了。
“二郎?二郎你睡着了么?”
李二兄在外和李父陪着李三娘奔走了一天,刚烫了脚,在已被李二嫂暖和的热乎乎的被窝中躺下,刚要睡过去,就听到了李二嫂喊他。
“嗯?兰娘,可是要小解?”
李二嫂伸手往右边摸了摸,感觉到小五郎身上盖着被子没有蹬了被子后,就往左边李二兄这边靠了靠,小声对着李二兄这边说:“不是。二郎……你,心里可怨?”
这个问题,让困劲上来的李二兄一下子脑子就清醒过来了。
他睁开眼,就着窗外透进屋内的月光,握住了李二嫂的手,看着李二嫂的眼睛说:“兰娘,何出此言?”
李二嫂回握了李二兄的手,把脸靠在李二兄的肩膀处,轻声慢慢的说:“大兄不是阿耶的亲儿,但也得了阿耶的供养长大,可成丁后还是走了武人的路子。瞧着大兄大嫂的打算,是要让虎头也走武人路子的。”
李二兄摩挲着李二嫂因为少时开始就干活而在手上留下的老茧子,认真的听李二嫂的诉说。
“你与三娘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今日小姑过了考核,我也为小姑高兴。我是个没啥本事的女娘,小姑不一样,她是有大慈悲心的本事人。”
听到这里,李二兄已然明白李二嫂想要说的话了,但李二兄也没打断她,还是认真的听着李二嫂说话。
“我知你是真心为小姑高兴的,可是,二郎,阿耶和阿娘对小姑太好太好了。好的我都嫉妒。你也是阿耶的亲儿,你也同阿耶学了医,你当年也一次就考过了联盟的考核,你……”
“兰娘,我知,我都知道。”李二兄拍拍李二嫂的手安抚道,也打断了李二嫂逐渐变大的声音。
这虽然不在一个院子,深夜本就寂静,压低了声音说话还好,李二嫂随着自己的情绪,她说话的声儿也变大不少,李二兄担心会被隔壁院子里习武的听觉厉害的李大兄听到些什么。
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大的李二嫂赶紧闭了嘴,李二嫂不是真的嫉妒李三娘,而是替李二兄不平。
同一个阿耶阿娘生的,只因李三娘是老来女,天分又高,李父李母自小疼宠着长大,平日里李母这端水大师做的还算好,明面上还算公平。
可今日因着李三娘考核成功,成了长安城里第一个女医师的缘故,李父破天荒的在晚食的时候喝了酒,说了很多李三娘少时的事儿。
李父满心满眼满面都是自己后继有人的欢喜高兴,嘴角都要裂到耳朵根儿了。
要知道,李父自己就是个医师,养生的很,他认为酒不是个好东西,误人心智,也就是在特别的日子,遇到重大的喜事,或者过节的时候,才会一家子团聚的时候小酌上一两杯而已。
李二嫂嫁进李家十多年,他见过李父喝酒的时候不超过五次。
李二嫂嫁过来的第二年,李二兄参加考核成功那天,李父也没喝酒。
人心都是肉长的,李二嫂也并未觉得李三娘不好,只是心疼自家郎胥,没得到阿耶阿娘的偏疼罢了,这才夜半时分问了李二兄这个问题。
“我……自是怨怪过得。当初还未及冠,我的天分不及三娘,有次阿耶夸赞了三娘,是用我做的对比。我没忍住,生了气,当场冲三娘发了火。当时只有八岁的三娘被我吓哭了。过后,是阿娘宽慰了我,我还抱着阿娘哭了一场。”
李二嫂没想到李二兄也有会发火的时候,竟然还会哭。
“第二日,阿耶应是听了阿娘的劝导,竟来我面前细数了我从小到大,在他眼里我做的很好的事。兰娘,我阿耶告诉我,我出生三个月就会翻身了是好生厉害的。”
李二嫂生养了三个孩子,自是知道小儿应在四个月后才会翻身的,没想到日常严肃的李父竟然还能记得这种事。
“所以,兰娘,我早就不怨了。天分这种事是天定的,我虽然没有三娘那种行医上的高天资,但我很是知足。我喜欢进山采药,喜欢与人打交道收拢药草,也爱炮制药材,我喜欢现在在药柜上的日子。三娘之前还和我说,以后可以尝试种植药材咧,说不得我在这方面还真的有不错的天分。”
李二兄转过头,看着李二嫂的眼睛认真的说:“因此,兰娘,你不必心疼于我,我很是欢喜。阿耶和阿娘是对三娘有些偏疼,可对我也不差。我如今也有你和儿郎们,早就不再苛求阿耶阿娘的偏爱了。”
李二嫂点点头,认可了李二兄说的话,又听李二兄说:“兰娘,做人可得讲良心。要不是三娘,咱们也得不着那一千两啊。就咱们家生的小郎多,可不得多攒点儿家底。要是以后三娘说的这种植药草的事儿能成,那才是大把的钱财往家进呢。”
带着美好的畅想,李二兄和李二嫂进入了梦乡。
英国公府,清净园。
徐敬真正坐在床上打坐,可他的心却没静下来。
自从收到武当山的来信说让他顺其自然后,他就再也没有用龟甲内的铜钱占卜过了。
今日是个吉日,宜占卜,遂刚才他卜了一卦。
可卦象的结果却不是大吉,还是之前那个老样子,有缘无分。
徐敬真内心波澜四起,不知如何是好。
第128章 出嫁
次日,天气晴朗,清风吹拂,有几分凉意。
今日李大兄未去当值,是他的休息日。
今年赶得巧了,竟是赶在中秋节前一日、中秋节当天和中秋节的后一日都是李大兄的休息日。
自从李大兄在金吾卫当值开始到现在这么多年,这可是头一次,往年能有一天休息就不错了。
越是节日,金吾卫就越忙,他们除了需要日夜巡查警戒长安城外,在天子出行时也是要跟随保护的,还好武帝岁数不小了,除了她必要出席的场合,一般都不出宫。
按长安城的小道消息就是,武帝刚登帝位遇到的刺杀太多了,倦了,也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甚少出宫的。
早起的李大兄带着四小只在院子里活动筋骨,待李三娘起来,他们早就打了一遍拳法了。
今日李三娘可是特意起了早的,毕竟对于沈秋娘的大喜事儿,李三娘自己在西市大街上救起的女娘,她是上心的。
因着沈秋娘是和父母一家子逃难来到长安的,现已没有亲族在身边了,而图瓦又是西域突厥人,二人都与李家商量着,婚礼就从简办理的好。
此时的婚礼着实礼仪繁多,就算是升斗小民那也是要循着礼都走一遍的。
像李大兄李二兄娶妻时,从纳彩、问名开始,到纳吉、纳征,最后的请期、迎亲,每一样都按着要求一一做到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