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西市里胡商卖的这种带有清凉口感的可能是薄荷的酒,估计是不知道西域里那么多小国里哪个产的,运到长安来,小小一壶,就要卖二两,真的是相当贵了,妥妥的奢侈品。
  李三娘说完,李父拿起筷子夹了面前的已经撕扯好的烧鹅,大家就陆续吃了起来。
  露珠儿用自己的小米牙认真的啃着烧鹅的一条腿肉,表面那层油皮看着就超有食欲,咬在口中肯定是爆汁的存在啊。
  两只烧鹅,一共四条儿腿,两只分别给了李父李母,一只给了露珠儿,另一只给了怀孕的李二嫂。
  四个人都吃的满嘴爆香。
  最后撤盘子的时候,那两只烧鹅是吃的最干净的,骨头都让大家咬碎了嗦着吃了。
  因为是从酒楼叫的席面,没吃完的菜也得把盘子撤到自家的碗碟里,第二天会有君又来的伙计来回收餐盘的。
  带着露珠儿洗了手脸,用青盐刷了牙,洗了脚,梳顺了头发,躺在床榻上的李三娘哄睡了露珠儿后,激动地心颤抖的手心随意动般召唤出虚拟光屏,点了任务这个菜单栏,发现“未完成”的灰色框按钮,已经变成绿色的“已完成”了。
  虚虚点了一下,瞬间跳转到“抽奖”这个菜单栏的界面。
  界面就是现代玩游戏常见的那种转盘,底下有行小字,写着“可抽奖次数:1次”。转盘是均等的六块,金色的,没有标识。
  李三娘在心中默念了几句“三清在上,让我抽个欧皇啊!”
  第7章 生活
  其实,穿越前李三娘就不信任何宗教的东西。
  毕竟从小接受着科学教育长大的人,除了儿时看《西游记》的时候会羡慕猴哥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一根毫毛就跟多重影分身似的变出无数个猴儿来之外,随着年龄增长,是一点儿也不信的。
  但脸就是用来打的吧,打的肿肿的。
  穿越这事儿,至少暂时科学无法解释。
  咱也不好说穿越这事儿归谁管,穿越大神么?
  那任务系统这种可以说是金手指的事儿又归谁管,主神?
  所以,李三娘选了穿越前就比较欣赏的本土道教来许愿啦。
  咱就是穿了,也是华夏大陆这一亩三分地儿的,怎么的,三清也是这地界的人物啊。
  拜拜呗,求个心里安慰,万一真欧皇了呢。
  其实,穿越前李三娘每年生日都会去街边买一张彩票,万一运气爆发中了五百万,是不是可以捐一半给福利院,留一半下半辈子买个小房子躺平了呢。
  但,其实只中过一次五块钱,比非酋强那么一点儿有限。
  默念后,李三娘点了转盘上中间的按钮,转盘开始旋转,没有背景乐,李三娘却觉得自己听到“当了个当”的音乐,最后转盘指针指向了一块儿区域。
  界面立体3d化的一阵儿彩纸爆竹,出来一条金色底色的条幅,上面写着“恭喜你抽中顺产器械大礼包1份!”然后下面有一行小字“已放入背包,请从背包领取”。
  李三娘的表情是这个样子的:⊙︿⊙。
  李三娘很懵,心想着“所以,这就是我忙活一大顿,得到的奖励……”
  李三娘有一句话想说,但不知从哪里开始说的好。
  她想着没有什么异能,来一口泉、一亩地、一个老爷爷或者神仙姐姐也好吧,或者最次来点儿可乐雪碧来怀念下现代生活也是个安慰啊。
  结果,就这?!
  茫然的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奖励,李三娘赶忙转到“背包”界面,解锁了横十纵十一百个小格子,类似玩游戏里玩家标配的那种有储物功能的背包。
  只有第一个格子有个小图标来表示有东西的样子,其他九十九个格子都是空的,呈现灰白色不可点的状态。
  李三娘从床上坐起来,点了第一个小格子,然后盖着薄被子的双腿上感觉一重,就有一个墨绿色外科器械手术包一样的包裹出现。
  秉持着无菌原则,李三娘又瞬间想着“收回”,包裹就消失重回背包格子了。
  “顺产器械大礼包”的名字,又是那么不大的一个包裹,所以大概率就只有“一把侧切剪、两把弯血管钳、一把直血管钳、一把脐带剪、一个大弯盘、一根7#穿刺针、一根针芯、一把持针器、一个短有齿镊、一个胎头吸引器、一根人工破膜钩针”这些吧。
  应该是没有全套手术衣、纱布、血垫、棉球、治疗巾的。
  所以,这是要重操旧业?
  给谁?
  难道是李二嫂?
  可李母不是说会在李二嫂可能的预产期那几天都不会离家外出的么,应该是到时候会有意外发生吧。
  刚想到这里,虚拟光屏的任务栏就有一个明显的红底白字的1出现,点过去就看到在第一条任务下新产生一条任务,写着“帮助吴兰顺利生产,可使用一次无菌手术室”。
  所以,确实是帮李二嫂生第三胎啊。
  这个无菌手术室使用,是指模拟医院手术室那个样子?
  放下这第二个任务的奖励,李三娘也就不纠结了,既然知道了明确的任务,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随后就着蝉声睡去。
  次日,李三娘顺利的和李二嫂套话,算了下她的预产期,不出意外就在七天之后。
  李二嫂虽说不是长安城人,却是城外十里坡里正的长孙女,作为长孙女自然也是备受娇宠的。
  世人虽说看重能成为重劳力、能参与定品而去做官给家族带来好处的郎君,其实对于长子所出嫡女也是相当看重的,又因李二嫂是第三代第一个孩子,难免不会不受优待。
  乡下里白面这种好东西是没办法管饱尽吃的,但自家养的老母鸡,每日一个蛋,却是舍得日日给孩子吃的。
  更别说李二嫂七八岁起就跟着祖父进山采药,每次卖了铜板,还能得些零嘴呢。
  及笄之后没多久就嫁到李家,吃穿上更是上了一层楼。
  所以,李二嫂的月事很是规律,正正好好的二十八天。
  对于月事规律的产妇来说,预产期是很容易推算出来的,主要是以末次月事的第一天为准进行计算。
  其计算很简单,预产期就是末次月事的第一天的月份加九或者减三就是预产期月份,末次月事的第一天的日期加七就是预产期日期。
  比如李二嫂的末次月事是圣历元年九月初七,那她的预产期就是圣历二年六月廿(nian,四声,表示数目二十)一。
  搞明白这个,李三娘也就暂时不过分关注李二嫂了。
  李父和李二兄去了前院医堂,李大兄早就去上值了,四小只也去书院了,李母也有早就说好了有人要生产的人家,临出门时还嘱咐李三娘:“阿娘已和坊里惯熟的陈牙郎说好了的,让他巳时来家,帮着你找找房子。
  李令史不是说半月内必得去户部上户贴么?三娘你银子够使么?
  阿娘还有些私房,等你晚食后悄悄来屋里,阿娘都给你。”
  李母就怕自己想单独给李三娘私房银子的话儿被两个媳妇子听见,左右张望了下,才越来越靠近李三娘的耳朵边,小小声说了。
  “阿娘,儿知道阿娘体贴儿,但儿真的有钱,出嫁前儿改进的那益元散每月的分红不少呢。
  阿娘不必担心,这咱家这么大的房子儿是买不起,稍小些,只住儿和露珠儿的小房子,儿还是能买得起的。”
  李三娘在心里感慨李母的爱女之心,也想着还是得增加经济来源,毕竟二十亩地的收入和药方的分红是固定的,就那些,虽然日积月累下来也不少,但还得教养露珠儿呢,将来露珠儿出嫁的嫁妆也得现在就攒起来。
  这里不是现代,现代女性还有可以选择不婚不生孩子的权利呢,这里不论男女,到了岁数不成婚可是不成的。
  唯一的可以说还算好的就是小娘子出嫁的嫁妆可以集结成单,一式三份,娘家一份,夫家一份,官家一份,假如将来和离,这就是凭证,是可以全部带回的,是女娘在夫家生存的底气和后盾。
  李三娘又对李母说:“阿娘,儿想着这房子,最好就在咱家附近,离得近些,方便等儿身子大好了,儿想带着露珠儿直接就搬过去,也便宜些。”
  李母听到这儿,焦急的想反驳,还没出口,李三娘继续说道:“大嫂对我多好,阿娘你还不知道。
  说句阿娘勿怪的话,儿敬重大嫂,儿小时候都是大嫂带着的。
  二嫂虽是晚了两年来咱家的,但二嫂是个实诚的性子,从没跟人红过脸,对儿也好。
  是儿自己想住出去的,儿终归是和离归家的,大郎他们一日日都大了起来了,尤其是大郎都快十五了,翻过年去,都能给他相看了,不好让他再继续和二郎他们住在一块儿了。
  正好等儿搬了出去,把儿那个屋子规整规整,来年有媒婆上门,咱们也好说话不是。”
  “我的儿,阿娘只觉得委屈了你。”
  “委屈什么,阿娘,儿是何其有幸有咱们这么一大家子亲人呢。儿定是上辈子修了福报了,才能投到阿娘的肚子里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