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120节

  “不怎么疼。”见芳洲担心得要哭出来,秋蘅扬唇,“真的不怎么疼。”
  最疼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芳洲吸了一下鼻子,语气严肃:“姑娘,我一直没问过你失踪的那十日遇到了什么。可现在我想问了,你的变化,还有这些伤,都与那次失踪有关系吗?”
  秋蘅沉默片刻,点头:“是。不过你别担心,这些伤是一时的,没有性命之忧,只是稍稍难受些。”
  “真的?”
  “真的。”
  这一夜,秋蘅睡得安稳,芳洲却烙饼般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她觉得姑娘在骗她。
  可就算这么想,她也不能为姑娘做什么,她只会做吃食。
  要是姑娘真的出事,她该怎么办?
  天刚亮,秋蘅就醒了。
  晨曦明亮,从推开的窗子洒进来,扫去一夜暗沉。
  秋蘅挽起衣袖,手臂已恢复了白皙,昨日那交错的血痕仿佛没存在过。
  “姑娘醒了。”芳洲顶着黑眼圈走进来。
  秋蘅举起胳膊给她看:“没骗你吧,已经好了。”
  芳洲抓着秋蘅手臂看了又看:“真的没了。”
  可她的心却没真正放下。
  姑娘浑身伤痕来得蹊跷,消失得又快,怎么想都不对劲。
  难道是中毒?
  突然闪过这个猜测,芳洲心中一咯噔。
  “就说让你别担心。”秋蘅嫣然一笑,捏捏芳洲脸颊,“快收拾一下,我们去相府。”
  看着秋蘅明媚的笑容,芳洲想问的话咽了回去。
  与其问了让姑娘为难,不如做好自己的事。
  反正她总是要和姑娘在一起的,无论生死。
  “嗯,这就去收拾。”
  二人收拾妥当,乘车前往相府。
  这一次,苏嬷嬷直接等在二门处。
  “秋六姑娘来得早。”苏嬷嬷打了招呼,瞥一眼芳洲,“秋六姑娘的婢女瞧着气色不大好呢。”
  小贱婢瞧着就晦气。
  “听说要来为贵府大太太做点心,她紧张得一夜没怎么睡。”
  “我们夫人待人宽厚,不必这么紧张。”苏嬷嬷翘了翘唇角。
  这秋六姑娘说话还算中听,真不知怎么纵出这种张狂婢女。
  苏嬷嬷一瞧见芳洲这张脸就恨不得除之后快,奈何还要靠这贱婢做点心,不得不忍。
  “秋六姑娘随我来吧。”
  苏嬷嬷把二人领到杨夫人院中厨房外:“食材已经按着秋六姑娘昨日送来的单子准备好了,打下手的人都在,是叫芳洲吧,可以做粉角了。”
  芳洲看秋蘅一眼。
  “你去吧,我就在这院中待着。”
  “秋六姑娘不进去啊?”
  秋蘅笑笑:“我也需要进贵府厨房吗?”
  苏嬷嬷动动唇,到底不好强求一个伯府贵女下厨房:“那就请秋六姑娘在此稍候,我进去看看。”
  给三公子吃的点心,她必须亲自盯着才好向大太太交差。
  秋蘅等苏嬷嬷进了厨房,在院中溜达起来。
  方相那些书信账册不大可能在此处,但多熟悉一下相府没什么不好。
  “秋六姑娘?”
  秋蘅转过身去,颔首打招呼:“方姑娘。”
  方蕊神色狐疑看着她:“你怎么在我母亲院子里?”
  “苏嬷嬷请我来的。”
  “苏嬷嬷请你?”方蕊只觉好笑,“苏嬷嬷人呢?”
  “在厨房。”
  方蕊望了望厨房方向,吩咐婢女:“去看看。苏嬷嬷要是在里面,请她出来。”
  婢女领命而去,很快与苏嬷嬷一起回返。
  “姑娘。”
  方蕊看着行礼的苏嬷嬷,不解问:“秋六姑娘给你上药,怎么上到母亲这里来了?”
  “昨日秋六姑娘送了些家里做的点心,夫人吃着好,就请秋六姑娘把人带来再做一些。”
  “什么样的点心相府吃不到?”方蕊难以相信。
  母亲不是贪嘴的人,就为了吃口点心把别人府上的厨子叫来?
  这太奇怪了,她要去问问母亲。
  第141章 以退为进
  方蕊进了屋,来到杨夫人身边:“母亲,我在院子里看到了秋六。怎么听苏嬷嬷说是来给您做点心的?”
  杨夫人颔首:“嗯。”
  “真的是来给您做点心的?”方蕊还是难以相信,“什么点心,难道咱们相府厨子做的点心还比不过?”
  杨夫人笑笑:“不是咱们府上厨子比不过,只是恰好她婢女做的点心合口味。”
  “那女儿等会儿也尝尝。”方蕊往窗外看一眼,“我来的时候就见秋六闲庭信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自己家。母亲,秋六这个人邪门得很,看似出身平平,却从没见她吃过亏,您可不要被她哄住了。”
  秋六用点心讨好母亲,打的是什么主意?
  难不成想嫁进相府?
  可兄长已经娶妻,只有二叔家的堂弟尚未婚配。秋六要是打着这种主意,该讨好的不是母亲,而是二婶。
  想不通,但肯定不安好心就是了,看来秋六每次登门她还是要盯紧了。
  这般想着,方蕊突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懊恼。
  当时还是她为了羞辱秋六,主动让秋六上门的。她就说秋六这个人邪性,从不吃亏。
  杨夫人听方蕊这么说,淡淡一笑:“母亲还用你提醒。蕊儿怎么突然把秋六姑娘放在心上了?”
  她的女儿她了解,清高自傲,如秋六姑娘这样家中落魄的,正眼都不会多看。
  杨夫人并不觉得女儿自傲是缺点。相府千金有清高的本钱,眼光高一些,来往的手帕交才出身相当,更不会眼皮子浅瞧上门不当户不对的男人。
  “那不是亲眼瞧着素素在她手上吃过亏,不得不注意些。”方蕊顺口推到成素素身上,没提被秋蘅举着簪子威胁的丢脸事。
  杨夫人淡淡道:“成姑娘性子急躁了些。”
  虽然出身不错,将来也难过好。
  母女二人说话间,苏嬷嬷端着托盘进来了:“夫人,粉角做好了,您尝尝。”
  杨夫人看了看盘中皮薄近乎透明的粉角,夹起一只蘸上料汁送入口中,细细品尝,不由点头:“是这个味儿。”
  是三郎喜欢的那个味道。
  后来找的厨子做出的粉角不是不好吃,但三郎吃着不顺口。
  “我尝尝。”方蕊夹起粉角吃下,虽觉味道不错,却不理解母亲所为,“也没比咱们府上厨子做的好多少嘛。”
  在场的都是心腹,杨夫人趁势教导女儿:“这点心啊,就如女子。都是美人儿,或娇艳,或清雅,性子有活泼,有娴静。那男子偏偏就更喜欢某一种,你能说其他女子不好吗?”
  方蕊闻言,若有所思:“母亲说得是。若谈婚论嫁的男子喜欢的不是女儿这样的,就换掉他,免得事倍功半。”
  杨夫人:?
  苏嬷嬷也被方蕊言论所惊,怕再从姑娘口中听到更惊人的话,忙转移话题:“夫人,这点心刚出锅口感正好——”
  “你亲自给三郎送过去,三郎吃着如何,回来报我。”
  “是。”
  苏嬷嬷退出去,方蕊抿抿唇:“原来是给哥哥吃的。”
  杨夫人看女儿一眼:“你兄长这些日子都没胃口,若能多吃几口,就谢天谢地了。”
  “母亲别太担心,哥哥肯定很快好起来的。”
  杨夫人点点头,心情却沉重。
  儿子虽从小体弱,可如今年这般缠绵病榻还是少的,老夫人甚至开始寻觅八字相合的女子给三郎做妾,好冲冲病气。
  她就三郎一个儿子,完全不敢想三郎要是有个好歹该如何是好。
  过了好一会儿,苏嬷嬷快步进来,神情振奋:“夫人,三公子用了不少,还说晚饭也想吃粉角。”
  “那就好,那就好。”杨夫人不觉露出个笑容,看向苏嬷嬷的眼神有着赞赏,“多亏苏嬷嬷把三郎放在心上。”
  “夫人这话折煞奴婢了。三公子吃着好,那是奴婢天大的荣幸。”
  杨夫人一笑:“请秋六姑娘和她的婢女过来。”
  苏嬷嬷出了屋,不多时带着秋蘅与芳洲进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