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77节
整个人浸入热气腾腾的木桶中,秋蘅才有了几分真实感。
掬起的水滑过肌肤,暖意包裹周身,头脑变得清明。
在被先生教导之前,她是阿蘅。在被先生教导之后,她依然是阿蘅。
她不知道结果如何,但她是个活生生有自己想法与判断的人。
靖平帝她不打算救了,她要救太子。
太子死于秋猎行宫大火,因而当靖平帝驾崩后只能由年幼的五皇子继位。主少国疑,局面动荡,令北齐下了全力进攻的决心。
可以说太子横死,靖平帝突逝,无论是夏人,还是齐人,难免生出大夏不得天助的念头。
这打击了夏人的信心,却增强了齐人的自信。此消彼长,带来了最坏的结果。
若太子还在呢?
早已及冠的太子自幼受储君教导,本就是百官心中理所当然的接任者。比起沉溺享乐的靖平帝,年轻、自律的太子要强太多。
秋蘅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如果救下太子,太子顺利继位,意味着不再有隆兴帝。
而这,显然与先生所期待的不一样。
南夏的君臣,包括先生,所期待的是靖平帝再撑几年,把皇权平稳交给长大的隆兴帝。
秋蘅捧起水洗了一把脸。
水已经温凉了,令她的头脑更清醒。
而当有了决定,无论心情多么复杂沉重,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作呕感消失了。
先生,以后阿蘅要走的路,可能与您所盼的不一样了。
抱歉。
洗得干干净净的少女穿上柔软干爽的里衣,躺到榻上沉沉睡去。
转日秋蘅再次出门,与陶大四人碰面。
“秋六姑娘,你没事吧?”四人纷纷问。
“旧疾发作,没什么事了。”
陈三见她气色确实还可以,轻松下来:“秋六姑娘和那位皇城使很熟吗?”
“还算熟。”秋蘅看向陈三,“陈三哥也很快要和那位皇城使很熟了。”
陈三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
秋蘅叹气:“你昨日两次从他身边路过,被他留意到了。”
陈三直接跳起来:“他还是人吗,这都能留意到?”
大街上人来人往,若不是提前有防备,谁会对偶然经过的人有印象啊!
他还瞎琢磨秋六姑娘没准喜欢那小子呢。这样看来,这人不行!
聂三娘脸色难看,狠狠瞪陈三一眼:“那位薛大人年纪轻轻,能坐稳皇城使的位子,岂是寻常之辈。”
陶大也骂:“你小子就爱自作主张,这下长记性了?”
陈三大感委屈:“你们见到秋六姑娘意识不清被人抱走,能无动于衷啊?”
三人被问得沉默,秋蘅也沉默了。
她竟不知,陈三这么会总结……
第89章 一年一度心情差
叮嘱陶大四人离薛寒远着点儿,秋蘅回了永清伯府,却听说秋三老爷被永清伯骂了。
秋蘅抬脚去了秋三老爷那里。
“蘅儿来啦。”一见秋蘅,秋三老爷眉开眼笑,完全看不出刚被责骂过的样子。
“听说祖父对您发火了。”秋蘅把带来的点心放在桌上。
虽没有多年的相处,生父对她的疼爱她是能感觉到的,而她不是对别人的好意视而不见的人。
此外,她也好奇永清伯为何发作人,方便之后去找他说事。
秋三老爷一脸感动,连连摆手:“没事没事,就是数落几句,蘅儿不要担心。”
“您惹祖父不高兴了吗?”
秋三老爷心道不用惹,老伯爷看见他就不高兴,嫌他没出息。但这话不能对女儿说,不然他这当爹的太没面子了。
“咳,每年这个时候你祖父都容易发火,蘅儿你也少往你祖父眼前凑。”
“这是为什么?”
“这不是九月了,一年一度的秋猎快要开始了。到时候皇亲贵胄、文武百官,有脸面的都会随圣上前往定北狩猎……”
“没有祖父啊?”秋蘅直接问。
“可不是没有!”秋三老爷抚掌,丝毫不给老父亲遮掩,“京城勋贵多如牛毛,轮不到咱们永清伯府。”
“那咱们伯府怪差的。”
“是啊!”秋三老爷深有同感,叮嘱女儿,“可不要在你祖父面前这么说。你祖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爵位传下去,最好子孙还能混个有实权的差事……”
父亲就是想要的太多了,有这个白日做梦的功夫喝两杯小酒不好么?
“总归呢,你祖父每年这个时候心情都不太好,就爱发脾气。”
“原来是这样,女儿知道了。”
秋三老爷并不想话题一直围着老父亲,笑呵呵问秋蘅:“蘅儿给为父带的什么点心啊?”
“是桂花糕。”
“蘅儿真贴心,正是吃桂花糕的时候呢。”
“芳洲说回来做蟹黄酥,到时候拿来给您尝尝。”
“好好好,为父都爱吃。”
从秋三老爷这里出来,秋蘅打听一下,去了千松堂。
永清伯沉着脸坐在厅中喝茶。
老夫人也在喝茶,喝一口扫一眼永清伯,心中腻烦。
每年都来这么一出,不嫌累得慌。
早年老夫人也曾被永清伯的念想弄得热血过,可随着时间推移经历的多了,心思就淡了。
将来子孙后辈的风光她是没见到,恐怕也等不到,眼前孙辈因为老头子的执念遭的罪她是瞧见了。
为了个不确定的将来让孩子们都不好过,执迷不悟的老东西。
“老伯爷,老夫人,六姑娘来了。”
“让她进来。”永清伯立刻道。
老夫人无语放下茶盏。
一对上六丫头,老东西就不对劲。看这急切的,有没有个祖父的样子。
“祖父,祖母。”
看着盈盈施礼的小孙女,老夫人矜持开口:“蘅儿来有什么事吗?”
“给祖母送些刚做好的点心。”秋蘅说着,看向永清伯,“没想到祖父也在,孙女正想找您呢。”
“你找祖父做什么?”永清伯认真问,自己都没察觉一改刚才的颓丧,有了精神头。
老夫人也好奇等着。
“我听说每年这个时候,圣上会带百官勋贵去秋猎。”
永清伯脸色一黑。
老夫人亦抖了抖腮帮,心道这丫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祖父,有这回事吗?”
“有。”永清伯硬邦邦挤出一个字。
秋蘅眼神晶亮:“祖父,我也想去。”
“噗——”老夫人一口茶喷出来,急忙用帕子擦嘴。
死丫头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要呛死她吗?
永清伯也惊呆了。
他是不是听错了?他都去不了,这丫头跑来说把她带上?
“祖父,不行么?”
“你从哪儿听说的?”
“孙女进宫时偶然听来的,想想那么多人去,应该很有意思。”
永清伯额角青筋直跳。
他也觉得有意思,他觉得有什么用!
眼看永清伯下不来台,老夫人咳嗽一声:“蘅儿啊,咱们伯府不去。”
秋蘅一怔:“不参加?”
老夫人点头:“是啊,不参加。”
秋蘅诧异看着永清伯:“祖父不喜欢这种热闹?”
永清伯深吸一口气。
不气不气,在这乡下丫头眼里伯府已很了不得,不知道背后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