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周怀军拍了他一下,“再说,看我收拾你不!”
  周怀安笑嘻嘻,“好好好,不说了,你去把手洗干净,我们来灌酒!”
  周怀军敲了他一下,才走了。
  周怀安拿起酒勺和漏斗开始装酒,他也很快来帮着把灌装好的酒瓶塞塞好装回纸箱里面。
  “老幺,送走的时候填一些谷糠在纸箱里,省得在路上颠坏了。”
  “好!装好了就去。”
  兄弟俩将酒装好,把酒缸盖了回去,关上房门去弄了些谷糠把纸箱缝隙塞满,周怀军给周怀山送去,由他送去宁安。
  下午,周怀安兄弟四个都去了周一丁家帮忙杀猪。
  还没走到就闻到一股浓烈的卤菜香味。
  周怀安吸吸鼻子,“这卤料味道好,香的流口水!”
  周怀荣笑道:“方厨子的卤包配的就是好,不去卖卤肉可惜了。”
  周一丁笑着出来,“香吧!他说早点把卤料煮出来,宰了大肥猪就开始卤猪头!”
  周怀安觉得自家做的卤肉味道始终差了点啥,“丁丁猫,想个办法把他的配料方子弄过,咱们也去配料自己卤了吃。”
  周一丁笑着点头,“行,我找机会问问!”
  这时周大庆和杀猪匠从屋里出来,“走,去隔壁拉大肥猪去。”
  一行人去了隔壁,不一会儿一头两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被几人抬了回来,又在杀猪匠的指挥下把大肥猪按到杀猪凳上。
  杀猪匠提起杀猪刀往猪脖子上捅,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血像喷泉涌了出来。
  杀猪匠把猪分成两扇后,方厨子就上场了,只见他手起刀落,猪肉很快就按他的需求处理好。
  帮忙的妇人们熬了松香开始收拾猪蹄、猪头,过了一会儿刘媒婆来了,今天要把迎亲礼提前送过去。
  晚上吃了一顿简单美味的谢媒酒,提着一篮子大骨和排骨回了家。
  第二天就是周一丁结婚的正日子,周怀安天刚蒙蒙亮就起来,穿上走丈母娘家才穿的衣裤,在镜子前捋直了,又站到床前给杨春燕看过才出门。
  打开院门就能看到周一丁家门口燃着的篝火,还没走近就能看到他家门口站满了人。
  到他家门口就看到几辆崭新的自行车,车龙头都挂着一朵喜庆的大红花。
  院门贴上了大红喜字,以及对联,门中央还挂上了昨天祭拜天地用过的猪尾巴
  大庆叔穿着蓝色的中山装,笔挺的裤子,周小妹穿了身喜庆的新衣,和几个婶子围在桌前,喜气洋洋的将喜糖,瓜子、花生香烟,分别装盘子里拿去放桌上,给来的亲戚朋友还有过来讨喜糖的孩子吃。
  周一丁穿了新做的西装,上衣兜还插了一支朵大红色的胸花,头上还抹了发油,喜气洋洋的站在那里。
  周怀安笑着上前,“诶哟喂,这是哪家小伙子?今天硬是精神的很哦!”
  “老子正在找你!”周一丁说着忙把挎包递给他,“这个你拿着,红包香烟都在里面,到那边要是有人拦路要喜钱,你看着办就是。”
  周怀安点了点头,“行!包在我身上。”
  接亲的小伙儿都是从本家兄弟里挑出来的父母双全的。
  八个人,加上周一丁一共九个,等接亲的人到齐,周一丁和周怀安率先骑上自行车朝村外走去。
  一路上刘媒婆不停看着时间,担心误了吉时。
  自行车队到了万雪娇家外面时,三个小年轻拦住了去路,“新郎官恭喜、恭喜……”
  周怀安下车笑眯眯的上前,从包里抓了一把糖递过去,又抽了香烟递过去,“兄弟伙些,好事成双,吃两棵喜糖抽一双喜烟沾一下喜气,包你明年今天也成双成对。”
  “诶哟喂!嘴巴还挺会说的,就两颗喜糖两支喜烟。兄弟,你这也太抠门了吧?”
  “一人一包,再来一把糖,给了我们立马让开!”
  “说话算话?”周怀安笑道。
  “袍哥人家,当然说话算话!”
  “兄弟爽快,哥也不拉稀摆带!行,一把糖一包烟!”
  周怀安说着就抓了一把喜糖递了过去,又一人给了一包春耕,三人也不多话爽快的让开了。
  接亲的队伍到了万雪娇家大门前。
  女方家是早上的正席,院子里已经坐满了吃席的亲戚朋友。
  周怀安几人进了院子发了一圈香烟,就被迎到堂屋特意为他们留下的八仙桌前吃饭。
  吃过饭就去了万雪娇的闺房外喊门抢新娘,屋里可能是她的侄子侄女大声要着红包。
  周怀安忙拿了一叠红包递给了周一丁,“红包来了,开门就拿到了。”
  屋里有人在喊,“万二娃,不能开,打开他们就挤进来了。”
  万二娃说:“我要红包,姑爹说了要给我一个大红包的。”
  周怀安几人看了他一眼,暗道:“原来这家伙早就发展好内应了。”
  第559章 560:闹洞房
  “姑爹也跟我说了的!”话音未落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就把门开了一道缝,“幺姑爹,你说的红包呢?”
  “大红包来了,接好咯!”周一丁从兜里掏出特意给兄弟俩准备的红包递了过去,那边周怀安几个也趁机把门挤开进了房间。
  只见万雪娇一身穿着大红的对襟绣花衣服和大红裙子,头上盖着一张红纱巾端坐在床上。
  周一丁进去后,拿着一叠红包见人就送,嘴里姐姐妹妹喊个不停。
  周怀安几个帮忙找藏鞋子的地方。
  “幺姑爹……”那边拿到大红包的万二娃,又悄悄的把万雪娇藏鞋子的地方告诉了周一丁,换来几个妹子的爆栗!
  他从柜顶取下大红色皮鞋给她穿上,背着她就往外跑,后面还有人跟着撒五谷,接着鞭炮声响了起来,等他们带着新娘出门,万雪娇老汉儿把一盆水泼了出去……
  接了新娘后,一路顺顺当当就到了富牛,迎亲的队伍到了晒坝时,前方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
  村里几个小年轻拦着送亲的队伍,要了喜烟喜糖便高兴的散了。
  周一丁抱着新娘进门,跨过火盆径直去了堂屋。
  周怀安见王桢和黄永才满脸笑容的站在院门口,笑着迎了上去,“稀客,稀客,进屋看拜堂去。”
  “好!”两人笑着点头,一起朝院子里走。
  堂屋的八仙桌也搬到了正对大门靠墙放着,周大庆端坐在八仙桌旁,刘媒婆主持两人拜堂,拜过天地、高堂,夫妻对拜进入新房后,鞭炮声再度响起,外面正式开席。
  周怀安拉着王桢和黄永才坐了一桌,“乡下的九大碗和城里一样么?”
  王桢:“还是这里更好,随意,喜庆也热闹!”
  黄永才笑道:“对头,乡下的热闹多了,这样的坝坝宴,城里想办也办不起来。”
  周怀安:“黄哥,你谦虚了哈,你家那院子这么大,摆十多桌没问题!”
  黄永才:“现在是可以了,以前就最多摆三张桌子。”
  就在这时老爷子和周父他们也来了,大伙儿寒暄后,各自找位置坐下。
  周母和两个儿媳带着孙子孙女坐了一桌,桌上已经摆了几样凉菜和卤菜。
  几个妇人端着餐盘开始上九大碗,头碗是酥肉;半肥瘦的猪肉上浆油酥后切片再蒸,蒸好后倒掉多余的蒸汽水,再冒上鲜汤,撒葱花,清香扑鼻!
  然后是炖全鸡、镶碗、蒸蹄髈、鱼……最后一道是色泽红亮,鲜香甜糯、耙软适度,肥而不腻的甜烧白。
  “九大碗”,也有人叫做“九斗碗”还有一个原因,是民间视“九”为吉数,有“九九长寿”“九子登科”“天长地久”等说法。
  民间还有《九碗歌》:主人请我吃晌午,九碗摆得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鲤鱼燕窝焯,四碗猪肉焖豆腐。
  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墩有块数。八碗肥肉火巴漉漉。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
  黄永才尝了几样菜,“老幺,你们这里的厨子手艺不错!”
  周怀安笑着点头,“我们三村的酒席全是他包了的,还有里面那些村子,听说一年都没停下来过。”
  王桢看后笑道:“很有意思,就像书上写的流水宴一样,来了凑够一桌就开席!”
  周怀安:“一丁家人少还好一些,村里那些亲戚朋友多的,吃到下午开席的都有。”
  周一丁带着头上插着大红纱花的万雪娇从房间出来,从长辈那桌开始挨桌敬酒,还被舅家拉着倚老卖老的教训了几句。
  到了周怀安几人这桌,两人笑着给几人敬了一杯,就去了别的桌。
  长辈那两桌和周怀安这桌都没人灌酒,到了别的桌就有人刁难喝酒了,周怀青几个帮着威逼利诱一番后,两人总算没被灌多少酒。
  正席吃过后,远的近的亲戚也陆陆续续告辞。
  周怀安和周一丁送走了王桢和黄永才,回来还没忙完,晚上的酒席又开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