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上次为东哥家没酿45度的高粱酒,等大哥家办上梁酒的时候,我就找为东哥把42度的也定上,还有50度和60度的也提前定了。”
  杨春燕点了点头,“挖酒窖的事,你下次去宁安跟小妹说一声,让她回去的时候跟为东哥说一声,他找得到挖酒窖的师傅。”
  “好嘞!”周怀安见太阳大起来了,把藤椅往里面挪了挪,看着呼呼大睡的儿子,“小九儿醒醒了,醒了跟你老汉儿聊两句撒!”
  杨春燕拍打了他一下,“不准叫醒他!他现在睡觉就是长身体的时候。”
  “不好耍!”周怀安把孩子放回她怀里,“爷爷呢!我在王医生上次请他帮忙做的药丸拿回来了,还给他拿了两支滴眼液。”
  “说后山那几颗金银花开了,吃过饭就上山去了,我担心你那两箱小蜜蜂蛰到他,让他把蜂帽带上了。”
  刚开出来的金银花含花蜜较多,小蜜蜂最喜欢采集金银花花粉。
  “我去看看,顺便接他下来,等会儿还要去一丁那帮忙跑腿!”
  “嗯!”杨春燕起身把小九儿放摇篮里,“我去看看妈炖的鸡汤好了没?你把那些酒罐拿去用开水烫一下,晾干后装酒。”
  “嗯!”说到炖汤,周怀安又想起一事,“王医生说铁皮石斛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难怪不得你以前说,药不是随便吃的,身体不适合吃了反倒不好!”
  “在家的时候经常听老汉儿说,是药三分毒,咱们吃的蔬菜粮食都可以治病,不要以为是好东西就啥都往肚子里塞,搞不好还要吃出病来。”
  “我还让他们经常泡了喝,没病吃出病来就麻烦了。”
  “没事,上次我老汉儿来给妈、老汉儿还有爷爷把过脉,他们都不是,可以泡水喝。”
  “那就好!”周怀安用帕子垫着将砂罐的盖子揭开,“好了,肉都炖烂了,我给你舀一碗晾一下,你等会儿来端。”
  “多舀点汤,少点鸡肉!”
  “不行!每次都剩给我吃,这样下去等满月那天,你没胖起来我倒胖了。”
  杨春燕笑眯眯的看着他,“长五六斤刚好合适,看着更年轻一些。”
  周怀安看看这段时间长得白白嫩嫩的老婆,摸摸自己的脸,一脸担心的看着她,“我看起来很老吗?”
  杨春燕噗哧一下笑出了声,“不老,还是帅锅一个!”
  周怀安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气,“吓我一跳。明明我这两天在大坑里都戴了草帽的,今天在宁安还有妹子偷看我呢!”
  杨春燕斜睨着他,“你咋晓得人家在看你?八成是你见人家妹子好看,偷看人家了!”
  周怀安捂着胸口,做出心疼状,“天地良心,你这样冤枉你男人,要六月飞雪的!”
  杨春燕拍了他手一下,“好了!相信你,别耍宝了,赶紧上山看看爷爷去。”
  “遵命!”周怀安把火炉子关好,倒了开水把酒罐烫了一遍晾起来后,才去拿了草帽戴上朝后院门走去。
  来福和旺财眼巴巴的把他送到梯步前,站在那摇着尾巴眼巴巴的看着他越走越远,要是能开口的话,肯定会跟他说:主人,我们也想上山溜溜了。
  周怀安上山后看到药田里生机勃勃的草药心情愈发好了,顺着篱笆墙边上到了上面的林子里,远远的就看到戴着蜂帽提着篮子摘金银花的老爷子。
  “爷爷,蜜蜂多的很啊?”
  老爷子没好气的说:“两箱野蜂在那,你说多不多?”
  周怀安看了看不远处的蜂箱,心虚的摸摸鼻子,“不怕的,这种小蜜蜂性子温顺的很,一般不会蛰人的。”
  老爷子瞪了他一眼,“废话少说,来了就赶紧帮着摘。”
  金银花,又名忍冬,双花、银花、鹭鸶花等。多年生半常绿木质藤本。老茎棕褐色,幼枝绿色,密被柔毛。
  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以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转为黄色,因此而得名金银花。
  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
  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第558章 559:有内应的新郎官
  周怀安走了一会儿,周小茹拿着一大块瘦肉跑了进来,“幺爸,幺爸,腊肉煮熟了。”
  杨春燕走到堂屋门口,看到她手里的腊肉笑道:“傻丫头,幺爸跟你开玩笑的。”
  周小茹想想把腊肉递了过去,“幺婶,你吃!”
  杨春燕笑道:“幺婶倒是想吃,吃了奶奶和幺爸晓得了,就要骂我了。”她是真的想吃,但还是忍住了。
  “我晓得了,上次我妈炸洋芋吃,我们说喊你和幺爸,我妈说你在坐月子不能吃辣的。”周小茹撕下一条腊肉放嘴里,“腊肉一点的都不辣,香的很。”
  “嗯!”杨春燕把她的发夹重新戴好,“幺爸拿了大虾回来,等奶奶回来就做,你回去跟大娘和二娘说一声,响午的时候你们都来我家吃大虾。”
  “哦!”周小茹点点头,“大虾在哪,啥样的我看看?”
  “在后院水池上面放着,你自己看去。”
  小丫头蹦蹦跳跳的朝后院去了,过了一会儿拿着两根虾须回来,“幺婶,真的是大虾,好大哦!你看还长胡须了。”
  杨春燕看后笑道:“是啊,还长胡须了,等奶奶回来了就做给你们吃。”
  “哦!我去跟大娘、二娘说去。”周小茹拿着两根虾须朝外面跑了。
  过了一会儿,就和周家康、周小文几个跑了回来,都去了后院看大虾。
  周母回来做晌午饭时,周怀安和老爷子才从山上下来。
  趁中午太阳大,便将篮子里的金银花提到前院倒进簸箕里,薄薄的摊开晾在里面。
  金银花最好选在大太阳的时候暴晒干,在晾晒中途不可翻动,还没晒干时翻动会造成花蕾发黑,从而影响品质。
  周母这个做饭能手看到那些大虾,也不晓得该咋做了,“老幺,这么大用油炸了好吃么?”
  周怀安:“黄哥跟我说了咋做,你弄点姜蒜……”
  周母听后觉得简单的很,“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春燕又不能吃!”
  “等她满月我请黄哥帮忙带几斤回来。”周怀安想着得去问问大田叔,村里啥时候能把电接上?
  “要得!”周母照着他说的拿了剪刀把虾收拾干净开做。
  就在这时周家明几个也跑来了,都来看周小茹说的拇指大的大虾。
  几个孩子围着盆子叽叽喳喳的议论着,想象着什么样的大河才能养出这么大只的虾?
  过了一会儿赵慧芳和张秀香也端了两样菜过来,去房里看过月母子和小九儿出来,一大家子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大虾。
  周怀安腆着肚子,对周怀军说:“二哥,跟我灌酒去。”
  周怀军听后眼都亮了,“咋了?那边要买我们的酒啊?多少钱一斤,有没有搞头?”
  张秀香看着他有些无语,“平时一点都不急,只要一说到钱就急的不行!你等怀安说完再说不行啊?”
  周怀军讪笑,“嘿嘿!我还不是担心那么多钱买回来的酒,不换成钱,留着自己喝喝到死都喝不完!”
  “放心,马上就变成了钱了。”周怀安去院子里把晾干的酒罐装回纸箱,周怀军提着一个竹制的酒勺,乐颠颠的跟着他一起去了厢房。
  “二哥,这些都是第一批泡下去的,咱们开一缸五十度,再开一缸六十的。”
  “那就先开门口这缸。”周怀军把酒勺递给他,小心翼翼的将封口的黄泥拆开,“不愧是卖酒的,缸口封的真好。”
  周怀安听后忙道:“等等,等会儿还要封回去,我忘了挖黄泥回来了。”
  周怀军:“样品都送出去了,你这么着急封回去做啥,等那边回话再封也来得及。”
  周怀安:“也好!那就等那边回话了再封!”
  周怀军小心翼翼的将酒缸封口的黄泥拆下来,盖子刚一揭开,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好香!”
  他说着提起酒勺舀了一点喝下,“嗯!口感不错,为东家的酒酿的真的不错!”
  “看样子就安逸!”周怀安满眼笑容的看着酒缸里酒红色的液体,这些都是钱啊!
  “二哥,去弄个酒瓶子来整一瓶回去补补?”
  “滚蛋!”周怀军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你才要补呢!”
  周怀安嬉皮笑脸的看着他,“诶哟!我又没说你不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