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少将,很多将士们连日淋雨身子已经吃不消,得吃口热食喝口热水,衣裳也要火气烤烤。
捡回柴火放灶膛边儿上烘烘,第二天就能烧了,总好过吃冷食。”
“那你们去吧!”
想到什么又多问了一嘴,“火折子还能用吧?”
季华南还没回答,就听到有人喊他。
“季副将,季副将!”
季华南回头一看是伙夫伍大憨。
“怎么啦?是不是没柴火啦,我们这就出去捡,明天就能烧了!”
“不,不是!是,是火折子点不着火了!”
季华南跟南宫珉对视一眼: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不经念叨!
“那灶膛里不是有火种吗?吹燃就能生火了!”
“昨晚没有放火种,谁知道今天火折子就湿了!”
“这下完了,没有火种怎么煮饭?”
季华南急得团团转,伍大憨局促地缩着脑袋,不敢看人。
“这可怎么办啊?”
季华南急得抓耳挠腮,举拳又想锤树,南宫珉不着痕迹退开几步。
季华南:这儿又没有树,至于吗?
“试试这个吧!”
南宫珉想到什么,从怀里掏出一根黑不溜秋的拇指长的铁管儿。
“这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季华南:这个玩笑一点儿都不好笑,还是说正经儿的吧。
“白黎白元帅给我的,一直没用过。”
南宫珉摸索着铁管儿,一会儿“啪嗒”一声响起,一簇火焰出现在他手里。
“这是火儿?!!”
第150章 她的东西都出类拔萃
“太好了,真的是火!看,烫手的!”
伍大憨不亏是伍大憨,竟然用手去摸,结果手毛“滋儿”一声没了,他的手也差点变成了烤猪蹄儿。
“拿去烧火吧!”
“谢谢少将,可是……这东西怎么用啊?”
伍大憨接过后火焰马上没了,他傻眼儿了!
“摁这里,打着了不松手,点燃了柴火再松手。”
伍大憨双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才小心翼翼的双手接过。
按照指示摁在突起时,“啪!”一声惊了他一下松了手。
“摁住,不要松手。”
伍大憨再打,这次没有松手,一簇火苗跳跃在手上,他龇着牙花子,高兴得像个孩子。
“快去煮饭吧!”
“哎,哎!”
伍大憨屁颠屁颠走了,南宫珉心里波涛暗涌。
这个是白黎出发前,塞给他的东西其中之一。
这样看来,这个小丫头给他的每一个东西都不同凡响啊!
季桦南现在才回过神来,那个点火神器简直是太牛了!
“少将,这东西哪来的?还有吗?”
“白元帅给的,我还有两个,不知道她有没有。”
“这可真的太好了!有了这个东西就算弄湿了火折子也不怕,最适合咱在外行军打仗了!”
“她的东西哪个都是与众不同,出类拔萃。”
季桦南不由咋舌,能得到南宫珉如此高的评价,可见东西确实够特别。
南宫珉队伍停止前进,原地等候皇上回复。
白宗仁在一日后被海生他们追上,突然多了一百士兵,白宗仁欢迎之余喜出望外。
“真是太好了,我们大周有你们这些热血勇士,何惧外敌入侵?”
“白将军,我还怕你们不要我们呢!”
海生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憨笑着。
“诸位好汉,我白宗仁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一起捍卫国土,保护家园,把外敌赶出大周去!”
“捍卫国土,保护家园,驱赶外敌!”
“捍卫国土,保护家园,驱赶外敌!”
两百多人的声音震天响,震得树上的雨水扑簌簌往下掉,惊起了巢中鸟儿顶着雨丝扑拉拉往外飞。
有了这一百人加入,队伍行进的速度快了很多,马车过不去的地方,几人直接合力一抬就抬过去了。
这天,在行军途中,遇到一处河水漫过了木桥,前路混浊一片,看不清哪里是桥,哪里是河床。
当地村民在木桥旁边做了一个警示牌:此处木桥被大水冲垮,行人请绕路。
“白队长,前面过不去了怎么办?”
“去几个人,打听一下有没有山路可以绕过去。”
“是。”
海生想了想,对白宗仁说道:“白队长,我水性好,先去探探木桥深浅。”
他已经加入队伍,就要遵守军纪,从善如流的叫他白队长,没叫白将军了。
尽管他坚信白队长很快就能立功升职做将军,可目前还不是,不能乱喊,队伍军纪严明,他不能坏了规矩。
“好,你带几个人去,腰间拴上绳子,绳子一头由后面的人拉着,注意安全。”
“好。”
王海生从自己村人里挑了几个水性好的,拿起一捆扎营用的绳子就走。
“海生哥,让我来吧!”
一个发小主动请缨,海生摆摆手,拒绝了他。
“哥,我水性好,我来。”
“去去去!有哥在,哪儿轮到你?”
海生像赶苍蝇似的把亲弟海林拨到一边,用绳子在自己腰间缠上几圈,留出一截长长的绳子塞到几人手里。
“哥的小命就交到你们手里了,抓稳了啊!”
“哥,放心吧,就算把我拖进去都不会放手的!”
海生没听他们再哔哔,看了看两头路面位置,估摸着木桥的位置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
白宗仁在听打听山路的人汇报。
“白队长,村民说了,要去渊州只有这一条官道,山路要绕一座山,从山脚蜿蜒往上,崎岖难走。
而且连日下雨,可能山路都被雨水冲刷得无法行走,或者被山洪冲垮了!”
“也就是说,唯一能过去的,就是眼前这座木桥了?”
“是的。”
白宗仁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无声长叹。
这时,海生兴冲冲过来了。
“白队长,我找到木桥了。
刚刚我探了一下,河水漫过木桥只到膝盖上一点,感觉桥面还算结实,马车空车都能过去,就是负重肯定不行。”
“那,把八牛弩卸下来,叫几个人抬过去行不行?”
“不行,每次只能过两人到三人,承重大概三百斤这样,重了木桥会断。”
八牛弩单重八百斤,加上几个人一千多斤,肯定不行。
马车加上八牛弩和马匹也有一千多斤,无论怎么样安排,八牛弩就是过不去,白宗仁为难了。
白大郎嘴巴张了又张,始终没有说出口。
骆杨想起元帅的嘱咐,于是硬起头皮斗胆向白宗仁说道:“白队长,白元帅说过,紧急情况下,先保人,弃兵器!”
“什么!她真是这么说的?!”
骆杨点点头,眼神瞟向白大郎,示意他帮忙证实。
白宗仁盯着大儿,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
“你来说,你妹是不是说过这样的话!”
白大郎被架在火上烤,最后豁出去一般点头。
白宗仁气得青筋毕露,“胡闹!我等此次任务就是护送兵器到渊州。
要是连兵器都丢了,那就是失职,是要受军法处置的,哪能丢弃?!”
“可,这不是过不去吗?”
白大郎小声嘀咕了一下,竟觉得除了这个,别无他法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当初他也跟他爹一样的想法,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接了任务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
可现在他有点明白他妹妹的想法了,与其连人带兵器被困,倒不如舍弃兵器,带队伍迅速赶到渊州,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过不去就想办法,实在不行……只能等等了!”
说到后面,白宗仁也察觉到不妥。
可他的任务就是护送兵器,要是没有兵器,他去渊州还有什么意义?
“爹,小妹说了,兵器还能再造,人命可只有一条,她说什么时候都得先保证自身安全……”
第151章 难以取舍
白大郎在他爹目光的威压下声音越说越小,最后默默闭上了嘴巴。
“你还说,你在动摇军心知不知道?”
白宗仁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挥手阻止了还要说话的骆杨。
“去十几个人打探山路,剩下的找个地方扎营歇息煮点饭食。”
“是!”
白宗仁多年领兵打仗,早有上位者的气势,一般人不敢直视。
白大郎跟骆杨对视一眼,耸耸肩,表示已经尽力了。
骆杨也没想到白队长这么固执,他开始担心无法完成元帅交给他的任务。
离木桥十丈外有一段地势较高的路面,白宗仁下令在路边搭建三个帐篷,一个安放马车和马,两个安置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