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白三郎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干粮饼子,打算放锅里用水烧开,喝口热汤糊糊。
“不了,不了,你们吃吧,老婆子去歇息了,你们看着来吧。”
王大娘说完起身走了,不过她起来时踉跄了一下,转身时肚子里传来一阵咕咕响声,她假咳了两声,加快了脚步,几步进了堂屋。
几人互相看看,谁都明白了王大娘压根没吃东西,这是见他们做吃食,故意避开呢。
不一会儿,锅里水烧开了,白三郎把十几个拳头大的面饼子掰开一块一块放进锅里,饼末随着开水上下翻滚,一会儿麦香味儿就出来了。
屋子里的王大娘闻到香味儿,肚子叫得更欢了。
她摸黑起身在炕尾摸到一碗冷水,打算喝上几口压压肚子。
“大娘,来喝碗糊糊暖暖身子再睡。”
白三郎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食物进来,王大娘端着凉水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大娘,晚上你可不能喝凉水了,对身体不好,等下我再端碗热水给你。”
“这可使不得,粮食多金贵啊,你们自己吃就行了,别管我老婆子。”
“大娘,你要是这么见外,我们就走了。”
“好吧,真是谢谢你们了!”
白三郎把碗放在炕桌上,伸手把王大娘扶下炕。
王大娘悄悄抹了一把眼角,才颤抖着手端起碗。
“我出去跟大家伙一起吃吧!”
“好,我扶您出去。”
灶房里,白大郎等人或站或坐,已经稀里呼噜的喝上了热汤糊糊。
刚才烧火几人都蹲在灶口把衣服烤得半干了,这会儿打算喝完热汤锅里再添上水熬点稀糊糊就去喂马。
王大娘进来,几人腾身让开位置给她。
“你们坐,老婆子蹲在角落就成。”
白大郎不容分说把木墩子让给她坐。
“大娘,我已经吃饱了,你就放心坐吧。”
“哎,哎!”
王大娘吸了吸鼻子,不再说话,低下头吃了起来。
一碗糊糊用木勺子舀着,没几口就喝完了,把碗刮得干干净净还意犹未尽。
白大郎知道她没吃饱,可也没有办法了。
他们身上带的口粮有限,几个人几匹马都要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爹他们汇合,现在这个样子有钱都没地方买粮。
“大娘,你家没有种地吗?”
王大娘知道他这样问是什么意思,抹了一把嘴角长叹一声说道:“种了,收的粮食交了税,剩下的卖了一半给商贩换银子,给我孙子定了一门亲事,一半作了种子。
本来我家有一块菜地,里面的青菜瓜果足够我老婆子吃了,谁知道一场大雨把菜地淹了,青菜通通被泡烂,这两天我才……”
现在才到三月底,庄稼刚刚长成,还没到抽穗开花的时候,被雨水一泡怕得减产。
白大郎等人不由喟叹,庄稼人看天吃饭,老天爷不赏脸,就得饿肚子。
照这样的雨势,今年怕有大涝,那这些穷苦人家可怎么办哦!
“大娘,您放心,等我们打败了西蒙大军,到时候朝廷就会减少税收,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白大郎无力地安慰着,对外敌他能义无反顾提刀上战场,可对于民生他无能为力。
“好孩子,你们才多大?
你们为大周国,为大周子民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真是难为你们了!”
第142章 王家村
“大娘,保家卫国是我们身为大周军人的责任,保护大周子民是我们应该做的。”
“谁都是爹生娘养的,谁家儿郎爹娘不心疼?你们都是好样儿的!”
“大娘,你知道还有小道可以过去吗?”
王大娘混浊的眼睛瞥了执拗的白大郎一眼,“你这孩子真是拗,那边有你什么人,那么着急?”
“大娘,那边是我爹和两个叔叔,我怕他们现在没吃没喝的遇上困境了!”
“原来是这样!”
王大娘默了默,再抬起头时眼神坚定,“你拿着火把跟我来。”
眼看王大娘已经起身往外走,白大郎懵懂的拿起插在木墩子上的火把跟了出去。
骆杨想要跟上,白大郎摆摆手,示意白三郎跟上。
兄弟两人跟着王大娘出了门口,直往左边泥泞小道走去。
没走多远,到了一座青砖大瓦房门口,院墙是一溜儿的石头墙,院门是厚重的大木门。
“嘭嘭嘭!”
王大娘举手就敲,突兀的响声惊动了屋里的人。
听到屋里有动静,王大娘大声喊道:“村长,是我,王大娘!”
“来了,来了!”
“吱呀!”
厚重的木门打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面孔出现在门口。
“王大娘,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海生,你爹呢?”
“我爹在屋里,他们是……”
海生发现了站在王大娘身边的陌生人,顿时警惕起来。
“海生他们都是好人,让我进屋说吧。”
海生疑惑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还是让开了身子,让他们进了院门。
“村长,村长!”
王大娘一路走一路嚷嚷。
“什么事那么急?”
一个老汉从屋里出来一边穿衣一边趿拉着鞋子,显然是已经睡下了刚刚才被吵醒。
“村长,这两个娃子是当兵的,他们要过去梧镇那边救父亲,他们爹是运送兵器到渊州去的军人,渊州没有兵器抵御不了西蒙大军,我们大家都得死啊!”
“大道理谁都懂,可那官道都被滑落下来的山体堵住了,我们有什么办法?”
老汉看看两个年轻人,从他们脸上看到了军人的坚毅肃杀,相信了王大娘的话。
可官道被堵,把他们王家村跟梧镇分隔两边,也不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他表示爱莫能助。
“爹,不如我去山上看看情况吧?”
“这大黑的天,火把都被雨水浇灭了,怎么看?”
一个老婆子出来,看年岁跟王大娘差不多,应该是村长媳妇。
她是担心自家儿子,白大郎也能理解。
“村长叔,今晚去不了,那明天早上能不能派个人,带我们去山头转转,看能不能找到小道过去,或者挖开淤堵?”
“明天可以,你们也别急,等天亮再说吧!”
白大郎虽然心急如焚,但也不能罔顾别人性命。
天黑路滑,上山跟送死差不多。
想到照明,白三郎想到白黎塞给他们的东西。
“大哥,好像黎儿给我们的东西里面有个是照明的。”
经白三郎小声提醒,白大郎探手入怀,摸到一个硬硬的物体,掏出来一看,是一个拇指粗中指长的东西。
他看着一个突起的地方一摁,一束超强的光亮射出,吓了在场所有人一大跳。
“哎哟我的娘啊!这是个什么东西这么亮?”
“怎么像火把一样,可它又不烫手!”
“这东西从来没见过,打哪来的啊?”
“这是用来照明的,叫手电。”
白大郎打断了众人的猜测,他也被这东西惊到了。
“年轻人,你这东西哪儿买的,能不能帮我也买一个?”
村长观察了一会儿,知道了是个宝儿,两眼放光,眼里有喜欢却没有贪婪。
白大郎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这是我妹妹弄出来的,没地儿买去。”
“令妹真是大能啊!她能弄出这个东西来,我大周何愁商贸不兴啊!”
“王村长,不光这个,那些能攻城破垒的兵器也是我妹妹弄出来的,等那西蒙大军来到,一箭就能轰得他们人仰马翻!”
“敢问你们是哪路军队?”
“我们姓白,我爹白宗仁曾是将军。”
“原来你们是白将军的后人,难怪令妹这么能耐!有如此神人利器,我大周有救了!”
王村长高兴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忽然他脸色一肃,瞪眼问道:“你刚才是说,你爹他们现在困在梧镇那边?”
“对,我爹他们护送兵器去渊州,没想到被困在这里,要是西蒙大军来到,而我军兵器不足,渊州危矣!”
“那还等什么?我们直接挖开淤堵,尽快帮白将军疏通官道去打敌人!”
“海生,你和白家大哥拿上这个什么手电去查看路况,海林,拿起铜锣敲响通知大家到祠堂集合,我有要事通知!”
“好,爹,我们去了!”
王村长两个儿子带人出去,白三郎和王大娘留下,因为他的手电给海林拿去了,而他从王大娘家拿出来的火把早被雨水浇灭。
白黎在他们出发时一人给了一个手电,说是照明用的,之前他们没想起,刚刚才发现是个宝。
“哐哐!”
铜锣敲响,惊醒了一村人。
大家纷纷披衣出来,有的人以为遇到了敌袭,连斗笠都没拿,就跑到了祠堂,一问,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