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梁仲秋本无意与杜子权正面起冲突,要是对方只口头埋怨几句,理亏在前忍过就算了。
  偏偏杜子权嘴一张就嗤笑他这香包是勾栏女子拿来笼络恩客的秽物,这叫梁仲秋如何忍得。
  “有种你再说一遍!”
  梁仲秋上手揪住杜子权衣襟的动作吓了郑庭一跳,忙冲过来分开二人:“别别别!仲秋,是我不好!课室里动手是大忌,被教習夫子知道要受处分的!你就当他是放屁,在书院里咱们不跟他一般见識!”
  简言之也护住梁仲秋道:“为这种人白受处分不值得,你且消消气,等离了书院,我和成垣自会给你讨个说法。”
  杜子权原本听见这话还有点胆怯,但一想家里阿爹说过,郑家如今在镇上名望颇高,郑老爷子生怕行将踏错是以格外隐忍低调,还曾勒令过郑庭不许在外生事。
  更兼有梁仲秋私带物品进课室的把柄,因此壮了胆气。
  “你道我不敢说么?这荷包上绣的紋样分明是红杏,正应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试想誰家好姑娘会绣这种旖旎物件,还当情物拿来送人,真真是不知廉耻!”
  杜子权越说越起劲,拿脚勾起荷包来给其他同窗看。
  郑庭先时还劝梁仲秋别跟他一般见識,瞧杜子权蹬鼻子上脸,扬起一拳就要砸向他面门。
  好在廖鸿博及时阻拦,那硬生生的一拳拦在胸口,疼得他往后一趔趄。
  “咳、咳咳.....你小子下手够黑的啊?还好我体格健壮,要换了细皮嫩肉的小白脸,不早叫你一拳打死了。”
  郑庭失手打到他心里愧疚得很,再一细想他这话,又觉廖鸿博嘴也挺损。
  书院都晓得杜子权最听不得别人拿他当细皮嫩肉的小倌儿比,虽没指名道姓,但都听得出廖鸿博这是在点誰。
  “.....你们看他这脸,是生得挺嫩的哈,你说上手掐两把会不会掐出水来啊?哎,都说儿子像爹,这杜子权怎么跟他爹相差那么大呀?”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那杜屠户膀大腰圆看着骇人,他夫人生怕儿子也长成那样将来不好说亲,打小便当姑娘家养的。听说十来岁了还穿肚兜,一到秋冬还给全身擦粉呢。”
  “怪不得我总闻见他身上有股子香味,原来是擦了粉。噫.....好好的一个男子,怎得尽整那些涂脂抹粉的女儿做派。不过说起来我还有点好奇,你们说他脸上那两团红晕会不会是擦的胭脂啊,哈哈哈哈......”
  有一说一,杜子权是生得白嫩,但郑庭很确定此刻他脸上那两团红晕纯粹是被气的。
  谁叫他平时在课室不结善缘,逮着人张嘴就奚落,等轮到他时众人自然就嘲笑的不客气了。
  杜子权一个人说不赢那么多人,又不能拿那些话当证据去告状,只得梗住脖子继续攻击梁仲秋。
  “哼!别以为有人帮你出头就能如何了,你还偷着乐呢吧?这荷包样式及纹案常去酒楼勾栏的都看得出端倪,想是你这位至交好友也看出来了。你竟不细琢磨琢磨,究竟是他大意略过了,还是他根本就認定你只配得上那样的倒手货!”
  这话的攻击范围甚广,不仅是郑庭,连简言之也被涵盖进去了。
  书呆子是真冤枉,那荷包一直在梁仲秋和郑庭两人手里来回,他顶多见了个轮廓,哪里清楚上面绣着什么纹样。
  郑庭更冤枉,他是逛过酒楼乐坊不假,可从不去那种勾栏,弱冠年岁了还只是个献出过初吻的雏儿。
  就算把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词摆在他面前,他也不见得能懂里边隐喻的意思。
  然而梁仲秋却将这话听进了心里,他眸光冷冷一扫,把郑庭刚组织好的分辨话语噎在了喉间。
  杜子权见状心生爽快,兀自哼着小曲拐回到座位上。
  -
  此次事后郑庭想过要不要找梁仲秋再好好解释一下,但着实拿不住他的性子,怕送荷包的真是某个舞姬乐伎,话一提起来反而会越描越黑。
  郑庭为此郁郁寡欢了好几天,不像梁仲秋避着他,倒像是他避着梁仲秋。
  三个人在一桌上吃饭也不怎么说话,偶尔聊上两句也很快就各干各的去了。
  简言之明白症结所在,私下和郑庭商议,还是得找个机会把话挑明。
  “你以为我不想?可你看他那样子,像要跟我们划清界限似的。我这心里就是怄不过,要说咱们跟他認识的时间也不短了,有意还是无意難道分不清?让杜子权两三句话就给挑唆了,我是真不知同他说什么好。”
  简言之也有点无奈:“仲秋性子敏感,爱多想,咱们年岁大他一些,能多担待就多担待吧。”
  郑庭一叹:“论起来我们是虚长他两岁,可终归是快弱冠的人了,不能总跟哄小孩儿一样,事事都只依他的心意来吧。跟我们这样还好,来日若走上仕途与外人结交,哪里就有这么肯体恤他的人呢。”
  郑大少爷交朋友交到这个份上,心都要操碎了,简言之失笑:“他没了爹娘看顾,日子本就过得苦。我们算是他最好的朋友了,有小性子不同我们使同谁使?瞧你,嘴上说着不乐意哄小孩儿,还不是留了卤鸡腿给仲秋。”
  “谁说我是给他留的,我攒着等晚读结束当宵夜不行啊?”郑庭一手抱碗一手紧紧挡着,坚决不给简言之下手的空隙。
  余光瞥见梁仲秋从外边进来,又立刻拔脚上去,说今天卤鸡腿打多了剩下几个,问他要不要吃。
  这等口不对心,简直让人没眼看。
  油光水滑的卤鸡腿勾得人食指大动,梁仲秋低头看了看碗,唇角终于有了点笑意。
  “多谢成垣兄,只是我即刻就要走,怕是没功夫留下吃午饭了。”
  “怎么,你要出去?”
  “嗯.....”梁仲秋点点头,神情里有细微难察的得意:“方才张院长找我,说縣令大人传话要见,叫我同教習夫子知会一声就到书院外头去等馬車。”
  乍听是縣令大人传召,郑庭眉头一紧:“好端端的,怎么惊动到哪儿了?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梁仲秋笑笑:“无妨,是縣令大人从范大人那看到了臨帖,觉着不错,叫我过去打个照面见上一见。”
  郑庭听他这样一说才放下心来,想到孤本臨帖是他给梁仲秋的,不觉与有容焉:“既如此你赶紧拾掇着去吧,听闻这位新任縣令是从州府调派来的,势头大的很,想必性子也厉害。你到了跟前说话可得当心些,别叫他不畅快。”
  以往总是简言之带着郑庭露脸,而今也轮到梁仲秋了。
  他听着郑庭的嘱咐心道难道这些规矩他还不懂?
  嘴上却应承着:“知道了,若是说起孤本临帖的事,我定向县令大人提一提你,好谢你助我的情谊。”
  提不提郑庭原不在意,只是梁仲秋有心,他也有点吾家小弟初长成的欢喜:“好仲秋,等回头闲了哥哥再找更稀罕的临帖送你。”
  梁仲秋应了声,这就要走。
  恰逢杜子权带着两名同窗路过,神情忿忿又羡滟,俨然是听说了梁仲秋被县令大人传召的事。
  郑庭故意拔高声量冲梁仲秋道:“你可是咱们课室第一个去见县令大人的学子,这等体面,旁人怕是求都求不来。这一去往后就是县令府的座上宾了,要是谁再不长眼敢在你面前混吣,县令大人必不会放过他。”
  杜子权心知这话是说给他听的,可眼下梁仲秋风头正盛,他纵是有一百个胆也不敢当面讥讽回去。
  郑庭瞧杜子权跟吃了苍蝇一样憋着股子吐不出来的闷气哑然回座,乐差点笑出声来。梁仲秋亦是唇角微勾,轻蔑的睨了杜子权一眼。
  外头教习夫子听到信,不等去找,过来拉了人就走。直到梁仲秋不见踪影,杜子权才停止练字的假象,狠狠把笔往砚台上一摔。
  与他相好的同窗忙凑上来劝道:“不必为此动气,那姓梁的一介白衣,就算见了县令大人又能如何?无非是口头夸赞几句就打发他回来了。难不成还真靠份临帖就得了青眼?要说咱们课室字写得最好的,那当然是非杜兄莫属。”
  “是啊,要不是那份孤本,县令大人哪里看得上他的字。说起来那孤本还是郑庭送给他的呢,这种光沾得了一时沾不了一世,依我看,下次县令大人传召的就该是杜兄你了。”
  同窗们的奉承吹捧让杜子权很是受用,几耳朵听下来不由气消大半。
  “……好了好了,你们几个越说越扯,我哪能跟传世名家相比?你们要求墨宝,就等改日我心情好了,随便写上几个字送你们吧。”
  几个同窗闻听这话纷纷狗腿子般作揖道谢,杜子权愈发傲得找不着北,摩挲着指腹上墨汁冷笑暗忖:且叫你先得意两天,最好这一次会见就能傍上这个靠山,否则他日本少爷考上功名,保管叫你姓梁的跪在面前磕头赔罪。
  -
  -
  那边梁仲秋一出书院门,就被教习夫子塞进了衙门派来接人的馬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