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话才入余正德的耳朵,卫清晏已经踏着轻功直奔皇宫。
“父皇,女儿等不及十日,即刻便要出发黄沙岭寻师父,请父皇允诺。”
卫清晏心头似有千斤重,跪在地上再难多言。
皇帝震惊竟从卫清晏声音里听出一丝哽咽,沉眸一想,猜到她定是得到了胖和尚的消息。
且是不好的消息。
也不多问,沉默片刻后,他微微用力拉起卫清晏,“墨义刚将这七年来皇家去世人员的名单呈了上来,暂还没来得及细查,这几人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朕便让他跟你一起去,届时,这边查到有用消息,朕好命人传给墨义。”
在胖和尚的生死面前,查先帝曾夺舍过谁,已不是最重要的,而先帝现在夺舍了谁,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查到的事,卫清晏知道,父皇这是想让墨义随行保护她。
她摇了摇头,“他得留下护着父皇,女儿虽猜测先帝已离京,但难免万一,父皇安危比女儿更重要,父皇安全,女儿才能心无旁骛。”
“那让你娘陪你去。”
与先帝有血缘关系,眼下离京的确实有好些个,皇家人隐匿行踪,微服出行是常态,可如今却成了他查探他们下落的阻碍。
若先帝真是那些人中的其中一个,皇帝担心女儿安危。
蓝姝刚从外头进来,听了这话还没开口,卫清晏便摇头。
娘也得护在父皇身边,何况,父皇早上刚跟她透露,会在几日后的宫宴上册封娘为皇贵妃。
她人总是要在场的。
“时煜会陪着我,还请父皇帮忙安顿凤昭使臣。”
卫清晏知道,时煜一定会跟去的,他眼下没跟来皇宫,定是在做安排。
看蓝姝欲言又止,卫清晏抱了抱她,抑住落泪的冲动,“娘,女儿一定把胖和尚带回来,您帮女儿护好父皇。”
蓝姝也忧心胖和尚,很想跟着去,可对上女儿恳求的语气,最终只是摩挲着她的背,“娘会的,你放心。”
她不能让女儿有后顾之忧。
皇帝也上前,拍了拍女儿的肩,将她因着急跑乱的头发理了理,“一切小心,京城有父皇。”
卫清晏点头,快步出了御书房。
等不及宫宴,她用了两个时辰跑遍了皇室宗亲的府邸,将在京的每一个明面上与先帝有血缘关系的人,都看了遍。
没有发现先帝夺舍的痕迹。
至于先帝是否还有藏于暗处的血脉,卫清晏已没时间去查,只交代杜学义多留意京中异动,尤其是各皇室宗亲。
太阳正烈时,她跪在了卫老夫人面前,“孙女不孝,急需出京一趟,待孙女归来,再正经过来拜见祖母,望祖母一切安。”
卫老夫人用过午膳,正在院子里走动消食,有人从屋顶突然上跃下,她还来不及惊叫,便听得卫清晏那番话。
看着满头是汗,跪在地上的孩子,沉默几息才稳住心神,“你有急事先去忙,老身……祖母会在京城住一段时间,不急一时。”
见卫清晏已是皇太女身份,还愿意唤她一声祖母,卫老夫人便也改了口,好歹这是儿子承认的孩子,她便也不辜负了卫清晏这一声祖母。
总归这是私下。
“祖母等我。”卫清晏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起身跃上房顶。
来得快去得也快。
卫诗然在前厅听到动静赶来时,人已经离开了。
想起前几日听龚缙说,清晏过些时日要离京去寻师父,让他和冬瓜自己好好练习,卫诗然隐约明白了什么。
见卫老夫人神情板肃,担心她是不高兴卫清晏的行为。
忙替卫清晏解释道,“应是清晏的师父出事了,她早就想去找师父,只是京中事多,一直脱不开身。
祖母,她师父救下她时,她支离破碎,是她师父尽心照顾才得以康复,两人师徒感情极好。
眼下已是午时,清晏不是没礼数的人,不会这个时候上门拜见,她急得连门都不走,定是情况紧急,您莫怪她。”
卫老夫人睨了大孙女一眼,“祖母是那般不近人情之人么?祖母只是觉着她不容易。”
无论做卫家的孩子,还是眼下做回皇家的孩子,似乎都有操不完的心,历不完的难。
卫老夫人始终忘不掉,儿子战死后,她赶回京城,看到的是十五岁的卫清晏作为孝子,身形单薄地跪送前来吊唁之人的场景。
忘不掉儿子下葬后,卫清晏穿上护国将军的铠甲,第一日去军营,回来鼻青脸肿的样子。
她在老家居多,与这个“孙子”不熟,不曾问过她那脸上的伤是如何来的,但她清楚,十五岁的“少年将军”想要征服那十万护国军绝非易事。
眼下的卫清晏做女子打扮,比十五岁时,成熟许多,更添几抹坚韧,却同样叫人心疼。
卫老夫人幽幽叹了口气,但愿老天给她的磨难能少些吧,失去在意之人的苦,可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被卫老夫人怜惜的卫清晏刚赶到容王府,便见时煜牵着马,带着一行人等在大门口。
时煜递给她一个馒头,“我已传令下去,让各处药庄留意他们,一路也会有药庄的人准备换乘良驹和干粮。
京城这边亦做了些安排,可要回府歇上一会再出发?”
知道卫清晏急着出发,才一切安排妥当等在大门口,可看见她额上的汗,还是心疼的问了一句。
如他所想那般,卫清晏两口将馒头塞进嘴里,接过他手中缰绳,便翻身上马。
她不敢等。
时煜此时倒庆幸,城中不能纵马,可以让他给卫清晏再递上几个馒头,一壶水。
小晏饿不得的。
等到了城门,卫清晏也在时煜的投喂下,填饱了肚子。
城门一出,她高高扬起马鞭,“驾!”
一行人打马飞奔。
京城的一切都在倒退,卫清晏眼里什么都没有,耳边呼呼风声,满脑子只有快点,再快一点。
时煜将容王府最好的马给了卫清晏,他略慢一步跟在她身后,之后便是忘尘,然后是容王府的护卫,以及余正德的次子。
再好的马连着跑了两天一夜也吃不消,还有身后那些护卫,尤其余二公子,都是撑着一口气紧跟着才没掉队。
卫清晏担心胖和尚,也不忍身后一众人跟着自己吃苦,只得在时煜名下的药庄暂歇半夜,顺便更换马匹。
可躺在床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在京城忙碌的时候,能安慰自己,莲花坞那边没有胖和尚的消息,就是好消息,他或许真的去了蓬莱。
如今在路上,那种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一颗心始终提着,夜深人静时,想到胖和尚可能要死,或者已经出事了。
卫清晏终是大颗大颗的眼泪落了下来,“胖和尚……您千万莫出事……师父……您等等徒儿……”
正欲推门的时煜,听到里头压抑的哭声,手停在半空,又缓缓垂下,静静立在门外。
此时任何安慰的话都是多余,不如让她宣泄出情绪。
将手里的信收进怀中,时煜缓缓转身,清晏需要休息,这信便等一等吧。
第264章 有可能被抓
时煜在门外屏气凝神站了一刻钟,门就被卫清晏从里头打开了。
“怎么不进来?”
她虽沉浸在难受的情绪里,却也记得时煜出门良久未归,忙敛了情绪准备出门去找人。
却见要找的人就在门口,周身拢着一层寒意,应是在门外站了不短的时间。
卫清晏立即意识到什么,“是不是收到信了?”
出发前,时煜便传令各处药庄,让他们探查余良志的下落,眼下人就在门外,却没进屋。
卫清晏能想到的便是时煜得了余良志的消息,担心她即刻出发,才想着拖延片刻,让她多休息一会。
时煜本想让她休息一个时辰,再进屋,没想这么快就被她发现,还猜到有信。
无奈又心疼,牵着她的手往屋里走,“甘州那边的药庄来了信,这些时日,有人在惠民医馆请大夫给一个和尚看诊。
请医的也是个老者,不知是不是余良志,我已飞鸽传书让药庄的人暗地护着那边。”
信,卫清晏也看了,比时煜说得更详细,极有可能就是胖和尚和余良志。
但,看了眼时煜略显疲惫的脸,卫清晏将信折好,道,“再歇一个时辰吧。”
一个时辰后,一行人再度出发。
第二日,时煜又收到甘州那边的信,信中说,另有一行人也在甘州城内找和尚。
与此同时,皇帝亦让冬藏用药庄的管道给卫清晏来了信。
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皇帝写的。
这些年京城皇室里总共死了三个成年男子,一位亲王,一个世子,还有一个郡王。
三人都是闲职,或因受伤,或因生病,而身子变得孱弱。
誉王这几年都与这几人来往过,其中与那世子来往最为密切,因为世子亦爱好修道炼丹,还在城外捐了一座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