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现下看着这不经撞的马车,卫清晏决定,回去就给杜学义一笔银子,首先就换上几辆结实的马车。
  “常姑娘可有事?”太子的脑袋从马车里探了出来,笑得满脸伪善。
  同样是故意撞马车,卫清晏发现,先前对时煜,她并无反感,可如今面对太子,胃里翻滚的厉害。
  冷笑道,“有没有事,太子撞一撞便知道了。”
  说着话的功夫,也不知怎么动的,马儿嘶鸣,太子的马车被拉着直直往护城河奔去。
  第121章 太子逼婚
  太子被护卫从马车里及时带了出来,看着掉进护城河的马车,他满心愤怒。
  可他还来不及发作,卫清晏先道,“太子这马是不是被动了手脚,先是撞了我,后又要拖着太子下河。
  若非我跳车及时,今日怕是要见血了,说起来,上次容王的马也是被动了手脚。
  太子这情况与他那次情况十分相似,太子还是好好查查吧。”
  和时煜相认后,她才知道,上次撞车,是太子命人动了时煜的马,冬藏才将计就计,制造偶遇。
  而类似的陷害,这三年,太子没少做。
  太子怒气发作不出来,被卫清晏先声夺人,脏腑都似要烧起来般。
  但想到自己的目的,他暗吸一口气,尽量维持平和语气,“确实该查查,好在常姑娘没事,否则本宫该愧疚难安了。”
  卫清晏浅笑,“又不是太子故意撞我,何须愧疚,倒是这马车,太子还是要赔的。”
  太子一时愣怔。
  第一次有女人敢找他要赔偿,心里头有种太子威严被挑衅的感觉,但更多的是新鲜。
  以往那些女人见着他,哪个不是上赶着恭恭敬敬的,讨好巴结的。
  眼前这个女人,倒是有些意思。
  再看向卫清晏时,他眼里多了一丝玩味。
  他朝身边内侍看了一眼,内侍会意,从怀里拿出一张银票递给卫清晏。
  卫清晏看了眼上面的数额,接过银票,收进袖中,“既如此,那我便先回府了。”
  五百两,够杜学义换几辆好马车了。
  “等等。”太子叫住了她,略略压低了声音,“常姑娘可曾想过换个更好的夫婿?容王今日又发病,只怕时日无多。
  姑娘这般年轻,嫁过去兴许没几日就要守寡,本宫瞧着实在是可惜得很。”
  卫清晏微微挑了眉,“太子的更好,指的是?”
  太子收了手中折扇,微微抬起下巴,露出一个自以为很迷人的笑,用折扇指向他自己。
  “太子要废黜太子妃?”卫清晏讶异。
  太子神情一滞,旋即眼里有一抹嫌弃一闪而过。
  这山野长大的当真是敢想,连做他侧妃都不配,竟敢妄想太子妃的位置。
  他轻咳一声,“本宫可许你良娣之位,总比将来独守容王府强。”
  卫清晏却轻蔑一笑,“可我不喜做妾。”
  “常姑娘可知,若本宫强行要纳你,你那个兄长可护不住你。”
  太子见卫清晏这般不识好歹,怒意不再掩藏,直接挂在了脸上。
  他路上瞧见了安远侯府的马车,知道里头坐着的是卫清晏,想到她是容王的未婚妻。
  又想到他最近做的事,心里顿时起了将卫清晏抢过去的念头。
  能抢容王的功劳,为什么就不能抢他的女人,一个病秧子,要什么妻子。
  他甚至想过,卫清晏会感激地投怀送抱,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场景。
  可心里的想法却愈加坚定了,先前纯纯是为与容王争,如今,是想征服。
  卫清晏垂眸,眼中锐芒闪烁,边往湖边退,边大声道,“太子若要以权欺压我安远侯府,逼我做你的妾室,我也只能以死明志了。
  陛下为我赐婚容王,我便是容王的妻,你未来的婶母,纵然你说他活不了几日,那他也是我的夫,我怎可又改嫁于你。”
  护城河边本就有人,卫清晏声音大,很快引来路人侧目,又见她往湖边退,渐渐大家停住了脚步。
  太子见她竟敢跳湖,还囔得这么大声,忙命令护卫,“将她带过来。”
  他没想到卫清晏竟是个这么烈的性子。
  若今日她跳了河,他就要落下一个藐视圣意,威逼未来婶母的罪名。
  卫清晏见护卫往他这边过来,越退越快,“你们不要过来,我与容王是陛下赐婚,我绝不入东宫做良娣,不要过来……”
  护卫也知事情严重性,忙加快了速度,可他们的速度哪比得过卫清晏,等他们追到跟前时,卫清晏已经入了水。
  安远侯府的马夫见状,忙喊道,“快来人啊,救救我家小姐……”
  这边的动静,很快引来大批的人围观。
  东宫护卫见人已经下了水,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
  卫清晏是未来容王妃,他们皆是男子,怎好下水救人。
  何况刚刚卫清晏又喊出那些话,若陛下发怒太子,他们便是替罪羊。
  太子脸沉如水,怒道,“常姑娘误会本宫的意思,还不快让附近船娘救人。”
  护城河对外是抵御外敌的利器,对内是商贾往来,人民迁徙的重要工具,河上有不少船只林立,自然就少不了有船娘。
  有护卫忙往附近停靠的船只跑去。
  可有人比他更快,蓝姝和杜学义踏着轻功而来。
  马夫见着两人,叽里呱啦将太子同卫清晏说的话,讲给了两人听。
  旁边围着的一众人自然也听了个明白。
  “太子以权压人,逼我家姑娘入东宫,害我家姑娘不得不跳水以示清白。”
  蓝姝怒道,“若我家姑娘有事,我定会敲响登闻鼓,请陛下还我家姑娘一个公道。”
  说罢,忙下水找人。
  心里倒没那么担心,卫清晏在莲花坞的时候,时常下水,水性极好。
  她更清楚卫清晏的性子,绝不是会被逼得走投无路跳水的人,她跳下去,只能是她自己跳下去。
  清晏的目的嘛,听听百姓的窃窃私语便不难明白了。
  杜学义亦道,“殿下,臣虽只是个兵部侍郎,但也绝不是卖妹求荣的人。
  何况,陛下赐婚,殿下可不将圣意放在眼中,可我安远侯府怎敢抗旨,殿下,何苦逼我妹妹至此。
  我就这一个妹妹,吃了多少苦头,好不容易才找回来的,若她有什么事,我哪里有命活,殿下,这是也要逼死臣啊。”
  说完,他也跟在蓝姝身后跳了水。
  太子被两人连番轰炸,百口莫辩,一张脸气得通红,只说了句,“本宫不曾逼迫。”
  底气实在不足。
  想到杜学义还给他扣了个不敬圣意的帽子,又重复了一遍,“本宫没有逼迫。”
  人们在不清楚内情时,总会习惯性地相信弱者。
  和太子相比,卫清晏自然就是百姓眼中的弱者,且太子和她在此说话是事实,卫清晏跳水更是事实。
  加上太子先前的确嚣张地说了那些话,狡辩起来就有些苍白无力,这些在百姓看来都是心虚的表现。
  是以,这件事被百姓传开时,都偏向了卫清晏。
  第二日早朝,王刚正受容王示意,一身绯衣上朝,弹劾太子藐视圣意,目无尊长,威逼良家女子。
  太子昨日回去便料到有这一遭,早早让谢家联合了他阵营的官员,为自己洗白。
  却不想,反而惹来更大的祸事。
  第122章 鱼儿上钩了
  有官员呈上一封密信。
  密信内容是太子告诉废后,护国军被他留下八万在乌丹,只让卫清晏带了两万护国军回京。
  信中还说了卫清晏回京路线,以及他派暗卫一路跟踪。
  笔迹确实是太子的笔迹。
  那官员也是太子身边的少詹事徐大人,很得太子信任。
  也因此,他的举报更有可信度。
  太子大脑嗡的一声炸开,那信怎么会在母后的遗物里?
  徐大人向来以他马首是瞻,怎会背叛他?
  太子一党更是被这突然的一幕震得心神俱裂,纷纷怒视徐大人。
  徐大人无视众人目光,跪地道,“臣昨日替太子清理废后留下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信。
  臣是太子詹事府的人,当一切以太子为重,可事关护国军,臣的良心,让臣无法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加之昨日太子所行之事,让臣下定决心,将此信呈于陛下,还望陛下还护国军一个公道,以安抚大魏将士的心。
  臣此举乃背主行径,自请发配荒地,请陛下成全。”
  皇帝盯着手上的信,神情莫测,良久,他道,“太子还有何话要说?”
  太子闻言跪下,“父皇,儿臣冤枉。”
  杜学义曾几次听卫清晏说过,她怀疑太子与黄沙岭的事,也有干系。
  没想竟是真的,他狂怒顿生,“臣记得清楚,当初的确是太子以乌丹边境不稳,担心乌丹再生野心为由,留下了八万护国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