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原本傅璟佑说意思意思编一个就行了,贺宏进不行,非要编两个。
  傅璟佑不编,他把着凉椅把手坐起身,要自己编。
  傅璟佑实在拿他没辙,就给编了。
  确定了北上,傅璟佑骑自行车去县里买车票。
  顺路去县办事处打电话告诉家里消息的事时,买了两份各两斤的水果。
  一份给县办事处的同志。
  从前是在县里办差,免费电话偶尔打一下就打了。
  现在他毕竟不是县办事处的员工。
  另一份是给胡志远的。
  傅璟佑在外面求学,山高路远的,老家这边的情况,还指着胡志远有空帮着多盯一眼。
  人家也忙,总让人白干活儿可不行。
  打完电话出去,胡志远就拎着水果站在门口,怪不好意思的:
  “上回你们走得急,也没来得及坐下一起吃个饭,今天正好你来了,我做东,走着,一起去国营饭店吃个饭!”
  “行。”
  傅璟佑笑着点头。
  除了车票,其他要买的东西也都买得差不多了。
  老朋友见面,腾出点吃饭的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正好差不多也是饭点儿,胡志远也能走得开。
  两人都有自行车,来去也快,很快就点好了菜在国营饭店坐定。
  “我妹子和孩子都好吧?”
  “好着呢。”
  “怎么样?首都那样的大城市,压力也大吧?”
  “能不大吗?只有开销没有进项。”
  “哈哈,熬一熬,再过一两年就能给分配工作了,到时候你可就飞黄腾达了!”
  “这话说得夸张了些。”
  “哈哈……”
  边吃边唠,胡志远渐渐地也正经起来:
  “我在收音机里听到消息说,广深那边的大城市,已经开始商量允许个体户自主创业了,怎么样?你在京市那边有没有听见什么消息?”
  “这方面倒是没有。”
  傅璟佑摇摇头,道:
  “关于农村基层包产到户大实干的政策,前阵子倒是在报纸上看见提过。”
  “哦?”
  现在各地都在推崇四个现代化方针。
  胡志远现在负责的工作就是和基层农业相关的,听见这话,立马来了兴致:
  “怎么个包产到户法?”
  “有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前者是基层农民按生产队要求承包土地,定产归队,超产归己,后者是自主生产,完成上交指标,其余归己。”
  傅璟佑回忆报纸上的内容,道:
  “好像最先是隔壁徽省那边提出来的,据说去年秋夏就开始瞒着人眼弄起来了。”
  傅璟佑这阵子忙进忙出,没太留意市面上的政策消息。
  这事儿还是陆淼买了份报纸打发时间,他某天夜里随便看了两眼注意到的。
  胡志远仔细思量这个事儿。
  要是行的话,那可真是个大好事!
  个人包地干个人的,上交定额后,余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是实打实的大好处,以后基层农民同志们干起活儿来都得甩开膀子了。
  “那上头怎么样?这事儿到底准不准?”
  第577章 彻底服了
  “国家你还不懂?”
  傅璟佑递给他一个眼神,笑笑说:
  “能让放到明面上的消息,那就是距离推行不远了。”
  胡志远沉眉一想,也笑了起来:
  “也是,哈哈哈,吃饭吃饭!”
  杂七杂八聊了一堆,好长时间见不了一面,胡志远就恨时间太短,手头上又没酒。
  要不然吃着饭还能抿一盅,多好的事儿?
  明天的火车票,傅璟佑着急回去收拾东西,胡志远也不好意思耽误他时间,就说两边都知道电话了,以后有空常联系。
  傅璟佑一口答应。
  骑自行车往回走的时候,闻见一阵栀子花的香味。
  傅璟佑下自行车,推着自行车沿着路旁土砖房小院走走停停地看着。
  很快就发现了目标。
  这个月份,栀子花已经开到尾季了。
  老天爷仿佛猜到他的打算,所有事情都给安排好了。
  种栀子花的那户人家院儿里,栀子花树下面分出了两小颗,差不多膝盖高的。
  傅璟佑见势,支好自行车,从车筐里拿了两个苹果上去拍响院门:
  “老乡,我拿两个苹果,换那底下的两棵栀子花树苗,行吗?”
  苹果在乡里可是精贵东西,一般人可舍不得买。
  傅璟佑不费吹灰之力就换到了两株栀子花小苗。
  上回从京里离开才凶了人,他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这回好了。
  回去道歉,也有像样的东西拿出手了。
  傅璟佑提着两株花苗看了看,笑了下小心挂上车头,踢开支架继续往家里去。
  家里陈桂芬已经清点好了贺宏进的衣服。
  乡里不割资本的小尾巴后,就开放了农家饲养的数量。
  贺宏进和陈桂芬的主意相当正。
  家里一共养了二十一只鸡,他俩出发前的夜里就开始准备,硬往两个篓子里塞了十五只。
  傅璟佑受不了往外拿,被陈桂芬拿葫芦瓢捶去一旁。
  傅璟佑无可奈何,站在旁边跺脚:
  “抓两三只就成了呗,抓那么多做什么?路上不好拿,我抓过去也没东西喂!”
  土鸡是个好东西,可是数量上来了,鸡也要东西吃啊。
  傅璟佑以为说这话,就能打消老两口的念头。
  结果非但没有,陈桂芬又给他装了半袋子米糠的负重。
  傅璟佑闭了闭眼睛,头很痛。
  服了,他心服口服,彻底服了。
  索性板着脸坐去一边,什么也不说了。
  陈桂芬嘴里念念有词:
  “鸡吃不了多少东西,掺点菜叶一起喂,这些糠能吃一阵子……淼丫头想吃鸡还是想吃蛋,回头自己就能给安排上。菜地里的花菜长得很好,明天赶早我摘两个给你一起带上。”
  傅璟佑拧眉板着一张脸点点头:
  “行,行行,带,都带。”
  他的意见没有用。
  说带不了,最后还是会给他装上。
  傅璟佑已经看穿了这个世界。
  什么多余的话都不想说话了。
  车票是下午的。
  贺二哥早上回来,在家吃了早饭,半上午的时候就赶着牛车送他们两个去火车站。
  东西拿得多,加上贺宏进行动不便,真挺不好拿的。
  所幸小地方坐火车的人少,四人间的卧铺车间就傅璟佑和贺宏进两个。
  鸡笼拿进去塞床底,其他东西堆旁边。
  火车开动以后拉上车间的破铁门,也不妨碍别人什么。
  这倒是让傅璟佑松了口气。
  贺宏进在家犟了一阵子。
  出门以后,似乎也不想给傅璟佑多添什么麻烦,所以说吃饭就吃饭,让喝水就喝水,一直都很配合。
  这阵子中风行动不便,儿女都待在跟前,贺宏进心里也不舒坦,人瘦了不少。
  坐了有一天的火车,人更蔫吧了。
  后面进入北方地界,看见外面辽阔的平原、金黄的麦田和玉米地,他倒是精神了不少,嘴里咕哝念道:
  “地、地真好……”
  贺宏进想,怪不得说北边可以用大铁牛种地。
  这么大片平坦的地,就是套水牛劳作也能省下不少劲儿。
  老农民就是这样的。
  对有关于土地和农作物的一切都相当感兴趣。
  又看了几个钟头的平原土地,火车渐渐进入京北地界。
  到傍晚的时候,正好到站。
  傅璟佑拿东西走在前面下车,贺宏进跟在后面慢慢挪。
  平地他可以走走,后面需要下楼梯的地方就不行了。
  傅璟佑先把东西都拿下去,再回来背他。
  京北火车站很大,两座钟楼辉煌又气派。
  贺宏进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般,沿路瞪大眼睛看着。
  另一只能活动的胳膊,抓着傅璟佑衣摆一角。
  地方太大,贺宏进也怕自己会走丢。
  回来前,傅璟佑往京市打过电话,家里陆淼早安排过,让陆远征提前腾出时间,好安排接人。
  他们出站的时候,陆远征就在外面等着,双方正好遇上。
  “爸。”
  “这都什么?怎么拿这么多东
  西?”
  “我也说不带不带,叔婶不情愿。”
  “亲、亲家……”
  “哎,亲家。”
  一通寒暄,贺宏进费劲伸手。
  陆远征赶紧抽出功夫,两只手去握贺宏进的手。
  两人握手晃了晃。
  贺宏进瘦黑的脸上,有些难言的不好意思:
  “我给、给孩子们添麻烦了。”
  “哪儿的话?来了这边就安心看病,安心养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