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巧儿道:“许是公主让她过来的,进来吧。”
  宋夫人笑道:“看来你和公主的关系也很不错。既如此,娘就放心了。”
  下一刻,陈嬷嬷挎着一个枣红色的食盒走了进来,边走边说:“听说娘娘这两日胃口不好,老奴就做了些吃食给娘娘送过来,不知是否合娘娘的口味。”
  她走到里间,才看到巧儿身旁还坐着其他人。
  巧儿介绍道:“嬷嬷,这是宋夫人。”
  陈嬷嬷当即朝宋夫人见礼:“见过宋夫人。”
  她在名义上是宝嵘公主的教养嬷嬷,按照身份地位,虽说比不上宋夫人,但也不用伏低做小。再说,宋夫人也不敢真的当她的礼,“陈嬷嬷客气了,红儿,过来给嬷嬷看坐。”
  红儿搬了个圆凳过来,又接过陈嬷嬷递来的食盒。
  陈嬷嬷道:“朥饼卷和鲜菇汤都是刚做好的,放在炉子上热着,等娘娘饿了正好吃。凤凰盏在最下面,不用加热,也不能放的太凉,只保温就行。”
  红儿应声,端着食盒退到外间。
  有人对女儿好,又如此细心,宋夫人自然是高兴的,所以是越看陈嬷嬷越满意,越喜欢。
  可是仔细看她的样子,宋夫人觉得有丝不对劲,但要说哪里不妥,宋夫人一时也说不上来。
  直到巧儿叫她,宋夫人回头看到巧儿的脸,再想到陈嬷嬷的样貌,宋夫人的心,猛地激烈地跳了一下。
  第76章 激烈辩论
  看宋夫人似是在走神,巧儿叫了她一声。
  “母亲?”
  宋夫人回神,脸色瞬间僵硬之后,又挤出一丝笑:“嗯,娘娘说什么?”
  巧儿道:“和嬷嬷说起我小时候有次生病吃不了饭,都快饿晕了,还是哥哥带回他和同窗在酒楼吃饭时,酒楼的特色翡翠凤凰盏,才救了我的命。”
  凤凰盏是道菜品,以剁成肉糜的腊肉鱼肉和马蹄粒做底混合,放入配料后经过晾晒使肉紧实,再用模具压成杯盏的样子,中间放置腌制正好提前蒸熟的咸蛋黄,再蒸熟放至正常温度。
  巧儿很喜欢用它捣碎了拌饭吃,宋夫人知道之后,也经常让府里的厨房做。所以宋夫人清楚地知道,这道菜,是佘州城附近地区的特色菜。
  佘州城,距离落霞山庄可不远。
  这个陈嬷嬷有着和巧儿相似的眉眼,又特意拿着佘州城的特色菜过来,到底是何意。
  宋夫人收回打量的目光,看向巧儿,“你是不知道,那次你上吐下泻的,整整三日连口饭都吃不下去,我只能往你嘴里一点点的滴鸡汤,每次连两口都没有滴进去,你又吐了,可把我和你父亲担心死了。”
  陈嬷嬷忙问道:“娘娘的病因可是找到了?现在对身体还有什么影响吗?”
  “早就好了,”巧儿说道,又问宋夫人:“母亲,我是为何生的病?”
  宋夫人暗中观察陈嬷嬷的反应,道:“那时我们刚回京城,你水土不服。”
  陈嬷嬷眼波微动,和宋夫人的眼神在半空中对上,她猛地缩回去,立刻起身,“长安宫里还有事情,那老奴就先回去了。”
  巧儿道:“好,嬷嬷慢走。”
  宋夫人盯着她的背影,还是有些不放心,“巧儿,这个陈嬷嬷是......”
  巧儿知道她已经看出些异常,她原就不准备瞒着宋夫人,道:“是我的亲生母亲,秦令梅的婢女,清微。”
  宋夫人震惊地睁大眼睛,她缓了一会,才说:“已经,已经证实了吗?”
  巧儿点头,“当年她用我和秦令梅换了女儿,秦令梅带着我逃走,在路上和母亲你换了女儿,而陈嬷嬷则带着秦令梅的亲女儿秦飞扬,躲了起来。”
  这才会导致宋夫人以为,秦令梅当年交给她的,就是落霞山庄的大小姐秦飞扬。哪想到在此之前,秦令梅已经和清微换过女儿了。
  说来也是巧,她们三个女儿的年龄都不相上下,只要换个衣服,外人也分不出彼此。
  宋夫人唏嘘半天,“你,她,唉,这个陈嬷嬷也是个苦命人,她能如此舍得。”
  巧儿道:“母亲不也是,为了救下我,把自己的亲女儿也舍了出去。你们都是一样,一样的大义之人。”
  想到自己的亲女儿,宋夫人也红了眼,“哪能一样,当时......,算了,都过去这么久,也不提了。巧儿,那你如今是怎么打算的呢,要和她相认吗?”
  巧儿摇头:“还没有相认的打算。”
  宋夫人了解她,知道她必不是因为嫌弃陈嬷嬷的身份才拒绝相认的,她问道:“你和圣上还有别的打算?”
  巧儿道:“是她不愿,怕影响我的前途,说我是宋家的女儿,比是她的女儿好。”
  宋夫人叹口气:“可怜父母心。你日后也要好生待她,能护着就护着。”
  “女儿知道。”
  两人又说了会话,宋夫人抹着泪,也起身离开宫中。
  巧儿把她送到昭衍殿的门口,回到房中时闻到一股清甜的肉香,红儿道:“娘娘饿了吗,陈嬷嬷送来的饭菜,婢子还放在炉子上温着呢。”
  巧儿还想着父亲去勤政殿送薛记超搜查到的线索的事,她道:“放到食盒中,随我一起去勤政殿看看,圣上那边也该忙完了。”
  红儿边装食盒,边打趣她:“娘娘真是一日都离不开圣上呐。”
  巧儿佯怒瞪她:“等你以后嫁了人,我就把你夫君派的远远的,让你们见不了面,看你来不来求我。”
  飞云也看向红儿。
  红儿假哭求饶:“不要啊娘娘,你这是棒打鸳鸯,婢子不要做独守空房的小鸳鸯。”
  方舒在一旁逗她们道:“看来我们小红儿是想嫁人咯。”
  红儿一点都不害羞,爽快地承认,“那可不是。当初随娘娘入宫之前,我还有个送了定亲礼的亲事呢,可惜后来未婚夫移情别恋,我们就退了亲。”
  一段伤心事,被她说的如此轻松。
  方舒道:“这叫有福之人不入无福之门,红儿这么好,以后的福气可多着呢。”
  红儿仰脸自得地道:“那是,谁要是娶了我,绝对赚了。”
  巧儿和方舒相视一笑,“别臭美了,带上东西,跟我去勤政殿。”
  红儿吐吐舌头,挎着食盒和巧儿一起离开昭衍殿。
  昭衍殿和勤政殿离得很近,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巧儿就到了门口。
  小泉子正站在门口打盹,他是先闻到了饭菜的香味,睁开眼睛看到巧儿已经站到了他的面前,吓得他一个激灵站好:“娘娘。”
  巧儿看向殿里:“圣上在里面议事?”
  小泉子摇头:“一个半时辰前宋大人来过,也走了快半个时辰了。自从宋大人走了之
  后,圣上就一直待在里面,不让奴才进去,也不宣召任何人。”
  巧儿估摸着,应该是这次的主考官受贿案中,牵连到了太皇太后的母家李家人,让圣上觉得为难了。
  她从红儿的手中接过食盒,“你们在这等着,我进去看看。”
  殿内的光很亮堂,巧儿一眼就看到圣德帝正在书岸后坐着,低头在写着什么。她走到对面,打开食盒。
  圣德帝闻到味道抬起头,看到是巧儿后,脸色才由阴沉转向明媚:“你怎么来了,特意为朕送饭的?”
  巧儿道:“陈嬷嬷做了些饭菜,我一个人吃不完,想着这个时辰你还没用午膳,就来瞧瞧。”
  圣德帝来到她面前坐下,“宋夫人走了?”
  巧儿点头,她知道圣德帝想说什么,便回答他:“她和陈嬷嬷碰面了,看出了我们的关系,我就告诉了她。”
  早晚都要知道的,一个生她的母亲,一个养育她长大的母亲,都是真心为巧儿着想,知道对方的身份也没什么关系,只会欢喜这世上又多了一人疼爱她。
  “嗯,可以。”圣德帝并不担心此事,他沉默地吃了个朥饼卷,低头不语。
  巧儿不说话,这偌大的房间里就剩下他们咀嚼饭菜的声音,压抑的厉害。
  巧儿打破沉默,问道:“李怡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处理?”
  李怡就是那个和薛记超争榜首的李家人。巧儿已经打听过了,他是李家的老来子,今年刚十九,但按照辈分来说,比圣德帝还要大上一辈,算是他的表叔。
  本来按照李怡的才学,就算不是榜首,来年在春闱中,也能和薛记超争个高低。
  巧儿是不懂,他上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李家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去给主考官送什么贿赂。
  圣德帝低头喝着鲜菇汤,平静地道:“终生禁考。”
  终生禁考,算是断送了李怡此生的前途。巧儿试探性地说:“这个处罚,是不是严厉了些?他毕竟是李家人,还是皇祖母的侄子呢。”
  “正是因为如此,朕才要从重处罚。如果朕因为他的身份而包庇他,又如何对得起这天下的学子。”
  圣德帝说话的声音有些大,不知这些话是在对巧儿说,还是在对他自己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