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妾给公子添麻烦了。”孙微颇有几分歉意。
  庾逸道:“王妃何出此言?王妃此举,乃是为了声东击西,替在下解围。在下没有恩将仇报的道理。”
  孙微自是相信庾逸,他断不会将她抖出来。
  她只是担心李陌。
  毕竟这出戏,是她与李陌同谋而成。
  这案子庾逸能拖一时,但不能一直拖着,否则官职不保。
  他总是要查出点什么,若查到李陌头上,孙微不确定他会不会放过李陌。
  于是,她令人传信到李宅,约李陌一见。
  只是她未曾料到,李陌的消息先一步到了她跟前。
  庾逸那边,当初给董氏传信的婢女找着了,而那婢女一口咬定,正是江原唆使她给董氏传信,并诬陷长公主的。
  而找到那婢女的人,正是李陌。
  消息一出,无人不为之震惊。
  江原为尚书府长史逾十年,兢兢业业辅佐王氏;其为人在京中颇有名望,桃李满天下,怎会谋害王氏主母?
  连王磡也难以置信,令廷尉正一查再查。
  而这一连串的疑虑,却被长公主叫停了。
  “妾以为,这幕后主使,正是长史无疑。”长公主理直气壮地说,“那匿名信附上了随王宽前往荆州的名录,知晓这名录的人一只手也能数过来,江原不正是其中之一?再者,妾向来与长史有隙,乃众所周知之事。这些年,江原给夫君办事,处处纰漏,妾甚是不快。那夜,妾从夫君书房出来,曾对长史训斥了一番,令他不得乱出主意。长史那时脸色颇为难看。他丢了面子,于是趁机设计妾,乃合情合理。不过妾以为,那叫李陌的幕僚,屡建奇功,夫君何不考虑以他为长史?”
  王磡看着她,一句“妇人之见”卡在喉咙。
  江原追随他多年,他岂不知江原的性子?堂堂长史,怎会因主母的呵斥而对其怀恨在心?
  可他没能反驳,只因不久之后,江原认罪了。
  这消息平复了所有争议,却又让人诧异不已。
  连孙微也没想到。
  随后,李陌乘着这东风,在长公主的提拔下,从幕僚摇身一变,成了尚书府的主簿。
  孙微纵然对他大义灭亲之举感到不齿,却也不得不感慨李陌乘风而上的本事。
  待这风波过去两三日,李陌终于应邀与孙微见面。
  李陌首先向孙微赔罪:“在下近来着实忙碌,又不想仓促见面,唐突了王妃,故而以一直耽搁。还请王妃见谅。”
  孙微笑了笑,只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先生每回出现,总是教妾惊叹不已。”
  李陌亦笑,道:“在下还在为尚书府做事,王妃为何惊叹?”
  “自是惊叹于先生品格。妾本以为,先生是足智多谋的高士,原来不仅如此,先生还有大义灭亲之志。”
  李陌自是知晓她言语中的讥讽。
  他不以为忤,只平静地说:“若王妃说的说师父的事,在下只能说,师父做错了事情,总要有个了断的。”
  “是么?这话先生大可说来敷衍别人,却打发不了妾。你我都知晓,那告状的婢女是谁的人。”
  第308章 江原(下)
  李陌问:“莫非王妃要跟在下同归于尽么?若那婢女真的据实以告,导致在下遭了罪,在下可不会独自赴黄泉。那对王妃又有什么好处?”
  “先生莫狡辩,”孙微寒声道,“那婢女本已经远走高飞,官府不会找到任何线索。可为何突然出现,并且串了假供?这难道不是先生为了一己私欲而铺排的手笔么?”
  李陌淡淡一笑:“王妃今日与在下说这些,莫非要劝我回头么?”
  “先生的智谋在妾之上,妾劝不了先生。”孙微道,“只是,先生想必知道,妾前阵子曾邀江长史到府上做客。妾曾试着与江长史聊起先生,妾看得出来,长史对先生无不是爱惜和维护。只可惜,落得如此的下场。”
  李陌仍旧浅笑。
  孙微继续道:“妾此前寻先生,不过是想问问那婢女是否安排妥当,是否需要妾的帮忙。不过,先生已经安排好了,便再无旁事。”
  说着,孙微将一卷书交给李陌,“这本书是长史上回落在我府上的,原想着寻个时机还给他,再向他当面道谢。如今来看,再无机会。那就劳先生代收吧。”
  夜里,李陌回到宅子里,在廊下呆坐许久,手中仍握着孙微还来的那卷书。
  “公子……”阿清在一旁轻声唤道。
  李陌抬起头,茫然地看向他:“何事?”
  “下午时,我去市里买米,听见有人议论,说江长史在狱中自尽了,是真的么?”
  李陌不置可否。
  ——“这案子不能再查下去。庾逸已经查到了义兴案头,我唯有认罪,才能教这案子停歇,才能保护那个人。我办砸了,自当心甘情愿接受这后果。只是日后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江原的话犹在耳畔。
  李陌摆摆手,让阿清退下。
  长夜漫漫,他沉浸在无尽的思绪中。
  他曾以为他对江原的底细一清二楚,可事实并非如此。
  江原之所以出手递了那匿名信,是因为有人不想王氏得荆州。
  而江原为了保护那人,宁愿舍弃自己的性命。
  ——“你我皆为士,当知何为正道。”
  “师父也觉得,王氏并非正道,对么?”
  “王氏野心勃勃,却无能堪大任者,不能让天下安定。”
  “可是,师父也不该将这秘密告诉我。”
  “为何不能?你不是我最信任的徒儿么?”
  “师父果真信任徒儿么?”
  那时,江原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为师信任你,你有一颗向好的心。只是,有时还是沉不住气。”
  “师父是指……”
  “向董氏告状的那个婢女明日会去廷尉告发我,说她所做的一切是我指使的,而把她找出来的是你,如此,你便会不会被我这师父连累,反倒会得到重用。”
  李陌震惊不已。
  “我早知是你做的。”江原从容道,“只是你处在那样的位置,视野所限,尚看不清府里的形势。譬如,你并不知道,那婢女其实是我的人。早在你找上她的时候,我便知晓你要做什么。”
  “那师父还……”
  “因着你要做的事,也是我乐见的。让董氏去离间王磡和长公主,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惜她未能做到。”
  “师父觉得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你也以为那匿名信是长公主写的。你恨她陷害二公子,坏了你去荆州的事,对么?”
  李陌缓缓点头。
  “可你不过区区幕僚,竟敢对尚书府主母动手,胆子着实大了点。”江源道,“这世上还有你不敢做的事情么?”
  江原看向他。
  在一刻,李陌从未觉得江原如此陌生。
  他向来以为这位和蔼慈祥的师父被他拿捏得死死的,可如今他才顿然察觉,他对江原实则一无所知。对他知道了什么,亦是一无所知。
  “师父既然疑心我,为何将这秘密告诉我?”
  “因为我知道你的能耐,也需要你的能耐。”他说罢,按了按李陌的肩膀,“阿陌,我替你将罪责揽下,你能替我继续辅佐那人,可好?”
  李陌闭了闭眼:“师父,若我说不愿意呢?”
  “不愿意便罢,我不会强迫你。”江原道,“可是,那罪责,我仍旧会替你担下。你母亲与我乃总角之交。她将你托付给我,我总要保护你。这回,便当做为师送你最后一程吧。”
  李陌还记得江原平静而和蔼的笑。
  “公子……”
  才过了一会儿,阿清又回来了,打断了他的思绪。
  “怎么了?”李陌少有地露出些许不耐烦。
  阿清小声道:“公子,有客人来了。”
  “今日不见客。”李陌道。
  “我也不见么?”
  话音刚落,一个女子进了院子。
  她摘下帷帽,露出一张精致的脸,竟是姚蓉。
  李陌让阿清退下。
  “夫人怎么来了?”他问。
  姚蓉笑了笑:“听闻先生近来高升,妾特来给先生道贺。”
  李陌自是知晓她揶揄人的功力,并不说话,只请她落座。
  “他已经安全脱身了么?”李陌问。
  “长史已经带桓令仙回去了,”姚蓉道,“半道上杀出个司马隽,妾原以为要费一番功夫。岂料他追着追着,又不追,将残局交给了七尉部。”
  她说着,不由得讥笑:“小小的七尉部,岂是长史的对手?”
  李陌没有心思听她说笑。
  “建康城里并非人人都是酒囊饭袋,夫人莫要轻敌才好。”
  姚蓉不由得看了他一眼,笑道:“先生似乎心情不好,是因为江原的事?”
  李陌不置可否:“他是我师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