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鲁明是我的亲戚,请掌柜每个月给他送一匹布、一匹绢和十石米。孙念是个官驿小吏,亦是我的恩人,我不好出面。还请掌柜以租赁马匹为由,每月给他五百钱便利钱,让他一家得以过活。”
  于陈茂而言,这些都不过是小事,他自是一口应下。
  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事。
  “不知陈掌柜可知三仙教?”孙微问。
  “自是知晓。去年时在三吴闹得民不聊生,听闻如今被朝廷赶到海岛上去了?”
  “正是。三仙教有个左护法叫做吴奋,是广州人。烦请陈掌柜的替我查一查,如今吴奋是否还跟广州城中的人有来往。”
  这也并不难。他的买卖做的大,认识的人也多,要打探消息轻而易举。
  “若在下得了消息,不知如何知会夫人?”
  那时鲁氏说:“等掌柜的铺子开到会稽,我自会寻上门来,找掌柜要上好的沉香。”
  去年十一月,陈茂在建康的铺子终于开。
  他从那时起,就一直等着鲁氏找上门来,半步不敢离开,连过年也没有回去广州老家。
  这一等就是四个月,他终于等到鲁氏。
  “看到夫人平安无事,在下这心头也算是踏实了。如今夫人就住在这宅子里么?”
  “这里只是一处临时居所。等明日,我就要离开建康。”
  “原来如此。”
  孙微笑道:“想来,在陈掌柜心中,我仍是个来路不明之人。”
  “夫人言重。”陈茂道,“在下做买卖,归根到底是跟人打交道。夫人帮过在下,在下自当报答。其余之事,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在下晓得。”
  孙微点点头。这也是她找上陈茂的愿意之一。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看重陈茂的能耐。
  当她在安宁城的老家里醒来,决定要要鲁娴的身份来找司马隽时,首要之事,便是找个可靠的人解决后顾之忧。
  早前父亲决定进京,是因为祖父过世,父亲靠着官驿小吏微薄的月俸不足以养家糊口。她离家前,虽然说服了父亲暂缓进京,但孙微知道,唯由让为父亲过得安稳,才能教他打消进京的念头。
  而后,她为了得到鲁娴的身份,又与鲁明做了一番交易。为了稳住鲁明,也必须让他过得衣食无忧。
  第177章 勾结
  要同时照顾家里和鲁明,不仅需要心力,还要财力。
  恰好她记得前世时,广州陈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灭门案,陈氏家财在一夜之间被自己亲戚瓜分一空。当时传闻陈茂的人品极差,掠夺了族人的钱财据为己有,才遭此报复。
  后来经陈茂之子报官,官府查实,才查清了真相,为陈茂昭雪。
  此案太过骇人听闻,以至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安宁的她也知晓得一清二楚。
  于是她救了陈茂,换得他照顾孙、鲁两家的承诺。
  “不知孙念和鲁明两家是否安好?”孙微问道。
  “请夫人放心,一切安好。”陈茂道,“每到逢年过节,在下还令人给两家送去节礼。鲁先生是高人,只爱酒肉,别的一概不理会。倒是听孙先生说,他有远亲在建康。如今盘缠充裕,想进京探亲。”
  孙微听得心头一紧:“他可说过何时想进京去?”
  “却未说的那样仔细,也可能是下头的人听漏了。回头,在下让人再去问清楚。”
  孙微心中泛起隐隐的忧虑。
  她深知父亲孙念对京中的生活颇有些向往,却对京中的这些亲戚一无所知。他总以为,这些人与自己再怎么说也是亲戚,自己来投奔,不但不会比留在安宁过得更差,还能为子女谋个前程。
  她随即对陈茂道:“孙念万不可进京。掌柜这些日子在京中,想来也知晓此间政局动荡,也不知哪日就要起兵祸的。再说当今世道,匪盗横行,他从安宁过来,山长水远,路上若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掌柜是见过世面的人,这等祸事,只怕听说了不少。还请掌柜帮我这个忙,劝孙念打消念头。再不济,将每月的便利钱减半,也务必阻挠他进京。”
  陈茂看她说得郑重,忙道:“请夫人放心,在下必定尽力而为。”
  孙微颔首,又问:“还有吴奋之事,不知掌柜打探得如何了?”
  “这消息恐怕有些迟了,”陈茂道,“不瞒夫人,去年七月,在下曾在广州见过吴奋。”
  “哦?”
  “那是在刘刺史的生辰宴上。吴奋似乎与刘刺史交往甚密。在下也万万没想到,吴奋身为三仙教的左护法,朝廷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而广州刺史却将其奉为座上宾。”
  孙微沉吟。
  这消息,正正坐实了她的猜测。
  长久以来,她心里头一直有一个疑惑。
  孔岐率二十万教众退居海岛那贫瘠之地,究竟是如何存活下来的。她猜测这后头,必有人接济。
  一年后,当孔岐被司马隽和北府逼到走投无路,自尽在海边之时,一个叫吴奋的左护法带着残部前往广州,又在那里盘踞了大半年。
  孙微取得陈茂的信任后,本着人尽其用的想法,顺道让他去查了查吴奋,没想到还真的查出了些眉目。
  早前谢霄到寻阳时,曾向孙微透露,司马隽也在令阮回调查三仙教背后的势力。
  如今陈茂说起的这些,正是及时雨。
  陈茂接着说:“那时在下不知去何处寻找夫人。过了几日,在下听闻吴奋已经离开了广州,之后便再没了他的消息。”
  孙微笑了笑,道:“无妨,掌柜已经帮了大忙。日后,掌柜若得了他消息,还望不吝告知。”
  陈茂道:“在下不日就要回一趟广州探望父亲,届时,定然要再打探一番。”
  “这吴奋非寻常之人,陈掌柜切莫打草惊蛇,更不必为了我的事开罪刺史。”
  “夫人放心,在下有分寸。”陈茂道,“只要有了消息,小人让建康分号的人向夫人禀报。”
  二人定下计议,阿茹那边也挑好了几件珠宝。
  陈茂离去之后,孙微令人将这些珠宝送去给长公主。
  次日,天还未亮,司马隽就来了。
  吴郡的治所在吴县,经运河前往最快,只需两日。
  吴奋之事甚为紧要,到了船上,孙微就找到司马隽,想将此事告知他。
  司马隽却先问:“昨日,有个卖南海珍货的商贾去见了夫人?”
  孙微并不意外。
  邓廉虽未听见她与陈茂的对话,可与陈茂的会面却是一清二楚。
  他知道了,也就等于司马隽知道了。
  “早前长公主送了礼来,妾总要回礼。”孙微道,“妾让阿茹去东市去看看当下时兴之物,,正巧发现了广州的永福阁在建康开了分号。这永福阁,是岭南首屈一指的宝货商。听闻这家的沉香极好,颇受京中贵人追捧。阿茹便让掌柜取了些来,妾亲自看了看,果真不错,成色比我们府库里的还要好上许多。”
  “嗯。”司马隽在案前批着文书,边写边道:“建康城虽然做买卖的不少,却少有从广州开来的分号,想来这掌柜十分了得。且又出身岭南,与夫人算是同乡。等下回得了空闲,我也会他一会。”
  陈掌柜回广州去了,你会谁?
  孙微心里得意地想着,嘴上道:“世子也想看看南海珍货?”
  “夫人不是说府库里的也比不上么?”司马隽道,“总该让我也见见世面。”
  孙微岔开话,道:“还有一事,妾以为,甚为要紧。”
  “何事?”
  “妾前几日夜观星象,这战事,只怕要祸及广州。”
  司马隽的笔顿了顿:“哦?”
  “昨日,妾与那掌柜交谈之事,恰好想起此事,便问了一嘴。妾问他,可知道三仙教?不料,那掌柜不仅说他知道,还说他曾在广州刺史刘柯的生辰宴上见过三仙教的人,好像是什么护法,姓吴,叫什么……”
  “吴奋?”司马隽旋即接道。
  “正是吴奋。”孙微恍然大悟之态,“世子知道他?”
  司马隽皱起了眉头。
  吴奋是孔岐的得力干将,他不可能不知道。
  他搁下笔,目光炯炯地看着孙微:“那掌柜还说了什么?”
  “只道是吴奋与刘刺史的交情似乎很好,其余的便没什么了。”
  司马隽沉吟片刻,唤来邓廉,令他在船舶靠岸之后,即刻派人去建康找陈茂问话。
  而后,司马隽又转向孙微:“这位掌柜,可靠么?”
  “他虽不知妾究竟是何人,但知道妾是豫章王府里的,当不敢欺瞒。且妾从他手中采买了不少,他对妾是极力讨好。生意人么,只要能卖钱,能有什么忌讳?”
  司马隽看着孙微,也不知他到底信了不曾。
  “夫人知道这吴奋么?”少顷,他忽而问道。
  孙微当然知道,这吴奋,实则是孔岐的头号军师。
  上辈子,若非孔岐兵败,三仙教元气大伤,蛰伏在广州的吴奋恐怕比孔岐还要棘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