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晚上放学,念白在校门口又碰见陆骁,背着塑料大宝剑,上了一辆大黑车。小孩问来接她的二姨奶,“那是什么车?”
  王春花还真认识,“那是奔驰车,进口的,老贵了。”
  “有公安局的金杯面包贵吗?”
  王春花抱起小孩过马路,“那可不能比,最贵的奔驰都两百万了。”
  “我让爸爸给我买大奔驰。”念白老祖语文有多好,数学就有多差。
  二姨奶的数学是齿轮厂车间主任教的,“你爸现在一个月挣三百多,等你上大学就能给你买奔驰了。”
  小孩超开心,“我爸爸真敞亮儿。”
  两天后,泉城,火葬场附近的一处废品收购站。
  秋老虎发威,烈日高悬,地面有蒸腾的热气上涌。
  周围尘土飞扬,住家稀少。偶尔有几个过路人见有警车和救护车停在马路边,好奇地停下来观望,很快被身穿防护服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驱离。
  收购站院子里没来得及分拣的废品散发出阵阵异味,透过防护服的呼吸孔钻进众人鼻端。
  院子北侧有四间平房,当撬开东边第一间屋门时,腐臭化作物理攻击,给人当头一棒,砸得人头晕眼花。跟这个味道相比,院子里的空气堪称小清新。
  干刑警的没有不清楚这是什么味道,里屋的空间很大,放了张收购来的旧木床,床上有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
  通过面容没法辨认是不是闻双喜,不过已经不重要了,戴豫在靠墙的柜子里找到了让无数人牵肠挂肚的墨宝珍品。
  9.14重大文物失窃案正式告破。
  隔着防护衣,方魏对着戴豫激动大吼,“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戴豫,你已经闯过雷区,等着天将甘霖吧。”
  戴豫那张斯文反派脸露出一抹真心笑容,“别忘了喊我闺女老祖。”
  一千公里外,躺在幼儿园专属小床上的念白破天荒地没有秒睡,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小孩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太好了,又感冒啦!
  这回选个什么口味的罐头吃,要不尝尝午餐肉味的?
  第23章 解谜与小烧烤
  调查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戴豫和方魏一行四天后才回到谭城。
  墨宝则经专人接送,早一步完璧归赵。吸取经验教训,藏品库的防盗工作已经做好了升级改造,装了最先进的安防设备,国际大盗来了也得无功而返。
  吴馆长发了狠,要搞一次声势浩大的唐宋书画展,连带这次失而复得的藏品一起,给谭城百姓长长眼。
  公安局三楼最大的会议室再次座无虚席,连门外都站满了人,有些人还带了纸笔,过来记笔记。
  专案组总结会,戴豫作为追回墨宝的最大功臣,负责介绍破案经过。
  这件案子眼瞅着要拖成悬案,最后怎么做到峰回路转的?戴豫到泉城后只用了两天就找到闻双喜的尸体,是有高人相助?还是找到了重要线索?
  市局和底下各分局的刑警急得抓心挠肝,偏偏去泉城的这帮人提前约好了,嘴巴死紧,怎么问都不说,特么地太会卖关子了。
  真相终于要揭晓了,有人屏气凝神,生怕错过一个字。
  “闻双喜得手后能去的地方很多,因为销赃的关系,我倾向于他还是回了泉城。”戴豫连日劳累,嗓音有些干涩,刚说了一句就被打断。
  一大队梁守诚虽然和他不太对付,碰到业务学习的机会,老哥贼着呢,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销赃的渠道不少,他为什么一定要回泉城等着?你也别藏着掖着,详细说说。”
  “你那天的大师课没好好听,开完会记得补课。”戴豫面无表情怼了他一句,“聚云斋王文烨说过,这种重量级文物的买家屈指可数,大都在境外,光把东西运出境就是大工程,脏钱还需要洗,回款过程十分漫长,以闻双喜谨小慎微的性格,他肯定要全程盯着。”
  定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也有问题要问,“珍宝库那么多藏品,有的价值更高,来都来了,为什么他独独只取了这一件?”
  戴豫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fbi的行为科学部72年成立的,咱们对罪犯心理画像这块一直没怎么重视,早点重视,破案效率能提高两到三倍。”不愧是小戴,拉仇恨能力杠杠的,连领导都能当面阴阳。
  “闻双喜谨慎,但他也自大,这幅字是他能复刻出来的最完美的作品,用这幅字他在打所有人的脸,从今往后他不再是不闻一名的修复师,他是能跟徽宗比肩的大师。”
  戴豫这番话很在理,齐伟强,孙继军等人若有所思,要不以后业务学习把行为侧写也加上?
  “还要不要听我讲了?”破案大功臣有资格摆谱。
  “要要要,我们不打岔了,你接着说。”
  “仇老三9月1日回到家,9月4日死的。闻双喜是9月4日回单位宿舍搬行李,在附近小诊所买的药。先不告诉你们闻双喜的死因,对这三个时间点你们有什么想法?”别人不打岔了,戴豫倒开始问问题了。
  “两人要交接赝品,在9月1日之前有过接触,互相传染了感冒病毒。”一大队的刑警老张第一个应答。
  下面分局有个刑警想的更多,“闻双喜31号办完辞职手续,三天时间够他在谭城和泉城打个来回,这幅字的具体丢失时间应该是9月2号晚上。”
  一直没开口的方魏接过话头,“发现闻双喜尸体的院子里有一
  辆货车,火车上人多眼杂,他盗窃使用的交通工具应该就是这辆车。”
  戴豫扫了满屋同行一眼,接着透题,“仇老三村里的大夫记性一般,但有个好笔头,他的诊单还留着,仇老三的症状是,发烧,畏寒,淋巴结肿大。你们又有什么看法?”
  梁守诚面露不解,“这不是常见的流感症状吗?”
  其他人跟着点头,对呀,有什么问题?
  方魏叹气,可惜泉城诊所的大夫记性不好,想不起来闻双喜的症状。
  当然你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逗逗那小怪物一样过目不忘。大部分人连自己三天前干了什么,吃了什么了都得想好久。
  戴豫让大家一起猜谜,给到的谜面却有限,接下来这个信息点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内蒙的那位足迹专家帮了大忙。”
  “啥玩应?”梁守诚屁股上有弹簧,他又跳了起来。“内蒙足迹专家跟咱文物失窃有什么关系?戴豫,我看你也能去说评书了,这钩子下的,比请听下回分解还勾人。”
  孙阎王瞪了他一眼,“就你急,小戴前面还埋了个钩子,你们谁都没发现。”
  还有钩子?旁听的赶紧低头翻笔记。
  “流感虽然也能死人,仇老三死得未免太急了点。”回答局长的是刘之杰,她忙完手头的活,管不住自己的腿,跑上楼旁听,没挤进来,幸亏身板壮实,在门口占了个地方。
  孙局长深深看了她一眼,带头搞起“性别歧视”,“你们这帮老爷们心还是太粗。”
  戴豫不再卖关子,贡献出自己的解谜思路。
  “之杰的怀疑也是我的怀疑。闻双喜父母健在,他很孝顺,调到外地工作后,每个周末都会雷打不动地给父母打一次电话。上周没打,作案后不方便打电话是个理由,但会不会因为他彻底打不了呢?
  顺着这个思路,我想到了仇老三,流感虽然传染率高,有一定致死性。作为抵抗力强的成年人严重到打针吃药的地步,而且是两个壮年男人都产生了严重症状,不算正常。
  有什么样的传染病发病急,比流感的致死率还高?正好我闺女感冒了,我怕她扁桃体发炎,摸了摸她的淋巴结。去给她买黄桃罐头时,我突然想到了一种恶性传染病。”
  提示到这个份上了,刑警中脑子好的不少,包括刘之杰在内,几个人异口同声道:“鼠疫!”
  戴豫终于笑了,“我们国家的鼠疫源头不多,蒙省那边算一个。说到内蒙的足迹专家,他被当做典型,重点宣传,报纸接连报道了半个多月,局里组织学习,内蒙的兄弟单位给寄了好多报纸,我隐隐约约记得在某期日报上看到鼠疫相关的报道。”
  没时间细查,他把报纸带上火车,找到了记忆中的简报。8月份,蒙东草原发现5例鼠疫病例,死亡2人。
  下了火车,他第一时间拐到候车厅,给鼠疫爆发地的公安局打了电话,鼠疫爆发时,有一个鲁省施工队在当地做水电工程,因为鼠疫,他们加快了工期,在8月20日左右顺利完工,施工队已经原地解散了。
  除了正式员工,施工队的工人都是临时召集的,解散后各回各家,戴豫目的明确,只找泉城户籍的。
  跟他推测的一样,有个泉城的工人回城后死了。家属只以为他是重感冒并发症死的,并没有往鼠疫上怀疑,人早就火化了。
  在座的又想不明白了,仇老三,闻双喜跟这个工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不可能有交集。就算在公共场所接触过,为什么工人的家属没有被传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