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瞎客气什么,我看她精神还行,问题应该不大。”
  小孩鼻子有点堵,说话糯叽叽的,“我问题很大。”
  当爸的心慌,“那咱现在就去医院,打一针就好了。”
  什么?还要打针!念白不敢再铺垫了,“李木子说啦,有种东西专治感冒,比打针吃药好使。”
  两个大人关心则乱,“是不是李木子奶奶的偏方?你记性好,快告诉我们。”
  “啊对,偏方,黄桃罐头专治感冒。”
  “……”
  戴豫去给闺女买黄桃罐头的路上,收到了传呼,方魏在泉城发现了闻双喜去小诊所买药的线索。
  齐总队那句步子迈大点的叮嘱闯进脑海,戴豫有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递给女儿感冒偏方,戴警官信心满满,“宝贝,这次云中龙一定会胜利的。”
  第22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蒸汽火车头速度太慢,戴豫到泉城用了17个小时,跟方魏等人在站前的一家把子肉馆汇合。
  几天不见,陈晨下巴上爆了个超大的青春痘,老魏的脸更黑了,连永远气定神闲的方魏都上火了,牙疼,再香的把子肉都吃不下去。
  一桌人只有戴豫吃得欢实,不愧是鲁西菜的当家大肉,草绳捆扎的五花肉被酱油煨得醇厚非常,入口即化,夹一块肉连汤一起浇在米饭上,再配上跟肉一起煨煮的辣椒,海带结,豆皮,肉香,豉香,荤的香,素的更香,香冒烟了。
  “老板,把子肉我带回东北影不影响口感?”二十四孝好爸爸吃到好吃的必须要让馋闺女也尝一尝。
  老板淳朴实在,“小哥儿,恐怕不行,这会儿秋老虎当道,气温没降下来,肉该捂坏了,靶子肉不难做,窍门是少盐多酱油,炖得越久越好吃。”
  “那行,谢了。”
  方魏捂着肿起来的腮帮子,看戴豫吃东西,真是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一点不粗鲁,吃五花肉吃出满汉全席的优雅,忍不住啧了一声。
  他跟这臭小子以前没合作过,总体印象一般,觉得这人有点阴,像港片录像带里的斯文败类,适合当反派。这两天听魏包拯拿陈晨开涮,说戴豫毕业刚来市局那会儿,比他还风流倜傥。家世好,长得好,能力突出,想不支棱都难。
  那句话咋说来着?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艹!
  戴豫吃饭速度很快,放下筷子,给陈晨使了个眼色。小伙子会意,从兜里掏出一包红双喜,“老板,我们谈点事,能行个方便不?”早过了饭点,店里就他们一桌,不会耽误人家生意。
  老板憨厚但不傻,他这店位置特殊,隔三差五就有外地来追逃的公安来店里吃饭,这回轮到东北警察小哥儿倒霉,来的人不少,这是摊上大案子了吧?
  “我去隔壁结账,你们慢聊啊。”
  “说说这两天的收获。”坐火车沟通不方便,戴豫等人一走就直入正题。
  方魏没好气,“看我们这熊样像是有收获吗?闻双喜再厉害,他也只是个修文物的,对古董圈涉入不深,他来泉城肯定是有的放矢,这里有他认识的中间人,能帮他找人做赝品,帮他销赃。
  我们这几天把南山那片古玩街翻遍了,这边市局的兄弟也出面帮忙问了,甚至还找了王老板,徐大师给介绍,泉城地盘上的古董掮客,二道贩子全接触了,一点消息没有,他们都没见过闻双喜。”
  老魏点了根烟,眼露凶光,“这个闻双喜确实有点道行,生瓜蛋子有自己的人脉,不走寻常路。特么的,太各色了。”
  陈晨毕业一年零两个月,头回碰上大案,一开始激动兴奋,踌躇满志,熬了半个月,人已歇菜,“咱们有生之年还能把东西找回来吗?我感觉有点悬。”
  被大哥们联合教育了,掐着他的脖子让他把丧气话咽回去。
  “轻点,疼!你们碰到我下巴颏上的痘了,……我错了,我就怕找不着,对不起徽宗他老人家。”
  闹腾够了,重新安静下来,连最稳重的徐峰都不太乐观,“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吧,少说半年,多说……说不准。”
  “大案办成这样,感觉脸上没光。”老魏叹气。
  “那我就放心了。”戴豫突然开口。
  方魏猛地转过脸,“臭小子,你在说什么反话?”
  戴豫嘴角噙着一抹笑,笑容不达眼底,下火车前换的白衬衫挺括整洁,没有制服加身,看着确实像斯文反派。
  “反派”的笑容愈发不怀好意,“按我的方法找,要真找到闻双喜,你们每个人喊我家闺女三声老祖。”
  “戴豫,你他妈鬼上身了?”方魏捂着腮帮子从椅子上弹起来。
  还是二大队的人了解自家队长,队长一旦放狠话,那就说明至少有七成把握。
  话最少的周建民第一个附和,“不就是多个小祖宗吗?能把案子结了,让我喊三年都行。”
  富二代陈晨架秧子,“我不但喊老祖,我还给老祖买三年肯德基。”
  魏建民和徐峰也同意,“真能找到人,当孙子我们心甘情愿。”
  四票对一票,方魏抗议无效,“我倒要看看你小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谭城
  感冒偏方太好使了,念白一瓶黄桃罐头下肚,第二天起床又是活蹦乱跳萌崽一枚。
  道可道,非常道,道无处不在,修仙界崽崽对这个世界又有了新认识。这个世界的人以食入道,黄桃罐头就是食之一道的回春丹,好吃,还包治百病。
  “刘阿姨,国家为什么要开医院呀?为什么不用桃罐头厂代替医院?”小孩搂着空罐头瓶子不撒手,发出灵魂一问。
  刘之杰想象办公室窗外醒目的“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大招牌,换成“医大附属第一罐头厂”……
  “这个问题问的好,阿姨答不上来,等你爸出差回来,你问他。”
  “好吧。”小孩不执拗,说啥是啥。
  既然病好了,就不能旷课,吃完早饭,接着去幼儿园。
  病毒来袭,班里一半小朋友缺席。念白战胜病魔心情好,主动找剩下一半人唠嗑,收集到的反馈是,没得病的幼崽都爱吃罐头。
  有幼崽极力推荐山楂罐头,“又酸又甜,吃完肚子老熨着啦。”
  “yuzhuo?”老祖的方言小课堂上线,眨着大眼不耻下问,“那是什么意思?”
  “我趴在床上,我奶奶抹撒我后背,我就老熨着了。”回话的小分头不会解释,只会造句。
  明白了,就是舒服的意思,老祖秒懂。
  “陈晓松你说得不对,橘子罐头吃着才熨着。”
  “海棠果罐头更熨着。”
  “我爱吃刀鱼罐头,我爸他们后勤还会做红烧肉
  和午餐肉罐头,全都熨着,熨着,熨着。”
  果然是食修大国,光罐头都有这么多种,老祖咽了咽口水,转了转大眼珠子,“你们想学评书吗?我可以教你们,拿罐头来换。”
  “可拉倒吧,戴梦娇,你怎么虚头巴脑的,真爱装相儿。”小分头朝她吐舌头。
  “熬稀饭出嘎巴,你胡诌。”这位小朋友的语言能力也毫不逊色。
  老祖没显摆对地方,被小朋友们集体鄙视。下课没人找她玩,一个人转到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坛,习惯性地杵着肉脸,凭空想像海棠果罐头是什么味的。
  听到灌木丛后面有动静,一时好奇,踏上花坛台阶,抻长了脖子去望,有人拿了把塑料剑在狂练。
  老祖记性好,认识这个高高瘦瘦的小男生,是大班雏鹰班的,她来幼儿园10多天了,看他跟人打了八次架,八次全胜。
  念白越看眼睛越亮,真是个剑道奇才,隔着矮冬青问小男生,“你叫什么?”
  她的画本子储备库里就有一个出身凡人界的主人公,以剑入道,成就一代剑尊。
  小男生停下动作,清凌凌的黑眼睛对上念白亮晶晶的猫眼,“我叫陆骁。”
  “啊,你确实很嚣张。我觉得你有剑心,你天生是个剑人。”
  “贱人?”陆骁清凌凌的狭长眼眸一下子变得黑漆漆。
  剑修都是打架狂魔,老祖该怂就怂,捂着脑袋偷瞄对方,“你为什么生气啦?”
  小男孩反应很快,明白自己会错意了,不再搭理念白,转身继续舞剑。刚做了两个前刺动作,头上梳了两个犄角的小姑娘又出现在他面前。
  “你好爱打架。”念白好不容易碰到个武学奇才,谈兴大增。
  “他们说我有妈生,没妈教。他们该打。”陆骁动作没停,狠狠往前劈了一剑。
  “你没妈妈吗?真好呀。”
  上课铃声响了,陆骁小朋友把塑料剑插进塑料剑鞘里,抬头猛盯念白三秒,扯了扯嘴角,“我记住你了。”
  念白的画本子储备库里还有一个主人公,邪魅狂狷的大魔头,口头禅就是这句,“我记住你了。”
  “哼,猪鼻子插大葱,装相儿。”歇后语咱老祖也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