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徐圣昭道:“他撒谎了吧?这对比好明显。”
施也:“其实这里的目光闪避并不能直接推测出他撒谎。我当时是直面他的,从我的角度来看,他短暂又反复地看向我,这更像是一种内心混乱的投射。在那个时候,在他潜意识之中,我的的反应以及我是否相信了他说的话,比他失去父母和他自己的大难不死都要重要。他在不停确认与试探我是否相信了他的话。”
听完这个分析,韦亦悦说道:“他希望警察相信他的讲述,这也是嫌疑人思维而非证人思维。如果我是证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警察应该相信我,而且这件事根本不需要多想,警察没理由不相信我,我可是证人!如果警察不相信我,我反倒应该怀疑警察是不是傻。”
“是这个道理。”施也点头。
其实韦亦悦也并非全无优点,只是他的性格太偏激,又不会为人处世,才导致了他的不讨喜。就算他叔叔是省厅的领导,如果能力不行,他也不可能进入支队。有关系且能使用关系的前提是得先入门。进门之后再各凭本事,但如果最基本的准入门坎都达不到,任谁来了也不管用。
抚平了韦亦悦身上奓开的毛,他的能力自然就完整表露了出来。
视频继续播放,快结束时,马博提出了疑问:“施教授为什么会问他家里有几辆车?这与案件有关吗?”
“这个问题是接在询问家中贵重物品之后的,按照正常理解,这是我们怀疑凶杀案有侵财的可能,所以才询问他家庭财产情况。”施也顿了顿,转向郎月慈,“你有几部手机?”
“啊?我?两部啊!干嘛?”被猝不及防地提问,郎月慈有些意外。
施也轻轻挑了下眉,说:“看吧,这是正常人的反应。”
徐圣昭说:“我懂了!苗凌翥说了好多废话。”
“就是这个意思。”施也颔首,解释说,“他说了他家里有两辆车,分别是什么,还强调了安婧会送苗希尧去上班,同时强调了他家会有城郊旅游的活动。还是那句话,如果这是普通的闲聊,完全没问题,但这是在询问与案情相关的事情。另外,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有一种优越感流露了出来。”
“你再放一遍。”郎月慈提出了要求。
“好。”施也这次按下静音键,只播放了画面。
原本马博还以为施也按错了,他还没来得及提醒,就被完全静音的画面吸引了,他愣愣地扭过头,看向施也,犹疑着问:“他刚才是笑了吗?”
“是。”施也给出了肯定回答,同时关闭静音,又拖动进度条到刚才的位置,说,“现在再听一下。”
在说到家里还有一辆赛那的时候,他的嘴角很轻微的上扬了,紧接着又想是意识到了什么似的,生硬地截断了语气和话题,用“车钥匙放在鞋柜上”来结束了这句话。
“赛那又不是什么贵车,不至于吧?”韦亦悦说。
“当年这车火到需要加价才能买,最高的时候落地价甚至能达到五十万以上。”施也解释说,“这辆车的价格当然是他们家能承担得起的,苗凌翥的优越感并不是来自于这辆车本身,而是来自于它的附加价值。”
张尚翔立刻说道:“我明白了!稀缺资源才是根本!”
“是这个道理。而且以他的年龄和阅历,这个很有可能是家长灌输给他的。”施也继续分析道,“丰田凯美瑞就是个十几万的代步车,他父母平常上下班开,考虑到苗希尧的工作性质,这算是低调的了。表面上低调,但不代表没有资源和能力拿到附加价值高的东西。低调是工作需要,生活是自己在享受。”
“哇哦……”徐圣昭感慨道,“这家人看起来好像也没表现出来得那么……符合价值观?”
韦亦悦吐槽道:“这不是表演型人格吗?”
第70章
对于不同人格障碍的认定并非如此简单,韦亦悦脱口而出的话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郎月慈用余光看了一眼施也,说道:“施教授还没说话,你倒是先给下了定义。”
“呃……”韦亦悦哽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抬眸看向施也,“对不起,我说错话了。”
施也轻轻摇了下头,说:“要是对人格障碍感兴趣,我可以推荐你几本书。现在还是继续分析视频吧。在我们快要结束对话的时候,苗凌翥还有一个反常的表现。”
张尚翔直接说道:“在得知我们仍旧会安排民警在医院值守之后,他表现得好像并不愿意似的。”
“是这样的。”施也拖动进度条,把视频定位好,按下了播放键。
等视频播完,马博开了口:“他何止是不愿意,最后那个表情几乎可以说是抗拒了。这可真不像是个证人的表现。”
成云霞和李隆在这时走进了会议室,李隆道:“好歹留个言啊!我们开完会回来,办公室都空了,还以为又有案子了呢。”
张尚翔嘿嘿一笑,说:“我们来听课了。”
成云霞拦住准备起身的施也,道:“我和李隆也来蹭节课,没关系,你们继续就行。”
等成云霞和李隆接连落座,施也一边点开新的视频文件,一边说道:“正好该分析刚才的询问视频了,也没错过什么重点。我直接开始了。我先把前半个小时的视频调到最高倍速,你们注意观察苗凌翥的肢体动作。”
前半个小时的视频中,苗凌翥的双手一直交握着,同时由于视频快进,很明显能看出来他的交握动作并不是静止,而是频繁地在互相揉捏按摩手指和手掌。
视频快速播放完,徐圣昭吐槽道:“他这是要结印了。”
郎月慈说:“我在现场都没注意到他这么焦虑。”
施也笑了笑,说:“这就是快进的作用,之后你们办案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复盘分析。苗凌翥手部的这个动作很明显是在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人在紧张的时候血液是会优先供给大脑,所以在重大场合比如当众演讲发言、大型活动主持、又或者是诸如蹦极、过山车等极限运动之前,除了心跳加快以外,更明显的反应是肢体末端供血不足,导致手脚冰凉甚至木僵,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血液和血氧用来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同时也供给大脑的调节机制来控制情绪。在这个时候,绝大部分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会遵循着身体的本能,用按摩的方式来缓解僵硬冰冷。这就是在紧张以及焦虑时人们普遍会产生搓手、跺脚等肢体反应的原因。
“同时,苗凌翥坐的椅子是两侧带扶手的,这就给他提供了便利,让他保持着这种手肘撑在扶手上,双手挡在胸前的姿势。这个姿势是一个防御姿势。手臂撑在扶手上,相当于在他的躯干和我之间建立了一个缓冲区,他身在警局,在跟一个向他了解情况的警察对话,但他的内心却在害怕,而害怕的目标正是他对面坐着的我。”
“这么怕警察?这可不正常。”李隆说着就打开了手边的笔录,仔细看了起来。
施也调整视频,播放了他让苗凌翥指挥着重建现场的过程。
“这一部分疑点太多了,你们要不先说说看法?我一直讲怕你们犯困。”施也转向众人问道。
“不会困的!”徐圣昭说,“我现在精神抖擞!”
其他人互相交换眼神,也都表示想听施也直接讲。
施也于是点了头,开始说道:“那我就按照时间顺序讲,你们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这样也方便大家互相补充。这部分的第一个疑点是我在推进他进行认知重构,也就是让他跳出第一人称叙事,站在观察者视角复现当时发生过什么。这里他的第一反应是委婉拒绝,你们看他的提问,他问我他之前的描述是否不够。他的反应,用人话说就是,他不想知道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视频停在施也拉着郎月慈的手,模拟苗凌翥被歹徒控制住的时候,施也解释道:“在这一段,他的眼神一直跟随着假扮歹徒的我,而非模拟他的郎月慈。这意味着他的关注重点并非自己的遭遇。”
接下来视频播放到第二段模拟动作,施也按下暂停键,说:“这里,他看到郎月慈趴在桌上时,他的表情并不是‘直面当时的自己’所带来的冲击以及由潜在ptsd造成的闪回而带来的回避。他的表情、眼神和动作都表明此刻他在非常认真的思考。”
“思考有问题吗?”张尚翔问。
“思考不是回忆。”施也的回答足够简单,但也足够清晰。作为亲历者,即便是需要认知重构,更多时候需要的也是回忆,可苗凌翥非常明确地在思考,他在设计并试图梳理自己的逻辑。
“这一段还有问题。”郎月慈补充说,“他当时杯子里的水已经见底了,而且在这之前不久他喝过水,正常人不会渴得那么快,除非他紧张。”
“是的。他非常紧张。”施也认可了郎月慈的话,接着说道,“接下来就是问题最大的部分了,我觉得这部分你们应该都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