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30节

  他们只知道村十九娘忙,不知她养了岭南人,无论养岭南人的原因是什么,梨花不好惹就是了。
  有梨花的敲打,村里人应该不会吵了,待村民们回去干活后,雨顺看梨花的眼神满是敬佩,“三娘子,你当真养了批岭南人吗?”
  他没忘记全村人的仇,但他已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问梨花,“你准备让他们帮你对付其他岭南人?”
  “嗯。”
  “岭南人也有好坏吗?”
  在他眼里,梨花养的肯定是好人。
  好坏在梨花心里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想活命,哪怕是坏人也得虚以委蛇加以利用,她不骗他,老实道,“不好说,立场一样,选择一样。”
  立场不同,选择不同。
  罗四他们,可以是坏人,也可以是好人。
  她也是。
  她岔开话,“除了吵架,村里其他可好?”
  雨顺瞟一眼泥鳅,小心翼翼的说,“泥鳅不让说。”
  泥鳅瞪他,在梨花看来时解释道,“除了难民一事,其他都是小事。”
  村里人多,遇到事的想法有所不同无可厚非,梨花信任他提拔他做村长,他自然要做好本分才是。
  下一次来不知什么时候,梨花说,“哪些小事?”
  泥鳅挠头,一时不知从哪儿说起。
  有人在荆州伤了腿脚,行动迟缓,干活也比较慢,干
  活快的人不高兴了,认为自己干得多,饭却没吃多少,再就是有人夜里跑出去打猎,猎回来的野物不交公,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泥鳅说完后问梨花,“三娘子的村里也这样吗?”
  他是贼窝里出身的,全村人都是贼,偷多偷少各凭本事,是以极少有这类事。
  梨花接手的是逃荒时的赵家,有事她只需要发话,族里人怎么想的她也不知,进谷后,谷里的事都由赵大壮负责,她做决策就行。
  想到这儿,她说,“待会你随我回去问问我堂伯。”
  赵大壮跟着老村长耳濡目染,处理这类事得心应手,教泥鳅,“这事简单,腿脚不便的人就安排适合他们的活,熟稔后速度自然就快了,夜间打猎这事,追根究底就是没出去的人眼红了,觉得那人夜里出去休息不足,白天干活会偷懒,你就让夜间打猎的人交纳几成的猎物,这样人人都能喝肉汤,不满自然就没了。”
  泥鳅也想过,就怕那些人不肯。
  赵大壮说,“有本事的人想吃肉,只能趁夜间出去,没本事的人想吃肉,只能靠别人。”
  泥鳅好奇,“赵家的规矩也这样吗?”
  “赵家打猎事宜由三娘阿耶负责,他那人不藏私,而且大家都是亲戚,他真要猎到喜欢的抱回家族里人也不会说什么。”
  亲戚间会多包容,村里就不同了。
  泥鳅恍然,又问,“我安排事情他们推三阻四怎么办?”
  “骂,骂不通就来找我。”赵大壮说,“我过去帮着你骂。”
  明明是件严肃的事,听到最后一句泥鳅好笑,“好呐。”
  “往后村里有什么事你都可以来找我。”
  这样能让梨花轻松些,泥鳅体会到赵大壮的深意,重重点头,“好。”
  泥鳅又问了许多事,赵大壮耐心地教他怎么处理,另一边,梨花叫人抱木头去竹林搭草篷。
  隋氏跟在她后边,局促不安的掐着衣角,“十九娘,我发病乱跑伤了人怎么办?”
  她看着手背上没有愈合的伤,声音小了许多,“这病来得凶,会让人丧失理智,谷里有小孩,我害怕。”
  不远处传来铛铛铛捶铁的声音,梨花与她商量,“吃药期间,我会将你居住的房门锁上。”
  像她说的,谷里有小孩,她不能让孩子陷入险境。
  隋氏点头,“用铁链子把我的手脚拴起来也没事的,十九娘肯接我来我已万分感激,若因我的病伤害到无辜人,我这辈子都会寝食难安的。”
  梨花想了想,“这病能控制的,我认识一群岭南人,他们病得吃生肉喝生血,吃了段时间的药后,情绪稳定了许多。”
  隋氏脸色一白,“吃生肉?”
  这儿只有两人,梨花不瞒她,“这病是岭南那边传过来的,染病后会痴迷带腥味的东西,但坚持服药会好起来,你刚得病,有治愈的可能。”
  “治愈不了会怎么样?”
  “会只有我一个朋友。”
  隋氏诧异的抬头,哭肿的眼重新浮起泪雾,“十九娘不嫌弃我?”
  “生病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是年前,梨花可能说不出这种话,见识过嗜血者的能耐后,她知道必须笼络嗜血者,隋氏是望乡村的人,染病乃意外,梨花没道理放任不管。
  她问隋氏,“你愿意跟着我吗?”
  隋氏的丈夫孩子死在了荆州的暴雨里,那晚,她们夫妻俩互相搀扶爬上山,暴雨如注时,丈夫扯草编了件草帽戴在她头上,然后跟她说困了想睡一会儿。
  她细心的替他拢好破烂的衣衫,完了却见丈夫的手忽然垂下。
  以为丈夫累极的缘故,她抓起地上的手,却发现一片冰凉。
  她意识到不对劲,出声喊他,无论喊多少遍他都没动静。
  后来,无数个下雨的夜晚她都忍不住想,如果那时不让丈夫睡觉,他是不是就不会死。
  丈夫死了,她独自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她惧怕死亡,不想死,在望乡村时,面对村民们的闪躲,她以为自己这辈子会孤零零的连个朋友都没有,而此刻,梨花告诉她会做自己的朋友。
  明明年岁差了两轮,可她仍感动得泪流满面,她泣不成声的点点头。
  想说她愿意。
  草篷半天时间就搭好了,梨花和谷里人说了隋氏的病,谷里人害怕却也心疼她,“作孽哦,好好的送饭竟把自己弄成这样子,三娘,她的病能治好吗?”
  “试试吧。”
  “那你说用什么药,待会我就给熬上。”
  族里人的心思很简单,梨花既把人接回来,那就是赵家的人,那当然要真诚款待了。
  梨花说,“抱些艾草给她熏上,再在草篷四周种些驱虫草和艾草...”
  小吴氏接管了灶房的活,记下后就去灶间忙活了。
  晚上,梨花歇在草篷,陪隋氏说了许久的话,她觉得隋氏的病不算严重,就没用铁链子,哪晓得隋氏不知问谁要了铁链子将手脚书拴着,反过来劝梨花,“十九娘你对我没戒心,但谷里其他人不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把我拴起来是最好的。”
  她不能因为梨花的好就疏忽了其他人的想法。
  没出事就罢了,一旦出事,梨花是要遭人戳脊梁骨的。
  梨花说,“这病能控制的。”
  “我怕。”隋氏说,“我怕死,也怕辜负了你,就这样吧,这样我心里踏实些。”
  今晚的月亮不如昨晚明亮,但风夜风拂过窗棂时,会捎来斑驳的树影,梨花问隋氏,“你吃了药肚子疼不疼?”
  “不疼。”
  “想吃肉吗?”
  “生肉吗?”隋氏不想成为梨花嘴里的岭南人,“不想,但傍晚不知谁家煮肉了,挺想喝肉汤的,十九娘,我这样不算严重吧?”
  “不算。”
  梨花坐在窗棂下的椅子上,掏出匕首慢慢擦拭,这把匕首上的腥味还未消散,但隋氏没有半点异样,她说,“往后你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和我说,他们惧怕你,我不怕。”
  “好。”隋氏抓了下身上的被褥,“我的指甲有点长了,十九娘能否借我刀剪了。”
  梨花在屋里,她总怕自己控制不住伤害她。
  “明天吧,现在太晚了。”
  第219章
  隋氏阖眼时,悄悄朝窗边投去一瞥。
  小姑娘收了匕首,双手枕着脑袋趴在窗棂上,朦胧的月光洒过来时,仿佛给她披了件薄薄的纱衣。
  轻软和温柔。
  霎时,她突然就明白偌大的村为何要由小姑娘掌家了。
  她心地善良,看人是人,而不是低贱的蝼蚁,她杀人,也救人,杀伐果决,不纠结不迟疑,是天生的首领。
  思及此,她说了今晚的最后一句,“十九娘,我的病好不了也没事的,真要变成怪物,我仍会记得你,为你冲锋陷阵!”
  丈夫死后,她时常不知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可就在今天,她好像找到自己活着的理由了。
  丈夫拼着最后的力气带她走出难民村,是望她活下去,梨花不惧瘟疫也要救她,也是盼她活着。
  她怎么能辜负她们?
  屋里没有点灯,梨花回头,只看到一片黑暗。
  她沉默了片刻,语气坚定,“你不会变成怪物的。”
  族里囤了许多草药,按医书抓药,即使不能全部治愈,也能抑制隋氏的病。
  隋氏似乎睡着了,没有再说什么,但在梨花看不到的地方,她将手指伸到嘴边,偷偷啃掉了指甲。
  第一缕天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时,她翻个身就醒了,先是嗅了嗅手上没有腥味,然后就检查手腕上的铁链,确定铁链没有松动的迹象后,她才松了口气。
  梨花担心她夜里闹肚子,不敢睡沉了,是以隋氏一动她就醒了,“睡得好吗?”
  “好。”隋氏掀开被子看脚踝上的铁链,回道,“谷里的床比望乡村的床舒服。”
  “那就好。”
  谷里的是竹床,表面打磨得光滑,垫上茅草后,躺上去软和得很,梨花伸了个懒腰,起身开门,“今个儿我要去趟峡谷的庄子,你和我一起吧。”
  生病的人在屋里闷着只会胡思乱想,所以梨花决定带上隋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