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214节
络腮男不屑的瞥了眼。
到了难民村,他就是土皇帝,谁签的过所都没用!
看小娘子目光清明透着期待,好像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何事,有心逗逗她,“我瞧瞧...”
这一瞧,笑容就凝滞了。
做管事前,官府就召集大家强调了几件事。
一,不得私自离开荆州。
二,不得收留外州远房亲戚。
三,不得与外州人通信。
四,不得招惹贵人。
那时荆州已涌入了难民,富贵人家的郎君娘子也混在其中不好辨认,怕不小心做错事,便问了句怎么辨别贵人的身份。
县令说过所。
开朝以来,百姓办理过所,由县衙将手续递到州城衙门,州城衙门向京都衙门申请。
西南干旱,官差途中补给困难,便由州城衙门直接签发。
无论哪个衙门签发的过所,申请人的姓名,住所,去往哪儿都写得清清楚楚,随行几人也记载了,而眼前这份,除了孤零零的衙门印章,什么都没有。
“看完了吗?”梨花不卑不亢的问。
络腮男纠起两道眉,狂妄的脸上再没了刚刚那种笑。
县令残酷,严厉警告他们不得四处作威作福,荆州兵力强盛,惹其他几州忌惮,若因他们招惹贵人引起两州间的战事,连同家人一起杖毙。
他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塌下腰去,“小娘子辛苦了...”
他前后态度判若两人,其他管事疑惑的伸长脖子看向他手里的过所。
下一刻,他们齐齐收起笑,毕恭毕敬的让出路。
这一幕太匪夷所思了,赵广从踮起脚,想瞧瞧让管事忌惮的过所到底长什么样,但不知是不是光线不好,他什么也看不到。
还想往前凑,一管事忽然拉住他,“封郎君,是你啊...”
封绍淮是赵广从在荆州行走时的名字,看管事热情的抓着自己,他迟疑开口,“佟管事?”
做生意,最忌讳记不住人,但赵广从记性好,打过交道的人都不会忘,所以每次出去收粮才这么顺利。
沉默间,管事围着他转了圈,“真是你啊...你怎么换了装束?害我差点没认出来。”
上次来买粮的,自然要做富贵装扮,现在他就一普通百姓,自然怎么破烂怎么来。
管事显得有些激动,“前两
天石老爷来说起你了,他夸你睿智,有大福之相,想和你做买卖呢...”
谁不爱听漂亮话?赵广从心下得意,正想说两句谦虚话,随即发现不对劲,“石老爷来了?”
石进不是回梁州去了吗?怎么会来荆州?
他下意识看向梨花,后者表情恬淡,丝毫不感到惊讶的样子。
管事注意到他的目光,语气小心翼翼起来,“来了,随行的好像还有你家亲戚。”
“封家的?”
“对啊,他们现住在村长家。”管事侧身,做出请的姿势,“我送你们过去如何?”
赵广从偷瞄梨花。
她本来就不喜欢石家人,这时候碰上,石家戳穿她的身份怎么办?
“小娘子,你说呢?”
自打听到石家人起,赵漾就在发抖,梨花垂眸看他一眼,“见见吧。”
总得看看赵文茵到底怎么样了。
谁知,一直嚷着要救阿姐的赵漾不肯走了,反手拽着梨花要掉头。
梨花随他走了几米,低声问他,“怎么了?”
“阿耶在。”
“没事。”梨花说,“石家不是傻子,知道我有过所还跟我对着干,你是不是不想和大伯他们走?”
赵漾甩头,“跟着三娘,哪儿也不去。”
说话间,他仰起头,盯着梨花的额头看。
自他偷跑回来就这样,梨花问,“我额头上有东西?”
赵漾目光闪了闪,迅速移开眼,“救阿姐...”
他这反应属实怪异,梨花摸了下额头,在山里时,她曾拿水照过,额头的肌肤偏黑,没什么奇怪的东西啊。
她垂下手,牵着他往回走,“你阿姐在村里吗?”
“在。”赵漾已经二十多天没见过赵文茵了,但语气却笃定得很,“救阿姐,三娘,救阿姐。”
第136章
梨花没应。
她觉得这事不好办。
赵文茵素来就讨厌她,即使知道赵广昌的打算恐怕也不会和她走。
她要纠缠两句,赵文茵肯定闹得人尽皆知,没准还把所有人的底细给掀了。
她不惧石进,是认定石进进村另有目的,没有成事前,不会做两败俱伤的事儿,赵文茵就不同了,她说话不过脑,冲动起来,什么话都敢说。
“四郎...”梨花垂下眼睑,盖住眼里的纠结,“你阿姐不随我们走怎么办?”
赵漾抬起的脚顿了下,稳稳落地,“绑了她带回去。”
“她怨恨我怎么办?”
赵漾停下脚步,仰头望着她,“阿姐不会。”
“你阿姐要你来找我的?”
赵漾扭过头,不说话了。
已到人前,梨花不得不止住话题,听赵广从和佟管事聊到石家,清清冷冷的说,“石家既然在村长家,咱们就过去打声招呼吧。”
络腮男把过所还回去,主动上前领路,“不知小娘子来荆州所谓何事?若有小的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明示,小的定竭尽所能...”
这副嘴脸,叫梨花像吞了苍蝇似的恶心。
直接没理他。
世人都是欺软怕硬的,管事阿谀奉承,无非忌惮那份过所,她越不搭理他,越能彰显自己的清高和神秘,他们就越舔着脸上前巴结。
记忆里,赵广昌碰到石进后,石进就是用这个方法慢慢收服赵广昌的。
这不,管事们见她态度冷漠,识趣的噤了声。
半路碰到其他管事,纷纷被这群人的谄媚惊住,扯着嗓门问,“她们谁啊?”
竟让这群人这般小心翼翼。
络腮男朝同僚摇头,示意他别多问。
他越遮遮掩掩,其他人就越好奇,“益州来的?”
最近听说荆州王有心跟益州王联姻,想把女儿嫁过去,前两日已请了媒人去益州,两州亲事若成,京都军南下,荆州肯定会派兵支援,所以上头有令,凡益州来的百姓需礼貌对待。
但毕竟是道听途说的八卦,真假还不知道。
络腮男摇头。
不知道。
过所上的官印是荆州衙门的印章。
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便是佟管事这样的老熟人想帮忙挑担子都遭拒绝了,可见小娘子规矩大,不经她同意,底下的人不敢擅作主张。
梨花不知管事们心里咋想的,她边走边打量官道两侧的稻田。
这片稻田差不多有十几亩,田埂将其切成四四方方的形状。
田里积蓄了水,水波荡漾,时不时响起嘎的声音。
“田里有鸭子?”
寂静中,她突然问了句。
管事们先是一愣,随即兴奋的躬身上前,热络道,“前不久稻田里发现有蝗虫,告知衙门后,衙门就赶了几十只鸭子来,说是鸭子能驱虫。”
“什么虫都能驱?”
永乐村的秧苗长了黑色的虫,养鸭子有用?
梨花走向路旁,蹲下去看田里的鸭子。
管事们高举火把替她照明,声音不能再轻柔,“能吧,反正有了这群鸭子,秧苗的颜色都绿得多了。”
路上有人们拖树留下的树枝,梨花捡起一根拨稻田里的水。
水有点浑浊,没看到虫卵,秧苗的根颜色也正常,回去后,让堂伯丢几只鸭子在稻田里试试。
看了会儿,她将树枝扔了,目光望向村口,“村里住着多少人?”
在山上看村子离得不远,下山才知离了好几里。
村口的几个大炉子,这会儿还冒着烟呢。
管事颔首,“两千多人,都是戎州逃难过来的,小娘子不知道,那些难民凶残得很,刚到荆州,见村烧村,见人杀人,连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