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
  最后终于查明,不是王雪娇的手杀的,是王雪娇的同事……中央情报局的同事,在那个澳大利亚间谍去日本的时候,把他弄死了。
  之所以没有声张,是因为两国同属于“五眼联盟”,本身就应该情报共享。
  此前,美国确实对澳大利亚不曾设防,除了特别尖端的科技,别的都没有对澳大利亚禁运过。
  莫名出现在中国的这堆东西,恰好澳大利亚警察部门在去年进了一大批货,而他们内部管理混乱,有些东西丢了几个月,也无人知晓。
  就连澳大利亚人自己都觉得,如果那些东西真的出现在中国,那一定是我们之中出了奸细!最有可能的就是xx
  【代指一切收钱收得比他多,日子过得比他好,让他十分看不惯的人类。】
  中央情报局干掉了“间谍”之后,在局长大人的要求下,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所有的资产上都要登记编号,芯片也要登记,一旦它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开动,芯片就会自动发出信号,然后自毁。
  以及这台设备的主人就要被追责,是秘密执行中央情报局的家法,还是公开送到法庭上执行国法,就看丢脸丢得够不够大。
  王雪娇算是搭上了禁运设备完全没有登记备案的最后一班车,结果……起早赶了个晚集……什么成果都没有出,她心情很不好。
  冯老安慰了她好久,生怕她一时冲动,又不知道干出什么事来。
  这次王雪娇逮着亚历山大,跟他聊家庭、聊孩子、聊未来生活的时候,又悄咪咪地塞进了她想问的问题:“你研究防空雷达这么久,就没有觉得,跟发达国家,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就连对手的设备都弄不来?”
  亚历山大困惑地看着她:“也不是很难。”
  “德国货?”王雪娇对机械强国的印象还是德国人。
  亚历山大摇头:“当然是苏联。”
  “哈,把它给忘了。”王雪娇不好意思地笑笑。
  能跟美国人打的有来有回,苏联人的雷达确实牛逼,只不过,他们在后期自废武功,把已经开工的项目都停了,最后沦落到只能靠克格勃去其他国家偷技术资料,结果拿到手的资料还不如当初他们立项的计划先进。
  亚历山大告诉王雪娇:“除了苏联,我们也会从德国拿到一些最新的资料。”
  “怎么做到的?德国人为什么愿意给你们?”王雪娇好奇。
  亚历山大有点小得意:“凭一点社会关系。”
  如今克罗地亚跟南联盟翻脸,但是毕竟同在巴尔干半岛上,稍微努努力,总能找到谁家的小谁在克罗地亚,通过克罗地亚再搞来德国货。
  克罗地亚跟纳粹德国好,到2025年还有一个歌手带着五十万粉丝举起右手行纳粹礼。
  人一得意,就会说多,王雪娇从亚历山大那里打听到现在的雷达发展近况。
  她随口提起盟军在二战时使用金属箔条欺骗德国雷达的事情:“现在还有这种事吗?”
  “哈哈哈,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干的!”
  王雪娇睁大眼睛,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已经不会被金属条骗了吗?”
  “已经四十八年了,不会再有人用金属条啦。”说到专业,亚历山大激情澎湃,南联盟内部乱得要命,整天内战,也没有需要用到高端防空雷达的战斗,搞得他一个防飞机的雷达专家,活得还不如会养鸡的大婶。
  终于有人愿意听他讲讲了,他很高兴。
  一不小心,就把很多事情都抖了出来,包括从克格勃那里辗转得到的消息,说美国已经拥有了第三代ea-6b飞机,专门用于电子战。
  王雪娇对电子战大概有点概念,但不多。
  只知道涉及到捕捉对方雷达信号,以及干扰。
  亚历山大摇动手指:“不止你说的这些,可以找到不同类型的雷达站位置,找到雷达波信号特征,并且释放假信号,就像你说的,金属箔,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用实体干扰器了,用电子脉冲就可以做到。”
  王雪娇心中猛然一跳,虽然她不知道这种飞机在历史上干过什么事,不过光凭功能描述,她就觉得必然会发生大事……
  对于王雪娇关于雷达的问题,亚历山大一一解答,最后,轮到他提出问题了:“我什么时候能见到我的家人?”
  “快了,一切都在稳定进行之中,对了,等下次联系的时候,你能不能问问你的家人,有没有见过一个中国男人,中文名字叫陈水生,个子很矮,耳垂缺了一小块。不知道有没本地的名字。”
  “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可以,不需要知道名字。”亚历山大说,“我记住了。”
  很快就传来消息,确实有一个中国男人,能对得上特征,他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城里缺衣少药,他可能快死了。
  王雪娇传令给“猛虎石油勘测小队”:“快点!缩短工期。”
  帮主的梦想,就是他们的命令。
  于是,“猛虎石油勘测小队”不管其他邻居的死活,疯狂推进度: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慷慨激昂的音乐声和轰隆隆的机器声从早响到晚,周围山头上的狙击手被这巨大的夜间扰民活动折腾得快烦死了。
  他们疯狂抱怨:美国人是不是吃错药了,听见有石油就疯了!
  你们不用睡觉,我们还要睡觉呐!!!
  可是他们不敢过去找石油勘测小队的麻烦,否则他们会被上司处罚。
  此时,不管是哪个势力的高层军官,他们都已经想好发现石油以后,自己的收入可能会被提多少,自己的家里人能不能被安插进石油公司了。
  已经有人提着礼物来上门找王雪娇打听门路了!
  王雪娇看着满满一盒颜色花哨的土耳其小点心,十分困惑:“石油还没勘测出来呐!你们现在是不是太早了。”
  提着礼物上门的人微笑道:“要是等发现石油以后再来,我是不是连楼下的大门都挤不进来?”
  等人走后,王雪娇十分嫌弃地看了一眼顶着杏仁的小点心,王雪娇以前吃过一次,这种小糕点是浸在蜂蜜里卖的,有人要,就捞出来。
  一个字,甜。
  两个字,齁甜!
  香甜确实香甜,纯正蜂蜜的香气,还有优秀的干果香气,但最多吃一口。
  配着黑咖啡都觉得喉咙受不了,整个舌头像是被香甜给打死了,僵到什么味道都吃不出来。
  王雪娇将糕点放在一边,不多时,又有人来“烧香”了,想问问自己那个学文学的侄子能不能加入工程来,他可以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写成文章、小说和诗歌。
  “除了学文学的侄子之外,还有没有别人?比如跟波黑人关系不错的人,能自由进入萨拉热窝的。”
  “有!我弟弟是维和部队的!隔一段时间,就会去萨拉热窝转一圈,检查战区安全。”
  王雪娇眼睛一亮:“最近一次什么时候去?我想托他带点东西。”
  第249章
  王雪娇向他许诺,只要挖出石油,一定带他弟弟玩,来人很高兴,马上找弟弟打听消息。
  维和部队的装甲车出发的时间是后天一大早。
  带东西不难,只要给够费用。
  王雪娇最不缺的就是费用,中情局的经费,不用白不用!
  其实装甲车上是有空座位的,并不是塞得满满当当,有充足的空间。
  确定了维和车队的信息以后,王雪娇马上找到亚历山大,询问他的家里人离陈水生到底有多远。
  “在同一排楼里。”
  否则也不那么容易就打听到消息。
  陈水生被围城两年能活下来,全靠租住在繁华市中心才勉强凑合过日子。
  战争的混乱会让人彻底抛弃法律与道德,富贵人家自己家里存货多,以及他们更怕别人抢,除非真到了山穷水尽,否则他们不会主动招惹别人。
  比如亚历山大,他的家在萨拉热窝就算是个大户人家,不仅有钱,而且人口还多,全都是血亲,互相信任,人多就好排班。
  24小时总有人眼睛睁着:有人睡觉、有人出去找食物、有人守着家里的安全,避免一个人精神崩溃。
  他家里的日用物资储藏量,比那些每天眼睛一睁就要为食物而奋斗的人家,还是要充足很多的。
  陈水生跟他们家还算有点往来,在围城之前,他帮亚历山大家里人搞到过一些便宜的日用品。
  生病之前,陈水生身强力壮,此前还能自己想办法搞到食物,生病之后,他一步都不敢出去,病弱的时候搞来食物也守不住,走不了两步,就要被人抢走了。
  与陈水生住在同一栋楼里的人之中,有一家的男主人是医生,过去与陈水生的关系还不错,他判断陈水生是上次被炮弹擦过小腿以后,没有及时清洁伤口,导致得了破伤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