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上书房内。
岳苍第一次进乾德殿上书房,身旁站的是超品国之重臣。
在一众能人里,他并不见卑微,依旧安静、有礼地站在人群后,不突兀、也不激愤。
第481章 岳从年
兵部李尚书看他一眼,破天荒地主动上前安抚了两句:“岳老夫人可安好?”
岳苍转头:“回尚书大人,家母身体安好,多谢尚书大人相询。”
“哪里,哪里。”
“都到了。”陆辑尘未换朝服,坐在椅子上:“都坐吧,不必拘着。”
“谢皇上恩典。”
王德全亲自看茶。
陆辑尘直接看向岳苍:“岳爱卿,你有几分把握?”
岳苍闻言起身,拱手:“陛下,臣近日研究火器多时,百山火器的确威武,但臣以为,天下万物,相生相克,火器虽利,却也并非无敌。”
徐正、李尚书、俭王纷纷看过去。
“岳将军有何良策?”徐正不参与早朝,是知道陆辑尘的最终意愿,更看出文臣武将吵来吵去却没有人会真正出头。他在朝上说与不说意义不大。
“皇上,请看堪舆图。”
大周江山图缓缓展开。
“皇上,您看地图,微臣下面的话可能不好听,但很可能是事实,皇上必须有心理准备。百山郡出了关口便是雍州平原,雍州平原一马平川,我方若出兵,即便抵抗,在这三郡没有任何优势,此三郡必然在火器攻势下节节败退,所以只要开战,我方必丢失雍州平原上三郡领土。”
苏学士蹙眉:“……”
李尚书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但转机也在三郡之后。”岳苍继续开口:“皇上您看这里,雍州平原与景夏平原之间隔着巍峨的两川山脉,其高山林立,群林环绕,只有三条大路,五条小路连接,无论百山郡要攻过来,还是我们打过去,都需要经过这里,而这里就是我们伏击取胜的唯一机会。第一,可利用地形之利。微臣研究过,百山郡重火器发射,需有平坦地形、开阔之地,方可发挥威力,峡谷作战,他们的重火器根本运不上来,或者说就是运上来成本也高,我们还可在这种困难运输下,进行第二轮伏击。而且,在山林里,近战还可克远程火器,山林可很好地遮挡视线,削弱火枪威力,敌军一旦陷入近战,只能与我军短兵相接,而我军将士皆训练有素,有战斗之志,胜负便是五五分。”
徐正看他一眼:近战,便是生死搏命!山地作战,纯粹命填!
这场战役若是能在两川山脉与火器打成焦灼战,无论史书写到几千年后,大周的名字都是充满悲悯的赞歌。
即便陆辑尘就是降了,也是尤挺直脊梁的兵败,是大周士兵百姓倔强的风骨。
陆辑尘看着茫茫的两川大山,当初捉拿逆贼,拖了那么久,也是因为两川地势复杂。
岳苍继续:“还有第三,火器依靠弹药,弹药又有被引爆的风险。我军可派最精锐的死士,潜入敌方弹药库,这样胜负又到了六四分。”百山六,他们四,这还是乐观估计:“亦可放手一搏。”
李尚书等人都沉默了。
付出这么多,没有取胜的把握,这也是他们都不出兵的原因。
陆辑尘神色也沉重下来:“爱卿当称栋梁。”
岳苍立即后退,拱手,哪里敢受。不过是尽臣子本分,何况现在也只是纸上谈兵,若是真能将百山火器挡下,才有脸面见圣人。
徐正看向陆辑尘。
有人请战——他便要下旨。
这一天还是来了。
下达征伐的旨意将从他笔下写就,用自己的兵,攻向她的驻地。
陆辑尘的手抚过堪舆图温润的皮面,目光里是大周百年的河山。
他的情感再厚,也不允许他此刻辜负以命请战的臣子:“朕许你四十万兵马,封三品大将军!”
岳苍退,跪,叩首:“微臣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将军等人退,跪,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正看着众人退下,他站在看堪舆图的另一边,看着陆辑尘,没有离开。
甚至萋萋离开汴京城,他也没有走。
他们已经将他逼到了这条路上,他便有义务守着自己的孩子:“徐不歪去了百山郡……”他母亲的事经不住查。
那个孩子查到真相时,没有崩溃,也没有哭,在他院外磕了三个头,什么都没有带,离开了汴京城。
以他的能力,必然在百山从军,是个劲敌。
“是个好去处。”
徐正:“……”不可否认。
徐家祠堂永远不会将他除名,已经烂到骨子里的徐家,却养出了如此有骨气的孩子,徐家还真是好运数。
……
另一边。
岳苍见到了等在宫门外的儿子岳从年。
岳从年一个人站在宫门外,空荡荡的场地里,早朝的车马已经散了,他站在寒风中,如挺立的山岳, 看到父亲的神色,便懂了父亲的决策,即便雄心壮志在胸,面上多了抹沉重。
岳从年没有父亲那么乐观。
别忘了百山郡两位少主,都是陛下的孩子,陛下如果大输了,砍下的也是他和父亲的人头,未来江山依旧是周家的人坐,岳氏全族都不会有好下场!
可身为将士,听众人推诿,面对强敌而退,更是耻辱。
百山的将士终有一天会挥师北上,他们的战绩里,绝不允许敌人写下——节节败退,四个字!
此等耻辱,是刻在血脉里的脏污!
岳苍上前拍拍儿子的肩:“走吧——”
“岳将军!岳贤弟!”
岳苍回头。
李尚书走过来,神色严肃,也是保证:“将军放心,此次一去,你之粮草,我的命,若有一刻未达,以死谢罪!”他虽不上阵,但给大周正脊的人,他亦不辜负!
……
望都郡内。
夕阳如血,将望都郡斑驳的城墙染上了一层金红,战火的余烬在远处袅袅升起,又渐渐消散。
魏迟渊身披重甲,带着陆戈站在坚固的城墙上,一起看着这片历经了战火依旧坚韧不拔的土地。
止戈站在魏迟渊身侧,刚刚十一岁的少年,身形已初显英姿,面容虽显稚嫩,但眼神中已隐约可见坚韧与决绝。
远方是连绵不绝的山川,蜿蜒的河流,金灿灿的粮食,以及零星散布的村落。
一切的一切都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壮丽又宁静。
(有第三更,求发电(*n_n*))
第482章 城上教子
望都城周围两郡,与大周同俗同语,赵意的火炮已经架上溧水郡的城墙。
“看到了什么?”魏迟渊缓缓开口。
少年认真地看着,开始修建的道路,重新插秧的田地,大战过后人们小心翼翼的恐慌和对得来不易的稳定的维护:“未来。”只要百山够强,他们将永不饥饿、永远安宁。
魏迟渊看向他,手放在他肩上:“是城外大片需要你并入百山的领土。”
陆戈仰头看向夫子:“……”
魏迟渊看着城外大片的疆土,打到海的那边去:“郡主十年内领土不会再南扩了,百山领土再次南扩时,你已经可领兵出征。你看城墙外,现在是什么?”
少年顺着夫子的目光望过去,这次,他看到了烽火连天后的宁静,看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希望,更看到了肩上的责任。
他轻轻攥下了拳头:“夫子,是未来。”
魏迟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此‘未来’和上一刻的‘未来’,不一样:“江山,是郡主的,也是天下万民的,攻下来,便是雄主;善待它,是仁君,攻下来且能善待其上的所有生灵,方是圣君。”
林之念站在台阶上,看着并肩而站的两个人。
魏迟渊轻轻拍拍止戈的肩膀,目光里是长辈的慈爱。
而她的确不会再南进了。
林之念踏上城墙,魏迟渊从过完年一直将止戈和在在带在身边,这些日子亦是尽心尽力教导。
霍舟站在一旁。
城墙上,晚风吝啬,可还是带来一丝丝凉意。
“娘。”
魏迟渊看向她,也笑了。
林之念摸摸儿子的头。
止戈有了几分不好意思,城墙上有侍卫,还有夫子在,已经初长成的少年,羞涩于在人前与母亲亲昵接触了。
林之念莞尔,孩子是真长大了,好吧,以后不人前摸了。
林之念收回手:“看什么呢?”
“看远方。娘也一起看?”
“好啊。”
三个人一起站在城墙上,就这样看着远方的夕阳落下。
魏迟渊侧目,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辉,她正看向远方,如半年前她在芦苇湖边一样。
面容沉静、坚定,目光深邃,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