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所以,他就是回来跟憨妇好好过的,一起使劲将孩子们带大,就够了:“做饭了吗?”
“在锅里。”憨妇编得更卖力了。
老憨抱着小女儿看她一眼,没忍住开口问:“在外面受委屈了?”
“没有。”三下五除二给竹筐收口,又拿了圆盘起底。
“不高兴?”
不一会就熟练地绕了一圈:“没有。”依旧没有看老憨。
老憨觉得这婆娘今日毛病,闹什么邪脾气。
他都好好说话了,还那副苦瓜脸对自己,他现在怎么说也是月入八两的人,算了,过日子呢,对孩子好呢,跟自己女人较什么真。
老憨抱上小女儿,招呼两个大点的女儿去吃饭。
可又不忍心,便让大女儿去叫那今天不知道发什么疯的憨妇过来吃饭。
不一会,大女儿跑回来:“爹,娘说明日去赶集,要多编几个,让咱们先吃。”
老憨才松口气,原来是要赶集。
但又觉得不全是,她肯定是有什么不高兴了。
可什么事呢?
他怎么想都不觉得自己最近哪里惹了那婆娘,干脆不想了。
……
秋收的百山郡正值燥热。
罗绒儿跑到织机前。
顿时所有师傅一片欢腾。
织机上,一匹色泽瑰丽,质地柔滑如丝,却又比丝更为好打理的布料,在其上闪烁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落入了凡间,化作了这匹华贵非凡的织物。
它可不就是天神下凡,是拯救她们的天神。
这块新丝是混纺,蚕身大小更是控制得刚刚好,织出来的丝既要轻盈透气、触感温润,又不能有细丝易断的缺点。
想不到她们终于成功了。
三细一长,再加环扣织法相交,终于被他们织成了。
如今它正散发着柔软的光泽,好奇地来到这个世界。
即便用最挑剔的眼光看,也难以从这匹布上挑出一丝瑕疵。
更不要说罗绒儿还可以再辅以珍稀的材料,配以独特的织花技艺,锦上添花,让它繁华之余还可以更加富贵。
她心想,这匹布可以超越浮光锦,成为另一种风潮。
——郡主到——
罗绒儿闻言急忙出去迎,她才刚刚报上去,想不到郡主就到了,明明该她去郡主府敬献。
碧玉、碧蕊、红莹同样在场。
“参见郡主,郡主万福金安。”
“起来,起来。”林之念直接走向织机,这半年来她一直在等这匹新布。
繁华而又细腻的色泽,一如这繁华细腻的时代。
果然最契合美的纱要用最好的师傅控机。
真美。
只要足够美,就可让尚在京都的纪缺经营一二,让其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贵重加重,便可丝比黄金。
百山郡再推出任何稀奇的东西,都不会超过金丝的噱头。
可挡无数是非:“绒儿,不愧是蕙质兰心,当代嫘祖。”
“郡主——”罗绒儿这样脸皮厚的人都被夸得脸红了。
林之念真心实意,新丝对百山,对她后面的计划尤为重要,不可或缺。
林之念突然看到珠丝纱旁一匹暗淡的布料,伸手拿起来:“这是什么?”
色泽朴实,并不柔光。
罗绒儿收起羞涩:“这是废布,但异常耐用。”所以她才没舍得丢。
林之念拿过来,也没太在意:“多少银子?”
“没几文钱,就是一些杂丝短麻和少量的棉混纺。”
林之念闻言,才真正看了过去。
罗绒儿见状,立即开口:“耐磨耐洗,主要是价格便宜,穿在身上既舒适又实用,正是……百姓所需?”罗绒儿最后几个字说得不是很自信。
第336章 许寻贺
林之念鼓励地看向她。
罗绒儿语气瞬间变得坚定:“回郡主,布匹所用都是常见原料,再通过改良织造,加上碧蕊姐姐的工艺,这布定能满足百山郡子民对布制用品的基本需求,实乃大周子民之福。”
“那还等什么,两位费心了。”
“下官之荣幸!”
……
百山郡的珠光纱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大周各地打开局面。
贵重缂丝品,更是成为皇室贵族、达官显贵的心爱之物。
其上绣物的,也如月光映人间,美不胜收,乡绅富足之家多以此为衣,彰显身份。
百山珠光纱一时间风光无两。
以此为引,百山烟草、机械、药物紧跟其后,多种产品在大周整体投放。
百山内却不推广珠光纱,而是更实用的混纺布。
此布一经发出瞬间就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了百山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选。
百山各大商品产业,迎来第一次腾飞。
为适应突来的高密度生产规模,百山郡为有重要工种的乡镇,开放一万户籍,供工厂招工。
百山郡瞬间拉朋唤亲,一时间又热闹起来。
……
老憨和憨妇都没有外郡的亲戚,这样的热闹与他们没有关系。
老憨坐在板凳上,吸口新到手的旱烟,瞬间皱眉。
“娘的。”这东西还是抽不明白,干脆将烟丝磕在地上,不学着他们抽了:“听老江说现在镇里面入户籍,只要有手艺的人了。”
憨妇揉着杂粮面。
手里的面,比以前黑黝黝的看不出什么面的窝头比,色泽更好看、味道更好,最主要是玉米、土豆的量大,堆都是个问题:“入籍的人多了,难免的。”
老憨点点头,衙门前乌泱泱的都是人:“我一直没有问过你,你老家还有人吗,如果有王老爷说能私下给我弄一个名额。”
憨妇揉面的手顿了一下,但也只顿了一下,就恢复如常:“没有。”她原户籍甚至写的不是坎沟县。
老憨闻言走过去,真心实意:“你没有家人吗?你年龄还小,爹娘应该还在吧,弟弟妹妹呢?虽然只有一个名额,但也够养活一家子了……”
老憨说着突然又觉得有点不妥。
要是来那么一大家子,而他只能给一个人落户,到时候只给一个人分地,分房子。
那么剩下的人是不是就要吃憨妇和自己?自家女儿是不是就吃得少了。
要是憨妇再想她娘家人了,平日补贴一二,自家女儿岂不是受了大委屈。
老憨又觉得不好、不好,这婆娘家人真来了,恐怕都是麻烦事,可不能来。
憨妇看着老憨变了的脸色,突然笑了一下:“怎么不说了。”
老憨摆摆手:“我就是提一嘴,王老爷未必能办下来。”但:“你真没亲人了?”
憨妇慢慢地揉着面,不说话。
“问你话呢,跟哑巴一样,你总不说,我就是真想帮你,都被你气得憋回去。”他现在有本事了,如果她家里实在困难,他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
憨妇拿来擀面杖,将面饼一点点擀开,才慢慢开口:“有……”
但。
她觉得应该过得很好,……他从来孝顺,跟自己兄弟、父母关系都很好。
所以她不担心了。
老憨想了想,最终还是开口:“能找找看吗?”虽然是一门穷亲戚,但这婆娘应该会高兴。
就当自己脑子昏头了,可怜这个婆娘算了。
憨妇看着他,突然笑了。
老憨被笑得恼羞成怒又有点受用。
因为他感觉出来,她笑得很高兴,就是单纯地想笑,就笑了,看着……还有那么一点好看。
老憨也忍不住跟着笑了,他这婆娘还不满四十,对自己来说可不还年轻。
两个人想好好过日子,给她找找家人没什么不应该:“你放心,我既然开口了,就不是说虚的。”
“是,你有心了。”憨妇真心夸他,能想到她的亲人,就够了:“不过不用了,我们那边郡主和太子殿下做过县令。”
“这么巧?”
“我也是在听大……大将军事情的时候,顺便听到的,想来他们过得应该也不差。”
老憨点点头:“那更该走动走动了,不行了,你给他们写封信报个平安。她们不会欺负你了吧……”
“……没有。”面饼已经擀薄,很大的一张。
老憨看着她,想到自己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又瘦又怯,那户人家像赶牲口一样,将她赶过来,断不是什么好人。
将自己女儿卖给这种人家,她亲人那边想来也不是什么好人:“算了,算了,你不愿意联系就算了。”
憨妇将面片折叠,拿起刀,快速切着,没有再接话。
老憨便以为她默认了她家对她不好,她被卖过的几个男人家也对她不好。
但,没关系,以后他对她好点。
……
初冬的百山郡并不严寒,依旧万里绿意,百里苗壮,第二季谷物还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