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
血狂刀,现在叫狂刀,刚拿到五十万两的大饼食,又归降了郡主。
区区一个师爷,还不是自己镇上的师爷,完全不用放在眼里。
但是如果这位师爷,帮霍小爷清理过封家堡又不一样了。
狂刀在自己即将改头换面的寨子里热情地接待了刘宗田。
刘宗田看着全体忙碌在搬东西的寨子,再看看满脸粗犷、带着笑意的狂刀寨主。
虽然心有感慨,但他赶时间,没有寒暄,一言道破了他手里有五十万的通水大食:“无意冒犯寨主,只是正巧前日去了一次郡主府见到了霍小哥,听说了一些事情……”
具体听说了什么,模棱两可。
狂刀闻言态度又恭敬几分。
刘宗田拱手:“在下听说寨主拿到的是农耕灌溉钻井的案子?”
“师爷好门路,正是。”
“不知寨主想过没有,给自己寨子的兄弟再谋一些好处,甚至让自己的案子成为全百山郡最快建成、最好推进的案子?”
狂刀看着他,突然不说话了。
他寨子里一样有师爷,最近他们也在商谈这个问题,做得好,做得快,做到完美。
可田地错综复杂,灌溉井灌溉面积又大,选址和测量都是问题。
刘宗田开口了:“在下,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能助寨主一臂之力。”
“哦,说说看。”
“选取最有利的灌溉位置,规划最好的阡陌水源,为占用的土地发放占用补偿银两,为在施工中波及到的土地、人家,损害青苗的耕田给予补偿,比如优先招工这些人家进入寨主的施工队,寨主觉得如何?”
只要有人确切拿到在荒地上的这份好处,就会有更多的人来登记户籍,甚至能合理地将挖掘灌溉水道的事散出去!
狂刀蹙眉,挖水井是利耕田的事情,为何还要给他们银两?他们若是不愿在他们的地头上,换地方便是,还给他们银两,他们的利益岂不是就薄了。
刘宗田轻易看出了对方的想法:“水井灌溉的范围有限,所以是有最优位置的,差一点自然没什么,可,这是寨主第一次为郡主办事,若是办得最快最好,尤其是推进得最好,您说郡主的下一个案子会不会给寨主做,何况……”
刘宗田看狂刀一眼突然不说了。
“何况什么!”吞吞吐吐,这些文人最喜欢欲擒故纵,也不想想那是真金白银,‘纵’什么‘纵’,撒银子绝对不可能!
痴心妄想!
痴人说梦!
“何况,寨主恐怕不知,郡主在带着人出城看城门了,百山郡城墙必将重建,寨主想想,郡主对内这么大投入都给了,不可能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城墙,必然外城墙与内城墙都要重建,到时候城墙绵延百里,寨主想想那是多少银两,寨主若是晚完工一步,或者做得不够出彩,怎么能让郡主破格在您完成农渠任务后,再下放城墙的任务给您,寨主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
抱歉晚了,汗。
第311章 封县穷追猛打
狂刀突然沉默下来。
刘宗田这下不着急了,慢慢地等着对方反应。
修筑城墙不是他打听到的,郡主带人去看城门,更是他胡说。
但这是基于郡主前面一系列的作为,做出的合理推测。
百山郡的城墙破成什么样子了,就算内部没了匪患,外面也有异邦。
城墙若是不重筑,难道等着百山郡成了鱼米之乡后,让异邦来抢吗?!
郡主可不是这样没有成算的人。
所以城墙重建必然也在郡主的规划之列,甚至他觉得会更快,甚至可能会与所有案子一样,一起启动。
可不管何时启动,城墙的建设时长定然更长,必然超过半年,到时候只要狂刀挖灌溉水渠挖得好,都能分到一杯羹。
可他若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与民扯皮上,耽误了工期……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觉得水渠挖到自己地里是好事。
甚至因此选择的多是无争议的土地,到时候水井挖好了,可未必是最优的位置,都不算高效,功绩可就要减半了。
但若是给补偿就不同了,多数人到底会看在银子的面子上,为他们行方便。水井的大部分选址就能得到保证,速度也会得到保障。
城墙的案子,他定然能分到手里。
狂刀看着他,目光严肃:“你确定郡主会修筑城墙?”
“郡主为何不修筑城墙?寨主都修了瞭望塔。”郡主就是蠢的?“甚至,在下觉得郡主甚至不会修普通的城墙,因为郡主炸毁了封家堡的城墙……”
郡主就不怕哪天武器泄露,有人有样学样,炸毁她的城墙?
所以百山郡的城墙,定然独树一帜。
到时候狂刀等人若是参与过如此不同寻常的城墙修建,大周若是想各城效仿……
刘宗田几乎不敢想象狂刀能赚多少银子!
狂刀显然也想到了。
而且他们只是城建一司,林大人也只是从众多堆积的文函里,拿了一份给他们。
可见后续还有很多文函。
若是……
狂刀心里不是没有想法,既然要带兄弟,当然希望长久地带下去:“说吧,你想要什么好处。”
“在下想要寨主现在就为我封县规划好水井的数量、位置,然后提前对我封县子民给出补偿。”
“为何?”
“为了让人——见银眼开!”
狂刀懂了!
这人跟自己说了这么多,原来目的在这里!?
难怪能当师爷,果然是官场混出来的师爷,在当官方面脑子就是好使,至少他手里的幕僚与之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好!但我也有一个要求!”
“寨主请说。”
“师爷哪日飞黄腾达了不要忘了在下。”哈哈。
刘宗田神色也放松下来,玩笑而已:“不敢,不敢。”
刘宗田直接拿出封县地势图,所有规划出的土地都已列在其上,展现在寨主面前,方便他规划水井。
狂刀看着有备而来的刘宗田。
刘宗田只是笑,时间紧、任务多,他必须做多手准备:“让寨主见笑了。”
“在下只怕让师爷见笑。”
……
“你说什么,分给我们的土地上要挖水井?!”
“千真万确,问我家那口子可不可以征用我家几分耕地,在耕地上挖井,每分土地还给银子补偿,还让我家那口子按了一个手印,能是假的。”
“给了多少?”
说话的人立即警觉:“我家占不了几分,没多少没多少,重要的是水井,那片土地如果有了水井,岂不是就能种粮食了。我听说不单我们这会挖井,所有被分到的土地都挖井,只要有耕田的地方都要挖井。”
“都要挖?”
“也是那些人说的,能有假。我还听说,荒地第一年产出没有赋税,青苗也是官家提供。”
这还了得,荒地挖了水井,那还是荒地吗?
妥妥的良田啊!而且第一年白种,就算不种,也白得一批青苗。
不行,得回去让自家在附近郡县的穷亲戚过来占了这一分便宜。
再说,就算是假的,到时候跑回原籍就是了。
……
封县县府内的官员根本不在乎来的人,是不是双户籍,根据郡主府新令,只要来都给,反正各县有的是土地。
百山更是地广人稀。
何况,在刘宗田看来,只要他们各项措施到位,和他手里的文案全都建成,这些人根本不会离开百山郡。
而这些户籍对应的个人,都将是他治下的百姓,他怎么能不爱。
……
佃农、长工们也听说了这样的好事。
“竟然给挖水井?”
“外面都传遍了,不止一户人家说画押了挖水井的条子,而且还不是十里一个水井,而是隔不远一个水井,水井非常密集,第一年青苗还免赋税,说明天就会有第一口水井动工。”
“我们要不要也去落个户籍……”
……
封县的地主豪绅快被气死了,因为他们比这些百姓门路更多。
他们打探过了,竟然真的要挖水渠,给那些分出去的荒地挖水渠,免一年赋税也是真的……
这是要干什么!
那得多少银子!
“老爷,怎么办?我们要不要也让家里有卖身契的奴仆出去登记一批土地?”
“你傻了!有了户籍,他们还是有卖身契的奴仆吗!卖身契还有用吗!再说他们有了自己的耕田,还会好好侍弄我刘家的耕田吗!”蠢货!
必然是要怠慢,到时候这蠢儿子就会发现,他们连往年一半的粮食都收不上来!
“可,那么多有水井的田……”
刘老爷子神色淡淡:“你急什么,这些田地又不会这么快变为良田,等变为良田了,我们再收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