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刘宗田的脑海里无法真正构建那样的场景,但已隐隐窥见郡主的一丝野心。
最主要的是,有野心的郡主还配有相应的实力。
刘宗田再次压住自家大人,将知道的全说了一遍。
封县令目露震惊:“兴修水利?!如此大的工程?”
刘宗田点点头。
可:“要到猴年马月?!”
“半年内第一批工程竣工,我还在郡主府外看到一些不认识的机械,他们说是叫‘机械’,三天能挖一口深井,三天……”
封县令突然不说话了,人也坐稳了。
“只要我们做得足够好,赶在所有人之前完成郡主的交代,交出让郡主满意的成果,郡主怎么会记不住大人……大人的前途……”
“快,马车再快点!”他承受得住所有颠簸!
……
“均分土地!她做梦!土地是我们多年的心血!要是分了,她还不如直接杀了我!只要我活着!谁也休想分走我吴家的土地!”
“大哥,您说什么呢!小点声,我们也只是隐隐听到一点消息,再说,上面也没说真的要分我们的土地。”
“是啊,是啊,现在不过是在登记户籍,郡主就是再不讲道理,也不能强抢我们的东西。”
“放屁!不抢我们的土地,他们哪来的那么多土地分给别人?我吴家每亩耕地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是经营多年的心血,现在就凭郡主一句话就要分走!?别说她是三权在握的郡主,就是皇上,也没有如此不讲道理的做法!”
“……”
“……”
吴家老爷子看下面的宗族都不说话了,威严地开口:“联合各县的乡绅,就说我们要跟郭太守好好谈谈!”看看哪一郡能做出如此不要脸的事!
“是!”
……
田间村落、市井街头,也有很多人在说户籍的事情。
“真的什么人都能办户籍?那些官老爷就给办?”
“要不说奇了怪了吗,以往谁敢靠近那样的地方,但我前几日陪邻家去,那些老爷们竟然在外面办公,案几排成一排,都不用求见,也不用使银子,就把事情办成了。”
“他们莫不是转性了?!”
“转性不转性不知道,但户籍办下来了。”
“我这办了个更邪门的户籍,我小姨子,你们都知道,不是咱们百山郡的,但不是听说有了户籍,就给分耕地和住地吗,我就让婆子带着她去试了,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
“办成了,就拿着我家的户籍,说一下小姨子跟我婆娘的关系,对方就给办了,我婆娘见他们还算好说话,就问是不是办了户籍,就按人口发土地……”
“怎么说?”听的人比讲的人还着急。
“人家说是,就是土地发放要晚一个月,要先把户籍统计清楚。”
周围人一阵热闹 :“真有这好事?!”
“好事是好事,但良田都在豪绅手里,官府什么都没有啊,就是把荒地分给我们,又没有水、没有路、没有良种,就是有了良种,这也没有收成啊,弄不好还要赔一笔种银进去。”
“谁说不是呢?”
“话虽这么说,可不管如何得一块土地啊,就算我们什么都不种,就是荒着那也是一块土地啊,难道你跟你的土地有仇?”
“这么一说好像也对……”
“对什么对,荒地!那是荒地,小心耕十年出来,劳什子郡主再收回去!”
佃农担忧的更多。
他们携家带口,都要吃饭。
有的逃荒到此,有的因为各种活不去的原因变卖了良田,如今靠租赁为生。
虽然租赁的租子很高,但到底还有一口饭吃。
他们听说县城,给所有奴籍、佃农,也可重新恢复良民户籍。
可豪绅地主也不是傻子,已经下令,家中所有奴仆和佃农,凡是去县衙重新登记户籍者,一律逐出家门!
这……
这……
一边是渺茫的、看不见的耕地和所谓的住房屋舍,一边是稳定的、看得见的明天。
选哪边不是一目了然?
万一离开了现在的土地,被分到了旱田荒地,一年的产出还不如每年交完租子剩下的这点。
大户人家的奴婢更不用想了,除了个别过得不如意的、得罪了家主的,谁放着现成的银子不拿,去要什么户籍?
因此,百山郡大大小小的上百位乡绅地主,联合在一起,底气很足地告到太守府,求太守府给个公道。
……
郭太守简直莫名奇妙,看着这群宗族老者,红光满面的慈翁,简直不知所谓:“谁说分你们土地了!谁说的!”
众多自诩威望赫赫的老者都不说话了!
可你搞这些不就是要分我们的土地,如果不分,百山郡哪来那么多土地!
郭太守天天都要忙死了,还要看这些洋洋得意的臭脸:“怎么没人说话了!站出来啊!也不看看你们那点土地加起来才多大一点地方,我要来干什么!分给全城百姓吗!够不够分!就是郡主拿来盖个洗澡堂子都嫌它小!”
众位老者怔了一下,神色顿时有些挂不住。
他们上百豪绅的土地怎么就是洗澡堂子了,哪里小了,太守……说话未免太,太难听。
第310章 更快的主意
郭太守确实没给他们留脸。
他现在手里握着七八个城镇重建项目,而且银两纷纷到位。
随便撒出一个铺路、建房、修桥的案子,都是上万两投资,有的是人求着他来要他手里的东西,看得上他们手里的那点粮食!?
怎么可能再给他们好脸色!
再说,他正为本城管辖下分治土地的范围闹得焦头烂额。
这些人还不分青红皂白地过来给他添乱,怎么能不算没有眼色的东西!“行了!没人要你们的东西!我这还忙着!无事赶紧走!”
十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这下脸色真难看了。
郭太守什么意思?!这些年,他们为百山郡交了多少粮食,连百山郡郡府的大门都是他们出银子修的。
如今却来这一套,还说不是要警醒他们,拿他们的土地!?
何况这次还是胃口过大!想吞了他们所有!不要脸:“太守大人你敢保证吗!?”
“郭太守明人不说暗话!那么多人口,谁分的土地次了好了,最后如果打起来,会不会冲撞我们?!”
“就是,郡主就是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好让我们求到郡主那里,吃好处!孰不知,我们也是积攒多年,才有今日的积蓄,太守大人也要看到我们的辛苦啊。”
“就是!”
“就是!”
郭太守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虽然手里有资金。
但良田的数量就在那里,他心里何尝没有那样的想法。
觉得郡主就是要用‘不公’给这些人闷头一棍!
“太守大人,怎么不说话了?”
“太守大人,说话啊。”
“不会是被老夫等人说中了吧。”
“胡言乱语。”
……
同一时间,封县内。
刘宗田完全不考虑土地优劣、不考虑来者是谁。
只要是来申请户籍,或者原没有耕田的人家,过来申请耕田。
无需等待,不用月余。
当场根据来人的原住地,或者个人诉说的需求,直接按照每人每亩占用的标准,划分给前来登记的人,
速度快得就像发一包不要银子的沙子一样简单。
因为效率高、耕田真正能拿到手里,封县登记户籍的人最多,排的队伍最长。
甚至懂得改进分发耕田的方式。
最开始,有人还会抱怨:“官老爷……我这地是不是太荒了点……”种不出东西啊?
随即,官老爷给出更荒的六块土地让人挑选,最后挑剔的人发现,还不如第一块土地更好一点。
慢慢的,分发土地改变为——为每位前来登记的人,准备六个备选,显得封县官员为了百姓诚意十足。
封县因此绝对是二十六座县城里,登记户籍最多的一个县城。
可是刘宗田看了一天的户籍名单,顿时蹙眉。
不够,只是一些走投无路、没有田地、没有户籍的人在正常登记。
远不到封县人口的一半,这如何凸显出封县的功绩!
那些佃农、大户人家的奴仆,有较高收入的伙计、长工,都还没有户籍。
这样怎么行。
怎么能突出他们封县与众不同的一面,而且第一天前来登记的人数只有两百,人数太少了。
最重要的是,水利工程两天后就要奠基。
到时候大家都知道户户通水的方案,他们封县就丧失了所有的优势。
必须要想个办法……
在二十六县中一鸣惊人!
翌日。
刘宗田绞尽脑汁一晚上,一大早辞别县令,亲自跑了一趟隔壁县城的血刀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