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妇孺们第一次见甘蔗,用铡刀铡成一段一段,然后背到地头整齐排放。
  稍微撒上一层薄土,喷水润湿,再用桐油布盖上。
  长安还有些冷,怕催出的苗被冻死。
  妇人们看着成捆成捆的桐油粗布盖在地上,心疼得直咋舌。
  天爷啊!真是作孽,这么好的布竟然拿来盖地!
  孩子们光着脚丫,长满冻疮的脚踩在冰冷的地上,眼睛盯着甘蔗咽口水。
  大一点儿的孩子借着帮忙干活,手上沾了些汁水,趁无人注意,偷偷舔一舔手。
  真甜!原来这就是甜的感觉!
  “小苏大人!甘蔗怎么是横着种?它不是竖着长的吗?”皇子们的认知被颠覆。
  “横着、竖着催芽都行,最终要保证苗向上生长。”苏樱笑道。
  “到年底,这几座山头全是甘蔗!”李泰叉着小肥腰豪迈道。
  转头问苏樱,“明年能种多少个山头?”
  “那就大了去!一段甘蔗能发两到三根芽,长两三根甘蔗。
  一根甘蔗按分成八段算,这一片甘蔗收获后再种植,面积至少是现在的十六倍!”苏樱算了算道。
  “这么多?”众人惊呼。
  “四殿下,你今年还得到益州一带寻地,年底从岭南运送一批过去。
  待设备研制成功,便能在种植地附近建厂,可节省运送、人力、时间等。”苏樱对李泰道。
  “四弟,不若我去一趟益州?种植地、糖厂位置一并寻了。”李恪主动道。
  “不用,让我舅翁给那边去信,托人寻找便是。
  等去泉州港送遗爱出海后,顺道走岭南采购甘蔗,再一并运到益州。”李泰回道。
  高士廉已回京,任吏部尚书。
  当了两年的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寻地这种小事一封信就解决。
  何须舟车劳顿跑一趟?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没必要折腾自己。
  “那好吧!”李恪没坚持,他也不想错过去泉州港的机会。
  “小大人,育苗地种完了,还剩下不少甘蔗,弄哪里去?”莫管事来请示。
  “每一户村民分几节,剩下的收回来,交给司农寺窦大人吧!”苏樱道。
  “为何要分给村民?”李祐不解,这么贵重的东西。
  “他们自己有了,就不会惦记这里的。”苏樱笑了笑。
  家家都有了,就没那么稀罕。
  不然,成天惦记甘蔗园的,偷去吃了还好,总归没浪费。
  最怕的是半大的时候,嘴馋掰了,又不甜,白白浪费。
  抓了人,又不能怎样,不然一家送几节,自己种上有个盼头。
  “他们敢!偷了抓去县衙打板子!”李祐不屑道。
  “算了,一根甘蔗不至于!”苏樱摇头。
  村民们一家分了五节,大家呆呆愣愣的,这么金贵的东西他们也配拥有?
  “回去吧!房前屋后种上,以后,自家娃也能吃上!”莫管事分完,笑着撵人。
  “多谢小苏大人!”村民们深深鞠一躬。
  这几节甘蔗年底拿去售卖,能卖个好价钱,能给家人扯块布做新衣裳。
  还剩五车甘蔗没拆开,火器研究所卫队士兵眼巴巴望着。
  “莫管事,这车给卫队吧!”苏樱指了指营地。
  莫管事带着车夫,送去一车。
  “来,啃甘蔗!”苏樱将砍成节的甘蔗分给众皇子、以及杜荷、柴令武。
  众人蹲在路边,毫无形象啃甘蔗。
  甜,汁水足,嚼着满口汁水。
  李泰、李祐吃了一节,不过瘾,再啃一节。
  “少吃点儿,小心舌头起泡!”李泰再要拿,被苏樱劝住。
  李泰意犹未尽,捂着腮帮子,“好吃是好吃,啃着费劲。”
  “咦,你们都吃上了!”李承乾从研究所工地下来,又累又渴,拿起一节啃起来。
  “吃啊,你们怎么不吃?“李承乾见众人望着自己。
  “你慢慢吃!我们吃饱了!”李泰捂着腮帮子,太阳穴、腮帮子酸软,舌头上起了泡。
  “甘蔗好是好吃,就是费劲。”李恪比较克制,一节后没再动手。
  “弄刮皮刀,直接把甘蔗皮削掉,吃起来就没这么费劲。”苏樱道。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来,说说看,刮刀怎么做?”李恪来了兴趣。
  几个脑袋凑一块,在地上画图,争论不下。
  “小苏大人,你来说说,哪一种好?”几人互不相让,让苏樱评判。
  几人刀形各异,其中李恪的接近现代的刮皮刀。
  “三殿下的最好!”苏樱回道。
  “为啥?”众人不解。
  “你们打造出来,试一试便知!”苏樱没回答。
  “这种刀小一些,还能削梨、桃等果皮。”
  于是众人又乌泱泱跑去将作监找阎立德,给他们打造几柄刀。
  莫管事带着甘蔗去司农寺找窦静。
  阎立德正穿着一身单薄的破衣袍,与工匠一起垒高炉,不时讨论什么。
  建造一座冶铁高炉很麻烦,冶铁量大,需要炉体承受的重量、耐火性越高,建造的厚度相应增加。
  设计图纸出来,能不能达到要求,还要看工匠的经验。
  有经验的工匠单看图纸就能判断行不行,甚至还提出修改意见。
  第520章 比学赶帮超
  “你们要打造削皮刀?”阎立德无语。
  自己忙得飞起,皇子们为一把削皮刀打断自己工作,还不能甩脸子。
  “阎大人,我们想验证哪一种刀更好用!”李泰也不生气。
  阎立德接过图纸,几种款式各异,“削什么皮?”
  “削甘蔗皮!”李泰捂着腮帮子,神色有些痛苦。
  “唔!这想法不错!”阎立德点头。
  甘蔗好吃,皮不好啃,若是有削皮刀,确实省事不少。
  这次李承乾、李泰、苏樱有经验,下车前褪去棉袄,外披披风进冶炼场。
  李恪、李元昌看着诧异,也默默回车脱衣。
  李祐傻缺,大笑几人模样怪异。
  杜荷是李承乾死党,唯他马首是瞻,不明所以,但亦步亦趋,直接褪了棉服扔回车。
  柴令武是李泰的狗腿子,忠诚度亦不遑多让。
  众人都着单衣进去,就李祐风度翩翩。
  冶炼场没一会儿,众人热哄哄的,李祐满头大汗,也顾不得形象脱棉服。
  小吏端来绿豆汤,口渴难耐的众人咕咚咕咚一阵牛饮。
  “这冶炼场着实高热难耐!”李承乾抹一把汗,“工匠们可有饮用?”
  “回太子殿下,那日后,高温场所都增添掺盐的饮用水,绿豆汤是开春新增的。”阎立德回道。
  “此法确实有效,再无高热晕厥者!”
  每日上、下午各供水一次,饮用水被哄抢一空,工匠们一口气灌下两大碗。
  “这便是冶铁高炉?”李恪、李元昌好奇打量。
  顶部是自动进料口,粉碎的铁矿石等原料用工具推送到进料口。
  然后搬动装置,进料口打开,原料往下掉,与炉火充分接触、燃烧。
  “这里是什么?”见高炉正面有一个小孔。
  “观察孔,观察火的颜色,判断炉火冶炼温度是否达到。”苏樱介绍道。
  “这个呢?铁水出料口?”李恪指着高炉下部有连接管道的一个大孔。
  “对!”
  “这里还有两个口又是啥?”李泰蹲下。
  “小的一个是废炉渣出料口,铁水中的含杂质的残渣比重不同,从这里流出。
  大的孔则是炉料燃烧后的余烬清理孔。”苏樱一一讲解道。
  “小苏大人,你说的不同钢材,便是在炼钢炉添加?”李元昌问。
  苏樱点头,“当然可以,不过这样的钢材不纯,会含有其它杂质。
  要想炼纯度高的特种钢材,应再加一个炼钢炉,提炼后的钢水流过来,根据用途不同,添加不同材质。”
  “小苏大人,我怎么感觉好像漏了什么?你的意思,我这高炉和炼钢炉串联法还有待升级?”阎立德心塞。
  “算不上!就目前而言,你这串联法已前无古人,炼出的钢材用途很广。
  至于特殊钢材,还没影的事儿,得等鲁王、五皇子他们去研发。”苏樱安慰道。
  “研发?”阎立德眼睛一亮,“鲁王殿下、五殿下,下官给你们辟一间办公地,多过来坐坐。”
  “阎大人,办公所弄大一些,以后我们得空便过来。”李泰吩咐道。
  “喂,青雀,这是父皇给我和七皇叔的差事,你干嘛要掺和?”李祐不乐意。
  虽然嫌弃这差事又脏又累,那也是自己领的第一份差事!岂容他人染指?
  “我又不干预你做事,紧张啥?我喜欢,想自己琢磨琢磨,要不是制糖设备时间紧,哪会轮着你来?”
  李泰胖乎乎的身上满是汗水,小脸热得通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