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时纶,这蚕儿好像要肥大些!”刘师爷见一眠刚过,这里的蚕明显大于自己见过的。
  “是吗?”宋玄羽对蚕子关注度不高,感觉不出。
  “嗯!”刘师爷很肯定。
  “刘师爷观察细致!”苏樱没想到刘师爷深藏不露,给见多识广的宋玄羽做幕僚,没点儿真本事可不行。
  “过奖、过奖!想来小苏大人的喂养有诀窍,亦或是蚕种选的不同。”刘师爷谦虚道。
  “蚕种都一样,县衙领取,孵化相同,梧县、梧州采用大蒜红糖水喂养。”苏樱介绍。
  “可除了肥大些,再无特别之处呀!”宋玄羽怀疑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细节。
  “嗯!”苏樱点头。
  “咦,奇怪,既是相同的蚕种,大蒜红糖水喂养法亦公开,为何就你们的蚕子吐彩丝?桑叶不同?”
  宋玄羽拈起桑叶细看,没啥不同啊!
  “三眠后才显现不同!届时宋大人再来,谜底自然揭晓!”苏樱卖关子。
  “好!我一定要看看!”宋玄羽实在好奇。
  “大人!”县衙工房曹吏带人来选址女子官学校址,确定建设规模。
  “嗯,走吧,去看看选何处!”宋玄羽、刘师爷出门。
  “小苏大人、福大人,一起参详参详!”宋玄羽见俩人没动。
  “我好像忘了一件事!”苏樱懊恼,“忘了给林县丞回话,他还等着我的信儿,商议后续。”
  “就回他,已在荒沟村选址,若有意,两月后开学,首期招收女娘三十人,桐县十个名额!
  免束脩、书本费、食宿费,路费自理,学制三年!招收八岁以下女童。
  毕业后至少在县衙纺织厂或指定纺织厂做事三年,有工钱!”宋玄羽想了想道。
  “?”苏樱眼睛的瞪大。
  “是不是太小了些?不单是识字,学技能,还有管理,两年时间也不过十岁,懂什么?
  这可是桑蚕养殖、纺织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不是童工!”
  “女娘十三年便嫁人,年龄大点儿的,爹娘不会放,八岁左右女娘学两年,在纺织厂待三年。
  新旧交替,也不耽误嫁人!”宋玄羽道。
  “可工作三年的技术人员、管事刚成熟,积累不少工作经验,却要辞掉。
  岂不是浪费人才?纺织厂里永远是新手!”苏樱摇头。
  两人在招收学生的年龄上产生分歧,宋玄羽是古人,立足于大唐律法,女子十三岁嫁人。
  苏樱来自现代,耳濡目染,认为人的心智成熟在二十二三岁以后,十三岁完全还是孩子,初中一二年级的小孩。
  在宋玄羽的心目中就属于老人,该淘汰。
  “宋大人,若女娘学有所成,能给家中带来巨大利益,我想她爹娘应该不会舍得她早早嫁人,不是便宜婆家!”
  苏樱坚持己见,“我觉得十岁以下的女孩皆可招收。
  毕业后至少在纺织厂待三年,逐年提高薪资待遇,特别优秀的可聘用到十八岁!”
  宋玄羽默了默,“先把招收条件定在十岁吧,后面的事儿待定!”
  纺织厂连影都没有,纯属一时兴起提及的。
  女子官学出来的女子,最低能断文识字,会先进的缫丝、纺织技术。
  白叠子种植成功,大面积推广,纺织业大兴,至少在十年后。
  届时,自己在哪儿任职都说不定呢!
  “既如此,不若放宽到十一岁?”苏樱得寸进尺,希望更多女孩受惠,“反正十三岁才嫁人!”
  “你呀!”宋玄羽指着苏樱笑,明白她的意思,“统共就三十人,跟年龄大小能有多少关联!”
  “是我着相了!”苏樱拍了拍脑袋。
  本想提议扩大招收名额,想了想还是算了。
  门槛太低没人稀罕,就这三十个,束脩、书本费、食宿费将是一笔不小开销。
  梧县能支撑,皆因利税、税粮充盈。
  再说正常的县学尚未做到这一步,对男童来说,是一种教育资源的不公平。
  也就这位宋县令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敢直接拍板,自己还是知足吧。
  就不知哪些女孩幸运,能考进女子官学。
  几人沿着村子绕了一圈,村里盖的房子稀稀落落,又有零星菜地。
  官学占地不小,校舍、师生宿舍、食堂、澡堂、操场、图书馆、实习厂房(养蚕、缫丝、织布等)。
  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地方,最后把目光投向村尾的村学旁。
  这一片离村子远,除开田地,就只有苏家,未开发的荒地不少。
  宋家、周家、秦铁牛家都紧挨村子往苏家靠,中间还是有一二里的空段,盖官学正合适,
  村尾是苏家,全是妇孺,从村头过来,要经过好几户村民家,登徒子想来骚扰,并非易事。
  可惜苏家九月份要离开,之后有些麻烦,那边全空了,紧挨着树林、大山。
  几十个女娘住那里,肯定害怕,到时看怎么安排人值守。
  官学不同学村学,建筑全部采用砖瓦结构。
  “正好,用水泥做粘合剂!”苏樱想到现代建筑的平房。
  古代用黏土、石灰、糯米等做粘合剂,现在有水泥,不若用它替代。
  “水泥?不是铺路吗?也能做粘合剂?”宋玄羽惊讶。
  “当然能!效果不比糯米粘合剂差,还节省粮食!”苏樱自信道。
  “善!若真成,便是我大唐第一座水泥混砖结构房!”宋玄羽抚掌大笑。
  “北方也能用吗?盖纺织厂行吗?”
  “当然能行!”苏樱笑道,“宋大人,我怀疑你是来梧县偷师学艺的!准备在邢州复刻不成?”
  “邢州弄不了,最多也就宋家族人及庄园复刻,邢州不是宋家的天下!”宋玄羽惆怅。
  这里有太多可施展的,他都想一一尝试,也希望宋家人以此发展起来。
  若白叠子种植成功,宋家将一跃成为邢州第一大地主。
  “小苏大人,水泥粘合剂如何配比?”工房曹吏问。
  “呃,跟铺路的水泥配比差不多,可适当调整比例,不放心的话,先用水泥粘合剂垒一堵墙试试。”
  盖房子需要专业知识,苏樱不便瞎指挥。
  第438章 这位宋大人还真细心
  青石山那边有荒沟村的人烧水泥,榕县太穷,没有单独建水泥窑,修路的水泥由青石山供应。
  工房曹吏安排人去青石山,找他们配置砌墙用的水泥粘合剂。
  都是熟人,大咧咧在苏家客房住下,与宋玄羽、刘师爷商讨女子官学的布局。
  “先生,真的建一所女子官学?”谢清韵、苏绿、裴玉真、王弗如、裴玉瑶得知消息,找苏樱证实。
  “是啊!”苏樱笑吟吟看着这些女孩,“开不开心?”
  “开心!”女孩们点头,又很是失落,“可惜我们没机会!”
  “谁说的?”苏樱问。
  “不是说只招十一岁以下的女娘?我们都过了!”谢清韵道。
  “先生又没限年龄,你不想做女先生?”
  “女、先生?先生,这是官学,不是村学,我们能行吗?”女孩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女子官学耶,做女学子都很了不起,从未想过自己做女先生。
  “这梧县、梧州还有比你们更有学问的女先生吗?”苏樱笑道。
  “有啊!先生,你比我们更有学问!”谢清韵俏皮道。
  “可我迟早要离开岭南。”苏樱放下手中的笔。
  重新编写教材,汇总整理,编纂适合女学用的。
  珠算、新式算学、白叠子甘蔗种植、蚕桑养殖、缫丝、纺织等,还有简单的企业管理构架及企业管理等。
  一旦纺织厂面世,就意味着资本主义萌芽,脱离手工作坊,集中大量人力生产。
  “先生,做了官学女先生,是不是不能随你游学?那我不做女先生。”
  谢清韵一心向往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就是,先生,我也不做女先生!我要去看大海、坐大船,去看长安!”裴玉瑶嘟着嘴。
  如今她可随心所欲双手打算盘,梧县没谁能跟她匹敌。
  听闻金风寨的阿黑在长安靠双打算盘得了圣上奖励一把金算盘,赐号‘岭南金算子’!
  她还想着到了长安,跟阿黑比试比试,到底谁是岭南金算子!
  “没说做女先生就不能游学啊!”苏樱扶额,这些女孩天真浪漫,心心念念游学。
  “真的?”女孩们欢喜,随后又泄气,“我们都去游学,谁来授课?”
  “村里不是还有你们阿娘?养蚕、缫丝、纺织这些实作课就由她们来授课,就是识字课,她们亦担得起。”
  郑娘子她们当年都是豪门贵女,请的先生是长安名家大儒,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就连谢清韵她们的学识、礼仪皆传承自母亲,苏樱不过教了些珠算、现代常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