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兄长说的甚话?弟弟陪着兄长一路奔波,兄长说话怎如此伤人?”
  苏辰彦眼眶泛红,心中委屈,兄长越发偏执、不可理喻。
  “二弟…”苏时彦懊恼自己没压住火气,软声道,“兄长不该如此对你说话!”
  “兄长,此事儿非同小可!望三思!”苏辰彦诚恳道。
  “阿娘、阿舅已矣,苏家是我们背靠的大树,苏家好我们才得着好。
  我们入仕还要靠大伯、阿耶的势,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跟家里闹别扭?
  阿舅的死与苏家无关,也不是冤死;阿娘、阿娘但凡收敛些,也不会…”
  母亲已逝,身为人子,不该非议,苏辰彦打住话。
  “二弟,歇息吧!”苏时彦脑子混乱,不想跟二弟理论。
  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大街上响起嘈杂声,好像有人入住不远处的驿站。
  闹哄哄的,不少孩子的喧闹声。
  苏时彦烦躁的将被子蒙头上,隔绝吵闹声。
  福忠面无表情,早已习惯这帮闹喳喳的小屁孩,吵得人脑瓜子嗡嗡嗡。
  偶尔船靠岸,孩子们都跑了,突然觉得船上冷清得可怕。
  从广州港走水路至泉州港,再到胶州,转陆路。
  河南道、河北道灾情基本解除,此行撤销米铺,将人员妥善安置。
  然后溜达回长安,向皇后娘娘交差。
  第343章 告哪门子的状
  “兄长、兄长!快醒醒,快醒醒!”苏辰彦猛摇兄长。
  “唔…”苏时彦睡得正香,被二弟摇得脑袋发蒙。
  睁开眼,迷茫地看着一脸焦急的苏辰彦,“二弟,何事?”
  “外祖、外祖母不见了!”苏辰彦着急道。
  “不见了?”苏时彦翻身坐起,“去了何处?”
  “不知!问了店家,说是天蒙蒙亮,两人就出去。”苏辰彦不安地搓着手。
  “诉状呢?”苏时彦摸了摸枕头下,问二弟。
  “?”苏辰彦愣住,“他们拿走了?”
  “完了,出大事了!”苏时彦急忙下床,哆哆嗦嗦穿戴。
  这下两兄弟是真慌了,原本打算以养病为由拖延,没想到外祖母来一招釜底抽薪。
  哥俩急匆匆从客栈出来,朝着县衙疾行。
  “大家吃好了吗?”苏仲彦问孩子们。
  “吃好了!”孩子们齐声道。
  “好,大家分组自由活动,听福东家、胡先生的安排!不要走散了,注意安全!”苏仲彦安排道。
  “阿黑,你多费心照看,我带两位弟弟回一趟秦家村。”
  “先生且去!”阿黑躬身道,出来几个月,长了不少见识,整个人显得沉稳、自信。
  “兆彦、柄彦,走,跟阿兄走!”苏仲彦冲一堆砂糖橘喊。
  “是,兄长!”砂糖橘中出来两个小少年。
  橙色马甲起了很大作用,一路上清点孩子,只管瞅那橙色马甲。
  小哥俩跟着堂兄走出食肆。
  来的路上,苏仲彦才得知荥阳也在此次灾荒中,到了总得去秦家村看一眼。
  看看祖母、二婶娘家人咋样,需不需要帮衬一把。
  “咚!”苏仲彦躲闪不及,被人直直撞胸口上,“哎哟!”
  “对不住、对不住!”苏辰彦头没抬,丢下一句对不住,拉着兄长往前走。
  “时彦、辰彦?”苏仲彦迟疑地喊道,以为自己认错。
  “大兄、二兄!”苏兆彦欢喜地大喊。
  苏时彦、苏辰彦顿住脚步,转身,看到三只砂糖橘。
  “你们怎么在这里?”双方同时问。
  “我们随福东家游学到这里,准备去秦家村看看祖母、二婶娘家,你们也去秦家村?”苏仲彦问。
  “嗯嗯…”哥俩胡乱应道,心不在焉。
  “你们先忙,我们还有事!”说完转身就走。
  “等等,时彦、辰彦,发生何事,这般慌张?”苏仲彦拉住两位堂兄。
  “哎呀,再晚就来不及了!”苏辰彦甩掉苏仲彦的手,拉着兄长就走。
  “走,去看看!”苏仲彦觉得不对,带着两位堂弟跟上。
  “咚、咚、咚!”远远就听见县衙门口的鸣冤鼓响,不少人往那里跑。
  衙门前的鼓声响,说明有人喊冤,多少年都不曾遇到,百姓纷纷跑来看热闹。
  咚咚声敲在哥俩心口上,脚底发软,每响一声,心往下沉一分!
  “冤枉!冤枉!河南府尹仗势欺人,草菅人命,打死我儿!呜呜…”老妇人跪在衙门前,举着诉状喊冤。
  秦方城举着鼓槌不停击鼓。
  围观的百姓一头雾水,没听说府尹大人打死过谁呀!
  “外祖、外祖母!”哥俩挤进人群,一个拉秦方城,一个拉老妇人。
  两位老人都穿着之前那身破衣烂衫。
  “外祖!求您了!人死不能不生!咱回长安!”苏辰彦拉着外祖的手。
  眉宇间全是焦灼,想不明白一向明理的外祖怎么也跟着搅和。
  “辰彦,放手!你外祖母要是走了,我也不活了!”秦方城眼中有泪。
  明事理又如何,什么都没了,老妻再走,自己孑然一身,也活不了几日,不如陪着老婆子一起疯。
  “外祖,你们这是把苏家拖下水!要毁了苏家!”苏辰彦愤怒道。
  “我什么都没了,哪管得了死后洪水滔天?”秦方城毅然决然。
  苏家休了自己女儿,害女儿惨死,他苏家却要荣华富贵、步步高升!休想!不如一起下地狱!
  甩开外孙的手,继续咚咚擂鼓。
  “外祖母,你快起来!我们回去!”苏时彦心里那个悔呀。
  不该心软写诉状,不该告诉外祖苏家发达了,如今他们正在毁掉苏家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
  外祖他们是故意的!苏时彦终于明白昨日外祖母那古怪笑容的意思。
  “滚!”老妇人一把推开外孙,明明油枯灯尽之人,力气却出奇的大。
  苏时彦踉踉跄跄后退几步,被随后挤进来的苏仲彦扶住。
  “时彦、辰彦,发生了何事?”
  苏仲彦看着击鼓的秦方城、地上喊冤的老妇人,认出是两位堂兄的外祖。
  “哐当!”县衙大门里响起门栓抽动声。
  “吱呀…”大门缓缓打开,冲出一帮皂吏,大喝,“何人在此击鼓鸣冤?”
  “老身秦家村人秦何氏,状告河南府尹屈突大人,草菅人命,打死我儿!”
  老妇人高举状纸,膝行上前,枯瘦如柴,白发苍苍,当真凄凉无比,令人心生怜悯。
  秦方城一同跪下,“求大人为草民做主!为我儿伸冤!”
  苏时彦、苏辰彦见状,脸色煞白,腿一软,颓然坐地上。
  河南府尹屈突寿乃前朝名将屈突通长子,屈突通本前朝名将,隋大业十三年奉命守潼关,兵败被俘,降唐。
  武德九年,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
  后屈突通以检校行台仆射身份镇守洛阳,授洛州都督,贞观二年病卒于任。
  长子屈突寿袭爵。
  (备注1:此处借用府尹官职替代都督,唐代官职变换频繁,府尹一职于开元年间设置。
  备注2:府尹三公子系杜撰,屈突通只二子。)
  皂吏一听,面面相觑,无人敢接状纸,告府尹大人,吃了熊心豹子胆!
  班头跑回公堂,“大人,外面有刁民状告府尹大人。”
  “甚?状告府尹大人?”荥阳县令杨颍川的瞌睡全跑了,“何人如此大胆?”
  睡得正香,被鸣冤鼓吵醒,手忙脚乱穿好官袍上衙,却不行是状告府尹大人!
  “回大人,好像是去岁冲撞府尹三公子的秦家人。”班头回道。
  “?”杨县令半天脑子转不过来。
  冲撞府尹三公子,还使阴招!记得好像判了三十大板,适值府尹大人巡视荥阳,亲判。
  这种刁民居然还敢状告府尹大人?屈突老大人去岁已病卒,告哪门子的状?
  去岁不告,今年击鼓鸣冤为哪桩?
  “去,告诉秦家人,屈突老大人已病卒,且本县乃七品县令,接不了府尹大人的案子!”
  第344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天哪!这世上还有没有王法?我儿冤死,却无处申冤!我的儿,你死的好冤!”
  老妇人一听屈突老大人去岁已病卒,恸哭哀嚎。
  冤有头、债有主,这人已死,找谁伸冤去?
  “我的儿啊!你死的冤啊,爹娘为你伸冤都无处可去,这叫我们穷人可怎么活呀!”秦方城跟着一唱一和。
  “哟,这不是去岁那什么秦家村冲撞府尹三公子的刁民么?”有百姓想起来。
  “是那人啊,该!三十大板都打轻了!有脸喊冤!”有人骂道。
  “时彦、辰彦,快说,到底怎么回事儿?”苏仲彦摇晃着两位堂兄。
  他看了状纸,是大堂兄时彦写的,学律法,状纸格式板板正正,措辞尖锐,言辞犀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