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呵呵,腌臜到娘子了!”苏老二忙松开妻子,后退一步。
“别动!”杨春华拉住丈夫,仔细擦拭,“脸上沟沟壑壑的,擦擦!”
“恭喜、恭喜!”村老们冲杨老汉道喜,女儿嫁到苏家,这会儿杨家跟着沾光。
“同喜、同喜!”杨老汉一一还礼。
“杨守道,你这老儿,眼睛毒,又赌对了!”王老汉语气酸酸,还是道贺。
“老亲家,苏家好了,咱谁不跟着沾光?”杨老汉满面春光。
苏家回京城,村里人在京城有了落脚点,孩子们到长安游学也罢,科考也罢,总归有人帮衬。
就连王老汉过继的嗣子阿禾,将来都能得到苏家照拂,还能帮他们打探本家消息。
郑娘子好几位能干妇人丢下手里活,到苏家帮忙做饭。
裴三郎骑马到黑风乡采购大量食材,顺便通知修路的村民回家庆贺。
金风寨那边阿德头领带着村老们,提着几坛子俚人米酒也来道喜。
苏老二简单洗漱,换一身干净衣裳,出来接待客人,苏家喜气洋洋。
“老姐姐,快坐、快坐!”苏老太太见高氏进来,热情招呼。
“二郎媳妇,你且坐会儿!”老太太见杨春华跟着忙活,叫住。
“阿娘!”杨春华过来。
“坐下、坐下!”老太太拉着二儿媳坐下,笑眯眯看着腹部。
“这孩子是咱家福星,他一来,咱苏家好事连连!”
“阿娘!”杨春华脸色微红。
“这孩子小名就唤福娃!”老太太笑的眉眼舒展,仿佛年轻十岁。
“好生养着,安安稳稳生孩子,待孩子大一些,咱再启程回京,不着急!”
“听阿娘的!”杨春华轻声道。
“亲家母想的真周到!”高氏听了满脸笑容,适时捧上一句。
就怕苏家着急忙慌的回京,可就苦了有孕在身的女儿,一路舟车劳顿的,叫人提心吊胆。
“老姐姐,咱都是生养过孩子的,二郎媳妇身材娇小,当娘的不得多想着!”老太太越发慈祥和蔼。
杜氏、韦氏、郑娘子等在厨房忙碌,这边卢照时、苏樱、王延年、胡县令在客房商议梧县、桐县修官道的事宜。
“阿樱啊,刚才在青石山看了,那个漫天灰尘不是个事儿啊!”卢照时道。
周边一大片灰蒙蒙的,这才多大的工程?
后面整个县的官道修完,不会连荒沟村都蒙上灰吧?
卢照时不懂什么叫环境污染,但看惯了山青水绿,实在接受不了沙尘弥漫的天,本能觉得这不好。
“呃,没想到水泥这么快试制出来,批量生产的工序、生产工具、厂房都还未建,这几天赶金风寨的工期,暂时这样。
待农忙后,需要重新建造厂房,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工具、包括防护面罩等。”
苏樱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没空静下心来讨论设计厂房等,而且青石山就那点儿人手,应付金风寨都够呛。
只能先把金风寨修完了再说。
“哒哒哒!”院子外响起一阵马蹄声,几匹快马奔来。
“二叔、二叔!”苏伯彦跳下马,边走边呼喊。
“伯彦,何事?”正与两村村老们闲聊的苏老二起身。
见侄子急匆匆冲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位官差。
“二叔,快!你的官牒!”苏伯彦激动道。
这一嗓子,连客房的卢照时等都听到,忙出来看,原来是州府衙役。
“何事?”卢照时问。
“大人,此乃原工部主事苏步青官牒!”官差回道。
官文来得急,官差快马送到梧县,偏偏县令不在,于是苏伯彦直接带到荒沟村。
官差递过火漆密封的官牒,所有人都围上来,伸长脖子,不知里面又会是啥。
第306章 群策群力
苏步青颤抖着手打开,吏部出具的履任书,从五品下的工部员外郎,主岭南道道路修建。
另有工部尚书段纶的一封公文,赋予苏老二在岭南的一应工作职权,以及后续派几位主事供其驱使,构架模式类似粮食专署区。
苏老二看完,半天回不过神,兄长有大才,圣上急召回去,怎么自己也有惊喜?
一辈子老实憨厚的苏老二,从没想到在岭南修路也能修出名堂。
“二叔、二叔!”苏伯彦扯了扯苏老二衣襟。
二叔半天没反应,到底啥事儿啊?呆呆愣愣的,也不知是喜是悲。
“吏部履任书,我升迁工部员外郎,主岭南道道路修建!”苏老二强自镇定的说完。
“甚?工部员外郎?”苏老太太一激动,只觉得心狂跳。
最不出息的儿子,居然升迁了!
“恭喜苏大人!恭喜苏大人!”大家纷纷祝贺。
“客气、客气!”苏老二躬身还礼,整个人感觉踩在棉花上,晕晕乎乎的。
太惊喜了,免去罪责已是天大的恩赐,居然还升迁!
整个人意气风发,腰挺得直直的。
妇孺们纷纷向杨春华道贺,夸赞她真的苦尽甘来,嫁了好夫婿,有孩子,如今夫婿升迁,喜事一件接一件。
“盼儿!谢谢你!”杨春华拉着郑娘子的手真诚道。
“谢啥!你这么好,该是你的!”郑娘子激动的擦着泪。
“弟妹!恭喜恭喜!”、“二嫂,恭喜恭喜!”杜氏、韦氏来道贺。
“大嫂、弟妹同喜、同喜!”杨春华欢喜道。
杜氏喜上眉梢,二叔得了从五品下的工部员外郎,自家夫婿被圣上急召,怎么也不会比这个低!
韦氏真诚道贺,大伯哥、二伯哥都有喜讯,唯独没有夫君的,心中不失落是假的。
转念一想,向来不善言辞的二伯哥都能得到升迁,想来圣上一定了解了苏家的。
丈夫虽不算很出彩,但在司农寺也算有些人缘,应该不会落下,为何不见丈夫的喜讯?
不过就算没有也无妨,寺卿大人带在身边,年底粮食专署区出政绩,想来也能分一杯羹,从九品下的官身跑不了。
这一晚,村民全聚在苏宅,坐不下的挪到校舍。
卢照时、王延年见苏老二升迁,心中有了底。
看来这一年来梧县、梧州发生的一切,圣上一清二楚,赏罚分明。
苏家如此,他们的还会远吗?
心中火热,豪爽的喝着米酒,与两村的村老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来,阿德头领,干了这碗!”卢照时撩起官袍,端着碗与阿德对饮。
“大人,干!”阿德一把年纪,起身豪迈道。
“阿德头领,今年甘蔗长势如何?”卢照时问。
“比往年粗壮,出产至少比往年多二成!”阿德开怀道,“用阿樱的法子种甘蔗就是好!”
“好!待秋天,你金风寨到各县开办糖厂,所有甘蔗保供你一家!利税交各县,官府护你糖厂安全,如何?”
卢照时拍了拍阿德肩头。
阿德呆住,“大、大人,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卢照时豪爽地一挥手。
红糖技术暂时不宜外泄,各县也有不少甘蔗,运送到梧县榨糖不现实。
唯有金风寨到各县开糖厂是最好的办法,既给各县创造利税,又保证制糖技术掌握在手中。
复刻梧县的,各县还能办个造纸坊,用甘蔗渣造纸。
客商为了进红糖,到这些县转一圈,多少也带动各县的各行各业发展!
“多谢大人扶持!”阿德一帮村老起身,冲刺史大人道谢,“三年后,我等将制糖技术传授于各县!”
“如此,甚好!”卢照时很欣赏阿德的投桃报李。
三年足够金风寨发展成巨无霸,回馈的是传授制糖技术,让出各县的制糖厂。
大家互惠互利,一片祥和。
“二叔,来,坐下喝茶!”苏樱拉住苏老二。
之前商议的是梧县、桐县的道路修建,涉及仅梧州境内。
接了履任书,二叔是工部派在岭南的员外郎,专门督导道路建设。
原定反复上书的大庾岭凿道,可跳开岭南道,由苏老二直接上书工部。
这个需要好好筹划,既然上书工部,就需要实地考察,勘测地形,测算工期、人力、材料等。
“谢谢阿樱!嗝!”苏老二打了个酒嗝,满面通红,劝酒的人太多。
“二叔,真好,有你这个工部员外郎在,我们能少走一些弯路!”苏樱笑道。
“阿、阿樱!你们真要凿通大庾岭?”苏老二还是觉得不可能。
强盛的秦汉都未曾想过,自己不过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员外郎,怎么有那个能力?
“二叔!你看看,卢大人、王大人,还有阿耶,他们哪个不是能人?他们都有信心,你出自工部,还没胆量?”
“阿樱,你走过大庾岭,悬崖峭壁上一条小道,如何开凿?”苏老二抹了一把脸,认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