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我就不留宿了,事儿多!我把阿樱留下,待你这里忙完,好生给我送还回来!”胡县令叮嘱老友。
  “这么晚如何赶路?天明再赶路不好?”林冲之挽留。
  “不了,早日回去好安心!呵呵!”胡县令凑近林县丞,低声道。
  “阿樱手里还有一样好东西叫水泥,比荒沟村的村道砂浆路还好,冲之若想快速发展,尽快把路修起来!”
  “大人,果真?”林冲之一听,急了。
  梧县这是要起飞了,自己还没启动,如何追赶得上?
  “冲之莫急,跟阿樱好生商议商议,拉上州府、福东家一起搞,钱、权都有,何愁搞不起来?”
  胡县令把自己悟出的经验倾囊相授。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林冲之感激涕零。
  以前辅助胡县令,站在旁观者角度查漏补缺。
  如今自己主掌一县,从大局、全盘考虑,视角不同,才深刻体会胡县令当初的心境。
  要啥没啥,什么都想抓,却什么都抓不住,一无所有的穷县,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好啦,我走啦!”胡县令告辞。
  “大人慢走!”林冲之眼眶泛红,鼻子酸涩。
  雄心壮志不是那么好实现的,不过半年时间,就有种心绞力瘁的感觉,幸好有个好友交心。
  翌日,苏樱醒来,林县丞带着一众曹吏早早候着。
  “苏、阿樱可有歇息好?”林县丞热情道。
  “嗯,大人这么早!”苏樱看着众人殷切目光,也没再磨叽,“一应用具可备好?”
  “备好了!备好了!”众人齐声道。
  来到榨油坊,备了两袋大豆,都挑选好,几位膀大腰圆的榨油汉子好奇地打量着苏樱。
  他们多是芝麻榨油,去年学会油茶果榨油,没想到大豆也能榨油!
  这个认知在那会儿很正常,因为豆类含油量低,榨油肯定是选含油量高的作物。
  古籍中有记载豆类榨油,知道的人不多,再加上出油量少,没啥人用来榨油。
  “大豆榨油与油茶果榨油步骤大致相同,也有区别,先将清理过后的都进行碾压,去掉外壳…”
  苏樱指挥壮汉们动手。
  大致流程是挑选好的原料破碎去壳、预炒加热变软,将大豆压成薄片。
  上屉蒸制,使原料内部水份蒸发,使蛋白质变性。
  装入铺着秸秆的竹箍里包裹好,放入压榨机压榨。
  油流到储油区沉淀、过滤,去掉油中杂质,使油清澈。
  加入食盐进行水化处理,吸收油脂里的水份、沉淀,进一步除去油中杂质和残留物,提高油的纯度。
  最后采用蒸汽,进行脱臭处理,去除油中异味和不良气味,使油味道更加纯正。
  “记得原料蒸好后晾一晾,手可触碰时再填装到竹箍里。”苏樱强调。
  “榨油时温度切忌过高!不然豆饼里的养分流失太多,影响后面的豆制品出产。
  出油量控制在百斤豆子十斤油即可,豆饼里留点儿养分和油脂,不然豆制品口感不好!”
  大豆榨油分热榨和冷榨,工艺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温度,冷榨低于60度。
  热榨出油量高,会使大豆的养分流失过多。
  冷榨出油量低,可保留大部分养分。
  若要利用豆饼制作豆制品,那么只能采用冷榨。
  第285章 活学活用
  “榨完油的豆饼,以1:7的比例加入温水,装入木桶浸泡四个时辰左右…”
  苏樱指挥众人将豆饼取出,放入温水中浸泡。
  四个时辰后,搅拌均匀,倒入锅内,边搅拌边熬煮。
  烧开后连汤带渣舀入滤布中过滤,过滤后的豆浆再倒入锅中。
  以文火加热,用蒲扇扇动锅中豆浆,使其表面凝成一层膜状皮。
  用准备好的竹签把油膜皮裹起来,放在搁箱上。
  这是制取豆笋,大豆笋裹十层以上,小豆笋三层即可。
  如此反复,把锅里的浆膜提取完为止,搁箱搁满抬到室外晾晒。
  以阳光晾晒为主,天阴或雨天可采用灶内炭渣余火进行烘烤。
  众人看着苏樱变戏法一样弄出一搁箱的豆笋,眼睛瞪得溜圆。
  往常自家点豆腐,都用筷子将油膜搅散,没成想这玩意儿竟能提炼成一道吃食!
  “呃,阿樱啊,这豆、豆笋好是好,就是一锅制不了多少!”林县丞看着满满一锅豆浆才弄出一搁箱。
  这么低的产量,要多少豆浆来制取?
  “呃,林大人,若觉得豆笋不划算,可一次捞一张油膜挂起,那叫豆皮!晾干更快。
  与豆笋一样,晒干后易储存,便于运输,食用时先用温水泡发变软,炒肉、凉拌、煮汤、炖肉皆可。”
  苏樱说着往锅里倒卤水,取掉油膜精华的豆浆还能点豆腐,只是口感差了许多,寡淡,没大豆的香甜味儿。
  豆浆变成絮状豆花后,在模板中铺上一层纱布,舀入豆花铺匀,纱布折叠,盖住豆花,再倒豆花。
  如此循环,直到模板装满,盖上盖板,用石块压住。
  “这是豆干,做豆腐口感不好,做成豆干,加酱油卤制后味道咸香,比豆腐好吃。”苏樱介绍道。
  豆皮是中唐时期一位厨师无意中发现的,成为自家致富秘籍。
  豆皮起源很多种传说,各地都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传承。
  豆笋是某地特产,有三百多年历史,在豆皮的基础上改进升级版。
  这会儿扒拉出来给桐县,经济实用。
  大豆营养丰富且含油脂,榨油、制豆笋豆皮、豆干,剩下的豆渣充饥。
  灾荒年一百斤大豆足以让一家三口熬过一个冬天活命,但同等重量的大米、面粉不行。
  “谢谢,阿樱果然厉害!”林县丞欢喜道。
  “有了这些,桐县就有了自己的特产,以后去梧县的商队,也可来桐县进豆皮豆笋、大豆油!”
  “是啊!”一众曹吏亦附和道。
  从早上一直守在这里,不知不觉忙到深夜,人人不觉得疲惫,都兴奋的不行,以后他们也有忙的!
  “阿樱啊,榨油、制豆皮、豆干后,这豆渣可充饥、可做肥料,待日子好了,估计没多少人肯吃,还有没有其他法子,把豆渣利用上?”林县丞想的远些。
  “呃,大人,可寻几个制酱油的师傅,榨油后的豆饼制酱、或酱油亦是很好的原料,这样就没啥可浪费的。”苏樱建议道。
  “对对对!怎么没想到呢!”林县丞一拍脑袋。
  榨油后的豆饼一部分拿来做豆皮等豆制品,一部分做酱油制品。
  酱和酱油可都是金贵东西!
  大家在办公场地用晚餐,时彦、辰彦、权彦也跟着忙碌一天,从未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大豆,除了豆腐,还有这么多花样,真的长见识。
  “阿樱啊…”林县丞坐苏樱旁边,期期艾艾。
  “大人还有不解处?”苏樱问。
  “不是,是那个、说是你那里有水泥,能不能、我们桐县也想修路,复刻梧县,呵呵!”
  林县丞对于自己步步压榨一个女娘蛮不好意思的。
  “快要出来了,先在梧县铺上,林大人可派人来学习开山筑路,待梧县弄完,就给你们用上。
  你们桐县可有烧制石灰的地方,水泥厂最好就近建造,这样成本低。
  只是你们桐县搞得过来吗?梧县可是从去年开始折腾的,如今岭南道是粮食专署区,以种粮为第一要责!”
  “梧县能行,我们也能行!大不了辛苦些,农闲时动员大家一起上!”林县丞坚定道。
  “我们水泥厂由州府、梧县县衙、福东家入股合作,你们桐县…”苏樱沉吟。
  “我们桐县也入股!入股!”林县丞立马道。
  “呃,也成,到时你们出人、出地,我们出技术,州府出铁矿渣,卖水泥所得三家分。”
  说到这里,苏樱想到出了梧州的地方该怎么操作。
  估计也得这个套路,谁不想喝口汤?可做政绩,后续还能持续产出,修建城墙、建造房屋都会用上。
  得回去和村老们合计合计,不能水泥厂建完,自己走了无人管理,那不成了别人的母鸡?
  第二日早上,来到榨油坊。
  油中杂质沉淀下去,清亮许多,取出清亮的油,再掺入一定比例的盐,将油中水份吸入沉淀。
  再用蒸汽做脱臭处理,油即制成,可出品。
  检查完大豆油,又来旁边的豆腐坊查看。
  豆笋、豆皮晾在院坝上,石块压着的豆干取出来,一块块白色豆干。
  “烧一锅酱油水,将这些豆干煮一下,想要味道好些,可加入山赖、八角等香料调味儿。”苏樱安排道。
  一个时辰后,整个豆腐坊飘出酱油香。
  “浸泡一会儿更入味儿,以后这料汁可反复使用,加水、加盐、加酱油、加料,缺啥补充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