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三姐妹打开两位兄长的房间,整齐码放着十几口大木箱,这些天还没打开看过。
  打开箱子,有七八箱是可替代钱币使用的锦帛,色泽艳丽,绯色、粉色、绿色、紫色。
  “哇,好漂亮!”小桃惊呼,小手轻轻抚摸,柔软光滑亲肤。
  阿棠也伸手摸摸,抓着绯红色不撒手,“阿姐,我要这个!”
  阿棠跟猛兽生活几年,跟苏樱她们生活才几个月,对钱财没啥概念。
  这艳丽、张扬的绯红入了她的眼,她喜欢艳丽的红,浓艳、热烈,顺滑柔软。
  “阿棠,不行!这是钱!值好多好多钱!做衣裳可惜了!”小桃忙制止。
  一脸肉疼,她也喜欢,都没敢开口要,换成细葛布的,值几十匹。
  阿棠茫然看着苏樱,不是布吗?怎么不能穿?
  “呃,阿棠,我们另外选一匹布好不好?这几箱的布很贵很贵,做成的衣裳不适合在田间地头穿,荆棘、树枝一刮,衣裳就废了。”苏樱哄道。
  阿棠经常带着小桃去树林里找花花、小黑、白氏三兄妹。
  每次回来衣衫刮得稀烂,不用问就知道又在山里瞎跑。
  “坐大船可以穿吗?”阿棠想了想问。
  “呃!可以!”苏樱心中歉疚,阿棠出了那么多力,喜欢上这匹绯色锦缎,自己居然舍不得。
  “阿棠既然喜欢,我们留着,待以后我们坐大船时,给阿棠、小桃做新衣裳,可好?”
  “好!”阿棠、小桃开心道。
  苏樱将这匹锦缎单独放一边,念念有词,“这是阿棠、小桃的新衣裳!”
  “嘻嘻!”两个妹妹眉开眼笑。
  十几口箱子翻完,找了一匹细葛布的红布,没有绯色锦缎耀眼、华美,但红艳艳的也很漂亮。
  “喏,咱们先用这匹做,好不好?”苏樱问两个妹妹。
  “嗯嗯!”小丫头欢喜接过。
  想到二兄、兆彦、柄彦要远行,得有两身体面衣袍,又翻出几匹细葛布,湖绿、淡蓝、粉金色。
  “哎哟,这是发大财啦?”韦氏见三个丫头进屋,大包小包的,心疼坏了。
  大嫂当家都没这么洒脱,侄女这是不把钱当钱!
  “呵呵,小桃、阿棠去不成,做件新衣裳哄她们开心!”苏樱笑呵呵道。
  “三婶,给柄彦作身新衣!”苏樱将湖绿色细葛布给韦氏。
  “哎呀!柄彦过年才做了新衣,这才多久?又做!别惯着!留着,以后遇事儿有个周转!”韦氏不肯要。
  “三婶,拿着,柄彦他们去游学,不能穿的太寒酸,细葛布说不上多好,崭新、干净,遇到慧眼识珠的贵人,也不至于一时失礼。”
  “这!那三婶就厚着脸皮收下,谢谢你,阿樱!”韦氏感激道。
  “谢啥,咱们是一家人,干嘛谢来谢去?”苏樱好笑。
  来到杨春华门口敲门,“二婶!”
  “阿樱,快进来!”杨春华起身开门。
  “二婶在忙啥?”苏樱拿着淡蓝色葛布进来。
  “给兆彦准备衣裳!”床上一匹靛蓝色细葛布散着。
  当初苏老二送的聘礼,又当做陪嫁带回来。
  “二婶,那个你留着,用这块吧!兆彦喜欢亮色的。”苏樱递过布料。
  “那我就不客气啦!”杨春华爽快接下。
  正犯愁呢,苏樱这送的真是及时雨。
  “阿娘,这块布料给二兄做件新袍子,如何?”苏樱将粉金色布料搭在胸前,问杜氏。
  “哟,这颜色该你穿才好!”杜氏觉得这粉金色偏女性。
  “二兄穿肯定好看!”苏樱坚持。
  粉金色抬肤色,十八九的少年穿上,妥妥的翩翩少年郎。
  苏家三房人挑灯缝衣,住客房的福忠奋笔疾书。
  向长孙皇后汇报这里的天然彩丝蚕、缫丝车、织布机,还有后面的大豆榨油、绿豆粉丝,以及即将出发的孩子游学等等。
  他惊奇于这里层出不穷的新东西,更令他震惊的是苏樱的见识、见解,如此奇女子埋没在偏远、蛮荒的岭南,实在惋惜。
  第274章 原来是粉尘所致
  “二婶,点豆子你就不用去了,在家好生歇着。”
  早上苏樱和杜氏、韦氏扛着锄头下地种豆,杨春华要去,被苏樱劝住。
  “哪儿那么娇气,怀阿宝时不也照样下地!”
  杨春华劳作惯了,躺了几天难受,宁愿做点儿事儿,好打发时间。
  “二婶,你要是觉得一个人在家无聊,跟我们下地也行,坐边上看就是。
  地早已翻好的,只打窝、点豆子,盖土,我们几人够了。”苏樱叮嘱道。
  “省的、省的!”杨春华知道苏樱是好心,关照自己。
  一家妇孺扛着锄头、提着豆种来到地里。
  “阿耶,你们咋来了?”杨春华见到自家老爹杨老汉。
  不但几个村老,还有在家的汉子、郑娘子等在地里干活。
  “窝已打好,你们点豆子就行了!”前面的汉子们笑道。
  苏樱让村里的男娃们勤工俭学,出去游历,村民们没啥可回报的,自发来帮忙。
  “呃,谢谢各位叔伯、阿姐!你们自家的地也要种,忙你们的去吧!”苏樱劝道。
  “阿樱,不耽误事儿,都是翻好的地,别看你家十几亩地,人多,顶多大半日就弄完。”汉子们挥着锄头没停下动作。
  “就是,阿樱!耽误不了多会儿!”郑娘子几位妇人上前取了豆种,沿着窝撒种。
  郑娘子抓起一把豆种,感觉有些润,“阿樱,你家豆种真好!个大饱满!不会又是浸泡过的?”
  “是啊,种子挑选后浸泡三个时辰左右,沥干,出芽率高且出芽快!”苏樱回道。
  “阿樱,这绿豆呢?也要三个时辰?”有人取的绿豆,往另一片地种。
  “绿豆两个时辰左右就够了!”苏樱笑,“以后咱们就豆子、作物轮种,地不再板结,豆子、作物产量都高。”
  “阿樱,咱们的粉条厂没啥量,后面咋整?”村民们边劳作边闲聊。
  “不着急,忙过这几日,咱们采买黄豆、绿豆,调整产品结构。
  大豆榨油、豆饼点豆腐做豆制品,剩下的豆渣烙饼、做菜吃,一点儿不浪费。
  要是舍得,喂牲口,牛马猪吃了长得壮,做肥料,那也是好肥。
  绿豆做粉丝,以后咱们就只做这两样。”
  “啊?那蕨根、葛根、蒟蒻的咱不做了?多可惜!”有村民舍不得。
  “这附近的蕨根、葛根、蒟蒻都让咱们挖的差不多,人工种植、天然生长需要的时间长,不若这些豆类生长期短。
  咱们有钱了,做精品,绿豆粉丝这技术只咱村有,不用担心没产量。”
  “真的?那太好了!”村民们一天有新的买卖,顿时来了精神,恨不能赶紧忙完地里的,去粉条厂做粉丝。
  杨春华没捞到活儿,就给大家端茶倒水,然后和苏老太、高氏坐地边听大家畅聊。
  福忠也来地头,闲着无聊,不若帮苏家一把,却不想地里多的是人。
  于是也在地边坐着,看人劳作。
  “福东家来啦!”村民们看着福忠分外亲切。
  “嗯!”福忠不太习惯众人的热情,有些不自在!
  “福东家,我家小儿顽皮,他若不听话,你尽管放心管教,我们不会说半个不字!”有村民憨憨道。
  “?”福忠愣住,尴尬道,“客气客气,孩子教养极好,极好!”
  不过家长有这态度,挺好,至少不是那种蛮横无理之人。
  不过大半日,苏家的十几亩地一半黄豆、一半绿豆全种完。
  “到我家吃午饭!”苏樱邀请,大家帮了忙,总不能让人家白干活。
  “行啦!家里都煮好,就不麻烦了!”村民们拍打掉身上的泥土,扛着锄头回家。
  接下来杜氏、韦氏、杨春华连着两日赶制孩子新衣,又缝制不少口罩、帽子。
  苏樱打包成包袱,骑着马往青石山去,现在已不需要阿棠控马,能骑着到处溜达。
  老远就看到空中飘荡的烟尘,苏樱戴上口罩。
  “哒哒哒!”马蹄声由远及近。
  苏老二抬头,看到侄女蒙面骑马过来,不过几日,侄女又来,“阿樱,何事?”
  “给你们送东西!”苏樱下马,打开包袱。
  “这是何意?”苏老二拿起口罩,跟侄女的嘴上戴着的一样,另外还有个奇怪的东西,看不出怎么用。
  “这是口罩,这个是防尘罩。”苏樱介绍。
  “不用、不用!男人没那么娇气!”苏老二好笑。
  其他人都围上来,拿起东西比划,纷纷摇头,“阿樱,浪费了,多好的纱布!”
  “二叔、杨二叔、王三叔!你们都戴上!”
  苏樱拉住二叔,给他带上口罩,又套上防尘罩,“看,就这样!”
  “哎哟!妹夫,你这模样,咋看着像劫匪?哈哈哈…”杨二郎看着蒙面的苏老二捧腹大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