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272章 把一个家给托举起来
“阿姐,我们也要去吗?回去让阿娘给我和阿棠缝行囊。”坐在前面的小桃兴奋道。
二兄要去,兆彦、柄彦要去、虎子、阿桑、阿木他们要去,那么多小伙伴,热闹极了,小桃盼着那天快快到来。
“呃!小桃,你还小…”苏樱弱弱道。
游学的都是男娃,压根没考虑女娃。
到黑风乡帮忙收税粮,都能遇到那么多不怀好意的村民。
若带着这些豆蔻年华、袅娜娉婷的少女出去,一路上不知会引来多少登徒子,招惹多少是非。
女娃不安全不说,还连累福东家、胡二郎。
“阿姐,小桃想去!小桃想去广州港、泉州港,看大船、大海、运河!”小桃转过身拉着苏樱的衣袖撒娇。
“可是二兄带着那么多学子,没精力照看你,阿姐还有事,去不了。
乖,小桃,以后阿姐带你去广州港,我们坐大船到泉州港,再到胶州,好不好?”苏樱哄道。
“阿姐,我们真的有那一天吗?”小桃委屈巴巴嘟着嘴。
兆彦、柄彦是男娃能到处走,自己是女娃,只能窝在荒沟村,一点儿也不好玩。
到这里快一年,只去了两趟县城、两趟黑风乡、和今日的金风寨。
巴掌大的村子没啥玩的,早就腻了。
不像长安,什么都有,远的可以逛东市、西市,还有玄都观、庄严寺、兴善寺等好多道观、寺庙。
就连坊里也有不少客栈、食肆、茶肆,热闹得紧,每日都有好玩的。
“阿姐答应的,肯定会践行诺言,待忙过今年,阿姐带你和阿棠跟着福东家的商队走一圈,可好?”苏樱耐心哄道。
不止小桃、她也想出去走走,看看千年前的大唐盛世,如有可能,还想去一趟西域。
可惜,流犯身份,将她们禁锢在梧县,这一生估计是等不到大赦的机会!
几年后长孙皇后病危,天可汗与太子李承乾想要大赦天下为皇后祈福,被皇后拒绝。
“唉!”想到唯一大赦机会就这么没了!苏樱无奈叹气。
千古贤后,苏樱希望她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皇后在,天可汗是可亲可敬的丈夫、父亲、仁君明主;皇后薨,世间再无人能劝动天可汗…
“苏女娘因何叹气?”福忠问。
“无甚,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一个流犯,想太多徒增烦恼。”苏樱笑笑、
回到村里,与几位村老商议。
杨老汉几人对如何运作梧县、桐县的天然彩丝蚕一事还没统一意见。
荒沟村的话没问题,可牵涉的是整个梧县、桐县,要想技术不泄露,根本不可能。
超出他们的掌控,再多计谋,没有权势做后盾,都是徒劳。
多少人能见利不忘义?不但穷人眼红,权贵门阀更眼红!
月黑风高、杀人越货这些套路当年他们可没少用。
一个不好,荒沟村一夜之间消失,唯有苏家几个女娘能活下来,专门替人养蚕。
“彩丝蚕的事儿暂缓,技术上还有欠缺,需要改进,先说说孩子们游学一事儿。”
苏樱打断,把金风寨里商议的章程说了。
“这!”村老们激动起身,“多谢福东家仗义!”
之前还琢磨着一家挑一个最有潜力的孩子出去,设法与本家见面。
这一下全都能去,怎会不高兴?谁不想自家孙儿都出息?出去见见世面?
孩子们生下来,逢年过节去一趟镇上,到县城的少之又少,没钱坐牛车,全靠两条腿,百多里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如今,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花钱,勤工俭学游历,也就福东家、胡二郎君看在苏樱面子上应下。
换做旁人,疯了才搭理你!
苏樱着重强调要与商队签一份免责文书,毕竟人家是商队,不是学馆,纯属帮忙。
出门在外发生意外,谁也说不准,签一个大家心里有数。
另外就是孩子们还需要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训,以及简单的自我救助、护理等。
还要准备一些因水土不服引发腹泻、高热的药品。
一通商议后,各村老回去通知自家几房人。
“回来啦?”杜氏、韦氏端着簸箕筛选黄豆、绿豆种子。
选出颗粒饱满的豆子,晚上浸泡几个时辰,明日播种。
“嗯!”苏樱看看晾晒的彩茧,色泽依然鲜艳,“明日差不多干了!”
“嗯!”杨春华挨着翻捡,仔细查看。
“阿娘、二婶、三婶,这次游学,二兄带队,兆彦、柄彦都要去,你们觉得如何?”苏樱问。
“哐当!”韦氏手一颤,簸箕差点儿没端住。
“阿樱,你说的真的?”韦氏一把抓住苏樱。
“当然!”
“呵,真好!”韦氏拉着苏樱不知该说什么,“真好!真好!”
“兆彦也去?会不会太小了些?旅途不适应没人照顾!”杨春华有些担忧。
“我二兄在,可照顾他!柄彦也在,他们哥俩喜欢在一块儿!”苏樱道,“不然落下他,他以为厚此薄彼,不若一同带走!”
“还是阿樱想的周到!”杨春华不再坚持。
“阿樱,谢谢你!”韦氏眼睛红了。
落魄成这样,这侄女愣是把一个家给托举起来!
“谢啥,都是一家人!好啦,三婶,别光顾着高兴,后面的事儿多着呢!”苏樱好笑。
“这两日种豆,完了缫丝、织绸缎,还要给即将游学的堂弟们准备一应用具、物品。”
“我省的,我省的!谢谢你,阿樱!”韦氏抹了抹眼中泪。
恭恭敬敬冲福忠行礼,“多谢福东家仗义!”
“哎哟,娘子言重,不过举手之劳!当不得如此,当不得如此!”福忠侧身避开。
见天色还早,苏樱回屋画缫丝车和织布机。
缫丝车手摇改为脚踏式,添加加捻装置,避免丝线粗细不匀,抽拉时搅成团,下面可放置小火盆,烘干蚕丝,增加蚕丝韧性。
将煮蚕茧与缫丝分开,用冷缫法。
织机则是黄道婆织布机。
黄道婆之前,中原织布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又叫腰机),黄道婆织布机有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
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成各种花纹的织品。
苏樱画不出全貌,依然是示意图。
自己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知晓那么多,所画的图主要体现创意和构思。
要想真正落地,还得能工巧匠们不断试验、改进才能变成实物。
第273章 挑灯缝衣
“嘶!”针尖扎进指尖,疼得苏樱龇牙咧嘴。
“阿樱,你作甚?”
晚饭后,杜氏罕见的见到长女裁剪纱布,折叠成巴掌大的方块,拿针撩起来。
“做口罩!”苏樱缝得歪歪扭扭,实在惨不忍睹。
“算了,我来吧!”杜氏笑着接过。
长女啥都好,聪慧能干,唯独女工露怯。
“还是阿娘好!”苏樱巴心不得。
坐在旁边看母亲熟练地飞针走线,针脚细密均匀,仿佛缝纫机踩出来的。
“怎么想起做这个?何用?”杜氏看着奇怪的方块,折叠了六七层。
“给二叔缝的,石灰窑粉尘太大,戴口罩遮挡灰尘,吸多了肺里粉尘积累,天长日久,肺硬得像石块!”
苏樱比划道,“阿娘,还要缝一顶帽子。”
“又是作甚?”杜氏笑,难得长女肯像小姑娘一样坐着聊会儿话。
在长安喜欢随丈夫到田间地头瞎忙,如今在荒沟村,一样忙个不停,就没个歇息的时候。
杜氏怀疑这长女不是女娘,是个小郎君,比上面两位兄长还能折腾。
“光有口罩不行,还得弄个带面罩的帽子,双层保护,就这样,一天下来,鼻子里都是灰。”
苏樱画了个草图,鸭舌帽沿,中间顶部鼓起一个小包,罩住头顶发髻。
沿着帽沿从前面到后面似套头衣服,长度到肩头。
唯有眼睛位置留了二指宽的横向长口。
“这是帽子?”杜氏看着丑兮兮的帽子,有些嫌弃,奇形怪状。
“嗯,里面戴上口罩,外面带上这帽子,头上、脸上灰尘少些。
阿娘,你是没见着,二叔、杨二叔、王三叔他们个个像泥人,灰扑扑的,一拍,身上能掉下二斤粉尘来。”苏樱夸张道。
“你这丫头,敢编排你二叔,没大没小!”杜氏戳了一下女儿额头。
“阿姐,小桃的红衣裳呢?”小桃、阿棠进来。
苏樱说了给她做红衣裳,从冬天到春天,现在都夏天了,还不见!
“呃!做、做、做!”苏樱讪笑,“走,咱们找红布去!”
福东家、胡二郎送的东西实在多,幸好兄长们都不在家,屋子有空的,勉强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