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历史是一点点发展的,不是一夜之间翻天覆地的大变。
  福忠的心狂跳,这可是除了粮食外,于大唐甚为重要的东西,“敢问苏先生,进展如何?”
  “呃,烧了两炉灰泥出来,与铁矿渣还在试配比。”苏老二说起这个,整个人鲜活起来,神采飞扬。
  敷满灰尘的脸眉飞色舞,甚是滑稽。
  卢刺史送来的铁矿渣,用石碾子研磨成细粉,与石灰石、黏土按配比烧制出的灰泥混合。
  比村道的砂浆确实要粘性许多,还在对比各种配比的使用效果。
  来到一块空地上,排着号,全是竹筋骨的混凝土块,晾晒干后被铁锤砸碎。
  福忠心思转动,打听材料成分、配比。
  “呃,我们还在试制阶段,暂时不便奉告!”苏樱道。
  “待试制出来,自会上报,届时会通过县衙、州府在岭南道推广使用,福东家若有兴趣,到时邀请您入股可好?”
  “好!我现在便入股!”福忠立马道,“多少钱,我明日把钱送来!”
  “呃,福东家,钱暂且不提,当下缺铁矿渣,刺史大人送了些,不多,只能省着用。
  福东家可有办法弄来?亦或以铁矿渣入股?”苏樱提议。
  铁矿渣出自官府的冶铁所,梧县、梧州没啥铁矿,铁矿渣不好搞。
  以后试制出来修路,多是在各地就近建水泥厂,需要与当地官府协调铁矿渣,这是个难题。
  “铁矿渣替代现钱入股?成,我负责疏通这个环节!”福忠没想到还有这好事。
  于苏樱他们而言,难寻的铁矿渣,在将作监、冶铁所是没人要的废渣,堆积成山。
  这下好了,变废为宝!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石灰窑这边灰尘实在大,没一会儿便身上、头上、脸上全是粉尘,连嘴里都感觉沙沙的、干干的。
  苏樱这才想起忘了给二叔他们做口罩、帽子等防护面具。
  这事儿暗自记在心中,回去弄些纱布做口罩,不然长时间接触粉尘,吸入肺中得矽肺。
  这是古代,可没有洗肺的医疗条件,肺部积累太多粉尘,慢慢变得坚硬如石头,人就渐渐无法自主呼吸,活生生给憋死,很痛苦。
  告别二叔,苏樱带着福忠、胡二郎去金风寨。
  已经有一段路夯实,上面用桐油浸泡后的竹条搭筋骨,只等水泥试制出来就铺上,实在弄不出来,再用砂浆铺设。
  “这道路铺设跟你们荒沟村一样!”福忠看着相似的场景。
  沿途都是竹水管接水,路肩旁是排水沟,相同的宽度,可容两辆马车并行。
  “皆出自我二叔之手,由他设计、规划的!”苏樱给二叔做铺垫。
  以后岭南道道路建设、与福东家合作制水泥,都将由二叔负责。
  “看不出你二叔在修建道路上挺在行!”福忠赞道。
  “我二叔忠厚老实,不善言辞,工部做主事多年,一直干这个。”苏樱笑道,“升迁没分,牵连时没落下!”
  福忠尬笑,这事儿多了,不奇怪。
  走到半道,遇到正在夯土的杨大郎等村民,见到福忠、胡二郎等,都热情打招呼,这可是荒沟村的财神爷!
  再往前走了七八里地,是阿黑一帮俚人,从寨子那边修过来,前面夯土,后面的铺设竹筋骨。
  见到苏樱一行人,阿黑给身边的汉子交代两句,那汉子赶紧往寨子去,阿黑上前迎接。
  “阿樱村老!福东家、胡二郎君!”俚人汉子露出淳朴笑容,真心欢迎!
  有荒沟村村民帮忙,沿途阻挡的山石炸掉推平,两头同时动工,再过几日就合拢,大家满心欢喜。
  合拢后只剩下等待新制的砂浆水泥浇灌,说是比荒沟村的砂浆路还结实耐用。
  以为要三五年,却不想一年时间不到,两个村的村道就能建成,比外面的官道还好!
  走近金风寨,密密匝匝的甘蔗地,半人高的甘蔗迎风招展,形势喜人。
  “这、这么多?”胡二郎以前见过俚人的甘蔗地,乱糟糟的一大片。
  可不像现在的,整整齐齐排列有序,疏密有度,茁壮成长。
  “他们把边角空地都种上,规范种植,自然比以往长得好!”苏樱道。
  走过大片的甘蔗地,进到寨子,才看到甘蔗地包裹中的大片水田,郁郁葱葱。
  “欢迎、欢迎!”阿德带着寨子里的几位老人迎上前。
  福东家、胡二郎一去几个月,阿德瞅着甘蔗越长越好,今年大丰收,天天盼着这两位财神露面。
  红糖不愁卖的,但阿德没跟福忠他们谈定,心中不踏实。
  人家帮了自己,大主顾、又是贵人,自然优先考虑。
  “阿德老兄,今年必定大发啊!”福忠拱手道贺。
  “哪里、哪里!全靠福东家、胡二郎君帮衬!”阿德客气道。
  听闻荒沟村的阿樱村老到来,一些娃娃跑来,跟在苏樱身后,眼巴巴瞅着,想要亲近却又怯生生的,不敢靠近。
  第270章 做了一辈子的井底之蛙
  “你们跟着我作甚?”苏樱奇怪。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推着对方。
  “阿樱村老,我们、我们也想念书,跟阿牛他们一样,可以吗?”其中一个胆大的孩子勇敢道。
  “你们也想念书?”苏樱看着孩子们。
  “嗯,可以吗?我们、我们家里有新打的麦子,可以交束脩。”孩子们七嘴八舌。
  阿牛他们是免费去荒沟村念书,选的是寨子里最聪明的几个。
  这次收税粮,阿牛他们没回来,跟着先生帮县衙户曹收粮,他们羡慕坏了。
  苏樱带着荒沟村的女娘来寨子收税粮,熟练打着算盘,算账报数、提笔记录,神气极了。
  原本对读书没啥直观感受的孩子们动了心,也想念书。
  但前面的是免费,是聪明孩子。
  他们笨得多,阿德头领不会允许他们去的。
  今日苏樱造访,孩子们不自觉跟在苏樱身后,读书念头更强烈了。
  “你们围着阿樱村老作甚?”阿黑见苏樱掉队,转身过来寻,却见被一帮孩子缠着。
  “呼啦!”孩子散开,跑出几十米,从墙角探出头,巴巴望着苏樱。
  “阿樱,孩子们不懂事,莫要见怪!”阿黑不好意思挠头。
  “无妨!这些孩子半大不小,农闲时在家里作甚?”苏樱关心道。
  “还能作甚,除了喂牛,多数时候在村里闲逛,要么帮家里干点儿杂活儿,混几年长大了,成了家里的劳力。
  攒钱娶媳妇,然后生娃、养娃,在地里劳作一辈子。”
  阿黑笑着说道,说到后面,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自己的一辈子么,话顿住。
  从未想过的问题蹦进脑海,自己真的要这么过一辈子吗?
  弟弟阿牛到荒沟村读书,自己带着村民修路。
  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是金风寨的下一任头领,简单识得几个字,永远窝在金风寨。
  这事儿一旦觉醒,会意识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如今有一批聪慧的孩子去荒沟村念书,阿牛也在其中。
  兴许未来是阿牛当头领,自己没学识,如何统领寨子老老少少?
  “咋啦?垂头丧气的?”进堂屋坐在吊炉前,阿德见大孙子无精打采的,不似之前意气风发。
  “无甚!”阿黑嗡嗡道。
  “这孩子,多大啦,咋还像小娃,晴一阵阴一阵的?”阿德训斥道。
  阿黑低头没说话,情绪低落。
  “阿公,今日来,一个是福东家、胡二郎君瞧瞧今年甘蔗长势,议定今年的红糖售卖,另一个是跟你商议件事儿。”苏樱岔过话题。
  “哦,何事,阿樱请讲。”阿德瞪一眼大孙子,转头冲苏樱温和道。
  “阿公,这次福东家他们准备挑选几个伶俐孩子出去游学。
  不用付资费,只需帮福东家他们算账、干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儿即可。
  随着商队到外面走一趟,大概半年时间,你们金风寨的孩子可愿去?”
  苏樱话落,阿黑猛地抬头,热切地盯着福忠和胡二郎。
  “?”阿德愣住,这事儿从未想过,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俚人世世代代蜗居于此,阿德作为头领,常去的是黑风乡。
  再就是县衙,州府去过几趟,是他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寨子里最见多识广的人。
  现在要让孩子们到外面游历,阿德从未想过,也不敢想的事儿,苏樱轻飘飘提出来。
  外面啥样?他也想知道!
  “阿公?”苏樱见阿德迟迟没回应。
  “好、好!”回过神的阿德连连点头,“咱们寨子那几个娃都去,都去,钱不够我们出!”
  阿德直接忽略苏樱说的挑选,让念书的几个娃都去。
  机会难得,阿德装傻充愣。
  “不用、不用!”福忠忙道,“几个孩子的吃喝供得起,他们还要帮着干活儿呢!呵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