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好!”苏兆彦不用想回道。
“那为啥你会认为有了弟弟,阿耶不喜欢你?”苏樱又问。
“杨娘子和阿耶有他们的孩子,他们是一家人。”苏兆彦难过道。
“可你、你两位兄长,也是二叔的孩子呀!二叔怎么会不喜欢你们?
不管有多少个兄弟姊妹,只要你们是二叔的孩子,他都一样爱你们。”苏樱看着钻牛角尖的堂弟好笑。
苏兆彦还是纠结,“真的吗?”
“嗯,这样,你进去问杨娘子吧!”苏樱劝道,孩子的心思很简单,只想多一些关爱。
“兆彦,是你在外面吗?快进来!”里面传来杨春华的声音。
“去吧,问问杨娘子!”苏樱见苏兆彦踯躅,推开门将他推进去。
苏兆彦别扭站在门口,呆呆看着床上的杨春华,不似往常那般自在。
“兆彦,过来,坐床边!咱娘俩说说话!”杨春华一如往常温柔,和风细雨。
苏兆彦走过去,坐在床边,眼神有些躲闪。
“说吧,你有什么想问的?”杨春华温柔的捋了捋孩子脑袋。
“杨娘子,有了弟弟,你和阿耶还会对我好吗?还会喜欢我吗?”苏兆彦巴巴看着杨春华。
“怎么会不喜欢呢?你和时彦、辰彦两位兄长都是我肚里孩子的兄长啊。
他比你们小许多,以后还需要你们帮衬他!我不对你们好,以后谁来帮他呢?”杨春华笑。
“不是还有虎子、阿木、阿桑吗?”苏兆彦道。
“傻孩子,他们有血缘关系,那是表兄,怎比得你们亲近,你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姓苏!”杨春华怜爱的拍拍孩子。
苏兆彦终于明白了,心里疙瘩解开,开心的小脸通红。
允诺道,“杨娘子,我以后会照顾好弟弟的!我教他识字,教他打算盘,还要带他骑马!”
“当然,我们兆彦是顶顶厉害的兄长!”杨春华赞道。
“杨娘子,你要喝水吗?”苏兆彦想要做点儿什么。
“哎呀,你看,还是咱们兆彦厉害,我都忘了,正口渴呢!”杨春华突然想起似的,“麻烦兆彦帮我打碗水来吧!”
“嗯,好的!杨娘子且等着!”苏兆彦跑到厨房,倒了一碗水,给杨春华端去。
“孩子虽小,心里有杆秤,对他好与不好,心里明镜似的!”韦氏看着跑过的苏兆彦感慨。
“是啊,孩子是好孩子,没长歪!”杜氏很是欣慰。
庆幸当初苏家男孩养在一块儿,不分亲疏,一视同仁,教养的很好。
要是让小秦氏养,个个都跟苏荷一样长歪,那二房算是真的给毁了。
第253章 收缴税粮
户曹的人来了,苏仲彦带着孩子们去帮忙算账,收缴税粮。
在粉条厂的坝子上孩子们分成几组,不过个把时辰,税粮就收完,账目算清,装上牛车拉走。
往年全村老少齐出动,挑到县城户曹交付,还不一定都收走,秕子是不收的。
要是曹吏再踹一脚印子,兴许还得多交三五斗。
现在曹吏主动上门收缴,荒沟村的路好走,车马直达。
该多少就多少,不再踹印子,收完粮食,曹吏带着粮食、苏仲彦及男孩子们,去其他各村寨收缴。
苏樱的女孩队伍明日卯时末、辰时初在金风寨路口碰头,一起去金风寨。
“蚕儿长得真快!”杜氏、韦氏、苏绿、苏樱在蚕室喂桑叶。
苏老二已经搭好秸秆山备用。
杨春华要来干活儿,被大家劝住,好生养胎,别磕着碰着,不缺人手。
高氏一天两趟的跑苏家看闺女,过来人都隐隐猜测,看破不说破。
苏樱算着时间,她最多六七天时间就得回来,差不多蚕儿到吐丝时间了。
跟二兄苏仲彦商议,收粮算账的事儿主要压在他身上,毕竟男娃出去方便许多。
女娃们只去金风寨、南沟村。
金风寨看着近,其实并不近,从岔道进去要走上两三个时辰,进出一趟就得花一天时间。
南沟村则在黑风乡过去的另一个方向,进出也是一天。
都是山路,全靠两条腿走,不知女孩们吃不吃得下这苦?
“阿娘,这些天家里就靠你们了!”苏樱不放心道。
“放心吧!村里还有这么多人!”杜氏道。
“倒是你,带着女娘们出去,注意安全!外面比不得咱这里,你们去南沟村当心些!”
那里有小秦氏、苏荷,谁知道这俩货会不会出幺蛾子。
“省的!小桃就留在家中,阿棠我带走!”苏樱安排道。
那些地方全靠走路,小桃太小,走不动,她总不能让阿棠走路,背小桃,太怪异!
“不要!阿姐,我要去!”晚上小桃得知自己被留在家中,小嘴撅得老高。
她准备了这么些天,准备大显身手的,阿姐凭啥不让她去?
“小桃乖,山路不好走,阿姐只背得了一个!”苏樱哄着妹妹。
要不是想带女孩们出去见见世面,苏樱根本不想动,山路太难走!
“不要,阿姐,阿棠能走,小桃也能走!”小桃眼泪包在眼中。
兆彦、柄彦、虎子、阿木、阿桑、阿禾他们都走了,明天阿姐再带走清韵、阿棠她们,村里就剩她一个孩子,一点儿也不好玩。
“小桃乖,阿姐真顾不了那么多,都是女孩!”苏樱扶额。
“阿姐,就让小桃去吧!”阿棠与小桃形影不离,小桃不在,她觉得没趣。
阿姐总是忙来忙去,只有小桃跟她玩。
打算盘她学的一般,会扒拉,但有些东西不是很理解。
苏樱带她是希望她召唤小黑、花花、白家狼夜里来护着女孩。
“就让小桃去吧!”苏老二帮忙说情,“金风寨沿路的山石都炸了,路已拓宽,可骑马进去。”
壮汉们还要在村里待几天,翻耕后,把豆子种了,再去金风寨修路。
“阿姐!”小桃眼巴巴望着苏樱。
“好吧!”苏樱只得答应。
翌日天蒙蒙亮,女孩们在粉条厂门口集合,叽叽喳喳。
苏樱牵着马走来,上面坐着阿棠、小桃,她俩是最小的孩子,没谁觉得娇气。
苏老二、杨二郎几人把自家牛车都牵来。
如今富裕了,路也通了,配上车进出可以多带人。
村老们不放心这么多女孩出门,各家出一个劳力,赶着牛车全程陪同。
不过五六个人,不影响村里的农忙。
这样也好,有人分担,苏樱顿觉压力减轻。
卯时七刻,到达金风寨路口,县衙来了两个曹吏和牛二几个衙役,都赶着牛车。
牛车载着往里走,走了不过几里地,剩余的路还没夯,坑坑洼洼颠簸得很。
走到半路就见阿德领着村民来迎接,早几日就得到消息,想着女娘们不安全,特意到半道上接人。
来到金风寨,女孩们好奇的东张西望。
这是他们除了镇上、县城之外,第一次到别的村子,还是俚人寨,充满好奇。
俚人寨的房子与汉人的不同,用木头、竹子建房子,房子形状也与村里的不同,二层的吊脚楼。
寨子里的麦子也收完,好多地里的麦茬儿还金黄金黄的。
水田不少,水稻跟村里的长得差不多。
唯有甘蔗地,成片成片的甘蔗,有两尺多高,排列整齐,一排排、一行行,像是比着模子在长,场面震撼。
还未进寨子就看到大片的旱地上全是甘蔗,甚至比水田、麦地加起来都还多。
自家菜园子那几根甘蔗只够零嘴解馋,金风寨这是下了狠心,周边的荒地都没放过。
“阿姐,你来啦?”蝶秀带着几个俚人女孩上前欢迎。
苏樱带的女孩将安排在这些女孩家住宿。
两边的女孩都打量着对方,特别是金风寨的女孩,看着谢清韵他们的算盘,忍不住伸手摸摸,羡慕的不行。
原来女孩也能跟男人一样能干呀!看看人家荒沟村,女娘都出来帮忙,帮衙门的人做事!
晚上在寨子里中间的大坝子上搞篝火晚会,吃着各种奇特的俚人吃食、烤肉,还有俚人米酒。
曹吏、牛二他们第一次与俚人近距离接触,开始还生疏,放不开,待喝了几口米酒,人变得活跃、随和起来。
女孩们则拘谨许多,安安静静吃着,体验篝火晚会。
到时苏老二他们跟俚人们勾肩搭背,不分你我。
早上村民们早早来交粮,女孩们分成几个组,与曹吏、牛二几人配合,不过一上午时间,金风寨百余户的税粮收完。
俚人寨交粮食最麻烦的,每次都要催缴好几次,才能收完,可是这次不过半天时间搞定。
曹吏们从未如此轻松过,同样,金风寨阿德他们也没想过会这么轻松,上门收税粮可真好,省了好多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