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苏老三耐心哄着小儿子,鼻子酸酸的。
  “好啦!走吧、走吧!别磨磨蹭蹭的!”苏老太太见不得这场面,转过身,浑浊的眼睛早已湿润。
  “阿娘,儿子们走了!您多保重!”苏步成、苏老三向母亲拜别。
  马车载着众人缓缓离去。
  “阿樱!东西呢?”卢照时从车窗伸出脑袋。
  “哎呀,差点儿忘了!”苏樱拍拍脑袋,从袖兜抽出一张,追上。
  “只画了个大概,细节恐怕还得多修改几次。”
  卢照时笑呵呵接过,“省的!”
  “大人可否弄些铁矿渣过来?”苏樱想起水泥的事儿。
  “成,等着!”卢照时没问,直接用下。
  “又是啥新奇之物?”待卢照时收回脑袋,窦静过一把抢过纸张。
  看着奇怪的图纸,似马非马的木车,座椅下面连接处是齿轮,前有车架、扶手,最前面挡板上可置物,还有机械臂。
  “这是何物?”窦静问。
  “回大人,此乃苏女娘构思的秧马,拔秧、插秧用,若能制成,可坐着拔秧,自动插秧,农人轻省不少,劳动率极大提升。”卢照时回道。
  “这么神奇?还能自动插秧?”窦静觉得好玄幻。
  “是,这个需要试制出来后,反复调试,才能达到要求,满足植株间距、插秧深度,又不伤根须。”卢照时道。
  “这般神奇?”窦静顿时坐不住,“这图纸我要了。”
  “呃,大人,下官也只此一份,能否待下官复制一份再…”卢照时无语,哪有这么抢的啊!
  “苏署丞,你手里有没有?”窦静问苏老三。
  “回大人,草民没有。”苏老三道。
  “此物制作算不得太复杂,但需要反复试验调整,村里杂事多,草民侄女只得拜托刺史大人帮忙,争取下一季水稻播种用上。”
  “你复制后记得还与我!”窦静这才不舍的交给卢照时。
  “是!”卢照时忙接过。
  明明是自己的东西,过了寺卿大人的手,就变成他的了,卢照时好郁闷。
  “你那里试制出来,记得给我送几架!”窦静又提出过分要求。
  卢照时不解的望着寺卿大人,图纸拿走,咋还要实物?
  “这图纸我给将作监老阎邮去,看他能不能捣鼓出来,又不是只有岭南才有水稻。
  岭南道下一季播种,争取普及秧马,能不能成,看你这里!”窦静霸道的布置任务。
  上一次送回朝中的脚踏打谷机,将作监捣鼓出来,将制作图纸分发各州县,要求尽快推广普及。
  这冒出来的秧马正好与它成套,窦静自然不会放过。
  “是,大人!”卢照时明白了。
  沿着村路走到官道,再行至黑风乡,回县城,沿途很少见到行人,乡镇上也冷冷清清,农忙时节,都在地里干活。
  第227章 迎亲
  “二郎、可好了?”王三郎、郑四郎、裴三郎等一帮汉子来到苏家,都穿着干净体面衣裳。
  “好啦、好啦!”苏老二出来,一身崭新红衣,容光焕发。
  “啧啧,真是俊俏郎君!”王三郎打趣道。
  杜氏、韦氏张罗着招呼众人落座,还有几个妇人来帮忙张罗,院子里摆满桌子。
  桌子上一碗炒豌豆、一碗小麻花。
  苏伯彦带着堂兄弟招呼客人,阿樱带着几个做饭妇人在厨房忙活。
  王三郎几人陪着苏老二赶着牛车去杨家迎亲,牛车上扎着红花,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吹吹打打的乐班。
  “哦,新郎官来咯、新郎官来咯!”虎子一帮孩子老远喊着。
  “噼里啪啦!”杨家门前放起鞭炮,孩子们捂着耳朵呵呵傻乐。
  “新郎官来啦!”有人大声喊着。
  苏老二几人逢人就送炒豌豆,进了杨家,杨老汉、高氏坐高堂上,满面喜色。
  “阿耶、阿娘!”苏老二进来就跪下磕头。
  “好孩子,快起来!”高氏忙扶起苏老二。
  “阿耶、阿娘放心,我一定好好待娘子!不让她累着!”苏老二面色绯红,千言万语化作这么一句话。
  “哄!”围观的村民大笑,“二郎着急接新娘子呢!”
  本该拦着新郎官一阵刁难的杨大郎、杨二郎拦在杨春华门前,装模作样出了几道简单题目,意思意思就放行。
  “春华,快快快,盖上盖头!”杨春华房间里,郑娘子急急忙忙跑进来。
  郑老婆子嗔一眼咋呼的女儿,用红帕子盖住杨春华,杨春华一袭红衣,人比花娇。
  三个多月养伤,不再风吹日晒,也不用干粗活儿。
  长了些肉,面色红润,肤色也白皙许多,仿佛换了个人,年轻如双十年华,本就姣好的容颜娇艳无比。
  “真好!春华!”郑娘子握着好姐妹的手,欢喜道。
  春华的手柔软细腻,仔细摸还有些粗,以前吃了不少苦。
  “谢谢你,盼儿!”红盖头下的杨春华眼眶湿润。
  “谢啥!你是苦尽甘来,以后一定要幸福!”郑娘子拍着姐妹的手,真心祝福。
  正说着,杨大郎进来,“小妹!”
  “兄长!”杨春华轻声道。
  “大兄送你出门!”杨大郎蹲下身,杨春华俯身趴上。
  杨大郎背着小妹出来,一直送到牛车上。
  牛车上铺着一床褥子,软软的。
  “娘子!可坐稳了?”苏老二的声音温柔。
  “夫君!妾身坐稳了!”杨春华依旧声音柔柔的。
  “哄!”村民们又是一阵哄笑。
  苏老二赶着牛车回苏家,杨大郎、杨二郎、以及虎子、阿桑、阿木等挑着陪嫁送嫁。
  大家跟着牛车来到苏家,远远的苏伯彦就指挥着放鞭炮,噼里啪啦。
  待牛车走到苏宅门口,苏老二抱着杨春华下车,杜氏忙上前递过一条绑着红花的红布带,一头苏老二、一头杨春华。
  苏老二牵着杨春华来到高堂,苏老太太一身酱色春衫,满面春风坐主位上。
  苏老二与杨春华在郑老汉的操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苏老二牵着杨春华到新房。
  “二婶来啦!”刚进新房,就听到苏樱的笑声,还有小桃、阿棠、阿绿。
  有些紧张不安的杨春华听到熟悉的声音,心安下来。
  “娘子且坐会儿,为夫出去应酬应酬就回来!”苏老二语气温柔,眼里掩饰不住的欢喜。
  杨春华娇娇弱弱,进退有度,沉稳大方,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儿,是苏老二梦寐以求的妻子,满意的不能再满意。
  “夫君且去,妾身省的!”杨春华娇羞道,
  “阿樱,阿桃、阿棠、阿绿,你们陪着二婶,别饿着她!二叔去去就回。”苏老二不放心的叮嘱侄女们。
  “省的!二叔去吧!别喝醉了!”苏樱笑道。
  “你个促狭鬼!”苏老二笑骂着走了。
  “二婶,没人了,盖头揭了吧,来,吃饭!”门一关上,苏樱打开桌上的食盒。
  鸡蛋羹、红糖发糕、羊肉饺子、油炸糖糕、热腾腾的豆浆。
  “这么多?”杨春华没想到这么丰盛。
  “特意给你准备的,吃吧!”苏樱笑道。
  “你们也吃吧!”杨春华看着份量挺多,小桃、阿棠馋兮兮的盯着糖糕。
  “二婶吃,我们不吃!”阿棠、小桃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呵呵,吃吧!二婶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杨春华给孩子们分发。
  小桃、阿棠看着苏樱。
  “吃吧,二婶给的!”苏樱笑,小馋猫。
  “谢谢二婶!”俩孩子这才伸手接。
  “谢谢二婶,我不饿!”苏绿忙摆手。
  “二婶不用给我,我刚从厨房出来,不饿!”苏樱也连忙摇头。
  昨晚就开始忙活,早上天不亮就在厨房打转,全是肉味儿、油味儿,闻都闻饱了。
  陪着杨春华坐了会儿,苏樱出去看看席面,还要招呼村老们。
  父亲、三叔不在家,二叔今天是新郎官,招呼客人有几位兄长在,自己也得出去接待。
  刚出去,金风寨阿德头领、阿黑、阿牛、蝶秀等来了,除了村老,还有不少熟悉的村民。
  送了一大罐子红糖、一些俚人的风干猎物,都是难得的重礼。
  苏宅挤不下,移了不少宾客到校舍这边坐。
  “走吧,过去吃席!”郑娘子呆呆坐那儿良久,郑老婆子催促道。
  “阿娘,我高兴!”郑娘子擦擦泪,笑着对母亲道。
  “阿娘知道!”郑老婆子笑笑,,母女俩没再说话,一起去苏宅吃席。
  “五郎、五郎!呜呜…”王老婆子听着外面热闹的鞭炮声,低声啜泣。
  王老汉默不作声,静静坐那儿出神。
  “阿翁!要开席了!快点呀!”八岁的阿禾跑进来催促。
  “唉,这就走、这就走!”王老汉摸了摸脸,笑着牵起阿禾的手,“老婆子,走,吃席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