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没有多余的精力垦荒,再加上甘蔗苗不多,苏樱决定用各家零散地块种植。
  苏樱自家种在以前破宅的小院角落,新宅重新挖了一块地种菜。
  村里妇人们都来了,小小的院子几下就挖成一条条沟垄,一尺深。
  往沟垄里灌水,把泥土踩成泥浆,泥浆保水可提高甘蔗苗发芽率。
  甘蔗尾脱去叶子,砍掉多余部分,横放轻轻压入泥浆中,芽胞朝上,一半泥土一半露出。
  “咦,阿樱,你不是说竖着种吗?怎么横着?”郑娘子提出疑问。
  “都可以,竖着种每株间距较大,可省去翻地等工序,便于施肥和管理。
  横着种每株间距较小,可以增加甘蔗的密度和产量,不过要注意土地的肥力和排水情况。”苏樱回道。
  又把后续甘蔗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大致讲述一遍。
  她也没真正种过,只不过略知一些规模种植、科学种植甘蔗的理论。
  比古人懂的多那么一点点儿,比起自由自在的野蛮生长,这些种植技术足以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
  苏家种完,剩余的甘蔗苗分给众人,各自欢欢喜喜拿回家种。
  孩子们比大人还兴奋,急忙跑回去,也在自家屋后的菜地挖一块地来种。
  “阿娘,我来、我来!”虎子、阿桑、阿木正在刨地,不肯大人插手。
  “好好,阿娘看你们种!”王大娘子、裴五娘子无奈笑笑。
  “阿娘,种田儿子做不了,这点儿甘蔗儿子能行!”虎子一本正经对裴五娘子道。
  一两分的旱地,挖的沟不过尺深,三个小子吭哧吭哧愣是刨完。
  灌水、踩泥浆、放甘蔗尾,玩的不亦乐乎,手上、脚上全是泥。
  你抹我脸上、我抹你脸上,嘻嘻哈哈打闹着。
  自己亲手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严格按照苏樱说的日常管理操作不说,以后每日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看甘蔗发芽了没,甘蔗长高了没。
  “甘蔗这么种的?”杨春华拄着拐杖出来,看得津津有味。
  快三个月,腿差不多痊愈,不过愈合处还比较嫩,受不起重力,还需拄着拐杖借力。
  “小姑,到十月咱们就有吃甘蔗了!”虎子开心道,“这是我们自己种的。”
  “嗯,虎子能干!”杨春华微笑道。
  “小姑,我们也种了的!”阿木、阿桑不甘落后的邀功。
  “嗯、阿木、阿桑都更干!以后咱们杨家就指望你们!”杨春华挨着摸摸侄子们的脑袋。
  要是阿宝在,也这么大,也会种甘蔗,还能上学,也像现在满脸、满身是泥的淘气。
  阿宝那么精灵可爱的孩子,可惜没能等到这一天。
  杨春华想到阿宝,心中莫名的难过起来。
  “小姑,你怎么了?”虎子最先察觉杨春华的异样。
  “没事儿,小姑高兴,年底就能吃上你们种的甘蔗。”杨春华笑笑。
  都过去了,干嘛总想那些伤心的事儿?日子总得向前走!
  “阿姐!”苏樱带着小桃、阿棠来串门,提着一个包袱卷。
  “阿樱来了,快进来!”高氏热情招呼几人。
  杨春华听到,拄着拐杖来到堂屋,“阿樱!”
  “阿姐,腿好了没?”苏樱起身,扶着杨春华坐下。
  “差不多好了,可以不用拄拐杖,我阿娘非说多养几天。”杨春华轻言细语的。
  “你这傻孩子,不多养几天咋行?受了伤的腿始终不如以前的,不能使重力,不然长个长短腿,难看死了。”
  高氏端着糖水进来,嗔怪道。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苦了那么些年,也就这两个来月得空歇息,如今日子好过,家中不缺吃,不然想留在家里养伤都没能力。
  “阿娘!”杨春华难得冲母亲撒娇。
  “傻孩子!”高氏嘴里嫌弃,脸上却是宠溺的笑容。
  苏樱端起蜂蜜水喝,以前金贵,不轻易示人的蜂蜜,如今家家户户待客必备。
  “阿樱怎么有空过来坐?”高氏问。
  “阿婆,这是一块红布,上次胡县令送的,后面一直瞎忙,把这事儿给忘了。
  阿姐即将成亲,这块红布颜色正,做嫁衣最合适不过。”苏樱将包袱递给高氏。
  高氏打开,一块正红色细葛布,质地细密匀称,颜色鲜亮。
  比不得绫罗绸缎,于普通人家却是顶顶好的布料。
  “哎哟,阿樱啊,这可使不得!这么好的布料做嫁衣可惜了!”高氏咂摸着布料,摇头道。
  上次苏家送的布料和棉花等聘礼,高氏给女儿缝了两身新衣,剩下的打算作为嫁妆抬回苏家。
  “是啊,阿樱,这么好的布料,做嫁衣浪费,再说我这年纪,用不着穿那么鲜艳,不如你们小孩子做衣裳,多鲜嫩!”
  杨春华既感动又心疼的,感动苏家的心意,心疼好布料做嫁衣太糟蹋。
  富贵人家,嫁衣怎么奢华怎么来。尽管一生只穿一次。
  可穷人家不得不精打细算,只穿一次简直暴殄天物,还是上等细布。
  “阿婆、阿姐!人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值得!家里还有几匹好布料呢,这红色给阿姐做嫁衣最合适不过!”
  苏樱笑道,“家里还有其他花色的,阿棠、小桃做粉色新衣裳,到时阿姐大喜之日,正好穿上。”
  “真的吗?”阿棠、小桃眼睛亮晶晶,小女孩最喜欢漂亮新衣裳。
  “当然!”苏樱逗道,“阿姐啥时候骗过你们?到时,你们美美的迎接二婶!”
  “阿樱!”杨春华满脸羞红,大侄女啥话都敢说。
  “呵呵,待阿姐进门,我就得改口唤你二婶了!”苏樱顽皮道。
  两家已商定好,待春耕农忙结束,就把喜事儿办了。
  算算日子,没几天,顶天也就半月时间。
  第218章 别扭
  “阿姐!”小桃、阿棠看着苏樱取出那块粉色布料,眼睛里藏不住的欢喜。
  “阿娘,辛苦你给阿棠、小桃做身春衫。”苏樱将布料递给杜氏。
  杜氏想说啥,终是没说出口。
  开春换季,小孩子长得快,去年的衣衫都短了,小桃快没衣衫换了,阿棠捡小桃的,倒不缺穿。
  但不能小桃穿新的,让阿棠捡旧的。
  苏樱于女红是手残党,自幼就不耐女工,只能劳累杜氏。
  “大郎媳妇,多好的布料,就这么由着丫头们可劲儿糟蹋?”苏老太太看着心疼。
  拿走那匹红布给杨家就不说了,喜事儿新娘子总得穿喜庆点儿。
  虽心疼,老太太知道杨家有底蕴,不是落魄,哪轮得着自家娶杨春华?一匹红布千值万值。
  这回来,死丫头又张罗着把布料都用了,老太太心头不痛快。
  这些布料在长安时算不得多金贵,可现在是穷人,今非昔比,还拿细布不当回事儿,老太太忍不了。
  尽管胡县令说是胡二郎感谢苏樱送的,可进了苏家,老太太总能说上两句。
  穷人要有个穷人样,该省的省,得留点儿家底。
  “阿娘,二弟马上娶新妇,正好换季,做件鲜亮的衣裳喜庆。”杜氏自然帮着闺女说话。
  见老太太面色不太好,又道,“这里正巧有匹酱色的,先给您缝身新衣衫,到时您风风光光坐堂上,等着新妇敬茶!”
  杜氏翻出酱色布料在老太太身上比划,“瞧,阿娘穿着多精神、多喜庆。”
  “我老了,哪还用得着这么好的?”老太太眉开眼笑,假意谦辞,不再嫌女娃浪费。
  苏樱暗笑,老太太那点儿小心思!
  “阿娘,这块枣红色布料,你与三婶拿去做一身。”苏樱继续分发布料。
  老太太这会儿再想说啥,不好开口,总不能自己做,媳妇没得。
  “我就不用了,还有穿的!”杜氏心疼,闺女一顿造,不打算留一点儿。
  “行了,阿娘,你只管用,过两天蜂蜜大丰收,不缺这两块布。”苏樱笑嘻嘻劝道。
  布料塞给母亲时轻轻捏了捏,眨眨眼示意母亲接下。
  杜氏恍然,这不只是自己的,还有弟妹,自己不要,弟妹哪好意思要?
  又翻出一块靛蓝色碎花布,在苏绿身上比划,又在自己身上比,“好看不?”
  “好看!”阿棠、小桃、苏绿连连点头。
  靛蓝色碎花清新,耐脏,很有乡土气息。
  “这块我和苏绿做新衣。”苏樱塞到韦氏手中,“辛苦三婶。”
  “这孩子,客套上了。”韦氏笑道,
  “阿樱,我的呢?”柄彦见阿娘、阿姐都有,不见自己的,着急了。
  苏兆彦在一边坐着,羡慕的看着,没有像往常那般闹腾。
  他也喜欢新衣裳,可是娘被休了,爹要娶新妇,感觉这家中已没他的位置。
  “别慌,都有!哪能忘了你?”
  苏樱拿出一块深蓝色布料,“你和兆彦的,喜欢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