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恭喜老爷,苦熬这些年,总算熬出头!”胡夫人看着州府嘉奖令书,喜极而泣。
  梧县献江东犁有功,治理俚人有成效,爱护百姓,政绩显著,今年的官吏考评上上,上报吏部。
  擢升为梧县从七品下县令,苦熬这么多年,终于媳妇熬成婆,成了梧县正儿八经的主官。
  胡夫人看了一遍又一遍公文,咂摸着上面的字一遍又一遍。
  “瞧你!不就是个从七品下的县令,有啥了不起的!”
  胡县丞,不,是胡县令,捋着美髯,嘴里嫌弃夫人没见识,可眼里却是掩不住的得意。
  这苏先生是真有本事,要不是他点拨,献上江东犁,哪有后面的机遇和上司的青眼?
  说来这一切都跟苏先生有关,自己完全是捡落地桃子!
  二郎与苏家、荒沟村合作,生意越做越大,又冒出个福东家,胡家的杂货铺一下子飞升,生意直接做到江南。
  夫人在家坐镇,负责货源筹集,二郎跟福东家在江南辗转腾挪。
  莫先生、刘掌柜负责组建商队,运送货物。
  财富呈几何级暴增,胡县令深刻感受到什么叫鸿运当头,真是门板都挡不住!
  以前抠抠搜搜舍不得捯饬的宅院焕然一新,气象万千,妥妥的旺宅。
  最令人惊喜的是竟是意外擢升为县令!
  胡县令感觉浑身轻飘飘的,走路都晕晕乎乎,急忙跑回后宅与夫人分享。
  “我就没见识咋啦,我郎君出息,得了县令之职,羡慕不?”胡夫人笑骂。
  “羡慕!羡慕!谁不羡慕夫人有眼光!找了个好夫婿!”胡县令搂着夫人笑道。
  “夫君!”夫妻俩深情对望,情意绵绵。
  “阿耶、阿娘!”一声不合时宜的声音打断两人的暧昧。
  夫妻俩忙分开,转身,“大郎!你咋回来啦?”
  “呃!书院放假,孩儿…”胡大朗怀疑自己一年没回家,爹娘是不是忘了自己,每年不都是这个时候放假?
  “哎哟,瞧我这记性!”胡夫人笑道,“这一天天忙的,都忘了马上年三十!”
  生意太大,整天忙的飞起,完全忘了时间,一不留神已到年根。
  “还没用膳吧,快,摆上摆上!”胡夫人对门外管事嬷嬷吩咐。
  “回夫人,已吩咐下去!”管事嬷嬷笑道。
  饭桌上摆着粉条焖肉、魔芋烧鸭子,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粉条菜,州府福满楼大厨黄四的拿手菜。
  胡大朗闷头干饭,开始还端着斯文,后面放开怀,连着下肚三碗米饭。
  “啊!真美!好久没吃这么撑了!”一碗红糖鸡蛋汤圆下肚,胡不问抚着圆滚滚的肚子喟叹。
  “阿娘,享用完这一餐美食,突然发觉之前吃的全是猪食!”
  “臭小子,胡说什么,当心你阿耶揍你!”胡夫人捂嘴咯咯笑。
  大儿一年不见,清减不少,当娘的就爱看孩儿大快朵颐,孩儿吃的越香心里越欢喜。
  看着好大儿一扫光,胡夫人心里满满的,不枉费心准备。
  “一会儿再喝点儿山楂水消食,下次可不能吃这么撑!”胡夫人叮嘱道。
  “省的,还是家里好!有阿娘疼!”胡大朗笑嘻嘻道。
  “臭小子,都快娶亲的人,还如幼时撒娇,娶了媳妇可咋整?”胡夫人戳着大儿额头笑骂。
  第186章 乘风破浪会有时
  “荒沟村的路修完了?”书房里,胡县令询问从荒沟村学习开山筑路的吏员。
  “还没,不过也快了!”吏员风尘仆仆,在荒沟村待了近三个月,跟服徭役的没啥区别,从头到尾都干活。
  “哦,何意?”胡县令问。
  “沿途的巨石全部炸掉,所有路面已经拓宽,两头往中间同步施工,已夯实大部分路段,车马能通行,只是中间有一段未夯实,行走颠簸。”
  “这般快?”胡县令不相信。
  之前不是说要三年吗?胡县令还想着以荒沟村的干劲儿,兴许只要一年半,可如今才几个月,竟成了!
  “是!隔壁金风寨来了许多俚人参与修建,双方约好,待修好此路,荒沟村亦帮着金风寨修路。”吏员回道。
  他是真没想到,这帮自发的村民干活是真玩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一个个整天顶着尘土,叮叮当当的干到天黑,没一个偷奸耍滑的。
  这项工程要是县里用徭役,同样的人数专门施工,起码得干一年,工程质量还不一定有这好。
  “这个苏先生,真是厉害!”胡县令心中敬佩的紧,听得热血沸腾。
  在屋里来回走动,想着要不要让其他各村也自发互帮互助修路?比用徭役好使多了!
  “冲之兄,你说若全县推广,可行否?”胡县令问师爷林冲之。
  “大人,不可!”林冲之毫不犹豫道。
  “为何?”胡县令不解,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大人,至少目前不可,时机不成熟!此法甚好,但要具备足够条件方可!”林师爷缓缓道。
  首先是村民要有修路的迫切性,荒沟村和金风寨因为有大量蜂蜜、茶油、甘蔗红糖等运送,利益巨大,要想飞速发展,道路必须畅通无阻。
  其次是开山筑路技术,荒沟村里藏着不少能人,苏家那种奇奇怪怪的百科大脑。
  以及村里一大帮读过书,曾经的纨绔子弟,见多识广,遇到问题,一堆脑袋凑一起能拼凑个七七八八。
  其他村寨可没这种脑袋,没这些见识,更没这么巨大利益当前,也就各家背着粉条、蜂蜜、茶油零零散散售卖。
  顺道换点儿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回家。
  若县衙就此下令让各村自发修路,会令百姓反感抵触,因为他们还看不到这么长远。
  待过些时日,荒沟村、金风寨全部修通,成批的物资运送,所有好处显现,不用县令大人下令,他们自己都会主动结对子,开山修路。
  “你的意思,咱们就这么等着?”胡县令不甘心无所作为。
  以往便罢了,看不到希望的穷县县丞,无人肯接手的破县,自己都恨不得赶紧挪窝。
  如今梧县欣欣向荣,自己提为七品县令,燃起雄心壮志,想要一番作为,忍受不了不作为的等待。
  “呃,大人!咱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用苏先生的话说,咱们可以提前布局!”林师爷思索片刻道。
  “哦,快说说,冲之兄!”胡县令急切道。
  “大人,县衙派去学习的人不都回来了吗?待过完年,通知各村各寨来学如何开山筑路!
  办法有二,其一在官道上选几个点试验,学习的同时将就人手,把路拓宽,让众人在实践中掌握烧山石技术,所有的都仿照荒沟村筑路标准。
  其二,待荒沟村路全部夯实,带他们去现场体验,看看荒沟村里面的变化,货物交易如何繁盛!
  百闻不如一见,相信任何人看了都恨不能立刻动手,恨不能自家的山路便通途!
  也顺便看看冬小麦试验田,以及春耕,大人,没人看了会无动于衷!”
  林冲之娓娓道来,很有条理。
  “妙!就照冲之兄所言!”胡县令抚掌,感激的看着师爷。
  “冲之兄,你跟随我多年,默默无闻辅佐我,如今我总算做了梧县之主,冲之兄,你有实干之才,埋没了实在可惜!
  这样,我向刺史大人写封举荐信,你持信拜遏,以你之才,至少能谋个下下县县丞!”
  “大人!”林师爷惊愕的看着胡县令,“何出此言?可是嫌弃林某老了不成?”
  “唉!说实话,冲之兄,我舍不得你走!可你已辅佐我这么些年,不能误了你的前途!总得为你将来考虑!
  如今梧县有政绩,我在刺史大人面前也能说上一两句,希望这封举荐信能助你一二!”胡县令真诚道。
  “大人!林某何德何能,让大人如此看重!”林师爷眼眶泛红,主家终于熬出头,自己也算是跟着鸡犬升天。
  前些年梧县苦逼,林师爷想要另攀高枝,被胡县令苦苦挽留。
  如今梧县眼看着腾飞,胡县令终于肯放他走,心中很是感激,却又万分不舍。
  师爷不是朝廷命官,只是官员的幕僚,不在体制内,薪资由聘任官员私人发放。
  师爷到了一定年岁,离开官府,没有养老的薪资。
  师爷若能得到官员举荐信,可谋取官职,成为低阶官吏。
  以林师爷的才干,只要能打动刺史大人,在梧州安排一个无人肯去的下下县做县丞、主簿没问题。
  林师爷活学活用,将这里的一切灵活运用到任地,要不了多久就能出政绩。
  虽然寒门走仕途,都是低阶官吏,但总归得了官身!阶层上实现了跨越。
  胡县令说干就干,提笔给刺史大人修书一封,举荐林冲之。
  讲述他辅佐自己的政绩,着重强调了俩人刚才提及的如何调动村民自发修路的策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