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县衙确保全县的原料保供你一家,你觉得如何?”
红糖是新事物、奢侈品,不能一下子公布技术,它的高价可以促进甘蔗大面积种植,同时拉动整个梧县的经济。
至于后面技术慢慢泄露,那时金风寨、梧县早已盆满钵满,百姓都吃饱喝足。
之后糖厂会裂变成许多家庭小作坊,糖业将成为岭南的一大特色,也挺好的。
“好、好!”头领简直要乐疯了!“我们金风寨的红糖优先售卖胡郎君、福东家!”
果然互惠互利!给县衙交赋税就能到充足的原材料,红糖的利润惊人,县衙也跟着喝口汤!
几方受益,多好!
“金风寨的人听着!阿樱村老是咱金风寨大恩人,教了咱们制糖法子,人人嘴巴闭严实了,不许外传!
谁要是背叛金风寨,决不轻饶!听到了吗?”头领出来,对着满院的人严厉道。
“是!头领!”俚人们齐声道。
这是他们发家致富的秘籍,谁要是泄露,谁就是金风寨所有人的敌人!
刚制出的红糖全被福忠收走,明日祝掌柜来付钱。
“这些甘蔗渣是好东西,可做肥料,亦可做造纸原料,胡郎君,要是县城有多余的劳动力,可以考虑建一座造纸厂。”
看到路边丢弃的甘蔗渣,苏樱又想起一个点子。
胡二郎看了苏樱一眼,这个女娘脑子里到底有多少东西?一堆无用的东西她看一眼就能想出一个金点子,变废为宝。
“怎么?不要?这么多原料,别人想要还没有,也就你们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甘蔗渣做造纸原料,比树皮、竹子沤烂制取时间短,而且纸张白皙有韧性!”苏樱劝道。
“要!怎么会不要!”胡二郎笑道。
“待我去州府找几个造纸师傅,阿樱,我感觉好忙,好多事情要忙,有种手忙脚乱的感觉。
制糖、造纸要是在县城办起来,加上粉条、茶油、蜂蜜,到时客商云集。
带动客栈、酒楼、食肆、车马生意兴隆,可以想见该有多繁华!”
“呵呵,别光想着好事!要想梧县客商云集,县丞大人还有几件事要做好!”苏樱想的更长远。
“哪几件事?”胡二郎虚心请教。
“第一、把通往梧县的各条路都修好!蜂蜜、茶油是液状,运输最忌颠簸,道路不好走,这两样的售卖很受影响。
第二、客栈、食肆、车马等生意兴隆,免不了有人坑蒙欺诈,一人干了,连累的是整个县的所有同行,所以不单行会要有约束,官府也要管束。
第三、加强地方治安,客商云集,免不了带着大量钱财,岭南山高林密,咱们县衙至少在管辖的范围内加强巡逻,确保客商人身、财产安全。
要想长足、稳定发展,官府不能不作为,不能坐等。
要积极主动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商过来,百姓的农产品才能长期、持久的售卖出去。”
第156章 自给自足
第二日早晨,甘蔗地里全是人,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阿樱!”村民们看到苏樱,老远就亲热的打招呼。
“这么早啊?”苏樱笑道。
“可不!一晚上睡不着!”村民们呵呵傻笑,手里动作不停,好像慢了甘蔗就被人抢走似的。
这一回所有甘蔗挨着砍,尖尖部分有专人收集做种子,不再浪费。
洗甘蔗、碾甘蔗、过滤渣子、熬糖,流水线忙活着。
连粉条都顾不上,大铁锅用来熬红糖,粉条暂时用瓦罐煮着。
头领指挥壮汉们扛着一捆捆的甘蔗往官道去,苏樱几人在后面慢悠悠走着。
来到官道,甘蔗已经装车捆扎好,祝掌柜正与俚人结账。
这批甘蔗价值不菲,加上那一罐子红糖,得亏祝掌柜多带了些有备无患,不然还得跑二趟。
苏步成、王延年陪同卢照时、韦叔同等也来到官道,双方碰一块儿。
“哟,这么多甘蔗!女娘厉害,俚人的宝贝都搞到!”卢照时没想到苏樱能杀到俚人寨子去,让人家心甘情愿拿出这么多。
苏樱笑而不语,“几位大人,这是金风寨头领阿德阿公!”
卢照时这才注意到这位老人衣着比其他俚人正式。
头领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想要见的人,见到胡县丞时特别恭谨。
搞得胡县丞一头雾水,这位头领从来都是生冷,咋突然这么热情?
不由狐疑的看向自家儿子。
胡二郎眨眨眼,暗示有些话此刻不便说,胡县丞只得压下心中好奇。
“祝掌柜,下次交货,能不能捎些棉花、粗布过来?”苏樱问。
“成!要多少?”祝掌柜巴心不得多做些交易,自己不用带那么多钱,以货换货多省事。
“呃,棉花要个二百斤,粗布十几二十匹,你看着办,村里人买,剩下的我包了。”苏樱大致估算道。
村里就自家需求量最大,其他的只是补充,量不会很大,算起来这些不算多也不少。
“好嘞!”祝掌柜笑得眼睛眯成缝,这买卖越做越顺。
不但是荒沟村,其他村子收货也能顺带做好些买卖,杂货铺一个月的流水是往常一年的量。
一行人坐上牛车回县城,福忠特意将罐子放到身边小心护着。
韦叔同瞅了瞅福忠的举止,猜着是好东西,心中不觉好奇。
“去吧!祝你们马到成功!”苏樱冲众人挥手。
“你且回去!他们会把东西给你扛回去!”头领道。
卢照时几人听得稀里糊涂,打什么哑谜?
头领留了几个俚人汉子,好几捆甘蔗尖儿,以及两捆甘蔗,让苏樱带回去。
“多谢阿公!”苏樱笑呵呵道。
俚人汉子扛着东西跟苏樱等回荒沟村,他们没来过,只听阿黑他们聊过,这次特意去看看。
半路遇到从青石山出来一拨人,挑着雪白的石灰。
“石灰出窑了?”苏樱没想到这么快。
“是啊,这窑火力猛,节约燃料、时间短、产量大!再烧几炉咱们村就够用了。”村民们挑着石灰,边走边聊着。
见到俚人扛着甘蔗,“这是给谁的?”
“咱村的!”苏樱笑笑。
“咱村的?”村民惊道。
这是俚人寨的宝贝,怎这么大方?只是那么多甘蔗尖儿,啥意思?
“当然!这些是金风寨送的种子,咱们也能种上甘蔗,这两捆是请大家品尝的。”苏樱介绍道。
“咱村也能种上甘蔗?”村民们不敢相信,“阿樱,你确定这能种出甘蔗?”
“当然能!明年这个时候咱们村里也能收获甘蔗!”苏樱肯定道。
“太好了!”村民很高兴。
“阿樱啊,现在咱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得上山打猎!如今不用打猎,每天忙这忙那的,日子越过越好!”
“苏先生啊,你家女娘又弄回好东西!”王延年对苏樱有了些了解,不会没事干弄些没用的甘蔗尖儿。
苏步成笑笑,“小女闲不住,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小孩子,一天没个定性,瞎胡闹的!”
自打到了岭南,长女的聪慧越来越显现,渐渐的苏步成感到有些跟不上了。
也不知这孩子一天脑子想的啥,稀奇古怪的想法越来越多。
整个荒沟村、外面来学习的人全加起来都不够她折腾。
石灰才烧出来,路还没开始修,这才出去一天,又捣鼓甘蔗回来种。
想来是琢磨出甘蔗种法,不然不会扛这么多。
唉,可惜自己不是县令,不然这些惠民的东西推广下去,一两年后百姓绝对丰衣足食!
想到这里,苏步成遗憾苏樱是个女娘,要是个男儿,以这闯劲儿和行动能力,荒沟村、梧县哪里困得住?绝对是岭南的风云人物。
回到村子,孩子们见到甘蔗全都围上来,“呀,这是甘蔗吗?”
“是!”苏樱看着孩子们巴巴的眼神,“去叫爹娘来村长家领,一家一根。”
“哦!”孩子们一哄而散,到田间地头呼唤爹娘。
没一会儿杨老汉家院子挤满了村民,“阿樱,啥事儿啊?”
一家领一根甘蔗杵着,那场景像一群丐帮弟子杵着打狗棍,孩子们围着自家的甘蔗兴奋的转圈。
“你们想不想年年有甘蔗吃?”苏樱问。
“想!”孩子们脆生生道。
人群爆发出一阵哄笑,“小馋猫!”,大人笑骂。
“想吃的话加把力,多垦些荒地出来,开春时不但要播种栽秧稻谷,还要种甘蔗。”苏樱豪迈道。
“啊?种甘蔗?”孩子们齐呼,还以为每家一根是吃的呢!
“当然,这些就是种子!开春种上,明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甘蔗吃!还能卖钱,好不好?”苏樱问。
“好!”孩子们的声音比大人还大,原来有种子,原来这根甘蔗是吃的!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