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郎君,他们想抢我们的东西!”杨大郎恨声道。
“误会、误会!”苏步成冲村民们解释,“他们是我们邀请的客人!”
“客人?”荒沟村的村民惊愕,纷纷激动道,“他们是强盗、坏人!”
“各位,听我说完!”苏步成耐心道。
“今日有不少县衙、州府派来的官吏到咱荒沟村学习,也有不少俚人村寨的来观摩,不是来抢咱们的。”
“凭什么?他们坏透了!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得来的东西要让他们学去?”有村民纷纷道,身上还有被俚人砍的刀伤。
“各位冷静!当年的事儿我们不再追究,谁也没讨到好!友邻友邻,今后两家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守望相助才是道理,切莫再打打杀杀。
让他们学,是因为他们也需要帮助,他们也有妻儿老小,这漫山遍野的原料,我们一个村做不完,帮了他们也是帮我们自己,他们丰衣足食,还会觊觎旁人的东西吗?”苏步成劝解道。
村民们听了,觉得苏村老说的有道理,只是多年的积怨哪会因为一句话就消除?
扁担放下了,脸色并没多好,静静盯着对面俚人。
苏步成走过去,冲为首的俚人抬手一揖,“郎君!”
那壮汉目睹苏步成劝住众人,虽不是完全听明白说的话,但意思看懂了,知道苏步成无恶意。
友善冲苏步成笑笑,说着蹩脚的汉话,“我们看看!”
第一次县丞大人派人来通知他们去县城有事,没说为啥,官差丢下话就匆匆走了,留下俚人们胡乱猜测一番,没理会。
后来听到传闻,各村去县衙是学新技术,用草根、树根做粉条,寨子里的人根本不信。
可是去赶集时,明显感觉荒沟村的汉人都变得有钱了,买东西很豪爽。
而且其他汉人都在说自己吃上粉条,多的还拿到杂货铺售卖呢。
俚人们到杂货铺看,挤了不少汉人,拿着粉条售卖。
俚人们心事重重回去,在头领家商议,要不要去荒沟村抢一些,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争论不休之际,县衙又来人,让派几个会汉话的,过几日到官道口集合,去荒沟村观摩学习技术。
这回官差没有撂下话就走,而是坐下慢慢讲解清楚,也说了其他村子学会后的变化,让他们一定要派人去学。
这些天各寨之间往来频繁,对这个消息持谨慎态度,各寨的俚人惊疑不定。
既想学,又怕是陷阱,诓了俚人去杀掉。
纠结好些天,终究挡不住粉条的诱惑,决定派几个人去看看。
“请!”苏步成秒懂,做出邀请姿势,带着几位俚人看。
看到一长队盛满的箩筐,俚人们眼神中全是不可置信,小心翼翼伸手摸了摸粉条。
“这是蕨根做的。”苏步成掰掉一截褐色粉条,递给为首的俚人。
那人拿在手中,发现并不易断,有韧性,觉得太不可思议,真是野草蕨根做出来的?
“这个葛根做的!”苏步成又递过一截浅白色的。
那人接过,俚人们围上来,在每个人手中传递,感受粉条。
“这是蒟蒻粉和蒟蒻粉做的粉条。”苏步成又指着白色的粉条介绍道。
俚人眼神有些迷惑,蒟蒻?那不是有毒之物吗?莫不是自己耳朵听岔了?
“没错,就是那个有毒的蒟蒻,洗净切片晒干磨成粉就无毒,成这种白色粉状,这粉末加入草木灰水或石灰水熬煮,成膏状,可做菜吃,这种粉条也是它制成。”苏步成知道俚人在想什么。
“我们向你们学!”那人诚恳道,相信县衙说的话是真的。
“欢迎!”苏步成微笑道,“待我们交完货,一同随我们回村便是。”
一个俚人姑娘走到苏樱跟前,“阿姐!”
苏樱定睛一看,这不是那天卖给她野鸡野兔的俚人小姑娘么?
“阿妹!你也来了!”苏樱笑笑,伸手拉住小姑娘。
“嗯!”俚人小姑娘会的汉话不多,笑吟吟对苏樱道,“蝶秀!”
“你叫蝶秀?”苏樱眼睛一转就明白过来。
“嗯!”蝶秀点点头。
“我叫苏樱,他们都叫我阿樱!”苏樱回道。
第130章 泽被后世子孙
俩人简单的聊了几句,原来隔壁寨子叫金风寨。
为首的俚人壮汉叫阿黑,二十出头,是俚人寨里有名的帅小伙,身强力壮、能干又有胆量,多少俚人姑娘梦寐以求嫁给他。
蝶秀自幼父母双亡,与阿么相依为命,上次是阿么生病急需用钱。
幸好苏樱没有砍价,蝶秀拿着六十文钱刚好抓了两副药,阿么吃了药慢慢好起来,现在已能下地干活儿。
正聊着,远处来了一队人马,有三四十人。
待走到跟前,苏步成带着两个弟弟上前与县衙、州府官吏寒暄。
这一批官吏有点儿像现代社会七十年代的干部下乡,都带了口粮。
苏樱指挥村民们将货装上牛车,与祝掌柜结算。
“祝掌柜,这些是新出的魔芋粉和魔芋粉条,这是魔芋粉做魔芋的方法,和魔芋粉的几个简单菜式,售卖时,方便给客人介绍。”
苏樱拿出两张纸。
“女娘想的周到!”祝掌柜笑呵呵道。
“这里有几斤茶油,昨日刚榨出来的,品质不错,给胡二郎君送去。”苏樱让杨二郎单独抱过一个瓦罐。
祝掌柜小心接过,打开盖子,一股特别的清香散发出来,油质干净、清亮透明,绝对的上品。
早上苏樱将澄清后的油倒出来,只要了上面清亮的,下面浑浊的留着自用。
那些下乡的官吏看到这么多的粉条,被镇住。
来时他们心中是不满和不屑的,在衙门待得好好的,风不吹日不晒,突然接到通知被送往梧县,说是去观摩。
梧县有啥好学的?全州垫底的破县!观摩他们如何又穷又破的?
众人带着疑惑来到梧县,结果不是在县衙,而是下面的一个偏僻山村!
一帮人坐牛车来到黑风乡,又行了十里地,还要从崎岖山路上去,还有十几里地!
里面能有啥?兴师动众把他们召集起来跑这么远!刺史大人疯了不成?
跟苏步成交涉时态度不甚友好,带着倨傲。
自己是官身,怎么让一个流犯来接待?有辱身份!
看到一筐筐的粉条装上车时,心中很是震惊,这是何物,竟从未见过!
待祝掌柜打开那罐茶油时,众人更是惊到,这里竟出产贵族所用之物!
梧县县衙的人很淡定,因为县丞大人跟他们说了,到荒沟村要学很多,建石灰窑、腐土利用、轮种养地、养蜂榨油等。
州府和其它各县衙的啥都不知道,全是一脸懵,从未想过穷乡僻壤里能有如此好东西。
其它寨子的俚人,跟金风寨一样,看得眼热,拉着阿黑叽里咕噜说着俚语,大概是确认真假。
这次结账一共是十二贯多,一些清空的箩筐装满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特别是俚人们,他们习惯以物换物,偶尔售卖猎物换的钱也是马上拿去买日用品,第一次见这么多钱。
祝掌柜用牛车拉钱来,带走粉条,都没空着。
“祝掌柜,跟胡二郎君说,再打几口大铁锅,除了煮粉条,油坊也需要!”
临别时苏樱叮嘱道,其余的不便当众说,相信胡二郎明白。
“省的!”祝掌柜带着伙计们离去。
“大人,这路崎岖,影响、制约荒沟村发展,我们考虑将这条路拓宽成官道,以后还有茶油、蜂蜜要运出来。”
苏步成向带队的州府录事参军王延年介绍。
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参军是隋唐时期州府六部门,对应中央朝廷的尚书省六部。
分管州的官吏考课、礼仪、赋税、仓库、户口、驿传、邢狱和工程水利各方面事务。
录事参军则是负责监察举劾本州六曹官吏,相当于朝廷御史与尚书左右丞的职责。
“嗯,不错!”王延年点点头,“此举不单造福荒沟村!也让县衙省事儿不少!”
各村要是都这么自觉建设,官府轻省许多,何须年年摊派徭役。
来之前,刺史大人专门宴请了他。
饭桌上摆的是奇怪的菜,什么酸辣蕨根粉、蕨根粉条炖肉、葛根粉条炒肉,还有一道奇怪的饭-蛋炒饭。
这些跟平日的饭菜不一样,口感特别,让人欲罢不能,蛋炒饭差点儿噎死他!
待询问,刺史大人告知,此乃梧县特产粉条,蛋炒饭亦是在梧县吃到的。
起初他不以为意,一个破地方能翻出什么水花来,不就是粉条么。
他负责六曹官吏的监察举劾,不明白刺史大人请他吃粉条啥意思,推介产品?
然而待听完刺史大人讲述荒沟村发生的一切,王延年热血沸腾,恨不能撸起袖子亲立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