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省的、省的!后面还有那么长的日子,哪能一下子弄光?每年还要靠它剥麻织葛布呢!”妇人们笑道。
  农人除了交税粮,还要交一定数量的布匹,麻布、葛布、丝绸,根据当地情况调成品种、数量。
  这些布匹不是随意织,有长、宽、密度要求,验收不合格的不收。
  上好的丝绸在那个时候还可当货币流通。
  两个时辰不到,装着蕨根、葛根的背篓下山,倒在溪边。
  高氏带着另外一群妇人等在那里,开始清洗。
  来来回回背了好多,高氏叫人带话,太多了,洗不完。
  山上的人才意犹未尽的罢手,抬眼一看,山坡上的地不知不觉翻了一大片。
  大家在溪边说说笑笑,小山一样的蕨根、葛根洗出一背篓,就背回去一背篓。
  杨大郎、裴三郎几个壮汉丢下手里活儿,来帮忙。
  大木槌一锤又一锤,将石臼里的蕨根打成溶浆,取出倒入滤布中包住,木盆里加清水不停搓揉,褐色汁水流出。
  反复几次,直到再无褐色汁水流出。
  木盆里的浑水倒入大水缸沉淀,搓揉过的蕨根渣可沤烂做肥料。
  葛根差不多同样的操作步骤,只是过滤时用滤架,因为葛根很大,手搓不动。
  村长家院子里挤满了人,像过年一样,大人孩子、男男女女都来了。
  “阿樱,这水这么浑,真能出粉?”大家看着满满七大缸褐红色的汁水,好怕空欢喜一场。
  “当然能,明日这个时候,第一遍沉淀就出来了,到时就能看到分层。”苏樱淡定道。
  果然粉葛易出粉多,七大缸,蕨根那么多才堪堪搓出三缸,等量的粉葛搓了四大缸,还多了半缸,村长把自家的水缸拿出来装的。
  “好啦,剩下的交给时间!明日倒掉渣水,再加清水沉淀,后日倒掉水,就可以把下面的淀粉取出来晾晒。
  晒干后就是蕨根粉、葛粉,收起来可以保存许久。
  可开水冲泡吃,也可做成面条。
  面条不易折断,耐储存,可做菜亦可做主食。”苏樱介绍道。
  “就这么简单?”众人问。
  以为很复杂的加工过程,却不想这么简单,他们竟不知道、
  想来也是,富贵人家,谁会关注穷苦人才吃的这些东西?
  “当然!”苏樱点头,“咱们农闲时多做一些粉条,拿去售卖,还能赚钱。”
  “这东西有人买吗?”众人觉得自己吃没问题,但售卖…
  富人看不上、穷人舍不得。
  自己挖来加工不好吗,谁会浪费这钱?
  第64章 阿樱村老
  “谁说富人看不上?”苏樱笑了。
  “葛根药食同源,葛根粉条有生津止渴、解热除烦的功效,最适合夏天吃。
  蕨根粉条有清凉解暑,清火泻痢,消脂降压、降气化痰的作用。
  虽然在山野间遍地是,可城里富贵人家难得一见,更何况是制好的粉条?
  这粉条在市面上还没出现,咱们呐,可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真的?”众人听得火热,纷纷交头接耳,“那是不是说咱们要发大财了?”
  “能不能发财,得看怎么操作!”苏樱按住众人躁动的心,“这个要从长计议。”
  “怎么个从长计议?阿樱快说说!”人群中有人迫不及待。
  “首先生产环节,需要全村人通力合作,挖根、清洗、捶打、过滤、制成粉条,缺一不可,我们各自单打独斗的话,生产工具不足,产量低,形不成有力的市场效应。
  通力合作的话,收益怎么分配?每个工序的劳动力怎么核算才合理?
  不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付出最多,分到的收入不是自己预期的,心生怨气,影响大家团结和睦。
  其次是销售,我们怎么把产品销售出去?这岭南一带普遍贫穷落后,没啥购买力。
  要想赚钱,必须卖到大城市,州府、江南、长安,这些才是我们的市场。
  可是我们走不了那么远,也没那多人手、钱财支撑,必须找客商合作,客商要选讲诚信、有经济实力的。
  最后是运输,不说运到县城,最起码要运到山外的路口,全靠肩挑人扛。”
  苏樱把目前面临的困难一一道出。
  “怎么生产,几位村老商议一下,拿个章程出来,大家再合计合计就差不多了。
  运输也不是问题,客商来提货,村里的劳力都去搬运,该咋算工钱就咋算,一季或半年结算一次。
  难的是选客商,咱们蜗居这里多年,哪还认识什么客商!苏郎君,你当过县令,劳烦你多费费心!”杨老汉道。
  “对,村长说的有理!阿樱,你们才来,苏郎君当过长安县令,比我们更了解外面形势,找客商就劳烦你们费心!”村民七嘴八舌的附和道。
  “呃,大家一起想办法吧!”苏樱头大,她们也不认识客商啊!
  “村长,苏郎君和阿樱这么有见识,功劳高、品德佳,足够做村老,要不咱们推举他们做村老!”人群中有人提议。
  “是啊!村长,这个提议不错!”其他人附和。
  “不可、不可!苏某初来乍到,全靠诸位帮衬,回馈大家是应当的,怎敢忝居村老!”苏步成推辞道。
  “苏郎君,你莫要推辞,有你做村老,是我们的全村人的荣幸!
  阿樱虽是女娘,见识、能力皆在我等之上,亦做得这村老!”众人言辞恳切。
  “呃,小女年岁小,哪有什么见识,诸位莫要再捧!当不得、当不得!”苏步成自己都还没推辞掉,女儿又被扯进来。
  “哈哈哈,苏郎君,这是民意,你和阿樱就加入吧!我们都老了,需要年轻人接棒!”杨老汉真诚道。
  “村长,我们只是想回馈大家的关照…”苏步成还在婉拒。
  “苏郎君,这村老无分文俸禄,只是为村民排忧解难,莫不是苏郎君嫌弃我们累赘?”杨老汉笑呵呵道。
  “村长这话,折煞苏某!”苏步成羞愧道,“能为大家做事,苏某倍感荣幸,怎会嫌弃?”
  “那就说定了,即日起,苏郎君和阿樱便是我们荒沟村的村老。”杨老汉一锤定音。
  “我…”苏步成还要说什么。
  苏樱轻轻扯了扯父亲,“阿耶!”
  “感谢各位乡亲的信任!苏某与小女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村长,为荒沟村谋福利。”苏步成只得认下村老这个闲职。
  “呵呵,苏村老、阿樱村老!”众人祝贺。
  这边事情捋的差不多,已到未时三刻,家里的活儿还一大堆。
  “今日暂且到这里吧,明日再来看看。”苏樱冲大伙儿挥手,准备跟老爹回家。
  “阿樱、阿樱!”杨二郎抱着一个蒟蒻进来,“那日说的魔芋,可否做一个尝尝?”
  在溪边清洗蕨根、葛根,杨二郎在阴凉处找到一株。
  尽管苏樱说了做法,可心里没底,想亲眼目睹制作过程。
  “嚯,二郎,你弄这东西作甚?有毒!快快扔掉!”老郑头慌忙道。
  “郑叔,没见识了吧!这蒟蒻是有毒,可也是菜!”杨二郎得意道。
  “怎的是菜?沾了汁液肌肤红肿、麻痒,如何吃的?忘了有人吃下腹泻呕吐、喉咙水肿致死?”老郑头不信。
  “瞧,没见识了不是?左思的《蜀都赋》还记得不?”杨二郎问。
  “多少年前的事儿,谁还记得?”有人喏喏道。
  “这蒟蒻在蜀地专门种植菜圃里,是当地一道美食!”杨二郎大声道。
  那天一同上山的人嗤嗤笑,要不是阿樱,他们也不知道,这会儿杨二郎装模作样掉书袋子,把人唬的一愣一愣的。
  “阿樱,快说说如何才能吃?”人群中有人喊道。
  “很简单,把蒟蒻洗净磨成浆,加草木灰水或石灰水熬煮熟,冷却后凝成膏状即可食用,单独炒或与肉食炒均可。”
  “就这么简单?”苏樱的话再一次打破众人的认知。
  “当然!”
  择日不如撞日,趁着大家都在,现场演示给大家看,免得传话传走了样,误食中毒。
  于是拿来木盆,把蒟蒻洗净放里面,用石块把蒟蒻磨成浆。
  加入草木灰水拌匀,倒入瓦罐熬煮。
  煮熟后魔芋凝成灰褐色膏状,慢慢冷却。
  用手触摸,duangduang的特别有弹性。
  用刀划成小块取出,切成条装了一碗,拌入盐水,端出来请大家品尝。
  苏樱第一个动筷子,夹起一条放入口中,轻轻咀嚼。
  这味道,勉强入口,粗盐的咸苦味儿很影响魔芋的口感。
  苏步成紧随其后,毫不犹豫吃了一块。
  魔芋入口,人呆住,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会是这样的!
  qq弹弹,滑滑嫩嫩的,世上竟有这般美食。
  第65章 日子会好起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