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鸡鸭鹅禽类并不归为肉类。
猪肉成为主流肉食是从宋代开始,人们发现劁了的猪就没有那股膻味,然后民间开始大量养殖,逐渐取代了羊肉。
“这位女娘,看上哪块肉?”卖肉女子见苏樱盯着自己的肉摊发呆,不觉好奇,主动打招呼。
“哦,漂亮阿姐,我不买肉。”苏樱甩甩脑袋,想事情出神,正事儿还没办呢。
“哟,女娘,算年岁,我都能当你阿娘了,咋还阿姐、阿姐的唤?”女子说着,眼里却漾起笑意。
“啊?真的,可是阿姐看着好年轻,面红齿白、肤若凝脂,瞧着最多不过十八九呢!”
苏樱装懵懂,女人谁不爱听年轻、漂亮的话?
“哈哈哈,女娘这话听着真舒坦!”女屠夫被取悦,爽朗的大笑,笑声如洪钟。
一旁的苏步成父子、杨大郎脸臊得通红,苏樱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功夫厉害。
五大三粗、膀粗腰圆的女屠夫,愣是让她说成貌若貂蝉的天仙美人一般。
苏樱这话,让收钱找补的男子听得眉开眼笑。
“董郎,你笑啥?”女屠夫冲丈夫娇嗔。
“呵呵,女娘说的极是,娇娘面红齿白、肤若凝脂!”丈夫憨憨一笑,眼里全是妻子。
众目睽睽下,俩人眉来眼去,眼神拉丝,可见有多恩爱。
“我说,董郎君,你小子可算是掉福窝里了!遇到玉娇娘这么能干的女娘!”有熟人打趣道。
“是啊,小子也觉着是呢,三生有幸,得娇娘相救,与她结为夫妻。”丈夫很是认可。
“董郎!”女屠夫玉娇娘罕见的脸色羞红。
“嗯哼,阿姐!”苏樱打断俩人的浓情蜜意。
“哦,对了,女娘还没说你有何事。”玉娇娘态度友善。
“阿姐,你这里收不收野猪?”苏樱问,“大野猪,昨晚在山上猎的。”
“野猪?”玉娇娘眼里闪过一丝欣喜,“在哪儿?我瞧瞧。”
今日生意好,摆摊不过大半个时辰,一头羊就快卖完。
“在外面路边,太重,抬来抬去的费事。”苏樱解释道。
“女娘稍等,我去唤来!”杨大郎不待玉娇娘发话,忙道。
说罢大步往回走,到路边找到等候的同伴,抬了一头最重的过来。
“哟,这么大一头?”玉娇娘以为一两百斤重,这一头至少得有三百来斤。
“阿姐生意兴隆,这一头还不够阿姐卖一上午呢!”苏樱给女屠夫戴高帽。
“女娘可别粉我了!”玉娇娘听得心花怒放。
这女娘小嘴太能说了,叭叭的,专捡爱听的说,不过听了确实得劲儿,心里美滋滋的。
“哪有?谁见了不夸阿姐好福相?旺家旺宅旺子孙!谁不想买阿姐家的肉?谁不想沾沾阿姐的福气?”
苏樱可劲儿的夸赞女屠夫。
“嗨,女娘,你这话还真说对了,玉娇娘这样貌真的是福相!董郎君自打娶了玉娇娘,人也好了,日子过的别提多和美!”老街坊闻言赞道。
当初董郎君流放这里,奄奄一息病倒在大街上,玉娇娘心软救了他。
为他求医问诊,医馆郎中都以为救不活,汤药都灌不进去,开点药不过尽人事听天命。
却不想玉娇娘愣是把药给董郎君灌下,几日后居然能扶着下地,再后来神奇的康复了。
在镇上落脚,与玉娇娘相依为命,宰杀贩卖羊肉为生。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玉娇娘愈发显得福相。
每到赶集日,生意都很火爆。
“可不!娇娘是个有福气的人!”卖肉的老主顾居多,一想还真是。
又见野猪很新鲜,催促道:“娇娘赶紧的,我称两斤!”
“对对,我也称两斤!”有些没打算买肉的,也跟着凑热闹。
“别急、别急,还没谈好价呢!”本还犹豫的玉娇娘当即决定买下整猪。
第41章 太败家了
“女娘,你这猪咋卖?”玉娇娘问苏樱。
“啊?”苏樱愣住,走的着急,忘了打听价格,“阿姐给多少?”
“娇娘我做生意童叟无欺,虽说这乡里就我一家贩肉,我还是按县城的价格给你算吧,整猪十文一斤,去掉下水的话十三文一斤。”玉娇娘难得大方一次。
“娇娘,你这生意怕是要亏本!”老街坊不赞同,别人几句好听话把她吹晕了。
羊肉才十五文一斤,野猪肉就算卖十五文,去掉皮毛、大骨,一斤顶天赚一文不到,三百来斤的毛重,去掉下水,也就二百五六十斤,才赚二百来文。
换做自己,懒得费那个力气。
“无妨,今儿高兴,少赚就少赚,便宜点儿早些卖完。”玉娇娘不在意道。
“那就去掉下水算吧。”苏樱听老街坊这么一说,知道人家确实给了不低的价钱,就没再还价。
“成!那就过称吧!”玉娇娘拿出一杆大秤。
杨大郎几人抬着野猪过秤,三百二十六斤。
待会儿还要去掉下水,下水大概有七十斤左右,净重二百六十斤算的话,得三千三百八十文。
“娇娘,这里没那么多现钱!”董郎君收钱,自然清楚钱匣子里的数额。
“还差多少,你回去取。”玉娇娘在摊位边上搭的灶上烧水,准备烫猪毛。
“唉!”董郎君忙放下手里的活,回家取钱。
杨大郎几人也没闲着,一起帮忙将猪抬到水槽里。
“那些下水我们能带走吗?”苏樱想到几十斤下水扔了可惜。
“行啊,说好了去掉下水,这下水自然是你们的!”玉娇娘正愁怎么处理呢,“还有些羊下水,要不要?十文钱拿去。”
“要、要!”苏樱忙点头。
“阿樱!”、“女娘!”苏步成、杨大郎喊道。
这东西没人吃,还花钱买,疯了不成?
“没事儿,回去了再说。”苏樱回头冲父亲笑笑。
忙活了一通,刮毛剖猪,下水有七十五斤,净重二百五十一斤。
“三千二百六十三文,再去掉十文羊下水,一共是三千二百五十三文钱。”董郎君还在掐指算,苏樱直接报出数字。
“?”众人一脸愕然,这么快算出来?
董郎君不信,手忙脚乱算了半天,果真是三千二百五十三文。
“女娘是如何算出来的?这么快?”董郎君谦虚请教。
“心算!”苏樱笑。
“可否教与董某?”董郎君来了兴趣。
“今日不得空,我们还要去县城,改日再说吧!”苏樱道。
三千多文钱不是小数字,一千文一串,称一贯钱。
一贯重约7.5斤,三贯22.5斤,加二百多文散钱,叮叮当当挺沉的。
还有一大包猪下水、羊下水,装了一大背篓。
“女娘,下次有货还卖与我!”临别,玉娇娘对苏樱道。
“好说,我们在荒沟村,阿姐是个爽快人,以后有好的还来找阿姐!”苏樱笑道。
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肉摊。
“大家都护着苏郎君,切莫让人把钱给偷了!”杨大郎吩咐众人。
“省的!”众人多少年了没见这么多钱,都紧张的不行。
“杨大伯,咱们去杂货铺、粮铺看看,买些东西,一会儿他们先回村,正好带回去。”苏樱建议道。
到县城卖完猪,再买东西,又重路又远,不如这里买省事。
“成,咱们去看看!”杨大郎觉得有理。
“胡饼、胡饼!”、“汤饼、汤饼!”路过食肆,伙计在门口卖力吆喝。
炉子里的胡饼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众人盯着胡饼烤炉,不停吞咽口水。
“咕咕…”肚子不约而同鸣叫。
早上吃的饭团早就消化光了,抬着大野猪走了这么远的路,这会儿又饿又渴。
“胡饼、汤饼咋卖的?”苏樱问。
“素胡饼两文一个,汤饼三文一碗、粥一文一碗。”伙计热情道。
“三十个胡饼、十五碗粥。”苏樱点道。
“诶,好嘞!女娘店里请!”伙计恭敬道,冲大堂喊,“三十个胡饼、十五碗粥!”
“女娘!这太奢侈!”杨大郎一脸肉痛。
三文钱可买一斤陈米,这一顿吃下来,就是二十多斤陈米,够一大家子喝大半月的粥。
“放心吧,杨大伯,人不吃咋有力气干活儿?一会儿要带回去的东西可不轻,不吃饱哪行?”苏樱笑道。
苏步成没吱声,这一路他们父子偶尔换着抬了一下野猪,大部分时间都是那几个壮汉抬。
此刻两脚发飘,想来壮汉们不比自己轻松。
背篓放店门口,大家进店坐着,等胡饼、粥上桌。
“你们赶紧吃,吃了换裴三郎他们!”杨大郎对抬野猪的几人道。
集市边上还有六七个人守着另外两头野猪。
“省的!”壮汉们大口吃着胡饼,喝着热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