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们没事!”苏步成眼睛灼灼发亮,温声道,“仙娥,快把家里的刀拿来。”
“拿刀作甚?”杜氏不解。
“分肉!”苏步成指了指身后。
“天!这么多?”杜氏看到四头大野猪,惊得捂住嘴,“怎么这么多?阿樱和伯彦呢?”
这支捕猎队里有高人?竹箭就能轻易杀死大野猪?自己的孩子咋不见人影?
“先别问,去把刀拿来!”苏步成笑道。
杜氏提着瓦罐回家,翻出砍刀、菜刀跑出来。
苏步成接过刀,杨大郎、二郎几人帮忙砍猪头。
“阿娘!”苏樱从跟后面冒出来,头发凌乱,衣襟上还有血迹。
苏伯彦也没好到哪里,头巾散乱,衣衫被荆棘刮破,像是逃命的。
“阿樱,这是咋啦?哪里受伤了?”杜氏心里一颤,拉着女儿看看,又拉着大儿看看。
“没事儿,是野猪的!”苏樱拉着母亲回去,“一会儿我们还要去县城卖野猪。”
“啊?”杜氏愣住。
“嘘,阿娘,一时半会儿说不清,回来再说!我去换身衣服!”苏樱轻手轻脚进了屋。
苏仲彦、小桃睡得正香,压根没察觉有人进来。
苏樱看着酣睡的妹妹,想起林中那个小女娃,笑了笑,俩人相差不大。
脱掉带血的外套,换了身干净衣服,苏樱轻手轻脚出来,去溪边抹了把脸。
苏伯彦没换衣衫,只在溪边洗漱,重新整理一下头巾便好。
这边猪头也砍下来,太重,杜氏提不动,还是杨二郎帮忙搬进院子。
窸窸窣窣的声音惊动了苏老三,起身出来,只看到一个离开的背影。
“大嫂,谁啊?”苏老三问。
“杨家二郎君!”杜氏生火做饭。
“杨家二郎君?不是上山打猎吗?咋回来了?”苏老三以为自己睡迷糊了。
“嗯,回来啦!”杜氏笑呵呵的,“快去洗漱洗漱,今晚吃肉!”
“吃肉?”苏老三确定自己睡迷糊了,做起美梦。
甩了甩脑袋,“大嫂,是我没睡醒?”
“行啦,你睡醒啦!洗漱完把猪头拿去打理了。”杜氏踢了踢脚边的大猪头。
“这、这是真的?”苏老三看着硕大的猪头,声音都磕巴了,“大兄他们真的猎到野猪啦?”
“嗯!好几头呢!你大兄他们赶着抬到县城去卖!早饭都来不及吃!”杜氏又是欢喜又是担忧的。
没想到第一次进山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以后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苦。
“阿樱和伯彦呢?没事吧?”苏老三没看到俩孩子。
“他们也跟着去县城。”杜氏回道。
“老三,你跟大嫂嘀嘀咕咕的说啥呢?”苏老二也被吵醒。
“二兄,快看!”苏老三兴奋的拉着二兄看猪头。
“哎哟!”苏老二不妨,冷不丁看到大猪头,“吓我一跳,哪来的?”
“大兄他们猎的!”苏老三欢喜道,“这是咱家分的!”
苏老二这一声哎哟,把其他人吵醒。
少年们睡眼惺忪跑出来,“阿耶(二叔)咋啦?”
“这帮臭小子!耳朵可真灵!”苏老二笑道,“看看这是啥?”
“啊!”少年们惊呼,“这、这是野猪?好大!大伯他们这么快就猎到野猪啦?”
“嗯,还有几头拿去卖了!”苏老三把杜氏跟他说的告诉大家。
“哎呀,太好了!”孩子们欢呼。
“阿娘,阿姐呢?”小桃起来,见到阿姐换下的外套,却不见人。
“阿姐去县城了!”杜氏搅拌着锅里的粥。
孩子们欢欢喜喜去溪边洗漱,早上起来就遇到好事,开心的很。
其他人也醒了,比往常早了半个时辰。
“吵死啦!”小秦氏睡得正香,外面吵吵闹闹的,烦躁的翻个身,用被子捂住耳朵。
苏荷也想睡,但是外面的话引起了她的注意,什么猪头?
苏荷忍着困意出来,看到自己父亲、三叔提着个毛茸茸的大猪头往外走。
“哎哟!这猪头不小,想来这猪得有三四百斤吧?”苏老太太追着几步,看了眼猪头。
“可不!”苏老三笑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猪!”
苏绿想看又不敢看,躲在韦氏身后偷偷看一眼。
兄弟两人抬着猪头去溪边打理。
“切!”苏荷嘴欠的冷嗤一声。
众人的欢笑声顿时停住,知道她又来扫兴,全都不说话。
苏荷嘴上的燎泡昨晚被小秦氏用荆棘刺挑破,流了好多清水,消了,开始结痂。
这会儿嘴皮子能叭叭了。
“一个猪头,稀罕成这样,穷疯了!”苏荷嘲笑众人。
“滚!没让你吃!败兴玩意儿!”苏老太太实在烦这个嘴欠的孙女。
“哼,不稀罕!一帮穷鬼!”苏荷脖子一梗,转身进屋。
杜氏冷冷看一眼,不稀罕,是谁为了抢一口粥,嘴都烫坏了?
韦氏摇摇头,蹲到杜氏身边,“甭理她!恶人自有恶人磨!将来会有婆家收拾的!”
“二郎,你带人把猪抬回村,我们直接去县城,让阿耶赶紧把猪肉分了!”杨大郎对二郎道。
“大兄,我去吧!”杨二郎不肯回去。
“别争了,县里你没我熟!”杨大郎推了推二郎,让他赶紧回家。
到县城还有几十里路,抬野猪可不是轻省活儿。
“那好吧,兄长你们可要早点儿回来!”杨二郎服从兄长安排。
“阿樱,你就在家歇着!”苏步成没想到女儿也跟来。
“阿耶,我去看看!要添置的东西太多,不但我们家,还有村里需要的!”
苏樱也不想去,可是现在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什么都没有,不去不行。
“苏郎君,这是我的饭团,你拿去充个饥。”杨二郎把自己的饭团让给苏步成。
昨晚苏家的饭团让小女娃吃完了,从山上下来,还要走几十里路,不吃东西可不行。
“多谢!”苏步成也不客气,这会儿是真饿了。
众人边走边吃饭团,步履匆匆往县城赶。
第40章 旺家旺宅旺子孙
“前面是黑风乡吧?”苏樱看到前面远远有宅院,以及酒肆、食肆的旗幡,掩映在绿树间。
已经走了一个半时辰,算时间差不多是辰时正,正是农贸交易最活跃时分。
“对!”杨大郎往远处望了望,“今日好像是黑风乡赶集日。”
路口不少人背着背篓往乡里走,背着小菜、山货、禽蛋、布匹等,离集镇越近人越多。
“咱们也去看看,看能不能先卖掉一部分。”苏樱建议道。
这里偏远,人烟稀少,乡镇不大,除了赶集日热闹,平日里没啥人。
所以一开始他们只想着去县城卖野猪,县城再不济也有不少官爷、常住人口基数也大,肉食很容易卖掉,乡镇就难说了。
今日赶巧黑风乡赶集日,去碰碰运气,卖掉一些人也轻松些。
没货愁,这货太多太重也愁。
“成!”抬野猪的人身上都湿漉漉的,累得不行。
“杨大伯,这里可有肉摊?”苏樱询问杨大郎。
“有!有一户肉摊。”杨大郎道。
“你们先歇息,我们进去看看。”苏樱让大家在集市边上等着,与杨大郎、父兄往里走。
说是乡镇,不过一条街穿镇而过,两边有一些店铺,食肆、酒肆、茶肆、浆肆旗幡迎风招展,还有一家粮油铺、杂货铺、和一间小医馆。
小医馆门口摆了一把高脚凳,代写书信的。
来赶集的人在路两边摆上要售卖的东西,等着主顾来买,看着蛮有烟火气。
赶集的人着装各不同,除了他们这种装束,还有不少衣服有滚边花纹的,头上发髻、发饰也不同。
“小心些,这些是土人!千万别招惹,不然会引来他们族人围攻。”杨大郎小声道。
苏樱笑着点点头,千百年后都是一个大民族,兴许要不了多久就会跟他们往来。
“女娘、郎君,可要买些芋头?早上现挖的,可新鲜了!”
见到苏樱穿着还算体面,摆摊人以为是来采买的,纷纷热情招呼。
苏樱几人顾不上细看,直奔肉摊。
“唉,新鲜的羊肉,现宰杀的!快来买啊!”还未走近,就听到一个女声在吆喝。
挤进去一看,是个身形健壮的女子,包着头巾,挽着袖子,利落的打扮,手起刀落剔骨、割肉、上秤,旁边有个男子收钱、找补。
看样子是夫妻档,配合挺默契。
案板上的羊肉所剩不多,买的人多是一斤、半斤的买,回去解个馋。
唐代以羊肉为主流肉食。
牛为重要生产工具、马为军事战略物资,不能随意屠宰,市面上难得有卖。
猪因为有股膻味,富人、贵族几乎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