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豆类生长过程中可以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供土壤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苏樱解释道。
  “哦?女娘,何为氮、磷、钾营养元素?”众人听着好新鲜的词儿。
  “一时解释不清,总之那些是作物生长所需养分,且能使土壤疏松不板结。”苏樱含混道。
  氮、磷、钾这会儿看不见摸不到,她也无法举证。
  “老杨头,你看后面咱们怎么弄?要不要试一试?留一些地种大豆?”众人听了很是心动。
  “你们自己拿主意,地就这么些,种了大豆,小麦就得少种,要交税粮,还要糊口,自个儿把帐算清楚再决定。”
  村长不会大包大揽。
  “我还是弄两亩地试试,反正大豆也是粮食,混着吃也能撑过去。”有人默默盘算后打定主意。
  于是三三两两聚一堆商量起来。
  “郎君可看好哪块地?”村长很热心。
  “还没,刚才聊得投入,还没来得及细细寻找,村长可有好建议?”苏步成请教。
  在这里待了近二十年,自然清楚这里的环境,有人指点,比自己腿跑断去找,来的快些。
  第16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要是信得过,就选这两块地吧!”村长没推辞,指着不远处的两大片空地,少说得有二三十亩。
  “呃,这一片地位置不错,为何没人种?”苏步成觉得奇怪。
  “不瞒郎君,这本是我家选中的,郎君急用,拿去便是。”村长大方道。
  “不可,不可!”苏步成忙摆手。
  地是农户的根本,这么两大片地,地势平整、相隔很近,耕种、管理极为便利。
  离溪沟不算太远,用阿樱的办法养好了,几年后绝对是上田。
  两家人素昧平生,村长这人情太大,苏步成不敢接。
  “郎君莫要推辞,以后还请女娘多指教我等如何种地,这两块地当不得什么!
  空置多年,总是阴差阳错没垦成,原来是在等真正的主人!哈哈哈…”村长发出爽朗的笑声。
  已有的地顾不过来,有几次有闲工夫去弄,偏遇到烦心事,不得不中断。
  如今来了会种地的,也不枉这一大片地等这么久。
  “多谢村长,在下再去寻寻,荒地多,没必要占用村长的!”苏步成坚持婉拒。
  “郎君这般生分,可是怕我等以此要挟提非分要求?”村长当年也是混迹官场之人,自然猜得到苏步成顾虑什么。
  非亲非故,换做是他,他也觉得不踏实。
  “郎君,你我皆落魄于此,还想那么多做甚?你还有什么值得我谋算?洒脱一些。
  你若同意,一会儿随我回村,村里出具地契,待送到官府签证、留档备案,以后就名正言顺是你家田地。”
  “村长美意,苏某愧不敢当…”
  “阿耶,村长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反正咱们要麻烦村长的事儿多着呢!放心,以后啊,这一片的地都会成为上田!”
  苏步成还要谦让,被苏樱打断。
  “阿樱,你…”苏步成看向女儿,女儿难道看不出这是天大人情?
  “阿耶,村长盛情难却,你就收下吧!咱们还要一起上山、以后一起耕种,哪里分得那么清?
  觉得欠太多,咱们可以从其他方面还呀!人情往来人情往来,不往来,怎么有人情?”苏樱劝道。
  千百年后,这里不再贫瘠蛮荒,而是富饶美丽。
  他们现在才三十几户人家,到处是荒地,根本垦不完。
  村长主动示好,那就顺水推舟接了,增加彼此友谊和交情。
  “哈哈哈,还是女娘通透,郎君,就这么说定了。”
  “多谢村长!苏某感激不尽!”苏步成不好再推脱。
  “走走走,去村里把地契立了,你好把心放肚子里。”村长拽着苏步成回村,不忘招呼几位老者。
  “村长,你可知附近哪里有石灰?”苏樱正好问一下。
  “石灰?你要多少?”村长问。
  “呃,你有多少?”
  “不多,上次盖新房,烧了一些,没用完的都留着,大概有个八九十斤,够吗?”
  “够了,够了!”苏樱迟疑一下点头,“村长,你们家有石灰窑?”
  “说不上,村里在青石山那边开了个窑,谁家要用了自己去烧,这东西用得少,费柴火得很。”
  村长指着来时的山路,“往回走上七八里地,有一大片青石山,就在那儿烧。”
  “自己烧石灰官府不管吗?”苏樱心中一动,有想法冒出。
  “那玩意除了盖房子用,平时用的极少,谁来管?又不是铁矿、盐矿。
  这玩意用处少,烧一窑至少要十五天,烧它不如烧炭,冬天拿去城里还能卖钱。”
  村长笑道,“女娘莫非要粉刷房屋?”
  “不是,是给肥土杀虫消菌。”苏樱没有隐瞒。
  “给肥土杀虫消菌?”村长愣住,上下打量苏樱,看她是否在说笑,“这里贫瘠,哪来的肥土?”
  “呃,阿耶,你说吧!”苏樱笑笑,看向苏步成。
  刚才承了村长一个大人情,让父亲来讲,有分量,也给村长长脸。
  村长和几位村老都看向苏步成,眼神热切,“郎君有此等妙计,可否教与我等?”
  “这个法子乃小女想出来的,是否有效还有待验证,我们也只打算用一半田地做实验对比。”苏步成淡定道。
  “郎君说说,怎么做的!我等也想学!”不管有用没用,村老们都想试试。
  正好要种冬小麦,机会难得。
  “把树林中的腐土挖来,筛掉树枝、树叶、土坷垃,把腐土翻晒几日,拌入石灰杀虫消菌,再填到新垦的地里做基肥。”苏步成娓娓道来。
  “郎君,确定这腐土真有用?”村老们面露喜色,太好了,自己竟然守着宝山哭穷。
  大山这么多,到处是腐土,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诸位村老莫急,这个还没验证,切莫一哄而上,为稳妥起见,待明年收成出来,再决定不迟。”苏步成劝道。
  “郎君莫要劝,郎君如何做,我等跟着照做!我们也用一半试试!”村长激动道。
  “就是,就是!”村老们各个摩拳擦掌。
  “各位村老,真的不急!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这腐土里该添加多少石灰才能杀虫消菌。”苏樱微笑道。
  “这有啥难得,不放心就多加些,石灰不够,我们这就组织人手去烧!”村老们豪迈道。
  “不是的!石灰是碱性,适当添加可以杀虫消菌,改善土壤,过量添加,石灰遇水释放出热量,会杀死作物,土壤板结,反而得不偿失。”
  苏樱耐心讲解,“但是添加少了,腐土里的病虫杀不死,也会危害作物!所以恳请大家暂且忍耐一季。
  我们会做好详实的数据记录,待作物收获,细节也精确下来,到时一定会告知各位。”
  “太好了,那我们且等一等,只是女娘,这么先进的技术,你们为何不保密?”
  村长欢喜之余,心中升起疑窦,这与常人不同呀。
  别说村长、村老们,就连苏步成他们也不解,只是不好当众问。
  “因为我们的庄稼是连在一片的,庄稼除了肥料好、管理得当,周边的生长环境也很重要。
  作物结穗不光需要自身种子优良,周边作物也会影响到它,若周边全是良莠不齐的作物,自家结的也良莠不齐。
  只有大家的作物都长好了,所有人才能有好收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哦,还有这样的道理!”众人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特别是苏步成,眼神明亮,难掩兴奋之色,太好了,又是一个提高粮食产量的妙招。
  第17章 书读少了
  来到村长家里,很快立好地契,众人签字摁手印。
  “明日就要进山,苏郎君家的地契就劳烦老郑头替我走一趟官府!”村长把地契文书交给其中一位老者。
  老郑头郑重接过。
  “郎君,你们需要多少石灰,这些可够?”村长搬出家中余留的石灰。
  苏步成看向苏樱,“阿樱,可够?”
  苏樱摇头实话实说,“这些一亩地都不够。”
  “一亩地都不够?竟要这么多?”众人大惊。
  “嗯,一般情况下,施入量100-150斤/亩,才能基本解决土壤中的病害…”
  苏樱给在场的人科普石灰消毒、什么样的腐土肥沃,以及什么情况下的土壤才可以用石灰消毒。
  土壤消毒,最好用熟石灰,尽量不要用生石灰。
  因为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熟石灰是生石灰加水后反应的产物,里面大量的热已经释放。
  石灰是碱性,腐土中应加入多少,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
  如果土壤ph值大于7.5,就不能用石灰消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