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苏兆彦刚才和小桃拌嘴,这会儿正赌气,不搭理小桃。
  “喂,苏兆彦,你倒是说话呀!”小桃急了,去拽人。
  “哼!”苏兆彦扭头,就是不说话。
  “本来就是阿樱他们发现的,后面我们还找了两窝!大家都有份!阿荷这话好没道理。”苏权彦看不下去,仗义执言。
  “我咋就没道理,那把我阿弟掏的分出来!”苏荷明白母亲的意思,胆气十足的开口。
  “好啦,仙娥,剩下的都给阿娘!”苏步成不想因为几个鸟蛋搞得乌烟瘴气。
  “我不稀罕!”苏老太太又摆出那副德性,得了便宜还卖乖。
  “阿娘,您就少说两句!您要是真不想吃,那我这就当谢礼给村长送去!谁都别吃!”苏步成放狠话。
  本来开心的事儿,非要弄的不愉快才作罢!
  “大郎,你…”苏老太太悻悻住口,她知道再嘴硬,大儿真干得出来。
  第9章 为了活下去
  杜氏把粥分匀,又数着人头煮了十几颗蛋。
  苏老二、苏老三几人说说笑笑扛着竹子回来,却发现大家并没有预料中的欢喜,都闷闷坐那儿。
  “大兄,咋啦?”扔下竹子,苏老二问兄长。
  “没啥,辛苦了,等你们吃饭呢!”苏步成淡淡一笑。
  苏老二狐疑的看向众人。
  大兄一家和三弟家的坐一堆,自家媳妇孩子坐一堆,老母亲独自坐一边,脸色都不太好看。
  小儿子闷闷的耷拉着小脑袋,见到他也不扑上来撒娇,女儿苏荷更是一脸的不满,妻子小秦氏低垂着头,沉默不语。
  想来刚才闹了不愉快,苏老二明智的没再问,去溪边洗把脸。
  人到齐后开饭,一碗粥一颗蛋。
  大人都只喝粥,没舍得吃蛋,都想着悄悄塞给孩子。
  “阿耶,吃了吧!”苏樱坐到父亲身边,低声道。
  “你们也需要补充体力,这蛋小,你和阿娘省下来也不够我们分,倒不如你们自己吃。”
  干了重活儿,流汗多,体力消耗大,需要补充盐水和食物。
  已经好些天没吃到有盐的食物,要是再不吃点儿蛋白质,身体很快就顶不住。
  “阿耶一会儿吃!”苏步成无奈看着长女,啥都被她看穿。
  “你不吃,阿娘、二叔、三叔他们也不好吃,吃吧,以后会有更好的!”苏樱劝道。
  “唉!你这孩子!”苏步成笑笑,拿起蛋敲了敲,剥开壳,“二郎、三郎,都吃啊!很香的。”
  见兄长吃了,苏老二、老三再舍不得,想着兄长一定有他的用意,还是把蛋敲开,分给小儿子一半,剩下的自己吃了。
  “仙娥,你快吃啊!”苏步成催促妻子。
  “我不饿!”杜氏舍不得,大女儿瘦得一把骨头,小女儿年幼,这好东西她哪里吃得下。
  “阿娘,你吃吧!我们都吃了的!”苏樱把蛋剥了,喂到杜氏嘴里。
  “呜…”杜氏含着蛋,瞪着女儿。
  “快吃!阿娘都瘦了许多!”苏樱笑嘻嘻揽住杜氏,“阿娘,以后我们都会好好的,不用担心!”
  “你呀!”杜氏不得不吃下蛋,女儿总是安慰别人。
  这看不到未来的日子,不知她哪来的自信和乐观?
  晚饭吃的有些沉闷,吃过饭,天已黑,苏老二、老三就着月色在院中剖竹子。
  苏家乃寒门,祖上曾有过辉煌,但早已中落。
  三兄弟都读书,光靠苏老太两口子根本供不起,三兄弟半工半读。
  老大给人抄写书稿,赚取微薄收入,老二老三心灵手巧,编一些竹器去售卖。
  如今老二、老三重操旧业,虽然没有趁手的工具,但竹条依然分得均匀。
  少年郎们没有工具,只能帮着搬运竹子,整理剖好的竹条。
  俩人先编背篓,蹲在地上打底子,竹条仿佛有生命般,在手中欢快跳动,没一会儿底子打好,向上折叠成桶状,继续编织。
  苏步成看着两个弟弟飞快的编织背篓,聊起过去的事儿。
  一堆孩子们静静听着父辈们的故事,原来威严的父亲也曾经如他们这般顽皮、烂漫。
  苏老太太也坐那儿听着。
  那会儿一家人清贫和睦,母慈子孝、充满希望;如今,老老少少一大家子成了流犯,撵到这鬼地方。
  早知今日结局,当初还努力做什么?
  这事儿不能去想,一想,苏老太太心里就忍不住烦躁,恨不得用拐杖打死苏樱,都是这扫把星干的好事!
  老苏家前世欠了她的,让她这一世来讨债!
  “二叔,背篓不能太小。”苏樱守在二叔身边,说好了这个背篓给她量身定做。
  “你太瘦,背不了多少,这大小差不多。”苏老二掂了掂背篓,装个二三十斤正好。
  苏荷在一边默默看着,这次她不跟苏樱争,傻了才要那破背篓,有了那背篓,以后别想躲懒。
  “二叔,再编深一些,进山一趟不容易,不多装一些太亏了。”苏樱央求。
  “嗤!”苏荷冷嗤一声,把你能的。
  “啥,阿樱,你要进山?”苏伯彦吓一跳,“阿耶,阿樱怎么能去,我去!”
  “你当然要去!”苏步成看一眼大儿。
  “什么意思,阿耶?我们几时要进山?哪些人去?”苏伯彦听出不对劲儿。
  “我、你、阿樱。”
  “我们三个?”苏伯彦懵了,“阿耶,山上猛兽那么多,我们三个就这么上去?”
  “阿耶,阿樱留下,换我去!”苏仲彦一看,哪有病恹恹的妹妹去,当兄长的却留在家的?
  “你去做甚?阿樱去有阿樱的道理,你别瞎掺和。”苏步成对二儿道
  “不止我们,还有村里的,等村长约好人手,组队上山。”
  “大郎,阿樱就不去吧!”杜氏心疼,“阿樱这身子,去了会拖累你们。”
  “阿娘,我没事儿,别看我瘦,我跑得可快了!”苏樱站起来,向杜氏展示自己的强壮。
  “放心,阿娘我们是去看看山里有些啥山货,搜一些回来,以后大家不挨饿。”
  “可是,山上猛兽那么多…”杜氏甚至连丈夫和大儿都不想让他们去。
  “好啦,仙娥!就这么定了,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事儿!”苏步成打断妻子的话。
  “我们要尽快把地垦出来,我们进山这几天,老二老三你们安排人手把地垦出来。
  马上就要冬小麦播种,村里的耕牛、铁犁咱借不上,只能一锄头一锄头挖。”
  “兄长放心,保准不耽误播种。”苏老二、苏老三拍着胸脯道。
  兄长冒着生命危险去山里探路,留在家里的他们也不轻松,都是为了活下去。
  “二叔,垦地的时候,把树林里的腐土挖过来。”苏樱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挖那玩意儿作甚?”苏老二不解。
  “腐土挖来,把石粒、土坷垃、树枝、树叶筛掉,暴晒几日,加入生石灰消菌杀虫,要是有粪水拌入更好,可以添加到新垦的荒地做基肥。”
  “真的?”苏老二、苏老三惊奇,“大兄,是不是?”
  “先听阿樱细细说。”苏步成也是第一次听闻,自己成天跑乡下,听过农户用粪水、餐厨废料、草木灰做肥料,还真没听过腐土能用。
  第10章 流放是人生修行
  小麦适宜土层深厚、排水性好、肥沃的土壤,上层疏松多孔,有利于水、肥、气、热协调,下层紧实有利于保肥保水。
  腐土是树林中表土层树木的枯枝残叶经过长期腐烂发酵后形成,这种土结构疏松多孔,很适合小麦生长。
  但是天然腐土水透性差,夹杂病虫,需要暴晒,拌入石灰,消毒杀菌。
  “阿樱,你在哪里看的?我怎么没听过?”听完,苏步成问道。
  “我自己想的,在树林踩着厚厚的腐土,当时就闪过这个念头,这么多树叶沤烂不也是肥?
  千百年来沤烂了多少树叶、枯枝,绝对比荒地肥!
  只是沤烂的腐土肯定有病虫,需要消杀,不然小麦会得病虫害。”苏樱侃侃而谈。
  苏步成几人面面相觑,说的好有道理。
  “腐土暴晒时一定多翻晒几遍,晒透,若是找不到石灰,又翻晒不够,小麦很容易病虫害。”苏樱强调。
  “没有其他办法消杀么?”苏步成问。
  “有,蒸煮或翻炒!”
  “蒸煮、翻炒?”苏步成眼睛瞪老大,以为长女在逗他。
  “对,蒸煮或翻炒!高温把病虫、病菌杀死!但腐土需求量大,蒸煮、翻炒不现实,而且这样会使土里的养分流失,得不偿失。”
  “石灰上哪儿去找?”苏步成一时犯了难,一个问题没解决,又冒出一个问题。
  “那种裸露的、光秃秃的山,大概率有石灰石,高温煅烧就是生石灰。”苏樱回想来的路上,好像有这样的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