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但悦悦不喜欢讨论这些,她只爱看书,也许正是因为看了很多书的缘故,悦悦在同龄人中逐渐显得成熟和沉静,从一个活泼聒噪的小女孩,蜕变成清冷安静的少女。
  这种变化对时坚来说尤其剧烈,仿佛是一夕之间,悦悦放学回家时不再一下扑进爸爸怀里,不再叽叽喳喳地与爸爸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她开始有意识地注意与父亲之间的距离。
  父女间热络的对话渐渐减少,悦悦表现出更多的是礼貌。某一刻,悦悦坐在窗前看书,时坚看着女儿的侧脸,仿佛瞬间才发现她已经不再是小时候圆圆鼓鼓的稚态,取而代之的是像心兰一样瘦削的下颌和高挺的鼻梁,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女儿长大了,已经从幼时的蛋壳里脱壳而出,进化成充满棱角的新形状。
  时坚心里,有“吾家有女初长成”成就感与“女儿怎么突然长大了”的失落感交织。
  升入高中后,悦悦的课业变重,高中里竞争更加残酷,悦悦的成绩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永远保持前三名,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只考了班里十来名,这让心兰大为担忧。
  大学扩招是1999年以后的事情,在那之前,每年大学录取的增幅在8.5%,1998年的大学录取率只有34%。新疆的录取名额本来就少,而悦悦上的又是铁路子弟小学,算不上什么重点高中,从历年成绩来看,每个年级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就20来个。
  比起心兰的担忧,时坚对悦悦倒是比较放松,他也许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女儿聪明,还有两年半时间,能赶得上来。
  上了高中就要面临文理分科的问题,心兰希望悦悦报理科,因为以前有句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再看招生简章,理科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明显比文科要多。时坚的意见是看悦悦自己的想法,家长没必要干涉。
  而悦悦本人,几乎不想跟父母有什么交流。升上高中后,悦悦每天戴着耳机,她有一个随身听,是心兰买给她听英语听力的,但她主要用来听歌。2000年这一年,先是出现了孙燕姿,悦悦每天放学都一边骑车,一边哼着“我走在每天必须面对的分岔路,我怀念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
  其实,当时悦悦也不过15岁,但她一听到这些歌,就会被旋律催生出伤感的情绪,仿佛她离“单纯美好”已经走出很远了似的。
  有一天放学,飞飞塞给悦悦一盘磁带,对悦悦说:“听听这个,你肯定会喜欢。”悦悦见磁带封面上是一个男生的侧脸,头发微卷,上面写着“jay”。
  当晚,悦悦反反复复地听着这盘磁带,第一次有了被旋律惊艳的感觉,虽然音符只有7个,但周杰伦的歌仿佛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拼贴这些音符,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感觉。
  从那以后,悦悦人生中的无数个夜晚都是听着周杰伦的歌睡着,当20多年后,她在现场听周杰伦的演唱会时,依旧热泪盈眶,跟着唱完了所有的歌。
  似乎是突然一天,政府出台了“减负”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禁止学校周末补课。于是悦悦即使上了高中,依旧有双休日。
  悦悦自觉性高,就算周六放假,也会自己在家里学习,但对飞飞这样自觉性差的学生来说,只要不用去上课,就会找机会去网吧打游戏。那时候流行一个叫《仙剑奇侠传》的游戏,每次爱云一上班,飞飞就会偷跑去网吧打游戏,所以爱云对“减负”政策颇有微词。
  学校的很多老师也反对“减负”,悦悦的班主任就说:“只减负,不减轻录取难度,学生的学习时间少了,最后吃亏的不还是学生吗?”
  虽然反对的声音不少,但“减负”的执行力度也不小,听说另一所高中的校长就因为坚持让高三学生周末上课被开除了。学校内补不了课,于是又出现很多校外补习班,有些老师就在自己家里开班,招几个学生来学。
  悦悦成绩已经很好了,按道理不需要补课,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心兰也有些着急,生怕别人一补课就超过了悦悦。心兰问悦悦:“我听说你们班好多同学都去老师家补课了,要不你也去吧?”
  悦悦毫不犹豫地说:“我不想去,有时间我还想自己看书呢。”
  悦悦正在看的一本小说是《三重门》,作者是一个年轻作家——韩寒。那几年,萌芽杂志开始举办针对高中生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提倡全新的文风,并且获奖者可以获得免试进名牌大学的机会,所以这个比赛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一个叫韩寒的男孩,在16岁时参加“新概念”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但他并没有如大众期待那般进入大学,而是很快就辍学了。因为韩寒的文笔有趣,长得又有点儿像谢霆锋,所以很多高中生都喜欢他。
  悦悦去上学了,时坚看她的书桌凌乱,就随手收拾了一下,他先是看到一本带锁的日记本,心里咯噔一下,联想到女儿已经有了秘密,心中泛起一阵失落。接着,他又看到《三重门》这门书,忍不住翻开看了看,只见扉页上写着:“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一股疑惑和怒气共同涌上时坚的心头,他拿着书对心兰说:“你看看,悦悦现在看的这是什么书?这能不影响学习吗?”心兰翻了两下,也觉得如临大敌。他们那一代人有根深蒂固的随大流意识,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特立独行。
  悦悦放学回家,饭桌上时坚突然板起脸说:“悦悦,你现在已经上高中了,不要再看闲书了,影响学习。”
  悦悦抬了下脸皮,冷冷地说道:“我小时候,你不是最爱给我买书了吗?上了高中,连爱好都不能有了?”说完好像想起什么,又补了句:“你们不要随便动我的东西。”
  悦悦提起小时候跟爸爸的回忆,时坚心里涌起一股甜蜜,但后面的一句话,又让青春期父母瞬间勾起特有的警惕心,他仿佛还不适应和现在的女儿相处那样,有些口不择言地说:“说了别看,就不要看,你这孩子怎么学会犟嘴了?”
  悦悦啪地一下放下碗筷,说了声:“我吃饱了。”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坚听到吧嗒一声,知道悦悦上了锁。
  说来好笑,高中生的父母都谨防孩子早恋,但时坚警惕的却不是一个悦悦身边真实存在的年轻男孩,而是遥不可及的作家韩寒。
  时坚年轻的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穿牛仔裤就担心孩子要学坏,现在他看到女儿读一本辍学高中生的书,也突然担心起女儿会误入歧途。这两件事同样的毫无逻辑,但它们之间又是同样的逻辑。上一代人总是对自己不熟悉的新生事物产生过激的警惕,本能地将其联想成引人堕落的危险信号。
  第二天,时坚下班回来,看到悦悦又在看《三重门》,他不知哪来的怒气,突然一把抢过悦悦手里的书,质问她:“这是什么?你都在看些什么书?”
  悦悦莫名其妙,完全没理解爸爸的怒意,轻描淡写地说:“就是小说啊,韩寒写的。”她还完全没意识到韩寒这个名字对于高中生和高中生家长,完全是不同的意义。
  一提到韩寒,时坚更生气了,大喊道:“韩寒,韩寒,你要学他什么?学他辍学吗?”
  时坚自小宠溺女儿,从没对悦悦发过火,这一喊,把悦悦吓了一跳。悦悦也带着怒气说:“看韩寒的书,和辍学有什么关系?”
  时坚不知哪儿来的一股火,怒道:“以后你别看那些闲书了。”说着,把悦悦书架上的各种小说、杂志一本一本抽出来扔到地上。悦悦不明所以地看着他,一瞬间觉得爸爸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爸爸了。
  心兰进来问:“怎么了?这是干什么?”悦悦无声地流了一滴泪,心兰还没来得及劝,她已经夺门而出。
  见悦悦走了,时坚气也没消,他拿来一个大纸箱,把地上的书全部装进纸箱里,锁进了地下室。
  悦悦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会儿,看到一个公用电话亭,于是给飞飞打了个传呼:“学校门口见”。
  在手机出现之前,90年代末有一种过渡性产品非常风靡,叫作bp机。当时,能在腰上挂一台bp机,是时尚潮人的标志。飞飞零花钱多,悄悄买了一台摩托罗拉bp机,逢人打招呼的口头禅都是:“有事儿呼我。”
  不一会儿,接到传呼的飞飞赶到学校门口,见悦悦独自坐在校门前的台阶上,看出悦悦不太高兴,于是换上一幅笑脸,走过去嬉皮笑脸地说:“悦悦,你还没去过网吧呢吧?我带你去。”
  悦悦心想,反正已经赌气从家出来了,索性就去网吧看看吧。到了网吧,飞飞教她:“你可以注册一个oicq,就能跟人聊天啦。”
  悦悦点开一个小企鹅的图标,注册了自己的账号,飞飞问她:“你的昵称叫什么?”悦悦浅笑着说:“轻舞飞扬。”
  飞飞问:“那不是痞子蔡小说里的名字吗?”
  悦悦说:“对啊,《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第51章 楼兰
  2000年,一个新世纪的开始,但那一年的到来,却是以一种喜忧参半的方式。当时流传着查诺·丹马斯的预言,悦悦班里的同学在悄悄传阅这本书,书里说月亮会失去引力撞击地球,人类将迎来末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