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98节
弘书很懂他的表情,立刻解释道:“当然,改制这起码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儿臣现在只是一个想法。但这不妨碍儿臣现在就开始为此做准备,所以,在一面通过岳将军接触这些人的同时,儿臣也想先提拔几个自己人,积累一点儿自己的班底。”
见他还算有自知之明,胤禛才没开嘲讽:“你想怎么积累班底?”
“巡捕营。”弘书道,“儿臣想要巡捕营。”
胤禛嘴角忍不住抽了抽,然后目光沉沉地看着儿子:“步军统领,巡捕营,你怎么不干脆让朕退位给你登基算了。”
步军统领,下设步军统领衙门,统领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城绿营,常年保持三万出头的人数。
巡捕营,也就是京城绿营,常年保持着一万出头的士兵数量。
现在,他的儿子,他捧在掌心上的太子,开口就要将这三分之一拿走做自己的班底。
你的积累班底就是直接从你阿玛手里抢?
你怎么不把皇位拿过去培养班底呢?!
“哎哟,阿玛~”弘书猴上去,殷勤的给他阿玛揉肩捏背,“儿臣绝无这个意思,儿臣还小呢,还在长身体,哪承担的起皇位这——么大的责任。皇帝这活儿哪是儿臣现在能干的,就前段时间您病那一段时间,儿臣勉力支撑,累的都不长个了。这皇位啊,您最好再坐个十年二十年的。”
“十年二十年。”胤禛敲了他一脑门,“你想累死朕。”
“怎么会,您龙马精神、龙精虎猛、龙骧虎步……再干一百年都没问题!”
“少贫嘴!”胤禛终于还是撑不住翘起了嘴角,“坐好,好好说话。”
“是。”弘书乖溜溜回到对面坐下。
“说说吧,要巡捕营到底想干什么。”胤禛没好气的道。
“儿臣真没想干什么。”弘书叹了口气,道,“阿玛,虽然儿臣在心里将未来的军制改革想的很好,但儿子也明白,那都是空中楼阁。说实话,虽然儿子这段时间没少翻阅咱们大清的军制,但现在其实还是一脑门子糊涂账,只是想想若要改革要从哪儿下手,就想的头疼。”
“所以,儿臣说是要巡捕营,其实是想实地深入到巡捕营下面去,以此为锚点一点一点摸清楚咱们大清的军制的实际情况,找出现行制度的矛盾和痛点,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顺便也能熟知军事,试验一些想法看可不可行,以后才不会纸上谈兵,变成下一个宋太宗。”
这个理由胤禛还算接受:“为什么不是八旗,想来很多佐领愿意投入你的麾下。”
弘书无奈道:“八旗有多复杂阿玛你又不是不知道,各旗旗主的权利虽说被您削了大半,但还不至于对自己的佐领完全失去掌控,儿臣想做点实事,不想一天到晚和那些长辈们扯皮。”
“巡捕营是绿营,虽然其中肯定也有各种势力纠缠,但说到底他们是归步军统领直管的,儿臣如今的身份,再加上岳将军的背书,他们不会太过抵触,想做些什么阻力也会更小。”
胤禛沉默半响,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可以,不过不管你做什么,朕要派人全程看着。”
“当然。”弘书答应的很痛快,笑道,“儿臣少不了找您求救的时候,也算省了传话的人手了。”
第224章
“女儿拜见父亲。”
“快起来。”岳钟琪本想伸手去扶女儿起来,但看见女儿身边明显陌生的嬷嬷,到底没伸出那只手,“你现在身份不同,不必多礼。”
不是一家人不必多礼,而是身份不同。
岳湘鼻子一酸,立刻不着痕迹地深呼吸将那股酸意压下,只笑道:“哪有什么身份,我现在还是父亲的女儿。”
岳钟琪欣慰一笑,却也知道这个话题不好再说下去,便指着带回来的东西道:“这些都是皇上和太子赏的,那几箱子我瞧着你能用,叫人搬去你院里吧。”
“好。”岳湘偏头,“邹嬷嬷,劳烦你带人送回去,好好收起来。”
那个陌生的嬷嬷站出来:“是,姑娘,那奴婢先去了。”
人走了,高夫人又打发了一些下人将赏赐都搬去收好,屋里便只剩下一家人,寥寥几个心腹也都自觉出去守在各处。
岳湘这才细细打量岳钟琪,看到岳钟琪比走时更加黑瘦的面容很是心疼:“爹爹,您受苦了。”
“哪有什么苦,只是新疆日头大些罢了。”岳钟琪不欲多说自己,问道,“你呢,可还委屈?都是爹爹不好,叫你受了那一番罪。”
事情的前因后果在太子送他出宫的时候就言简意赅的说了一遍,回来后大儿子又给他细细说了一遍其中的细节,如今见到女儿,也不再多说那些没用的。
“哪里还有什么委屈呢,女儿如今可是京城所有人羡慕的对象。”岳湘想笑,只是那嘴角怎么都扬不起来。
怎么会不委屈呢?本来被人贩子带走就是突遭横祸,好运的全须全尾回来了,本来好好养养精神只当那是惊魂一场也就罢了,偏偏不知道是谁看他们家不顺眼,抓住机会用一场流言将她逼得几乎无立锥之地。
岳钟琪嘴巴动了动,最终只道:“如今的好结果不代表你没受委屈,放心,爹爹一定会找出是谁要害你。”
“不必,爹爹。”岳湘认真道,“不说人有多难找,只说咱们家如今已是烈火烹油,万万不可再高调行事了。反正女儿这次已经因祸得福,背后之人弄巧成拙,如今怕是都气得吐血了。只要女儿过的越好,他会每日都悔不当初。”
女儿如此顾全大局,岳钟琪却越发难受了,他不想女儿再担心:“爹爹知道了。”查他肯定还是会查的,这么一条毒蛇一直躲在暗处任谁都不放心。不过女儿说的对,他会低调行事,不能闹出风波来影响女儿。
与父亲好好续了一番久别之情后,岳湘回到自己的院子,邹嬷嬷迎上来:“姑娘,老爷带回来的赏赐已经收的差不多了,只是有一些东西,奴婢瞧着……得您看看怎么安置。”
她这么一说岳湘还真有些好奇了,赐婚圣旨下来后,没过多久,皇后娘娘便赐了六个教养嬷嬷来,有负责教宫中礼仪的、有负责教宗室关系的、有负责教打理宫务的、还有负责为她调养身体的等等,这位邹嬷嬷便是专门负责她身边人情往来的,目前也管着她的私库,自从接手以来,还从没有不知道怎么安置东西的时候。
邹嬷嬷使人搬来一个两尺见方的箱子。
这个大小,嗯,刚才应该是装在那些大箱子里的。岳湘心里嘀咕着,抬手打开,只见箱子里的一角放着一沓书,最上面是一本聊斋志异,往下翻翻,还有天工开物、物理小识、镜史等等,除了聊斋志异全是岳湘听都没听过的。
除了书,最显眼的就是一个有底座支撑的球体,岳湘摸了摸,应该是镀铜的,球体表面刻画着一些线条。
“这是?”岳湘将东西拿出来,还挺重,她看着上面既有交错成不规则田字格的线条,又有弯弯曲曲形成几个闭合形状的图案,有些困惑,慢吞吞读出上面很少的几个字,“利、未、亚、洲?”
转着一看,又发现了欧罗巴洲、亚细亚洲等字,看的她越发困惑,转头看向邹嬷嬷:“嬷嬷可知这是什么?”
邹嬷嬷踌躇了下才道:“奴婢也不曾见过,不过、不过奴婢曾经听说过,太子殿下抓周时抓的是一个叫地球仪的物件,甚是喜爱,一直在书房放着,每日都要看一看、转一转,似乎、似乎就是长这个样子,就是要大一些,殿下那个听说有半人高。”
“地球仪?地球。”岳湘若有所思,“我似乎听谁说过,说是西洋人说咱们脚下的地是一个球,他们将之称呼为地球?太子殿下创办的京城周报上似乎也有提过?”
邹嬷嬷虽然在宫里,但对前朝西洋人的事关注的还真不多:“这个奴婢倒是没听说过。”
虽然没得到答案,岳湘却并不沮丧,她颇感兴趣的将地球仪转了转:“球,咱们真的生活在一个球上吗?那咱们是怎么站的住的?不会掉下去吗?”
这种问题当然是得不出答案的,岳湘看了一会儿,将东西小心翼翼的放在旁边的案几上,再看向箱子里剩下的东西,心里有了猜测,脸上不由泛上几丝热意,清了清嗓子道:“我看着都是些常用的,便搬到书房去吧,我亲自来收拾,还有这个、这个“地球仪”,我记得库房应该有一块栗色貂皮,取出来给地球仪做个垫子,便摆在书桌上吧。”
不止她猜出来这一箱子是谁特意准备的,屋里伺候的人差不多都猜出来了,此时得了命令,个个都喜气洋洋的去忙了。
在岳湘拿着胖嘟嘟的十二生肖茶宠和用“太孙”掉的毛扎的毛毡熊猫爱不释手的时候,福惠正在毓庆宫里到处扒拉。
“六哥,我听说你让针线房的人用太孙的毛做了太孙的小像,东西呢?给我一个!”
太孙现在的体形已经很大了,乌拉那拉氏明令禁止他们再距离太孙太近,弘书也为了太孙的身心健康考虑,将熊放去了围场养着,围场离京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福惠迄今为止还没能有机会去看一眼,可想死他了,如今只能指望着睹物思熊稍稍缓解这样子。
可惜他六哥是个冷酷无情的:“送人了,没有了。”
“送人了?!”福惠的天塌了,“谁?是谁!是哪个狐狸精竟然让六哥你连最爱的弟弟都不要了!”
“是不是八弟?呜呜呜,六哥有了新弟弟就不爱我了!”
弘书嫌弃的一本书敲在他脑袋上:“这又跟谁学的乱七八糟的,好好说话。”
福惠一翻身起来,嘿嘿笑道:“五嫂不是又有喜了吗,五哥高兴的不得了,永瑛话都说不全呢,就知道质问五哥最爱他还是弟弟了。”
弘书白他:“永瑛还知道狐狸精?”
“艺术加工,艺术加工嘛嘿嘿。”福惠讪笑。
“所以六哥你究竟把东西给谁了?都舍不得给我留一个。”福惠撇嘴,虽然刚才的浮夸是演的,但他心里对此还是有些不高兴的。
弘书翻过一页书,淡淡道:“你六嫂。”
“我六嫂,我——六嫂?”福惠的音调突然拔高了一节。
“怎么,对你六嫂有意见?”弘书似笑非笑地斜他一眼。
福惠一激灵:“不敢、不敢,小弟不敢。不过……”他凑到弘书身边,贼眉鼠眼地道,“六哥你这样就送给六嫂了?这不是、这不是私相授受?”
“你知道什么叫私相授受。”弘书不满的敲了他一下,“孤是光明正大赐给岳大人的。”
“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六哥的兵法学的妙啊~”福惠怪声怪气,“不知道岳大人知不知道他当了这信使呢。”
“我看你真是欠打了。”弘书作势起身要打。
“哈哈哈哈哈哈哈。”福惠一个窜步就溜走了,只留下一串欠扁的笑声。
毓庆宫外,福惠整整衣襟,又变成了稳重矜贵的七皇子。
宋成在旁边念叨:“爷,奴才就说吧,太子殿下最看重的还是您,刘贵人肚子里的那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就算是个皇子,又怎么跟您比,您可是太子一手拉拔大的,怎么可能随便来个皇子就超过您在太子心中的地位,您啊,就是……”
“闭嘴!”福惠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懂个屁!就你有嘴!”
宋成都习惯了,也不害怕,不过还是闭上了嘴,免得他家主子一会儿真恼羞成怒了。
“爷自有爷的道理。”福惠长叹一声,低落道,“就算刘贵人肚子里那个不会,那未来六嫂肚子里的呢?”
宋成不可思议:“那、那未来太子妃肚子里的,可是太子殿下的亲生孩子啊,您连这个都要比?”
这从来只听说哥哥吃父亲喜欢幼弟的醋的,从来没听说过当弟弟的吃兄长喜欢亲生孩子的醋的。
福惠这次却没跳脚,只瞥了他一眼,垂着眼道:“你不懂。”
皇阿玛和皇额娘最爱的都是六哥,这没什么,六哥值得。但他呢?这个世界上好像没人最爱他,从前他可以一直自信的说他是六哥最爱的弟弟,因为他是六哥唯一的亲弟弟。
但以后,他连这个唯一也没了。
以前,他还可以自认为除了皇阿玛和皇额娘外,他是六哥心中第三重要的人。但以后,他前面会有六嫂、侄子、侄女……他不知道要排到多少位去了。
十二岁的福慧很感伤。
第225章
二十二岁的允禧很高兴。
他的嫡福晋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很健康。
不仅如此,由他主持的音韵研究也终于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方向。
“哦?葛鹏运?”弘书细细思索了一番,终于想起来这个元宵节主动跟踪人贩子被发现追杀,巧遇郎兴昌被救下,为他带来人贩子与白莲教有关的情报,后来还通过郎兴昌上报过一次福建那边有大官和当地大族勾结假装倭寇在海上打劫来往商船的事。
也是因为他上报的这件事,弘书又见了他一次,细细了解过这人的经历后,才发现还人不仅知恩图报、为人忠义,还是个语言天才,虽然不识字,但只是靠着当船员时和洋人的交流,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比四译馆那些官员说的还好,甚至还会一点儿葡萄牙语。
不过当时弘书没想让他去四译馆,不是身份问题,而是这人对海上航行颇有经验,更难得的只是自己琢磨就对海上各国的形势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样能自学成才的天才若是使人好好教一教,未来不可限量,到时候再塞去海军,正是专业对口。
不过这人基础还是太差了,所以弘书就让他先跟着郎兴昌,一边认字补基础,一边在春佑出宫的时候跟着做做护卫,铺垫个出身。
春佑日常出宫,除了回怡亲王府,便是去音韵馆给当试学小白鼠,葛鹏运回回跟着,一来二去也跟那边的人熟悉了。
在知道葛鹏运大字不识一个却会说流利的英语后,都很感兴趣的追问他是怎么学的,了解他学习的经过后,有人就灵光一闪:“其实我觉得咱们用“反切”来搭框架的思路没有错,只是“反切”需要的基础声韵字数量太多了,初学的蒙童很难记住,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数量少的基础声韵字呢?比如英语字母,它只有26个,写起来也很简单,蒙童很容易记住。”
“但它也太少了,而且发音都是单音,也不分声母和韵母,很难用来表现大部分汉字吧?”
“当然不是直接用它,咱们可以改一改嘛…这样你们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