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70节
胤禛一手捂住鼻子,一手将儿子推开……没推动。
关键时刻,他的亲亲十三弟如善良的仙子降临人间,救他于水火。
“殿下。”允祥的武功好歹比他四哥强得多,撑着病体将弘书拉开,“皇上没事,只是被你身上的尘土刺激到了,打喷嚏而已,没有大碍。”
弘书迟缓的脑子这才开始转动,慢半拍地道:“阿玛没事?”
胤禛又疯狂打了几个喷嚏,才压下鼻子的那股痒意,看着反应明显有些呆的儿子,语气不由自主地柔了好几个度:“朕没事,你怎么回来的这么快?是不是都没休息?”
弘书又慢了半拍才回道:“我接到十三叔的消息,大军走的太慢,我就带着侍卫营先回来了,岳钟琪带着大军还在后面……我休息了,我每日都有休息两个时辰。阿玛你……”
虽然胤禛也常年每日只休息两三个时辰,但一听到儿子这样,他心就被扎了一下,眼见儿子还要说,他连忙打断道:“朕没事,你快回宫去休息!”
“阿玛我……”
胤禛直接吩咐:“苏培盛,用朕的步舆把太子送回毓庆宫!”
又对儿子道:“知道你累,但回去还是要先洗漱,睡着舒服。”
弘书转速极慢的脑子总算接收到了阿玛没事的信号,这才任由苏培盛扶着他坐上皇帝专用的步舆,几乎是步舆一被抬起来,他就歪着头靠在上面睡着了。
专门送出来的胤禛看到这一幕,更心疼了。
“朕不是说了不要告诉太子朕生病的事吗,这又是谁多嘴!”刚才儿子一冲进来就查看他身体,很明显就是得知了他生病的事,才一路飞奔回来的。
多嘴的允祥:……
“皇上恕罪,是臣前些日子给太子送信告知此事的。您一直不适,太子在外不归,朝野上下暗地里也有些流言,臣想着提前告知一声,让太子回京的时候匆忙些,堵了那些人的嘴,没想到……”允祥是真的感慨,“臣并没有细说您的病情,只说您有些苦夏不适。”
谁能想到只是这样,太子也会不要命的赶回来。
是他低估了太子的孝心。
本想着要给多嘴之人一个教训的胤禛:……
是十三说的啊,那没事了。
“唉,这臭小子大多时候都机灵,但有时候又死心眼的很。”胤禛说的话是埋怨,语气里却有压不住的欣慰与自豪。
允祥道:“知变通,有坚持,太子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听了这话的胤禛反而叹气:“朕如今也不知道,朕对太子的期望,到底是如何了。”
是希望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他一起打造一个父子盛世,还是不要那么累,轻松地过完一生。
弘书在步舆上睡着被抬回毓庆宫的事,飞快地传遍宫内外,一些正打算弹劾他强闯宫禁的人听说后,呆愣片刻,连忙将写了一半的折子烧了。
弘书真的很累,哪怕被朱意远带着人脱了衣裳洗了澡,他都没有没有一点感觉,直睡了个昏天暗地,然后被饿醒。
醒来的弘书只觉得头昏眼花、头痛欲裂,闭着眼睛缓了半响,才勉强能关注到外界动静。
“……问,殿下昨夜醒过没有?”一个女声语气十分轻柔地问道。
属于朱意远回答:“没有,我带着人昨儿盯了一夜,殿下一点儿醒的意思都没有。”
女声担忧道:“这睡的也太久了,不吃不喝的,太医怎么说?叶大夫和韦大夫可来看过?”
朱意远语气也充满忧心:“看过了,两位都说没事,就是累的狠了。我试着给殿下喂了水,倒是咽了,就是不醒。”
“能喝水就好,能……”
“咳咳咳……”弘书本想叫人,但没忍住喉中的痒意,一张口就疯狂咳嗽。
正说话的两人愣了一瞬,立刻惊喜地扑过来:“殿下!殿下您醒了?!”
“咳咳……”
“水!水!快拿水来!”
弘书连喝了三四杯水犹嫌不够,干脆扔开杯子,夺过水壶直接往嘴里灌。
一壶水都灌完了,他才算活了过来。
朱意远看的难受的紧,说话都带着鼻音:“殿下,可还要水?”
弘书有气无力地摇摇头:“粥可有?”
水也就解解渴,他胃里还是火烧火燎的饿。
“有有有!一直备着,我这脑子,竟然忘了!”朱意远拍了自己一下,火急火燎地出去取粥。
弘书看向女声:“碧珠姑姑,额娘可还好?”
碧珠怜惜地看着这个不大的孩子:“回殿下,主子娘娘一切都好,只是担心您。本想亲自来看,怕给您过了病气,才没有亲来。”
“我没事。”弘书声音里的虚掩盖不住,“就是睡久了饿的,你回去跟额娘说让她别担心,我吃饱有力气了就去看她。”
碧珠道:“不着急,主子娘娘……”
“皇上驾到!”
听到门外的唱喏,弘书撑着身子要起来,碧珠连忙扶他。
还没等他站起身,胤禛已经大步进来:“不用起来,躺着。”
将人按回床上,胤禛仔细观察儿子的面色:“可有哪儿不舒服?”
弘书摇摇头:“没,就是饿。”
胤禛正要问,朱意远就端着粥进来了,他亲自接过碗,舀起一勺吹了吹,准备喂儿子。
朱意远在一旁弱弱道:“皇上,准备的是刚好能入口的。”
想当一回慈父的胤禛:……
弘书有气无力地笑了一下,道:“阿玛,我饿的很,没力气,你直接端碗喂我好不好。”
胤禛:……
放下勺子,将碗递到儿子嘴边,让他就着自己的手直接喝。
第187章
将叫嚣的胃安抚住后,弘书没为难自己非要做什么父慈子孝的姿态,舒服地躺进被窝里,和他阿玛说话。
“我睡了多久,阿玛。”
胤禛也很自然地回答:“差不多十五个时辰,再不醒朕就要考虑让太医给你扎几针了。”还难得的开了个玩笑。
这是什么容嬷嬷行为?再说他也不是小孩子,还怕扎针。弘书对阿玛的玩笑略感无奈,转开话题:“我回来时着急,闯了城门、宫门还有养心殿的守卫,那些侍卫也不容易,因着我的身份也不敢下死手拦我,阿玛你别罚他们。”
知道是自己的责任,不错,胤禛温言:“朕知道。”
“还有我的侍卫营,他们也是听我的命令,你也别罚他们,罚我就好了。”
拿得住手下,事后还能担当,胤禛欣慰道:“那就罚你禁足三月,去上书房读书。”
这是变相让他休息呢。
“这不行,阿玛你换个别的。”弘书却不乐意,“我事情多着呢,你罚罚俸禄什么的,或者给我几个差事,让我戴罪立功。”
臭小子这是心跑野了啊,还再给几个差事?再给几个差事他这一年到头还能看见人吗!胤禛眉毛一竖:“还敢讨价还价?必须禁足,禁六个月。”
弘书意外地听懂了他阿玛在想什么,有些哭笑不得:“您想什么呢,我不是想往出跑,这不是您和十三叔都病着,一直拖着病体忙,什么时候才能养好?我就是想多帮您干点活儿,您多歇歇,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还是说您怕我夺您的权,不敢放手让我处理政事啊。”弘书也开起玩笑。
“臭小子!还夺权?”胤禛一巴掌拍在被子上,看儿子露出夸张的作怪表情,“毛都没长齐还想夺权,朕就是放手给你,你以为你能夺得过去?”
弘书连忙谄笑:“是是,阿玛您英明神武,满朝大臣对您都忠心耿耿,我就是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哪能动摇您的权威。”
胤禛轻哼一声:“拍马屁也不管用,老老实实给朕禁足。”
啧,这咋还软硬不吃呢,得,今儿看来是不成了,明儿吧,明儿他去养心殿请安,就不信阿玛能把他轰出来。
“好好好,听您的,禁足就禁足。”弘书的语气还带着点不服气,说完探头探脑地问起福惠,一副赌气不愿意再继续父子温馨局的模样。
“小七呢,怎么不见他?”赌气当然只是做给阿玛看的父子之间的小乐趣,不过好奇小七也是真的,这孩子一向粘他,按说这情况应该是守在他床边等他醒来的,但阿玛都来了,这孩子还没出现。
胤禛自是看得出儿子的小伎俩,不过微微一笑,收了笑意后道:“大半个时辰前才出宫去了。今儿个戴梓出殡,小七看你一直没醒,想着你若是醒着估计会想去看看,所以就代你去了。”
“戴梓……去世了?”弘书有些怔愣,虽然离开前就知道戴梓或许不太好的消息,但在外边他只收到了七叔允祐的死讯,没有其他人的,他就以为大家都好好的,谁知道……
“出殡…”这时候停灵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期限,主要是看风水先生算的吉日有哪几天,然后选一个,“他是…什么时候走的?”
这个胤禛倒是记得清楚:“地震那日。”
地震那天啊,那时候他还在山西境内,连京城地震的消息都还没接到。
弘书叹了口气,看了看天色:“这会儿什么时辰了?”
朱意远捞到说话的机会:“回殿下,这会儿未时末了。”
胤禛猜到儿子的意图:“想去?”
弘书点点头:“火器是以后武器发展的大趋势,阿玛,我觉得,戴梓的功不比历史上流芳的名将小。”
戴梓去世后,福惠就按照弘书离开前嘱咐的,将他早就备好的给戴梓请谥号的折子递交给了胤禛,此时胤禛听了这话若有所思的看了儿子一眼,点头道:“朕知道了。”
然后起身:“再休息一会儿,免得出门还要被人抬着,丢人。禁足就从明日开始。”
说完就要走。
“阿玛,等等。”弘书叫住他,“岳钟琪带大军走到哪儿了?儿子收到十三叔的信之前,是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路的,虽然没多久我就先走一步,但以我对岳钟琪的了解,他应该不会改变大军急行军的速度,这会儿……离京城应该不远了吧?”
胤禛转身看他:“你倒是很了解他,岳钟琪带大军已经进入直隶范围,和京营照过面了,现在大军已经放慢速度,向京城赶来,大约四日后到。”
时到今日他也不得不承认,在岳钟琪这场分歧上,是他输给了儿子,不过:“他的罪责,朕会交给三司会审!”
虽无造反之迹,但几次三番让太子直面危险,辖下还有土司悄悄起势而不知,怎么也不能饶过他。
弘书没有为岳钟琪求情,他知道,阿玛此时的怒气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
“好,儿臣到时可以去做证人。”但他还是试图用玩笑令阿玛消消火。
结果胤禛火气好像更大了些:“这时候知道自称儿臣了?”
弘书还懵着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他阿玛就已经甩手离开。
“……”弘书有些不确定的问朱意远,“皇阿玛刚才是生气我因为岳钟琪自称儿臣,觉得我因为别人跟他生分吗?”
朱意远:“这…奴才也不知道…”